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桃 趙巧玲
摘要:海量閱讀是生本語文課堂的源頭活水,推進閱讀是它的金標準。課外閱讀又是語文學習的最肥沃的土壤,閱讀推進做的如何,是否能落實到位,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生本教學;推進閱讀;海量閱讀;有效做法
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沒有課外閱讀,也就沒有風和帆。閱讀就是獨立地在知識的海洋里航行。海量閱讀是生本語文課堂的源頭活水,推進閱讀是它的金標準。課外閱讀又是語文學習的最肥沃的土壤,閱讀推進做的如何,是否能落實到位,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質量。那么生本教學怎樣有效推進閱讀,粗淺地談談我的看法。
一、 源頭活水來揚帆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不讀書不行,濫讀書也會產生消極影響。選擇書籍是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第一步,它起著凈化小學生心靈、培養(yǎng)小學生品德的作用。首先閱讀的書源要精挑細選把好質量關。老師在閱讀書目的推薦上,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已有的知識基礎進行書目的選擇,達到學生樂于閱讀和愉悅身心的目的。既要選擇適合小學生生理心里特點的兒童讀物,科技讀物和淺懂的文學作品等,又要結合年級特點,最終是以孩子們感興趣的又有思想性的讀物為主。如小學中高段以:胡小鬧日記系列、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系列、楊紅櫻的系類作品,伍美珍的系列作品,曹文軒的系列作品等為主。
二、優(yōu)質書源來護航
要想海量閱讀必須有豐富的書源做保障。首先每學期每生捐幾本高質量的書籍放在班里圖書角大家隨時借閱,一學期下來至少有100本書可隨時借閱。其次同年級幾個班每班幾本整書共讀書籍,然后同年級漂書,這樣有保障一學期有10本左右經典書目師生共讀。再次帶孩子們去圖書館隨時借閱他們需要的、喜歡的書,鼓勵家長平時多來孩子去圖書館看書并適當購書。
三、確保時間來助力
規(guī)定的時間內干規(guī)定的是事,把讀書當成習慣性的事情,如吃飯睡覺一樣自然。每天至少讀書30分鐘。下午6點到6點50分作為讀書時間,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做完當天的讀書筆記。為了減輕孩子負擔,培養(yǎng)興趣,讀書筆記設置成讀書卡的形式,遵循簡單、根本、開放,循序漸進的原則,按照孩子不同層次設計不同的內容。從最基礎做起,如:閱讀時間、閱讀內容,好詞好句、主要內容、閱讀感受等。慢慢領著孩子繼續(xù)往更深處走,讓學習好的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做一些好句的賞析,在讀書感受那塊兒可以適當往外擴,如我感受到什么,由此我想到相關的知識鏈接。這樣的任務落實首先保證了每個孩子都去讀書,久而久之培養(yǎng)了他們的讀書習慣,在一定程度上也培養(yǎng)了閱讀興趣,讓孩子們逐漸漫步于書海,漸漸豐盈自己的羽翼。
四、落實檢查來保質
1.利用課前三分鐘,檢查前一天的讀書成果。如:講講昨天讀書的內容,分享閱讀感受。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無意識、無負擔與孩子交流師生共讀的內容,這樣既督促孩子讀書,又提升了他們讀書的興趣,滿足自己的表現欲,拉近師生的距離。每當孩子給大家?guī)砭实淖x書分享,得到師生給予的掌聲時,他們臉上洋溢的幸福無以言表。 2.在班里每周空出一堂"交流"課,讓學生海闊天空地談論自己讀到的新奇見聞和印象特別深的故事,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開闊學生視野和眼界,同時也提高其口頭表達能力。比如,每次習作或日記讀后感之后,向學生介紹幾篇優(yōu)秀作品給學生閱讀。
2.定期開展活動進行成果展示。
通過定期舉辦詩歌朗誦賽、 讀書心得交流會、書香人生演講比賽、閱讀手抄報比賽、開展閱讀知識競賽、評論會、班級讀書匯報課等多種活動,把閱讀收獲生動地展示出來,并評出優(yōu)秀者。讓孩子在展示中收獲讀書的幸福和快樂,從而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漸漸提升閱讀質量。
五、方法指導來提能
1.從作者角度去引導閱讀。學習《七律 長征》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收集毛澤東的其它詩詞,領著學生研究其詩詞風格及書法作品的風格
2.從課文中相關的人物拓展開去閱讀。學習了《草船借箭》,初步總結了人物的性格特點,接下來可以讓學生走進整個《三國演義》《三國志》交流與諸葛亮和周瑜有關的資料(人物介紹、歷史故事、評價等)
2.同主題經典閱讀,一篇文章帶動一個系列的主題進行閱讀。比如讀《狼王夢》后,讓學生讀沈石溪的其他相關作品,如:《狼國女王》《紅豺》等動物小說,讓學生感受動物的靈性及沈石溪動物小說的寫作手法。引導孩子讀《湯姆索亞歷險記》之后,推薦閱讀《魯賓遜漂流記》,在比較閱讀中加深孩子的印象并學會野外生存的技巧和智慧。
總之,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頭戲,只有做好閱讀推進才能更好的進行其他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實際操作中,只要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和學習語文能力的提高的做法,我們都可以嘗試運用,以便更好地進行語文閱讀的推進,讓孩子在閱讀中遇到更美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