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英語課程的主要任務之一,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學習英語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本文就目前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狀況進行了分析,提出初中英語教學中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應對思路,以期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關鍵詞: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教學方法;培養(yǎng)
作者簡介: 范歷辛,北京有竹居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前言
教育學者指出,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其英語學習,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對于全面提升國民綜合素質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英語學習策略對培養(yǎng)優(yōu)秀學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英語教師應教會學生英語學習方法,而不只局限于知識點的講解。教師是學生學習方向的指引者,教師要了解學生學習現(xiàn)狀,選取適合的教導方式,傳授先進的英語學習策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英語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自主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引下依賴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開展的一種學習實踐活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除不合理的學習方法,以提升學習效率,自主學習往往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自覺性和應變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興趣和態(tài)度以及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都對教學成績產生影響。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完全依賴課堂教學,無法進一步提升學習效率,因此課下自主學習成為英語學習成績提升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并不斷達成學習目標,增強英語語感,提升語言的感知力。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之后,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再通過教師指導,掌握一定語言表達技巧,為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學生堅持英語自主學習,通過獨立思索積累經驗,革新學習方法,使英語學習取得最大成效。
二、當前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現(xiàn)狀
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往往缺乏學習的主動性, 缺乏學習興趣,沒有學習動力,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就是應對考試。初中階段的學生主要依賴教師的引導,在教師的督促下進行學習,并沒有建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他們的英語學習更多的是敷衍了事,最終會影響英語學習成效。受到網絡的影響,學生更難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一)依舊傳統(tǒng)教學方法,學生被動接受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在講臺按照教案進行講解,學生只能豎起耳朵聽講。為了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只有當教師進行提問時學生才能發(fā)言,即使學生有疑問也不能隨便發(fā)言,久而久之,學生的思考能力被限制,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的“填充”。另外,在英語課堂中,對某一問題只有一種標準解答方式,沒有給學生發(fā)散思維的機會,學生自主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受到壓制,被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調。
(二)欠缺學習的自律性
當下,互聯(lián)網技術發(fā)展迅速,學生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進行學習。不過,學生借助網絡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并不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只有個別學生擁有極強的自律性,才能主動通過網絡,按照教師的規(guī)劃,跟隨進度學習。但從學生整體來看,個人自主學習能力欠缺,無法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約束,所謂的自主學習也無法真正發(fā)揮作用,因此,缺乏學習的自律性是當前學生的普遍現(xiàn)象。
(三)未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
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選擇恰當?shù)挠⒄Z學習方法,不知道如何尋找英語素材,對于英語學習缺乏自信心和持久的恒心。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缺乏適合的學習方法,從內心排斥英語學習。在課堂上,機械地聽課,記筆記,而課后又不去復習鞏固,英語學習過于形式化。如今,網絡覆蓋率不斷提升,學生卻沒有合理利用網絡資源,不知道通過網絡查找適合的學習方法,也不擅長用網絡搜索查找資料,逐步喪失對英語學習的信心和恒心。
三、初中英語教學中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應對思路
(一)明確學習目的,激發(fā)學習動力
成功激活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學習一門語言的關鍵問題。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在教學中充分講述英語這門語言的重要性,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的當下,教師在課堂上充分利用網絡,了解學生的學習特性,創(chuàng)建新的教學方法,對原有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音頻、視頻和圖片,通過視聽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步引導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并形成自主學習習慣。
(二)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
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上處于懶散狀態(tài),視學習為負擔,為了滿足家長的期望、完成老師的作業(yè),不得不進行學習。不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對英語學習來說如同一塊絆腳石,所以,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就是端正學習態(tài)度。
首先,樹立正確人生目標。學生要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么,通過學習逐步接近自己的人生目標。學習是使學生實現(xiàn)人生目標的重要途徑,學習讓學生更充實,體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后,才會有主觀能動性,才愿意主動為之奮斗。
其次,擁有集體榮譽感。個人的學習水平會對整個班級產生影響,當學生將自己作為班級中的一分子,會努力將班級建設好,努力發(fā)揮自己的才能。集體榮譽感會無形中督促學生進行學習,提升學習積極性。
(三)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英語也是一種語言,每一階段的學習都以上一階段為基礎,如果只注重學習內容而忽視學生主體,就會本末倒置,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著重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去學習,保持學習情緒高昂,不受外界環(huán)境干擾,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得到明顯提升。在教學中,教師要留意每一名學生,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讓愛好牽動學生進行學習,提升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可以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加強師生關系,促進師生交流合作,這不僅有利于提升教學成效,強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還能使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得到有效提升。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安排討論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以輕松愉悅的心情上課,實現(xiàn)學生個性化表達。當教師對學生學習狀況有所了解后,可以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導入教學,降低學生的畏難情緒,對調動學生自覺性有積極作用。
除此之外,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可以將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實際案例引入課堂,增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如此課堂設計、課堂內容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在心理上會認為英語學習并不難,從而保持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語法的講解往往會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不容易記憶,此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漢語一同講解,或者通過漢英互譯,對其中的關鍵點進行一一講解,明確語言間的關聯(lián)性,從而靈活應用語言。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英語的語法,還對時態(tài)、語態(tài)進行了了解,印象更加深刻。
(四)幫助學生制訂個性化學習計劃,提升學習的自主性
學生樹立了學習目標后,還要制訂切實有效的學習計劃,以達到自主學習的預期效果。教師對于學生來說是指引者,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在英語教學中,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所以學習計劃也要因人而異,“量身定做”,制訂個性化學習計劃,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長期以來,學生似乎適應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方式,按照教師的教學思路學習,自己主動學習有種無所適從的感覺,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明確的學習計劃。以教師為主的學習方式,弱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長期采取這種方式必將影響教學成效,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所以,當教師幫助學生制訂教學計劃后,學生要落實個體學習計劃,對學習目標有清晰的認識,不斷思考和總結,提升學習的自覺性。學習計劃要跟隨實際情況的變化作出調整,長短期學習目標要合理設定,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自主性。
(五)將學生置于學習主體地位,實現(xiàn)學生自主發(fā)展
英語教學成效受到教學形式的影響,對于學生而言,采取恰當?shù)慕虒W策略可以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大幅度提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來幫助其選擇恰當?shù)膶W習方法。英語不同于其他學科,有著自己獨特的學習形式和特點,設計出與學生學習個性匹配的學習方法,更容易被學生個體接受。另外,在英語學習期間要一直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開展各種學習體驗活動,促進學生建立學習主動性。
(六)利用元認知策略,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元認知策略能夠有效提升英語學習成效。一般情況下元認知策略主要有以下學習特點:
預習準備。包括概括性預習、學習理念以及學習原理的了解。預習的主要目的是為英語學習做準備,在預習過程中可以了解課程計劃和課程結構。
定向注意。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項學習任務,可以選擇背單詞或者對句式進行記憶。
選擇注意。在定向注意的基礎上選擇重點記憶的內容,在短時間內完成英語語言的記憶。
自我管理。在學習過程中,要明確對學習有利的條件,并主動營造學習環(huán)境和條件。
自我監(jiān)督。在英語學習中,要注意自己的英語表達方式是否正確,發(fā)音是否純正,語法運用是否有問題。
自我評價。學生完成階段性學習后,就要通過其他方式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看自主學習成績和知識的掌握程度是否有提升。
在元認知策略的應用中,盡管每名學生的學習、認知水平各不相同,但是教師要積極探索元認知策略,并讓學生掌握這一技能。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幫助,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結語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對提高教學成效、達成教學目標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英語教學中,一定要以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適宜的教學手段,才能使英語教學目標有效達成。
參考文獻:
[1]饒亞萍.“互聯(lián)網+”時代中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探討[J].英語廣場,2020(14):128-130.
[2]徐杰年.淺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與提升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9(32):122.
[3]許紅梅.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9(4):35.
[4]常金萍.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J].長江叢刊,2018(5):108.
[5]鄧元芳.元認知策略下如何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2):19.
[6]白艷華.強化英語學習策略?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