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
摘? 要:目的? 探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還原型谷胱甘肽聯(lián)合熊去氧膽酸治療的效果。方法? 將鄒城市中醫(yī)院2019年12月~2021年6月收治的6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組,每組32例,對照組患者采用還原型谷胱甘肽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熊去氧膽酸藥物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總膽紅素水平,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核因子-kB水平,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體質量指數、舒張壓、尿酸、空腹血糖數據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還原型谷胱甘肽聯(lián)合熊去氧膽酸藥物是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方案,效果顯著,可有效調節(jié)患者的肝功能、炎性因子、血脂等指標,對影響疾病的因素實現控制,避免疾病惡化,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
關鍵詞:非酒精性脂肪肝;還原型谷胱甘肽;熊去氧膽酸;肝功能;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5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7-0-04
近年來,我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尤其是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少動多食等習慣的出現,都增加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fā)生風險。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非飲酒、非嗜肝病毒感染原因導致的肝實質傷害,該疾病嚴重威脅到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在全球的流行病學研究中,脂肪肝的患病率在17%~34%,成為隱源性肝硬化的重要原因,所以對該疾病的治療非常重要。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目前,藥物是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方法,還原型谷胱甘肽、熊去氧膽酸是治療的常用藥物,效果比較理想。該類藥物在單一用藥中效果不明顯,而通過聯(lián)合用藥,能提升治療的優(yōu)勢,控制疾病的進展程度,改善機體蛋白質等代謝情況,對肝細胞膜起到保護的作用,降低肝損傷的程度,實現治療目標[1]。本次實驗主要分析還原型谷胱甘肽聯(lián)合熊去氧膽酸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鄒城市中醫(yī)院2019年12月~2021年6月收治的6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組,每組32例。對照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36~78歲,平均年齡(50.44±3.83)歲。觀察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35~79歲,平均年齡(50.32±3.97)歲。兩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實驗開展已經得到鄒城市中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患者和家屬知情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選患者經過相關檢查確診非酒精性脂肪肝[2],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區(qū)不適、乏力、食欲下降等表現。
排除標準:合并重要器官功能傷害者;資料缺失的患者;未完成研究者;精神異常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還注射用谷胱甘肽(生產企業(yè):山東綠葉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619),劑量2.4 g,與0.9%氯化鈉注射液混合,靜脈滴注。
觀察組患者聯(lián)合熊去氧膽酸膠囊治療(生產企業(yè):Losan Pharma GmbH,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81059),劑量250 mg,2次/天。
兩組治療時間為3個月。治療期間指導患者,低鹽、低脂等食物為主,嚴格控制熱量的攝入,指導患者做好體重的維持,總熱量攝入需要減少500~1000 cal/d,糖類在總熱量占比50%~60%,蛋白質控制在15%~20%,脂肪為20%~25%,食物油的攝入少于25 g/d;適當進行身體活動,有氧活動時間30 min/d,>4次/周。
1.4? 觀察指標
分析治療效果,顯效:乏力、肝區(qū)疼痛等不良癥狀全部消失,血脂及血清酶學等實驗室相關檢查均恢復正常,B超等檢查脂肪肝消失;有效:疾病癥狀減輕顯著,實驗室相關檢查結果改善明顯;無效:疾病沒有顯著的變化,甚至加重。計算治療總有效率??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在治療前1天和治療后1天,收集清晨空腹靜脈血液3 mL為標本進行檢查,包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正常值0~40 U/L)、總膽紅素(正常值3.4~20.5 μmol/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為免疫熒光法,總膽紅素為化學氧化法。
比較兩組患者的炎性反應指標情況,包括:白介素-6(正常值37~95 pg/mL)、腫瘤壞死因子(正常值74~150 pg/mL)、核因子-kB(正常值0.2~0.6 pg/mL)。酶聯(lián)免疫吸附檢查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檢查核因子-kB。
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測定,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查總膽固醇(正常值2.85~5.69 mmol/L)、三酰甘油血脂(正常值0.56~1.70 mmol/L)指標。
在治療期間,記錄兩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包括腹瀉、發(fā)熱、腎功能異常,計算發(fā)生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良反應例數/總例數×100%。
比較兩組患者的實驗室指標,包括:體質量指數[體質量指數=體質量(kg)/身高2(m)]、舒張壓(正常值60~89 mm Hg)(1 mm Hg≈0.133 kPa)、尿酸(抽血化驗檢測血尿酸的濃度,正常值成人男性為149~416 μmol/L;女性為89~357 μmol/L)、空腹血糖(隔夜空腹,至少8~10 h未進任何食物,早餐前采血,檢查血糖值,正常值3.9~6.1 mmol/L)。
在肝功能、實驗室等檢查前,告知患者檢查的相關注意事項和配合方法等內容,降低不良因素對標本結果的影響。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炎性反應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炎性因子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核因子-kB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血脂指標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脂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2.6? 兩組患者實驗室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實驗室指標數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體質量指數、舒張壓、尿酸、空腹血糖數據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3? 討論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除了酒精和其他明確肝損傷因素外所導致的肝病,疾病病理特征為彌漫性肝細胞大泡性脂肪變,分類上主要包括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該疾病為慢性消化內科疾病,多出現在中老年人群中,男性占比略高于女性,該疾病為代謝應激性的肝臟損傷,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導致的病理綜合征[3]。在近年的研究中,肥胖以及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生活習慣發(fā)生改變等,都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fā)病風險。目前,該疾病成為比較常見的肝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的影響非常明顯[4]。
還原型谷胱甘肽是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常用藥物,為甘油醛磷酸脫氫酶類藥物,是乙二醛酶和磷酸丙糖脫氫酶輔酶,藥物對機體的糖、脂肪、蛋白質等物質的代謝起到調節(jié),改善機體代謝的狀態(tài),激活各種酶,有效抑制氧自由基,降低自由基對機體的傷害,提升脂質過氧化物抗損傷的效果,發(fā)揮出保護肝細胞膜的功能[5]。熊去氧膽酸為二羥基膽烷酸藥物,是去氧膽酸的7β-羥基差向異構體,屬于親水性第三級膽汁酸,是治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性疾病的常用藥物,對相關細胞和線粒體起到保護作用,維持細胞膜結構的穩(wěn)定性,通過對細胞凋亡和機體免疫產生抑制,發(fā)揮出藥物的生物學效應,減輕肝細胞浸潤的程度[6]。熊去氧膽酸藥物對膜通透性起到影響,增加膜類脂微粒的溶解速度,對存在膽固醇的肝細胞起到保護的作用,避免被破壞。作為親水性、非細胞毒性的膽汁酸來說,對疏水性膽汁酸中的膽酸和脫氧膽酸等起到拮抗的作用,對細胞毒性產生作用,能提升膽汁中的碳酸氫鹽,調節(jié)組織相容性[7];改變混合物在肝細胞和膽小管的表達情況,避免出現異常表達,降低毒T細胞對靶細胞產生的傷害。熊去氧膽酸藥物和陰離子交換樹脂比較類似,調節(jié)機體的血脂等,提升細胞膜的穩(wěn)定性,對單核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產生抑制效果,減少脂肪對肝細胞的浸潤,對有害因素實現控制,對肝細胞起到相應的保護,加快膽固醇的轉化和排泄速度。熊去氧膽酸是膽汁的主要組成成分,能加快內源性膽汁酸的分泌速度,減少重吸收,而且還能對膽固醇性質的結石起到溶解作用[8]。
還原型谷胱甘肽聯(lián)合熊去氧膽酸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更為顯著,協(xié)同作用比較明顯,彌補單一藥物治療的劣勢,在體內吸收更為快速,發(fā)揮出抗損傷的作用,在抵抗脂質過氧化、保護肝細胞膜等方面起到協(xié)同效果[9]。在聯(lián)合用藥治療中,能加快ATP的合成速度,提升線粒體的穩(wěn)定性,保持形態(tài)[10]。在聯(lián)合用藥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標情況,不會產生負面效應,安全地治療疾病,調節(jié)肝酶學異常和胰島素抵抗的情況,提升對肝細胞的保護作用[11]。聯(lián)合藥物治療,對胰島素的抵抗起到改善的作用,對影響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因素實現控制,維護機體內環(huán)境脂質的代謝、能量代謝等情況[12]。藥物能有效抑制肝臟組織的TGF合成和表達情況,調節(jié)分化機制,發(fā)揮出肝纖維化的藥理作用[13]。在聯(lián)合用藥治療中對機體的傷害比較小,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比較少,提升治療的優(yōu)勢[14]。
綜上所述,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還原型谷胱甘肽聯(lián)合熊去氧膽酸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提升患者的肝功能,調節(jié)血脂、炎性因子水平,而且治療安全度比較高。
參考文獻
[1]王明蕾,安慧敏,李浩東.脂溶性維生素聯(lián)合熊去氧膽酸與還原型谷胱甘肽在藥物性肝炎患者中的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9,22(6):55-58.
[2]中華內科雜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2010年1月修訂)[J].中華內科雜志,2010(3):275-278.
[3]汪小英,陳馨,王捷軍.還原型谷胱甘肽聯(lián)合熊去氧膽酸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效果[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9,17(23):3-4.
[4]郭永木,徐成潤,蘇亞勇,等.熊去氧膽酸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脂肪性肝病的療效及對TBIL,ALT水平的影響分析[J].醫(yī)藥前沿,2019, 9(5):2-3.
[5]馬三英.多烯磷脂酰膽堿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32):2-3.
[6]張玉波,孫燕,李佳桂,等.舒肝解郁膠囊聯(lián)合熊去氧膽酸對非酒精性單純性脂肪肝伴軀體化癥狀患者的影響[J].河北中醫(yī),2019,41(8):3-5.
[7]伏玲,余學春,董靜武.還原型谷胱甘肽聯(lián)合核苷類似物治療乙肝肝硬化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22):2-4.
[8]曹玉鵑.他汀類藥物聯(lián)合熊去氧膽酸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變化的影響[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19,42(6):207-208.
[9]沈楠,喻曉,潘潔露,等.近十年中醫(yī)藥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臨床試驗研究綜述[J].中醫(yī)學,2019,8(4):247-253.
[10]陰霄飛,孫岷,李惠玲,等.改良中藥離子導入療法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9,16(31):4-5.
[11]李玉龍,盧麗莎,施婧瑤,等.丹明疏肝降脂湯治療痰瘀互結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臨床觀察[J].福建中醫(yī)藥,2019,50(3):15-17.
[12]王冬冬.復方甘草酸苷聯(lián)合中藥湯劑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21):17-18.
[13]楊萍.熊去氧膽酸膠囊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脂肪性肝病的臨床研究[J].大醫(yī)生, 2020,5(10):3.
[14]廖曉丹.熊去氧膽酸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的療效評定[J].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4,24(6):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