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新曄 _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實驗學校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實驗學校建校以來,不斷推進德育工作探索與實踐,從完整的理念體系入手,注重積累實踐經驗,努力構建“三全”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形成了學校德育工作的體系結構。
學校帶領年輕教師學習《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使他們快速明確學校“11356”德育工作思路,把握德育工作方向。第一個“1”指一個根本任務——立德樹人。第二個“1”指一支德育隊伍——德育工作者隊伍(德育干部是領導力量,班主任是中堅力量,任課教師是主要力量,家長是協(xié)同力量,保潔保安等人員是輔助力量,引導其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識)。“3”指三個資源——學校、家庭、社會?!?”指五方面內容: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生態(tài)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指六條途徑——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xié)同育人。
學校確立了德育工作的總目標及德育育人目標、班集體建設目標、德育隊伍建設目標等分目標。
德育工作總目標:通過以“正志篤行、成德達才”為核心價值理念,以德育課程建設為核心,以德育隊伍建設為保證,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挖掘校內外德育資源,逐步形成“成品德,達才能”的德育工作特色。
德育育人目標:以“十會”教育和“十大好習慣”教育為核心的“成達”教育,培養(yǎng)具有國家認同、國際理解、思考精神、行動能力的創(chuàng)新人才,讓學生在積極快樂的氛圍中實現(xiàn)全面而有個性的成長。
班集體建設目標: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從班級實際出發(fā),以“一班一品”特色建設為切入口,以優(yōu)化班級文化為途徑,以養(yǎng)成教育為重點,以打造“成達班級”為目標,建設班風積極向上、團結一致、人人有事、事事有人的優(yōu)秀班集體。
德育隊伍建設目標:打造素質過硬、師德過硬、專業(yè)過硬、研究過硬的德育隊伍,有效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特色發(fā)展。
為構建“三全”育人格局,我們提出了德育工作“三園一處八部一體一制”的“31811”建設路徑。努力將學校打造成學生的“溫馨家園、成長樂園、書香學園”,依托主管德育工作的教育處,統(tǒng)領科技部、勞動部、藝術部、心理部、衛(wèi)生健康部、學生部、體育部、活動部八部建設,每部都有首席負責人負責本部全面工作。同時,學校注重思政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思政課程是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認識,成立了“思政德育聯(lián)合體”,發(fā)揮“思政教師+德育干部”的雙效能聯(lián)合體作用。在此基礎上,學校發(fā)揮年級自治功能,實施年級主任負責制,提出年級主任“年級教育教學工作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總目標,并成立年級自治委員會,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管理。
學校組織德育團隊、班主任團隊先后研討出臺了《班主任一日工作流程》《班主任周工作流程》《班主任月工作流程》《班主任學期工作流程》《班主任學年工作流程》。這樣的流程管理讓教師工作起來有的放矢。
學校組織全體教師開展德育職責的大討論,針對不同崗位,討論德育職責,進一步激發(fā)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識,并達成共識:做好德育就是做好兩件事,即培養(yǎng)好習慣和培養(yǎng)好品德。同時建立健全副班主任機制、助教機制、導師機制、首問負責機制,實現(xiàn)“校園無小事,處處是教育;校園無旁人,人人在教育?!?/p>
為更好地開展養(yǎng)成教育,學校下發(fā)《中小學生守則》《北京市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北京市中小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學段重點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文件,并組織教師研發(fā)10節(jié)“養(yǎng)成教育微課程”。同時,學校研發(fā)了“疫情期間,少先隊系列課程”和“思政微課程——孩子,我想對你說”校本課程、“中華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課程”。德育團隊打造了老帽山六壯士德育特色課程和紅色校園戲劇《青山忠骨》。
學校通過德育培訓,引導每一位學科教師認識到學科德育的重要性,在教學實踐上,改變重智育、輕德育的做法,真正做到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德育工作一齊抓。學校提出“打造‘教書育人’的課堂,而非‘教書第一’的課堂”,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將中小學德育內容細化落實到各學科課程的教學目標之中,融入滲透到教育教學全過程,真正發(fā)揮學科育人功能。
學校以實際教育教學問題為導向,引導教師人人有課題、人人搞研究、人人能發(fā)展。例如,兩名班主任牽頭開展了德育科研課題“新時代一貫制學校德育評價體系建設的實踐研究”和“成長型學校青少年養(yǎng)成教育策略研究”。通過科研破解學校教育問題,引領學校和師生長遠發(fā)展。
學校構建的教育科研與培訓融為一體的校本研修模式,不僅著眼現(xiàn)實問題,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并且通過教育科研下沉,讓年輕教師把教育教學研究的密度轉化為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的濃度,直接反哺課堂,服務學生。
我們將“十會”教育、“十大好習慣”、“十大好品德”和學?!笆∵_人”評選緊密結合,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由他律變自律。同時,我們每月評選“十小達人”、成達班級,每學年評選成達少年、成達班主任、成達教師、成達家長,使成達教育深入人心。同時,通過小達人表彰大會、年度成達好少年頒獎,以及成達少年微信宣傳、展板宣傳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今年我們繼續(xù)招募“成成”和“達達”的卡通人物形象設計,將來要將其與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整合在一起,切實實現(xiàn)以評促育。
學校將德育活動進行體系化設計,形成了“以開學第一課為引領,月節(jié)為重點,家長開放日暨結業(yè)式為總結”的學校德育活動“三段式”模式。開學第一課,教師全員參與、全員備課、全員講課,實現(xiàn)了全員育人。八大月節(jié)活動豐富多彩,3月養(yǎng)成月、4月讀書節(jié)、5月藝術節(jié)、6月運動會、9月養(yǎng)成月、10月愛國月、11月科技月、12月誠信月。
此外,學校特色活動亮點紛呈,黨史學習教育以來,開展了“六個一百”活動,即百幅畫卷、百個人物、百篇講話、百首紅歌、百節(jié)課程、百個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