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作為三大主科之一,一直是學生的重點學習科目,在考試中占據(jù)較大的分值。其中,現(xiàn)代文閱讀是語文考試的重頭戲,現(xiàn)代文閱讀考查方式多樣,考查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許多學生在這方面丟分嚴重,難以提高語文綜合成績。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和備考提高初中生現(xiàn)代文閱讀答題技巧,成為中學語文教師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本文立足于實際教學經驗,簡要地闡述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的閱讀方法以及答題技巧,以幫助廣大中學語文教師和學生進行高效科學的學習備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答題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490(2022)07-116-03
【本文著錄格式】張幸福.初中語文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答題技巧分析[J].課外語文,2022,21(07):116-118.
在初中語文考試中,除了字詞字音、詩詞默寫、作文的考查,占據(jù)最大篇幅的是現(xiàn)代文閱讀,不難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文閱讀在語文考試中是除作文之外分值最高的考試板塊,其占據(jù)的比重還在逐步增加。因此,掌握現(xiàn)代文閱讀答題技巧,對提高語文考試成績來說至關重要,也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需要明確閱讀目標,養(yǎng)成閱讀習慣,掌握基本答題步驟和閱讀理解能力,在此基礎上形成系統(tǒng)的現(xiàn)代文閱讀答題技巧,在平時的練習中多加運用,在中考時才能心中有數(shù)、游刃有余。
(一)掌握文章大意和上下文關系
在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考查中,最常見的考點是考查概括文章大意和上下文的關系,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文章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對文章大意要有準確的把握。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對文章段落層次的劃分,訓練學生劃分文章結構的能力,形成一種對文章段落思想分類梳理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邏輯。比如,在小說閱讀中,通常根據(jù)不同人物、不同事件進行分層,或者根據(jù)時間發(fā)展、環(huán)境描寫進行分層;在說明文閱讀中,對事物的來源、特點、作用、描寫等進行分層;議論文的文章層次比較分明,文章大意主要來源于主論點和分論點,根據(jù)論據(jù)和論證對文章進行分層;在散文閱讀中,文章邏輯比較散亂,需要通讀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對不同描寫角度進行分類梳理。
(二)關注重點詞語和段落
在記敘文閱讀考查中,常見的考查題目是關鍵詞和關鍵句子的含義和作用,這是一個常見而且重要的考點,考查方式比較簡單,通常在分析上下文關系和全文基調的過程中,就能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應確保少丟分甚至不丟分。在平時的教學訓練中,應該多加重視關鍵詞語和句子,并牢記其作用類型。句子在開頭,其作用多半是設置懸念和引出下文;在中間段的作用可能是承上啟下;在結尾段是總結問題,升華主題。如果是考查分析一個詞語的作用,則可以聯(lián)系詞語所在的句子,以及上下文關系進行分析,從詞語的褒貶含義、語言特點、情感基調等方面考慮,準確把握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分析不同文章的寫作特點
在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中,出題人往往會選擇幾種不同類型的文章進行考查,需要學生對不同文章的寫作特點和答題思路區(qū)分清楚、準確把握。比如,散文的最大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要求學生在看似毫無關系的段落中找出一條或多條互相聯(lián)系的主題線索。說明文的最大特點就是說明事物的特點,要求學生掌握說明方法的類型以及運用手段。小說閱讀的最大特點是對環(huán)境描寫、人物心理、故事發(fā)展進行分析,需要學生準確把握小說寫作的六大要素。在議論文閱讀中,其最大的特點是文章的論證方法和論點的考查,需要學生明確論點,區(qū)分論點、論證和論據(jù)的關系。這些文章類型都有其特定的寫作特點和閱讀目標,只要引導學生牢記不同文章的寫作特點,根據(jù)閱讀公式進行套用,就能形成對文章特點的準確分析。
不管是什么類型的現(xiàn)代文閱讀,學生拿到試卷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對文章進行快速的通讀,以此對文章內容進行初步的判斷和理解,劃分出大致的段落層次。在瀏覽全文后,再根據(jù)題目問題的要求定位到相關段落,進行細致的閱讀,用自己的語言將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和思想概括出來,進行答題。根據(jù)實際教學經驗,一般主觀題的答案都能在閱讀文章時找到,只要學生能概括出相應的關鍵詞,并進行展開解釋,就能得到相應的分值。在平時做題時,應多訓練學生對關鍵詞語的提煉能力,對文章的中心思想準確把握并進行簡單概括。
在現(xiàn)代文閱讀訓練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培養(yǎng)科學的答題步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答題習慣。第一步是對文章進行通讀、瀏覽,大致了解文章的思想和類型。第二步是審題,搞清楚題目要求是什么,分析這一題目的答題目標,認識命題者的命題意圖和作者表達的思想,再回到對應的文章段落進行精讀,分析段落與題目的關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解答。通過對答題公式的掌握,站在命題者的角度出發(fā),不要答非所問,在最后組織答案進行書寫時,要注意層次分明、條理清晰、邏輯有序。
(一)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
記敘文閱讀是現(xiàn)代文閱讀題目中考查得比較多的類型,因此要求學生掌握的答題技巧也較多。本文只分析幾類比較常見的題目類型,以供參考。
1.分析某個句子的修辭方式及其作用
記敘文中常見的修辭方式有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復、設問、反問。比喻的作用是生動形象、簡明扼要地對事物進行描寫,突出事物特點;擬人的作用是給事物賦予人的行為和思想,達到生動描寫事物的效果;排比的作用是增強氣勢,使文章結構清晰,節(jié)奏鮮明;夸張的作用是用強烈的對比突出事物的特點和本質;反復的作用是強調某種情感,增強語言的感染力;設問的作用是自問自答,引人思考,承上啟下;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起強調作用,表明文章態(tài)度。
2.分析某個語段或語句的作用
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進行答題。第一,結構上的作用。位于文章開端或句首,起總領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位于句中,起承上啟下,過渡文章的作用;位于句尾,起總結全文,升華主題的作用。第二,內容上的作用。指寫出了××,表達了××,深化了××主題或強調了××思想感情。第三,語言上的作用。語言上言辭優(yōu)美,引人入勝,生動活潑。
3.某段描寫方式的作用
可以分為環(huán)境描寫和人物描寫。其中環(huán)境描寫又可以分為自然環(huán)境描寫和社會環(huán)境描寫。自然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通常是交代時間背景,渲染某種氣氛,烘托人物心情;社會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是交代背景、作者思想與文章的關系。對人物的語言、外貌、心理、動作等描寫的作用,主要是為了表達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等。
(二)議論文閱讀答題技巧
在現(xiàn)代文閱讀中,對議論文的考查也比較重要,主要圍繞論點、論據(jù)和論證結構三個方面來出題,把握了這三個方面的答題技巧,在考試中就能比較占優(yōu)勢。
1.文章的中心論點以及論點的提出方式
在回答這種題目時,要注意論點是具有高度概括性和總結性的句子,可以出現(xiàn)在文章的標題、開頭、結尾中,并不局限于開頭點明論點。有時候文章并沒有明確地提出中心論點,但是全文都圍繞著某個關鍵詞在展開議論,這個時候就需要對文章論述的問題進行概括,而這個問題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
2.論證方法及其作用
常用的議論文論證方法主要有4種:舉例論證,講道理,比喻論證,比較論證。舉例論證的作用是用舉出具體例子的方法說明論點,證明論點是成立的,增加說服力;講道理是道理論證,論證更加具有概括性和深度;比喻論證指用比喻的方法進行證明,作用是使論證生動易懂;對比論證是運用兩個事物,或者時間先后的對比,突出強調某個觀點內容。
(三)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
說明文在現(xiàn)代文閱讀中所考查的比例較小,且考查難度較簡單,主要是圍繞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及其作用進行考查,只要記住相關內容就可以掌握答題方法。
1.考查說明順序
說明文通常按照3種說明順序展開說明,第一種是按照時間順序,特點是有時間詞語作為標志,主要用來說明具有時間性的事物。第二種是按照空間順序,特點是有空間方位詞作為標志,主要用來說明事物之間的空間方位關系。第三種是按照邏輯順序,如果全文沒有明顯的時間名詞和方位詞,是按照邏輯順序寫的。
2.考查說明方法及作用
初中所學的說明文中常用的說明方法主要有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列數(shù)據(jù)、作比較。舉例子使內容更具有真實性,增加說服力;打比方使內容生動形象,突出事物特點;分類別把復雜的事物分成幾個部分來說清楚;列數(shù)據(jù)是用直觀的數(shù)字表現(xiàn)事物的真實性,增加具體細節(jié);作比較是用具體的事物和抽象的概念或事物進行比較,使事物的特征在比較中明晰,利于讀者理解。
說明文中某個自然段的作用。遇到這類題目,可以圍繞結構和內容上的作用以及說明方法的作用兩個方面來解答,如引出下文,承上啟下等。
(一)詞語句子解析
在現(xiàn)代文閱讀中,對某個詞語或者句子的解析是比較??嫉念}型,要求學生能根據(jù)題目要求來對文章句子進行解讀。比如,當問到指示代詞“這”“那”“其”指代的含義時,答案通常在這個指示代詞所在句子或段落的前面一個句子或自然段。當問到某兩個詞語是否能互相交換位置或者用另一個詞語代替某個詞語時,答案一般是“不能互換”或者“不能更換”,再加上具體的原因,答題步驟是回答“能”與“不能”,再回到文章中,根據(jù)詞語的具體含義、所在句子的語境、詞語的表達傾向等方面闡述“不能替換”的原因。
(二)思想感情方面的問題解讀
在現(xiàn)代文閱讀題目中,對文章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解讀一直都是學生答題的重點和丟分點,不同文章對人物的描寫和思想感情的表達是不同的,有些文章的情感表達會比較強烈和明顯,學生一讀就能感受并表達。有些文章的情感比較含蓄,需要學生在文章段落中分析線索,并逐句深入探究。事實上,在學生沒有思路時,可以套用這類題目通用的答題模板,即這篇文章通過對……的描寫,運用了……的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怎樣的情感,揭露了……的道理。舉例來說,在課文《荷塘月色》中,有一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如果單純地看這個句子,能看出這句話的重點就是心里不寧靜,至于為什么不寧靜,需要根據(jù)上下文閱讀和文章寫作背景來分析。通過分析可以知道作者心里不寧靜是因為要抵抗美國救濟糧,表達一種強烈的愛國情懷,由此也可以推斷出,作者去荷塘并不只是為了賞月,也為了尋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脫,這些文章寫作背后的背景知識和作者經歷,需要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積累相關知識,才能在現(xiàn)代文閱讀中,準確把握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這類題型的得分率。
綜上所述,不難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文閱讀在中學語文考試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是新課程改革后的課程標準決定的,是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提升的教學目標決定的。中學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對考試大綱有深入了解和準確掌握,掌握基本的閱讀目標和答題步驟,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對不同類型的文章或不同題目進行專題細化訓練,加強日常常識積累,訓練答題技巧,讓學生養(yǎng)成清晰的答題脈絡,做到答題有邏輯、有計劃、有思想、有積累,最終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參考文獻
[1] 唐佳梓. 談初中語文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答題技巧分析[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20).
[2] 吳勁萍. 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中考閱讀題的答題技巧探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6).
[3] 陳玉蘭. 淺談初中語文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答題技巧[J]. 課程教育研究,2019(26).
[4] 鮑芳. 初中語文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題答題技巧[J]. 讀書文摘,2016(31).
[5] 于凌俊. 初中語文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題答題技巧[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37).
[6] 楊瑞云. 淺談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中考閱讀題的答題技巧[J]. 語文課內外,2018(5).
[7] 付長曄. 淺談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中考閱讀題的答題技巧[J]. 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7(10).
[8] 亢建英. 談初中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的教學要點構架[J]. 學周刊,2021(12).
[9] 王輝. 基于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初探[J].中文信息,2017(12).
作者簡介:張幸福,1972年生,甘肅蘭州永登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