楊周彝
興趣廣泛,尤好美食烹調(diào),工余下廚近40年,每有一得,即碼字成文,經(jīng)常發(fā)表于雜志,終成集腋成裘之作《上海型男的做飯智慧》。
虎年春節(jié)來臨,許多人在慨嘆,現(xiàn)在過年,年味越來越淡了。
為何年味淡了?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原因很簡單,因為對許多中國人而言,春節(jié)就是美食節(jié)。尤其在物資短缺的時代,食油、白糖、花生、瓜子、肉、蛋、禽、魚、蝦、蟹等要憑票供應,上海市民每人每月250毫升油、500克肉、500克雞蛋,這點食材放到現(xiàn)在,人多的話,幾頓就可以吃光。臨近春節(jié),一些食材供應量會增加些。一到除夕,家家戶戶奏響鍋碗瓢盆交響曲,弄堂里彌漫著誘人的香味,爆竹轟鳴,小孩子穿著新衣服,口袋里鼓鼓囊囊地塞滿長生果、小核桃、拷扁橄欖,人人臉上喜氣洋洋,天黑開吃年夜飯,合家團聚,滿桌美味,大飽口福。
這就是年味。
改革開放后,我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jīng)濟發(fā)展日新月異,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也大幅提高。如今,人們在菜場、超市或各網(wǎng)絡(luò)平臺可以買到任何想吃的東西,平時的飲食也已經(jīng)超過當年的年夜飯水準,因而從美食這一角度看,年味確實越來越淡了,如果年夜飯里端上了紅燒肉、白斬雞、走油蹄髈等傳統(tǒng)菜,相信很少有人會食指大動。菜肴創(chuàng)新已經(jīng)成為過年甚至日常烹飪的新課題了。
為了“迎合”一家人越來越挑剔的味蕾和胃口,我一直在挖空心思創(chuàng)作新品菜肴。最近又另辟蹊徑,把茶葉作為調(diào)味品,烹飪幾道佳肴,竟然一次成功!經(jīng)過多次讓親朋好友試味,均獲好評。
原料:鮮活基圍蝦500克,龍井茶葉3克,花椒、鹽、黃酒各適量。
做法:基圍蝦洗凈,剪去須、尾,用牙簽從背部挑去黑腸;龍井茶葉泡一杯龍井茶(約200毫升),10分鐘后濾出茶湯,倒入大碗,茶葉備用;起油鍋,倒入300毫升油,待油熱后倒入基圍蝦和茶葉,炸至蝦殼變紅、茶葉變脆,用漏勺舀出蝦和茶葉,放涼;燒熱油鍋復炸(這是讓蝦外脆里嫩的重要步驟),盛出,瀝油;開大火,倒入茶湯、小半勺花椒和適量鹽、黃酒、炸好的蝦,不斷翻炒至湯汁收干,即可裝盤上桌。
小貼士:這道龍井椒鹽蝦以茶湯代水,蝦有濃郁的龍井清香,茶葉松脆,一起吃別具風味,值得一試。亦可用毛峰或其他綠茶代替龍井。
原料:普洱茶葉5克,鴨掌500克,新會陳皮4片,老抽50毫升、黃酒50毫升、白糖、桂皮、茴香各適量。
做法:鴨掌洗凈,剪去指甲,放入鍋內(nèi),加水煮開,汆去血水,洗凈,放入陶瓷煲;倒入老抽50毫升、黃酒50毫升,加入普洱茶葉、洗凈的陳皮、桂皮、茴香、白糖,倒入與鴨掌齊平的水量,大火煮沸后,轉(zhuǎn)小火燜煮1小時;等鴨掌爛熟脫骨,即可盛出。
小貼士:普洱的幽香濃郁、新會陳皮的甘香醇陳,為軟爛鮮腴的鴨掌增添了獨特的口感,佐餐、下酒均宜。
原料:烏龍茶葉3克,鮮魷魚3只(約750克),白酒、老抽、市售烤肉醬、白糖、黃酒、茴香、桂皮各適量。
做法:魷魚剪開,剔去牙齒和眼珠,洗凈,放入碗中,倒入1勺白酒,抓揉一下去腥;烏龍茶葉泡半杯茶(約100毫升),將茶連茶湯倒入碗中,倒入老抽、烤肉醬、白酒、桂皮、茴香、黃酒,放入魷魚,浸泡1小時,取出;烤箱鐵盤上鋪一張鋁箔,放上浸漬好的魷魚,設(shè)定190℃烤30分鐘取出,切成條狀,即可上桌。
小貼士:這道茶香烤魷魚有著深棕色澤、幽幽茶香,魷魚鮮香有彈性,下酒絕配。
*綠茶口感清淡,宜配清淡的菜肴,如龍井椒鹽蝦、毛峰雞丁、碧螺春蝦仁豆腐羹等。
*紅茶、普洱、黑茶口感濃郁,宜配“濃油赤醬”菜肴,如金駿眉肉排、滇紅香干、烏龍肘子、茶香烤魷魚等。
這樣搭配,茶葉能對菜肴起到畫龍點睛之效,口感別具一格,尤其受到嗜茶人士的歡迎,許多老吃客一聽菜名,立刻躍躍欲試,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