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高中勞動教育存在教育形式較為單一、設施和資源相對缺乏、學生勞動觀念部分缺失等問題。高中思想政治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性課程,與勞動教育在目標、內容等方面都具有一致性。高中思想政治課強化勞動教育既能加強勞動育人,又能夠促進思想政治課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是解決勞動教育問題的重要方式。為此,應整合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空間,利用好課外教學資源,健全勞動教育教學評價制度,以期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
關鍵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勞動教育;實施路徑
一、2020年教育部印發(fā)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要有重點地納入勞動創(chuàng)造人本身、勞動創(chuàng)造歷史、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勞動不分貴賤等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納入歌頌勞模、歌頌普通勞動者的選文選材,納入闡釋勤勞、節(jié)儉、艱苦奮斗等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內容,加強對學生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合法勞動等方面的教育”。圍繞勞動教育,新時代高中思想政治課應該基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求和時代發(fā)展的要求開展更多的探索,著力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
高中勞動教育的現(xiàn)狀
筆者對江蘇省蘇州、無錫五所高中的部分學生與教師進行調查問卷和訪談。此次調查問卷共收回267份有效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在國家的大力推行下,普通高中已經逐步注重勞動教育的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被邊緣化的問題仍然沒有根本性解決。
(一)勞動教育開展情況
第一,在勞動教育形式方面,調查顯示,有43.3%的學校開設了勞動教育課程。學校勞動教育活動主要為大掃除(80.41%)、手工活動(70.1%)、主題實踐活動(54.64%)等。此外,高中勞動教育的形式還包括班主任教育和部分課外實踐活動。有85.57%的學校制定了勞動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但50.52%的學生認為規(guī)劃并不完備。有72.12%的學生表示其它任課教師能在教授自己學科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
第二,在設施建設方面,有60.82%的學生認為學校勞動教育設施建設一般,有8.25%學生認為學校缺乏基本的勞動教育設施建設。設施建設的不完善,學校自然也就比較難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形式。
第三,在考核評價方面,有48.45%的學校只是偶爾對勞動教育進行考核,有32.99%的學校對于勞動教育不予考核。同時,有將近58.76%的學校不將勞動教育質量納入思想政治教育考評體系。勞動教育質量不與考核評價相聯(lián)系,難以引起學校、家長和學生的重視,也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被邊緣化的現(xiàn)象。
(二)勞動教育成效情況
第一,在勞動意識方面,有82.75%的學生認為勞動是有意義的,能夠鍛煉自己,勞動教育是有必要性的。但53.93%的同學在做家務時感到無感,甚至有7.87%的同學感到厭惡,只有38.2%的同學表示在做家務時感到開心;同時,61.8%的學生做家務的原因是因為父母或學校的要求。這表明,即使學生意識到了勞動和勞動教育的重要性,但他們還沒有真正領會到勞動教育的內涵和勞動的重大意義,勞動教育還需進一步深入。
第二,在勞動頻率方面,幾乎所有學生進行過某種形式的勞動,經常進行勞動的學生占51.69%。但78.28%的學生在學校里進行的勞動較多,而在家里進行的勞動較少。
總體來看,在學校方面,系統(tǒng)性地開展勞動教育的學校較少,高中勞動教育的形式較為單一,設施建設和師資配置還要進一步加強。在學生方面,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意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但仍存在勞動觀念部分缺失的問題。
二、高中勞動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
在傳統(tǒng)觀念中,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是相對立的?!皠谛恼咧稳?,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是孟子的一句名言。其本意是從人類社會的現(xiàn)象出發(fā),分析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之間的關系,但在流傳過程中,此句話被曲解為了針對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的言論。杜威曾指出,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區(qū)分是來源于古希臘社會基礎的影響。但當今社會基礎改變之后,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仍有不少人認為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是相對立的,將勞動教育的內涵簡化為體力勞動教育。在此錯誤觀念的影響下,社會和家庭對勞動教育表現(xiàn)出的輕視和漠視,間接導致了學生勞動意識的淡薄。
(二)勞動教育外部條件不足
通過調查和訪談發(fā)現(xiàn),首先,勞動教育缺乏完善的教育體系,部分學校沒有設置專門的勞動教育課程,同時,在其它學科教學中并沒有特別突出勞動教育。缺乏勞動育人長期有效的機制。其次,在教育評價方面,勞動教育的評價內容、評價標準、評價方式等方面還沒有完善,導致勞動教育難以根據評價結果作出進一步的優(yōu)化。再次,有些學校由于對于勞動教育不夠重視和出于學生安全問題的考慮,減少在勞動教育設施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導致設施建設落后。最后,勞動教育校園氛圍不濃厚。走進高中校園可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橫幅內容是與高考相關的,缺少與勞動教育相關內容的文化角和黑板報,勞動教育宣傳力度不夠。學校沒有為勞動教育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huán)節(jié)和保障條件,使得勞動教育難以順利、有效地開展。
(三)就業(yè)和升學壓力的不斷上升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學生升學就業(yè)壓力不斷上升。大多數(shù)企業(yè)部門在招聘時往往把學歷作為第一門檻,甚至是最低要求。根據《全國高校生就業(yè)調查報告(2019)》顯示,“從畢業(yè)生去向落實情況來看,2019年的就業(yè)難度增加,總體落實率為80.1%”。大學生就業(yè)形式較為嚴峻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用人單位招聘門檻較高,一味追求名校、高學歷,對普通高校畢業(yè)生存在一定的歧視,導致大學生就業(yè)市場出現(xiàn)了明顯的文憑信息失真、“逆向選擇”和人才的高消費問題。社會上普遍認為“分數(shù)高學歷高,能力就高?!边@種看法不無道理。但這也間接造成“高分低能”“巨嬰”等現(xiàn)象。學校和家長一味地追求“智育”,甚至形成了“智育”單極發(fā)展的現(xiàn)象,卻忽視了其它教育的重要性。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在接受訪談時也表示,勞動教育是思想政治課程的一個重要內容,但由于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在課堂中更注重學生知識的掌握,并沒有突出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和勞動價值觀的引導。
三、高中思想政治課和勞動教育的關系分析
(一)高中思想政治課和勞動教育目標具有一致性
高中思想政治課部分內容突出勞動教育本就是其課程要求之一。例如,對于我國個人收入分配這一課的內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就指出,“本課的內容要求之一是闡明勞動對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意義,弘揚勞動精神,樹立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觀念”。而根據《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勞動教育是指發(fā)揮勞動的育人功能,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活動。”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和勞動教育都要求弘揚勞動精神,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的觀念。因此,兩者在教育目標上也具有一致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和勞動教育的內容具有相通性
高中思想政治課要想強化勞動教育,教材內容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材中具有大量的勞動教育因素。例如,在必修二《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一課中,提到勞動史財富的源泉;在必修四《實現(xiàn)人生的真諦》一課中,也明確強調勞動是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促進人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在厘清課本知識和勞動教育的關系和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對學生開展恰當?shù)膭趧咏逃?/p>
(三)高中政治課和勞動教育在功能上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高中思想政治課促進勞動教育的進一步完善
當前,高中勞動教育存在著專業(yè)課設置不到位,師資配備不齊全等問題。只靠勞動教育專業(yè)課無法走出勞動教育目前所處的困境。就勞動教育課程講勞動教育建設,就容易使得勞動教育陷入“孤島”困境。學校應當要做到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貫徹“全課程、全員育人”的理念,在其它學科教學中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將勞動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方位、全過程。高中思想政治課作為價值引領、思想育人的重要課程,蘊含豐富的勞動教育內容,相比于其它學科在勞動育人方面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能夠促進勞動教育的完善,從思想上改變學生對于勞動教育的錯誤看法,使學生認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
三、勞動教育促進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在訪談中發(fā)現(xiàn),部分高中的政治課堂還采用的是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有時會出現(xiàn)“教師教,學生被動接受”的尷尬局面。學生缺乏學習激情,上課教學質量不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將勞動教育的形式引入到政治課堂并進行巧妙設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四、高中思想政治課強化勞動教育的路徑探析
整合課程教學內容,鏈接社會時事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課程,其活動性、綜合性的特點使其成為進行勞動教育的重要載體。教師應當有全局觀念,對全部教材中的勞動教育元素進行整合。教授課程內容時,相似之處可以前后聯(lián)系,融會貫通,必要時可以聯(lián)系初中教材中勞動教育的相關知識,使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掌握系統(tǒng)的勞動知識體系。
同時,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內容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內容。高中政治課堂要結合當下時事,以最鮮活的例子講述較為枯燥的知識,以新聞播放、專題講座、事件討論等形式,直擊學生并不敏銳的勞動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精神,最終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
拓展勞動教育教學空間,充分利用課外教學資源
勞動教育和政治學科同為活動性教學,不能只局限于課內的教學。相比于傳統(tǒng)“單向灌輸”的教學模式,如今政治課堂也逐步采用討論辯論、自主搜集資料、社會實踐等教學方式使學生理解學科知識,提升學科素養(yǎng)。而勞動教育作為德智體美各育的實踐基礎,其教學方式必然要突出“實踐”的特點。因此,除了在課堂教學以外,政治學科和勞動教育還要利用好課后的時間,充分利用社會和家庭的資源。例如帶領學生參加博觀館,感受古人勞動的智慧;在學校中設置“包干區(qū)”,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在家庭中,要做到勞動教育的“生活化”,讓孩子做一些家務活,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將勞動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形”。
健全勞動教育教學評價制度
當勞動教育與考察標準緊密聯(lián)系的時候,勞動教育就會受到更多的重視。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本就蘊含勞動教育元素的課程,可以作為切入點,把勞動教育納入到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中去,增加勞動素養(yǎng)在思想政治課程評價中的比重。學校可以從勞動頻率、勞動感受、勞動效果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評價,切實提高學生勞動的頻率和難度,必要時可以將考核結果與學生的評獎評優(yōu)相掛鉤。除了對于學生的評價,學校也可以建立對于教師勞動教育教學的評價體系,提高教師勞動教學意識,增強勞動教學效果。
蘇霍姆利斯基說:“勞動是滲透一切、貫穿一切的東西?!迸囵B(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必須認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高中思想政治課應當進一步根據時代需求,探索強化勞動教育的途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陳文明.多“點”開花展現(xiàn)別樣景致——高中思想政治課勞動教育管窺[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22):17-18.
[2]段進全.普通高中勞動教育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學周刊,2021,(35):183-184.
[3]夏心軍.普通高中的勞動教育:挑戰(zhàn)與應對[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22(03):46-52.
[4]彭淑儀.勞動教育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對策研究[D].南寧師范大學,2021.
[5]周增為.學習的轉化:思政課中勞動教育的核心思想[J].中國教師,2020(07):5-8.
[6]楊增崠,王阿慧.新時代中學思政課有機融入勞動教育的思考[J].教學月刊·中學版(政治教學),2020(05):3-6.
[7]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19,(09):2-7.
[8]章樂.從割裂到融合:論當代勞動教育的時代轉向[J].教育發(fā)展研究,2020,40(24):21-27.
作者簡介:
吳雯葉(2001-),女,漢族,江蘇蘇州人,江蘇大學本科在讀,思想政治教育(師范類)方向。
基金項目:
江蘇大學第20批大學生科研立項立項題目:新時代高中政治課強化勞動教育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C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