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殿鑫
關鍵詞:小學數學;分層教學;實踐探索
學生之間的成長環(huán)境不同,所以無論是在學習方面還是性格上,都存在明顯的差異。針對這一情況,需要教師多加注意。在日常教學中要能夠尊重學生的差異化特點,通過實施分層教學,根據每個學生學習能力制定出相應的教學方案,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的必要性
對教師而言,分層教學就是根據學生掌握知識情況、能力水平和發(fā)展?jié)摿Φ?,進行合理的分組。之后在此基礎上制定出符合各層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方案。結合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情況看,大多數學校在教學工作中是以大班制形式進行,因而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大多學生學習進度進行課程安排。對其他學習基礎比較弱的學生,難免會影響其學習效率。教師對大班級統(tǒng)一授課的模式無法從根本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可通過對學生深入了解對其進行分組,之后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做好相關任務的安排[1]。
對學生而言,不同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都有不同的態(tài)度,加之在知識接受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取得進步,教師需要在數學教學中實施針對性教學,以此縮短學生之間在數學課程學習方面所存在的差距[2]。
二、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實施分層教學的具體方法
在現階段小學數學教育工作中,為確保分層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做好多個方面的工作,具體包括:根據學生學習基礎,進行合理分層、根據學生目標的不同,進行合理教學、根據學生學習表現,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為此,下文就對這幾點實施方法展開深入探究[3]。
(一)根據學生學習基礎,進行合理分層
眾所周知,每個學生數學學習基礎是不同的,因而教師在進行教學前,需要了解各個學生情況,之后做好相應的分層,并制定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以此提高學生數學課堂學習效果。
比如在給學生教學北師大版三年級《混合運算》這節(jié)內容中,需要讓學生對加減乘除混合運算有正確理解,并熟練其運算順序。對數學基礎比較好的學生而言,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熟練應用簡單的運算技巧,解決相應的問題。對這一層學生,教師可對其布置難度較大的習題。針對數學基礎簿弱的學生,先讓其對混合運算的基礎運算方法進行理解,不用給這些學生布置難度大的習題。主要讓這些學生掌握和理解運算規(guī)律。
(二)根據學生目標的不同,進行合理教學
教師在根據學生數學學習基礎進行分組后,需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相應的教學模式。數學基礎好的學生,本身數學思維和邏輯性就比較強,因而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可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4]。
比如在給學生講解北師大版五年級《倍數和因數》相關知識時,對數學基礎好的學生,可要求其熟練掌握計算方法和技巧,同時還要熟記常見的數的倍數和因數。對數學基礎差的學生,要讓其對整數乘、除法運算方式及倍數和因數的含義進行理解即可。在具體教學期間,教師可通過游戲形式幫助學生進行理解。使期間,先對學生進行編號,要求座位號是3的倍數的同學和是48因數的同學站起來。通過這種方法可有效激發(fā)學生課堂數學學習的熱情。
(三)根據學生學習表現,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多種方法了解學生學習表現情況后,教師還要根據各個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進行適當地分類。對不同組別學生,教師則應根據學習能力及在短時間內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合理規(guī)劃教學方案。
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位置與方向》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先讓學生提前預習,對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做下教材后的習題。在具體課堂中,教師要讓學習基礎比較弱的學生對自身所預習的內容進行分享,并提出不理解的問題。接著教師安排基礎好的學生回答相應的問題。此外,教師也可采用隨機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說出自己在班級內所處于的位置和方向。利用這種方法可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另外,對基礎差的這一層次學生,教師要引導其做簡單的習題,而基礎好的學生則安排邏輯性強的習題。這樣做可切實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滿足各層學生學習需求。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并對其實施合理的分層教學。在具體教學期間,根據實際內容為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以此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推動其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秀英. 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的實踐探索[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1(1):556.
[2] 羅靖. 探究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實踐策略[J]. 南北橋,2019(20):142.
[3] 趙小娟. 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的實踐探索[J]. 贏未來,2021(23):128-129.
[4] 李云. 試論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嘗試[J]. 中外交流,2018(13):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