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翔
摘要:生活化教學是提升學生知識感知,促進理念與實際相融合的方式。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應把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奉為圭臬,讓學生感受化學的魅力,提升學習成績。因此,本文探討生活化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策略,從而幫助教師提升化學教學水平,促進初中素質(zhì)教育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生活;初中化學;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育部門提出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抓住學生的興趣點,營造的教學情境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貼切,從而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化學知識點。
一、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利用生活化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教學階段,學生首次接觸化學教學內(nèi)容,掌握的化學知識普遍來自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習內(nèi)容相對簡單。但在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卻并未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化學知識相結合,導致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缺乏相關生活案例,所學的知識過度抽象,不利于學生加強理解和認識,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所以如果老師可以將生活融入初中化學教學中,將可以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解釋化學知識,使化學變得更加簡單具體,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師在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時必須要保證教學內(nèi)容符合初中生的實際認識,讓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擁有更深入的理解。老師在教學之前為了更好地將課本內(nèi)容展示出來,需要有效整合教學資源,合理利用生活案例優(yōu)化教學過程。
(二)突出教學重點,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生活化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來說優(yōu)勢顯著,在教學活動中擁有更強的針對性。老師可以利用生活案例對教學知識點進行輔助教學,將章節(jié)重點與生活化相結合進行歸納整合,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構建完整的邏輯思維和知識結構。與之同時,生活化化學教學模式要求老師利用生活用語解釋教學內(nèi)容,可以促使化學教學內(nèi)容更加生動充分,學生理解起來也將會更加簡單。如此一來化學教學重點得以表現(xiàn),便于學生理解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生活化的情景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興趣是學生們探究各個領域的最有效的老師。所以作為初中的化學老師在進行化學教學的時候就要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們能夠在有限的課堂學習中打破空間上的限制,從而能夠在多姿多彩的教學情景當中學習更多的化學知識。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不斷激發(fā)學生們對知識的探索欲望,還能夠使學生們更加容易理解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xiàn)象,從而能夠獲得豐富的生活體驗,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燃燒和滅火》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老師可以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景。在課程開始之前,老師可以將最近發(fā)生的一些火災事件進行綜合整理,制作成一個幻燈片在課堂上播放。比如“某家庭主婦在家炒菜油鍋著火”“某老舊居民樓內(nèi)發(fā)生火災”“某某森林發(fā)生火災”等案例。在學生們觀看完幻燈片之后,老師引導學生進行相關信息的搜集和整理,隨后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說出幻燈片當中發(fā)生火災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以及采取什么樣的滅火措施等。在學生們進行討論完畢之后老師就可以播放相關的視頻或者音樂,將學生帶入到情景當中。在學生們討論的過程中老師要仔細傾聽并進行詳細的分析,但是對于學生們討論的方法不做干預,同時要將學生們遺漏的部分進行整理,隨后整理成統(tǒng)一的問題。在學生們進行激烈的討論之后,老師們可以引導學生對于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闡述,在某一小組進行闡述的時候,其他小組可以對這一觀點進行延伸和補充,從而使內(nèi)容表達得更加完整。隨后老師將學生們的討論作為線索,對學生們在討論中產(chǎn)生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解剖,從而能夠讓學生了解基本的滅火原理:①將溫度降低到火點以下。②隔離氧氣。③移開可燃物。最后老師為學生播放三種不同情況的著火視頻,隨后邀請學生進行相關情景的還原,并采取正確的滅火措施進行滅火。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將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和自身建立起強烈的關聯(lián),從生活化的化學現(xiàn)象里獲取有效的化學知識。
(二)利用生活化的作業(yè)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
在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們在作業(yè)的布置上往往采用的都是一些書面作業(yè),這樣的作業(yè)往往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喪失,學生就會抱著應付的心理進行作業(yè)的完成。而在生活化的教學理念之下,老師應該基于生活化的角度進行課后作業(yè)的設計,利用生活化的化學作業(yè)加強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得到提高。比如,在學習完關于“碘”的相關知識以后,老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與之相關的探究作業(yè),讓學生們利用課后的時間進行資料查閱,研究不加碘的食鹽和加碘的食鹽之間的區(qū)別是什么、各自分別適合哪些人群使用等。又或者可以讓學生們研究如何利用雞蛋和食醋進行二氧化碳的制取等。類似于這樣具有探究性和有趣性的作業(yè),不僅更加貼合學生的生活,還能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有利于學生知識的鞏固和加強,還能夠使學生體會到化學的樂趣。
(三)開展生活化的實驗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
化學的學習必然是離不開實驗的,但是有時因為條件有限,一些化學實驗無法在課堂上進行展開,利用演示實驗展示又顯得不夠專業(yè),沒有辦法讓學生深刻理解。因此老師就可以結合生活化的教學,在生活中開展實驗,加深學生對于實驗內(nèi)容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物質(zhì)的溶解性》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為學生們準備好蘇打水、碳酸飲料、鹽等材料,隨后再讓學生們利用這些材料進行自主的實驗。在學生們進行實驗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對學生們進行發(fā)問:“我們在做菜的時候放入鹽,鹽就會立刻不見了,鹽為什么可以溶于水呢?那你們知道每種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多少嗎?”利用這樣的問題進行課程的引入,引導學生們進行實驗。通過這樣的生活化的實驗開展,促使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化學知識。
綜上所述,基于生活化理念的初中化學教學豐富多彩、更加有效,教師要對化學科目教學目標進行重新定位,以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導入課本知識,引發(fā)學生的共鳴。教師巧用生活實物設計化學實驗,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拉近化學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距離,使初中化學教學具有更高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許妙華.新課程背景下構建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9(91)
[2]韓美佳.“教學生活化”理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下).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