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丹
[摘 要]作業(yè)的布置是各個學科課堂教學的延伸,學生通過完成作業(yè)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拓展。能夠獨立自主且高效完成作業(yè),是學生自學能力及綜合學科素養(yǎng)的體現,同時,也是教師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整體反饋。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合理有效的、有層次性的作業(yè),讓學生在每節(jié)課后都能“學有所成,學有所獲”,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參與廣度,而且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創(chuàng)設高效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從而整體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英語作業(yè);兩極分化;作業(yè)形式;積極性
低年級小學生對于聽說模式的作業(yè)積極性和實效性都比較高,而到了中高段,很多學生會“掉隊”,尤其是在三、四年級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現象。這種學習差異不但影響課堂的學習氛圍,還阻礙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很大程度上與學生課后作業(yè)完成的是否有效緊密相關。我擔任四個班級的英語教學工作,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分析、總結不同學生的英語學習特點,結合教材的學習目標及能力目標,以“作業(yè)超市”的形式為學生量身定做作業(yè)內容,適當選擇智能化的作業(yè)平臺,讓學生的作業(yè)形式及內容更多樣化,更有可操作性。
一、獨立自主的完成原則
在布置的英語作業(yè)內容里面,要有基礎常規(guī)的英語作業(yè),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匹配中高難度的英語作業(yè)內容。比如,依據英語學科的學習特點,其中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養(yǎng)成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所以,在布置作業(yè)時要為后續(xù)學習鋪墊的同時,更要扎實鞏固現有的知識內容。那么,從朗讀、背誦、書寫等類型作業(yè)模式出發(fā),無論是課前預習,還是課后復習都要有不同層次的要求,如朗讀作業(yè)的布置,總體概括起來,朗讀作業(yè)可以設計為基本朗讀、熟讀和精讀三個層次的要求。對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基本要求是能夠朗讀所學內容,包括對話、短文或小故事;能夠基本掌握其朗讀內容的大意即可。而對有學習潛力的學生,要在基本要求之上,達到更高的要求,如朗讀時要標準流暢,語音面貌良好,表達清晰自然。要想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就要給學生“選擇”的空間,給自己“選擇”完成學習任務的機會,這樣學生才能有自主意識,主觀意識的調動有助于學生獨立自主完成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激趣的實踐性原則
學習興趣的保持是學生能夠持之以恒堅持學習的動力,要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就要以學生為中心,投其所好,不斷以形式多樣且內容豐富的作業(yè)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比如,可以把書本上“二維平面”的知識從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出發(fā),采用畫圖或做手工等方式,讓學生“二次加工”,變成立體的、更具有實際應用意義的內容,其中,實踐型的作業(yè)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的操做和實踐來鞏固所學知識,比枯燥機械的讀和記要有趣得多。比如,在學習自然拼讀的過程中,通過元音字母、輔音字母以及字母組合的學習,在完成每個階段的拼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制作“Phonics Mini Book”(拼讀迷你繪本),將所學的拼讀內容通過圖文的形式,書寫并配圖繪畫出來,自己選擇相關單詞對應著自己匹配的簡筆圖畫。以26個英文字母的自然拼讀為例,學生通過選擇利用教材現有的資源或查閱其他資料的方式,整合或拓展各個字母對應的單詞,同時又展現了學生的繪畫能力和想象力,一本精心編輯的“Phonics Mini Book”在班級和年級進行展示評比,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得到有效調動。又如,復習階段可以不再選擇死記硬背的形式,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單元中心主題手抄報或思維導圖的制作,鼓勵能力強的學生創(chuàng)新地完成作業(yè),激勵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積極完成基本要求。
三、實用且生活化的原則
語言來源于生活,真正習得的語言是“脫口而出”的生活化語言。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表達出來的語言才會越生動,越有效。在課堂實踐中,我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語言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做到學以致用。比如,我們在學習五年級下冊Keeping Healthy(保持健康)單元的時候,可以結合當下的情況,引導學生去表達和應用在特殊情況下,我們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致敬“逆行者”,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是我們應當學習的榜樣。再如,學習了E-mail和postcard的寫法以后,可以嘗試給學生布置寫 一份E-mail的作業(yè)或制作一張postcard,運用電子郵件的方式提交,或制成電子卡片、手寫卡片的形式,給喜歡的老師、同學或朋友,這種互動既符合快捷高效的溝通交流方式,又讓學生感受到互動的新鮮感和成就感,利于學生從生活實際中感受到應用英語的樂趣,體會英語表達的力量,從而獲得英語學習的快樂。
四、形式多樣的發(fā)展性原則
形式單一的積累性作業(yè)會讓學生產生疲勞感,同時,興趣也會慢慢消失,完成作業(yè)會成為學生的負擔。在布置作業(yè)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動靜結合的原則,布置一些唱跳型或表演型的作業(yè),可通過音視頻的方式自主提交作業(yè),而不是機械地讀寫背。比如,可以運用一些智能軟件,學生有很多主題可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也可以圍繞同一個主題進行不同難度的片段式配音和仿讀,可以通過唱英文歌、觀看英文電影等,摘抄其中的經典內容,進行個人、小組、班級或年級的分享。通過這些方式,可以給學生提供豐富的作業(yè)形式,也可以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其中,挑戰(zhàn)自我,找準自己的定位,及時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五、作業(yè)的層次化設計原則
要精心選擇和設計符合教學內容的作業(yè),無論是常規(guī)作業(yè)還是拓展作業(yè),都要科學合理,盡量布置得少而精。在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訓練的同時,真正根據“遞進式原則”,在“作業(yè)超市”中選擇自己的“最愛”。少而精的作業(yè)布置也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分配更多的精力去鉆研備課,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基本上可以把學生分成三層,就像“金字塔”一樣:低層為學習能力一般的同學設計,在教師的引導下,生生之間進行輔助學習,完成作業(yè);將有一定學習能力,能夠獨立朗讀甚至背誦全文的學生,劃為第二層,這部分學生需要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引導和鼓勵他們認真高效完成作業(yè)任務;將學習基礎較扎實,在英語課本之外能夠自編自主創(chuàng)新內容,學習能力及語言運用能力較強,且有超前學習愿望的學生,劃為第三層,也就是頂層。以小組合作式為主,提升學生的作業(yè)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每組設定朗讀作業(yè)組長1名,由第三層的學生擔當,背誦或默寫組長1名,由第三層學生擔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周測試和月考核。比如,在教新單元新課文的時候,要求程度一般的學生能實現初步的朗讀和基本的語言交際;要求中上等的學生能背誦課文或重要片段,通過文本的輸入和積累,著重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對于程度好且知識能力強的學生能自己仿寫相似的對話或短文,并能在情境中靈活主動地運用,著重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這樣的課堂教學及與之匹配的作業(yè)設置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最重要的是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享有充分的學習機會。
六、及時且多元化評價的原則
作業(yè)的評價要面向全體學生,可采用個體評價、針對性評價、自我評價、合作性評價或開放性評價的方式,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興趣愛好進行不同的評價。要積極看待學生的每一次進步,抓住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作業(yè)的設計和布置對課上高效教學起到積極作用。因此,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中心,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動手、動腦、動口,用心完成每次學習任務,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英語思維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新精神等綜合素養(yǎng),同時,能多元化地對學生的作業(yè)做出評價,讓課后作業(yè)成為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更好地為英語學習做鋪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魯子問,康淑敏.英語教學方法與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錢峰.英語作業(yè)設計的優(yōu)化[J].中小學英語教師與研究,2007,(04).
(責任編輯 馮 璐)
111750170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