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向學生推薦了《中國古代寓言》一書,教學時可以采用聯(lián)結策略,將課文《守株待兔》與該書一起展開“篇本聯(lián)讀”。通過一篇課文的閱讀帶動整本書的閱讀,在聯(lián)結的過程中把學生的閱讀視角從“篇”引向“本”,讓學生既見“樹木”,又見“森林”。
關鍵詞:快樂讀書吧;聯(lián)結策略;“篇本聯(lián)讀”;整本書閱讀
【教學內容】
統(tǒng)編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
【教學目標】
1. 借助課后習題的提示深入閱讀《守株待兔》,判斷文中的農夫是否是一名“耕者”,了解農夫被宋國人笑話的原因。
2. 結合歷史背景讀寓言故事,發(fā)現(xiàn)寓言故事的勸誡價值,激發(fā)閱讀《中國古代寓言》整本書的興趣。
3. 閱讀《中國古代寓言》中的部分篇目,拓展閱讀其他國家的寓言故事,并能深入思考。
【教學重難點】
運用聯(lián)結策略,展開“篇本聯(lián)讀”(即通過一篇課文帶動整本書閱讀),從《守株待兔》的單篇閱讀走向《中國古代寓言》的整本書閱讀,了解寓言故事的特點,能結合語境選擇恰當?shù)脑⒀怨适逻M行勸誡。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結封面,在游戲中了解寓言
師:上課前,我們一起玩一個和“言”有關的詞語猜謎游戲。
師:說出來必須做到的話叫——
師:騙人的話叫——
師:包含深刻道理的小故事叫——
師:寓言是很受小朋友們歡迎的故事?!翱鞓纷x書吧”為我們推薦了幾本寓言故事書,看看屏幕上出示的這本寓言故事書的封面,說說你讀出了哪些信息。
出示曹文軒、陳先云主編的《中國古代寓言》一書封面。
師:大家觀察得很細致??捶饷嫔系男畔⒖梢詭椭覀兂醪搅私庖槐緯?。選書時,可以先看封面,看好書名、出版社,有些外國譯著,也可關注譯者。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猜謎的方式讓學生初步了解寓言的特點,即小故事中蘊含大道理,激發(fā)學生閱讀寓言書的興趣。聯(lián)結封面,讓學生說說寓言書封面所包含的信息,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為“篇”與“本”的聯(lián)結做好適應性鋪墊,同時也滲透了選書的方法。]
二、聯(lián)結課文,在討論中對話寓言
師:這本書收錄了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守株待兔》,誰能用課文中的語句來介紹下故事中這位主人公的身份。
師:找得很準,“宋有耕者”說明了主人公的身份。
師:“耕”字左邊的“耒”表示農具,右邊的“井”表示田地。在寫這個字時,要注意“耒”的一豎要寫直,好像農具筆直的柄;右邊“井”要寫得橫平豎直,好像官府劃分的田地一樣齊整,需要注意的是,“井”的左邊是豎撇?!案睍懥耍l來說一說“耕者”是什么意思?
師:在很多詩句中,我們都能見到“耕者”的身影。
出示圖1。
師:從這些詩句中,你們看到了一位怎樣的“耕者”?
學生交流。
師:結合對“曉”“早”“晝”這三個表示時間的詞的理解,大家覺得什么樣的人才稱得上“耕者”?
師:《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中的農夫稱得上是一位勤勞、踏實的“耕者”嗎?請你讀一讀課文,找一找相關的句子,說一說自己的觀點和依據(jù)。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師:你們說得有理有據(jù),還能結合課文中的句子說明觀點,真會表達!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引入課外的古詩句,讓學生具體感知真實的“耕者”形象。第二步是聯(lián)結課文《守株待兔》,引導學生圍繞“宋國的農夫是不是‘耕者”這一議題展開思辨性討論。這一議題較為開放,具有很大的思維空間,學生可由此深入文本肌理,與課文展開對話。在出入文本中,學生尋找依據(jù),形成并表達自己的閱讀觀點。]
三、聯(lián)結目錄,在勸告中理解寓言
師:《守株待兔》選自《韓非子·五蠹》,原文中有這樣的句子,誰來為我們讀一讀?
出示: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如今想要用先前君王的方式,治理當今世上的百姓,這就犯了和守株待兔一樣的錯誤)。
師:你覺得韓非子這個故事是講給誰聽的?想要告訴他什么道理?
師:韓非子為什么不直接說道理,而要先講故事呢?
師:是的,用故事來勸告能使語言更委婉、觀點更鮮明,也更能讓人聽得進去。
師:在《中國古代寓言》中還有很多這樣的故事。請你對照目錄中的寓言題目,運用三年級上冊學過的預測策略,大膽猜測下面的謀士會選擇什么寓言故事來勸君王。
出示情境一:
古時候,楚國君王成天吃喝玩樂,不管國家大事。眼看國家一天不如一天,一個大臣就去勸告他??删醪宦?,沒過多久秦國攻打楚國,結果楚國一敗涂地。大臣看到君王有悔過之心,便勸他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出示情境二:
戰(zhàn)國時期,魏國國力強盛,是稱雄天下的大國。一天,魏國的國君想出兵攻伐趙國,一個謀臣在出使鄰國的路上聽到了這個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風塵仆仆趕來求見君王,勸阻他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p>
引導學生結合寓言內容和隱含的寓意勸告當時的君主。
師:同學們,這就是寓言故事的魅力。正因為寓言小故事蘊含著治國大道理,所以才被一次又一次地搬上歷史舞臺。
[設計意圖:第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對寓言的理解屬于概念性的。本環(huán)節(jié)引入《韓非子》原文,將《守株待兔》還原至歷史情境中,引導學生深入地、體驗式地理解寓言的特點。聯(lián)結目錄,引導學生關注整本書的大體情況,滲透讀書方法。同時,勸說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讓學生大膽預測當時的謀臣會選擇什么寓言故事來勸說君主,進一步滲透寓言的特點,引導學生思考寓言的價值。]
四、聯(lián)結成語,在拓展中走向自主閱讀
師:除了這本書目錄里的這些精彩的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本單元“語文園地”的《日積月累》欄目呈現(xiàn)了一些成語,從這些成語里也能看到寓言故事的身影。
師:(出示圖2)請你挑選最感興趣的一個成語,快速找到它在《中國古代寓言》中對應的故事,然后自己讀一讀。
師:這些成語的意思你懂了嗎?說一說。
引導學生分享閱讀收獲。
師:“快樂讀書吧”還為我們推薦了一些外國的寓言故事書,請你快速找一找有哪些書。
師:這些故事書和我們的《中國古代寓言》相比又有哪些相似或者不同的地方呢?課后同學們可以繼續(xù)讀一讀、比一比。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試圖以系統(tǒng)思維盤活教材資源,有機聯(lián)結“語文園地”《日積月累》欄目中的成語,引導學生拓展閱讀其他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并介紹“快樂讀書吧”所推薦的外國寓言故事書,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篇本聯(lián)讀”過程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聯(lián)結、比較等方法,發(fā)現(xiàn)不同國家寓言故事的異同,在尋找規(guī)律中進行拓展遷移閱讀。]
(姚惠平,浙江省湖州市湖師附小教育集團,郵編:3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