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帥
摘 要:教育是國家之根本,是民族振興、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而特殊教育作為教育中的一個特殊的群體,亦是我們不能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特殊教育,往往需要教學付出加倍的努力,采用合適的方法和路徑,才能滿足正常的教育需求。特別是對于數(shù)學教學來說,采用合理的教學策略,往往比教師的辛勤努力更加有效。本文以生活數(shù)學這一觀點,簡要析談特殊教育學校的生活數(shù)學教學策略。
關鍵詞:特殊教育 生活數(shù)學 策略
特殊教育教學比起普通教育教學,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更費時費力費神去對待的教育,特別是面對數(shù)學教學來說,它不僅對教師有著嚴格的知識上的標準,對教師的能力、綜合素質(zhì)以及面對復雜性問題的處理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甚至有時會要求教師采用特殊設備進行輔助教學。通常來說,特殊教育是面對特殊人群展開的教育。他們一般都患有各種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小問題,對普通人實行的教育模式可能無法對他們起到有效作用。這就導致了面對特殊教育這一問題時,教育工作者們不得不另尋奇徑,通過特別的“方式”來開展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不能把內(nèi)容復雜化,要使其盡量簡單充分的將課堂內(nèi)容展現(xiàn)出來。同時,努力去保證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幫助學生去克服理解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因此,老師一定要采取特殊的方式,不管在內(nèi)容上,還是在方法上,都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規(guī)律,用心設計、安排,力求收到更高的教學效率,有效完成教學任務。針對這一問題,“生活數(shù)學教學”這一概念便開始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1 什么是生活數(shù)學
“生活數(shù)學”教學最基本的理念就是理論知識生活化的過程,它將生活素材融入基本數(shù)學知識的教學中,將教學工作和生活實踐結(jié)合起來進行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會更加豐富多彩,更多地融入了社會的元素,也能夠滿足社會對學生的要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數(shù)學的基本知識大多是源自于生活實踐的,面對特殊教育人群,運用他們更容易理解的生活理論來對其進行教學,實現(xiàn)教育與生活實踐的相結(jié)合,更容易理解吸收。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強調(diào)生活數(shù)學教學的積極意義,幫助學生建立對生活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實際素材引用到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數(shù)學知識,并學會主動探索生活中的數(shù)學,將教學真正回歸生活。
2 生活數(shù)學對特殊教育的意義
2.1 提升教師教學有效度
教師在開展教學任務時,盡管自己已經(jīng)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展開教學,課堂的教學氛圍也還不錯。盡管在課堂上自己是那么的“眉飛色舞”,恨不得把自己畢生所學知識灌輸進他們的大腦里。也采用了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比如案例教學法,互動師生、小組探究等常見的教學手段。當課堂結(jié)束時,自己也許還會意猶未盡??墒?,教學完成了,那最終課堂有效時間能有多少呢?要知道,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只有學生聽進去吸收了才能叫做傳授。據(jù)調(diào)查統(tǒng)計,小學生上課能集中注意力時間段在10~15分鐘左右,青少年學生在15~25左右。而面對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這個時間段普遍要下降百分之四十。也就是說,在特殊教學任務中,對他們實際起到教學作用的時間只有短短9~15分鐘。要想在這短短十幾分鐘里,把知識理解并消化吸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加上患有些許生理或心理障礙的學生,要讓他們完完全全的把這段時間給利用起來,這其中的困難足以讓教師愁眉不展了。
那么,為什么說生活數(shù)學能夠提升教師的教學有效度呢?首先,我們了解到生活數(shù)學主要是借助生活中的實際,將生活問題轉(zhuǎn)化到數(shù)學問題中來。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因為我們再面對一件自己熟悉的事時,上手的速度肯定是比較快的。其次,我們在回憶自己曾經(jīng)接觸的事物時,會把這件事記得更加牢固。這就像是在記憶英語單詞一樣,不斷的忘記不斷的記憶,最后達到對單詞熟記于心的效果。在特殊教育課堂上,面對一群注意力普遍偏低,思維能力不活躍的學生來說,還有什么會比這種方法更加有效呢?最后,教師在備課時也可以從實際出發(fā),不需要太過復雜死板的教學過程,結(jié)合生活實際,不僅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學習時用輕松的狀態(tài)接受知識;還能大大縮短教案的準備時間,用更充足的時間去打磨精煉自己教案,以便在課堂上更好的展現(xiàn)出來。
2.2 加快學生的知識吸收
在普通教育中,我們都知道老師上課所講的內(nèi)容學生大多只能理解吸收三分之一左右。面對知識的吸收更多的是課下的不斷探索研究,通過反復練習與問題實踐不斷加以吸收鞏固,才能將知識點大致的吸收理解并轉(zhuǎn)化為自己的知識手段。那么當教師把“生活數(shù)學”運用在教學當中時,也同時把各種生活實際同步的傳授給學生。很大程度上給了學生對實際問題的思考與理解,使得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變得更輕松,更容易理解了。對比同樣的問題,我們不妨將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帶入問題思考:如果是他們,能對等嗎?答案是否定的。并不是說我對特殊人群抱有偏見,而是面對各種現(xiàn)實的問題時,我們必須要用客觀的態(tài)度去對待。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在智力與思維上會稍微偏弱,對于知識的理解與吸收需要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吧顢?shù)學”注重教育與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運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采取障礙人群日常熟悉的實際,將數(shù)學融入進去,學生自然更容易接受理解,對于知識的理解自然更牢更快。便利學生的同時也大大減少了教師的教學壓力。
2.3 增加課堂趣味性,高效開展教學
面對教學,自古以來教師都存在著一個難題:我愿意教,學生愿意學嗎?比起教師在課堂上的唾沫橫飛,我想學生更感興趣的是教室外那美麗動人的風景。也許人坐在教室里,心早已不知在了何處。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問題呢?總結(jié)起來,無非是課堂的趣味性不夠,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罷了。生活數(shù)學對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來說,少了一份嚴格古板的教學方法,多了一份對生活實際的靈動。這里我還是以大眾學生為例,學生在上課時對與知識的吸收理解,很大程度上與教學趣味性離不開關系。一個是講臺上枯燥無聊的老師在講解數(shù)學題,一個是老師運用生活實際聯(lián)系教學,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問題。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后者的吸引力都要遠大于前者。學生有了求知欲,老師也就有了教學的動力。整個課堂自然也就不是呈現(xiàn)出一片死氣沉沉的景象了。同樣的,趣味性這一說法對于特殊教育來說也同樣受用。特殊教育難!難點在哪里?難在學生的智力不高,行動不便,對課堂興趣不大。面對稍復雜的問題需要教師不斷地去引導,把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方法一遍又一遍的重復,費時又費力。而生活數(shù)學的主要特質(zhì)是什么?貼近生活!教師根據(jù)學生自身的情況,把問題轉(zhuǎn)化為學生平時熟悉生活實際,既簡單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面對自己的日常生活問題,自然會比黑板上那一個個難以琢磨的數(shù)學問題更感興趣,對于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效率會更高,干勁會更足。
3 如何在特殊教育學校中開展生活數(shù)學
3.1 靈活運用生活實際,開展情景教學
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雖然不及正常學生的學習效率高,但不可否認的是每個孩子都懷揣著一份對知識的渴望。如何讓他們更好的接受教育,關鍵在于教師能否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方案。教師在進行授課時,要注意聯(lián)合生活實際,帶給學生親切感,讓學生覺得課堂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進行教案的準備時,要時刻牢記從生活出發(fā),創(chuàng)造出貼近生活的教學場景,開展情景教學。通過教師直觀的引導,減弱學生理解知識的困難性,降低學習難度。同時,針對情景要靈活運用,根據(jù)學生自身的情況,合理、科學的設計情景教學。這樣,可以更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接收。
例如,在開展小學數(shù)學“認識圖形”這一知識點上。教師可以舉例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比如手機,蘋果,斑馬線,摩天大樓等。當學生舉例圖形時,可以讓另一名學生進行回答。當班上學生差不多都舉例完成時,可以分配他們兩兩一組或者小組組合。模擬日常生活中父母在家做飯時會用到哪些工具,可以用卡片紙裁剪一些模型交予學生使用。學生在進行生活場景模擬的同時,還可以認識到生活中存在的圖形,學到知識的同時也收獲了歡樂。當所有小組完成“任務”后,教師可以將每個小組提出的物品一一列舉出來,再對學生進行一次提問,可以讓學生進行搶答,增加知識的牢固性。適當?shù)模梢栽黾右恍┆剟顧C制調(diào)動學生們的積極性。
3.2 結(jié)合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開展趣味性教育游戲
無論是正常還是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玩。學生在面對海量的知識海洋的同時,也在通過各種途徑來緩解學習帶來的壓力,而游戲則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一條。雖然特殊學校的學生比普通的學生反應要稍稍遲鈍一些,但是教師也不能放下對學生天性的重視,也需要關心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的感受。老師開展教育游戲的時候,要注意結(jié)合學生的日常,盡量用學生經(jīng)常接觸的、感興趣的方面來設計教學。通過游戲的過程,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歡樂,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增強其自信心。這樣不僅能增加數(shù)學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同時還能通過游戲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強化自身。
例如,在學習位置與方向這一知識點時,老師可以組織班級內(nèi)的學生按5人一組分組。讓其中一人站在中間,其余四人分別站在前、后、左、右四個方位,并按照中間同學的前面是北方來開始游戲。教師可以用一些音頻來控制游戲節(jié)奏。當音樂響起時,站在四個方向的學生開始圍繞著中間的同學轉(zhuǎn)動,當音樂停止時,需要中間的學生說出每個人的位置信息。如:我的前面是小紅,她在我的正北方向。教師還可以給中間的學生佩戴眼罩,讓4為同學在停止時依次說話,例如前面站的是小紅,可以說:我是小明,然后讓中間學生通過聲音來判斷自己四個方位的人分別是誰,逐步增加游戲的難度。當一輪游戲結(jié)束時,可以讓5人輪流站到中間,每人都能得到學習的機會。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快樂,增進師生或同學與同學之間的感情的同時,還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方向與位置”這一知識點,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
3.3 利用生活資源,多媒體輔助教學
特殊學校的學生,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某些缺陷,導致他們的認知水平普遍的比正常學生低。教師在對其進行授課時,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原因而導致對所學內(nèi)容的不理解。為了讓特殊學生提升他們自身的認知水平,較好的融入社會,了解到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學生的狀態(tài),多運用他們?nèi)粘I钪械馁Y源,將數(shù)學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他們所能理解的知識。特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資源大多是比較簡單而普遍的,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一點,根據(jù)他們的生活資源舉例,將數(shù)學與生活結(jié)合在一起,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多媒體設備,通過圖像、聲音、視頻等手段從中輔助教學,提升教學的質(zhì)量,讓學生認知到生活中的處處都存在數(shù)學,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有效幫助學生提升認知能力。
例如,在學習《路程、速度與時間》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先告訴學生有關知識點的內(nèi)容,運用生活內(nèi)容舉例。比如學生每天從家到學校這一段路距叫做路程等。并重點讓學生理解每小時、每千米等內(nèi)容。結(jié)合生活實際,可以舉例他們走路每分鐘可以走多少米等。同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放上兩張圖片或是視頻,模擬演示學生早上從家到學校的過程,并根據(jù)演示的圖片或動畫對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比如走完這段路一共需要多少分鐘,學生走完1千米需要10分鐘,那他們的速度時多少等等。最后總結(jié)重點,用動畫或物品演示:路程=速度×時間這一數(shù)學模型概念。讓學生通過自己每天的生活實際,不斷的加以鞏固,理解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意義,有效的增強學生學習能力。
3.4 以“實踐”求真知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老師們在教學當中,不能只顧著教授學生們課本的理論知識,也要注重學生們的實踐能力。特別是對于特殊學生來說,動手往往比動腦的收益效果更多。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經(jīng)常會接觸到老師課堂中所學的知識,但是缺乏引導,并不注重,這也造成了他們“轉(zhuǎn)瞬即望”的能力。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將實踐生活和教學有機融合,鼓勵學生動手,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提升對數(shù)學的自信力。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鼓勵并加以引導,多為學生加油打氣。因為特殊學生由于各種原因,極度缺乏自信心,害怕自己因做不好而遭受嘲笑。因此,只有不斷的加以鼓勵,運用簡單的實踐活動,才能慢慢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例如,在學習分數(shù)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運用橡皮泥和一些模具讓學生自己實際動手操作一下。比如老師給每位同學一個由6個小正方體組成的長方體模具,讓學生用手中的橡皮泥去填滿這6個正方體,發(fā)現(xiàn)橡皮泥剛好用完。這時,老師可以說:我需要你們填滿4個小正方體,那么你們需要用掉幾分之幾的橡皮泥?這時,學生就會把自己手中的橡皮泥拿去填滿小正方體格子,原本的橡皮泥被分為了6份,每份就占了1/6,當填滿了4個格子時,也就花費了4×1/6=4/6=2/3的結(jié)果,學生做不出來教師可以多鼓勵學生多做幾遍,并在旁不斷加以引導直至完成。當學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時,自信心會得到提升,長此以往,會變得對學習數(shù)學充滿動力。
4 小結(jié)
總而言之,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需要老師更多的關愛與照顧,需要對他們抱以足夠的耐心。而要想將生活數(shù)學更好的融入到教學當中,就離不開教師對學生日常生活的觀察,離不開教師每次課堂的完美融入,離不開教師對數(shù)學與生活教學方案的有機融合。在特殊教育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在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指導下合理利用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合理運用生活資源,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推動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實現(xiàn)運用生活數(shù)學方法教學的完美融入。
參考文獻:
[1] 徐婉茹.特殊學校生活數(shù)學教學的探究與思考[J].科幻畫報,2020(07):142.
[2] 劉曉玲.淺談特殊教育學校培智數(shù)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新課程,2020(16):75.
[3] 吳細鳳.數(shù)學培智教學的生活化策略[J].新課程(綜合版),2019(04):87.
[4] 閆瑞.利用生活情境,開展特校數(shù)學教學[J].新課程(上),2018(11):188.
[5] 茆露.淺談生活數(shù)學的校本課程開發(fā)——以高郵市特殊教育學校為例[J].數(shù)學大世界(中旬),2017(09):28+31.
[6] 楊麗麗.淺析特殊教育學校小學數(shù)學生活化教學[J].中華少年,2017(20):126.
[7] 戴紫陽.怎樣加強特教數(shù)學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6(22):136.
[8] 祁立杰.特殊教育學校數(shù)學教學方法的探析[J].學周刊,2014(10):63.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4.1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