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洋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完善與更新,小學數學作為主科之一,在教學實踐中做法備受矚目。目前,大部分學校采取分層教學法的教學模式展開小學數學的授課,這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思維有很大幫助,也給課堂氛圍帶來了許多樂趣。本文將通過對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分析,探究其在小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及重要意義。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法;有效應用
引言
不同的學生學習基礎不同,對知識的領悟能力也不同,并且目前我國的小學教學仍然是大班教學,教師難以顧及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上也只能滿足中等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采用分層教學法有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全體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引入分層教學法的積極作用
農村很多學生對數學課程缺乏正確的認知,在學習時存在畏難情緒,數學素養(yǎng)無法獲得有效的發(fā)展。而利用分層教學法實施課程教學能夠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在根據不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學習需求的角度上開展數學教學,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且分層教學法蘊含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利用分層教學法實施數學教學,是對傳統(tǒng)數學課堂教法的一種突破和發(fā)展,它給教師新的教學空間和教學嘗試,能夠滿足數學課程標準開展“有價值的數學教學”,能夠促進不同層次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高,對建構高效數學教學課堂和發(fā)展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有著積極作用。
二、農村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策略
(一)分層備課
分層備課是分層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首先,老師需要對教學大綱和教材進行深入的解讀,提煉出其中的重點和難點,結合教學進度的具體要求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水平,以此來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在以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為依據落實教學任務時,老師需要關注課堂提問,深入分析提問內容和教學模式,關注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技能訓練和提升,保證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實現個人的個性化成長。其次,老師還需要制定分層教學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篩選和安排,保障分層作業(yè)、分層設計和分層反饋環(huán)節(jié)的大力落實。
(二)做好學生水平分層
分層教學的關鍵在于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所以對學生分層是關鍵。這就要求農村數學教師要在開學前對學生的數學知識進行檢測,通過試卷的方式考量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學生進行分組。在對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有效分層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數學分層教學才會順利進行。
(三)合理設疑,對課堂問題進行分層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知識基礎比較薄弱、生活經驗比較少,教師要積極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采取有效的手段和辦法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現狀。教師可以采取分層次設置問題的辦法來吸引不同層次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進行自覺地主動學習,同時通過分層次提問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最大程度地避免學生的惰性思維,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能力和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時,立足于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和小學數學的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教師可以設置比較有趣的分層數學問題,先引導“我們一起來回顧已經學習過的乘法和除法運算的內容,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乘法口訣表”,引導學生進行齊背,背誦的過程是回顧舊知的過程,也是和新知識的巧妙銜接過程。大多數同學都能完整準確地進行背誦,而一些稍有錯誤和不熟練的同學也能夠在齊背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查漏補缺。同時列出一些比較簡單的計算題,如7×9、40÷8,在此基礎上,教師給出一個數學問題情境“現有20個學生,如果兩個學生分一組,那一共可以分多少組?如果是六個同學分一組呢?”前一個問題比較簡單,學生能夠直接列式20÷2取得結果,但是對于六個同學分一組,學生就會產生困惑,因為這個時候除不盡。通過列式學生可以發(fā)現,每組六人,可以分三組但是還剩余兩人。這時就能將概念引出。學生經過教師設置的目標和簡單計算,在潛移默化和逐步深入的過程中掌握當堂課程的知識。
對課堂內容進行分層有助于將復雜的問題分解化、簡單化,然后使學生更好的消化和吸收,也在問題情境的探索中不斷提升自我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分層輔導
在完成主體授課環(huán)節(jié)和任務之后,老師需要注重對學生的課后輔導,分層輔導是分層教學中的關鍵。農村小學數學上課時間非常的有限,只能解決大部分學生較為簡單的問題,對于學習困難生來說個人的知識接受能力十分有限,因此難以在課堂之中掌握全部的知識,同時知識的接受能力相對較差。對此老師需要注重分層指導,給予學生力所能及的幫助。其中優(yōu)等生和差生的輔導內容有所區(qū)別,老師需要注重對解題思路的分析,積極為學生提供課外思考題,不斷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在輔導優(yōu)等生時需要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在輔導學困生時則需要以簡單知識的講授為切入點,保證學生能夠對基礎知識更加宏觀的認知。
(五)做好作業(yè)布置分層
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因此在教學時“大班化”現象嚴重,數學課堂的學困生數目也逐漸增多。為有效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就必須在開展數學教學時從練習以及作業(yè)布置的角度入手進行分層,讓學生能夠在“同”“異”相結合的基礎上進行知識再練習,學生才能夠突破學習難關,提高學習效率。
如教師可將作業(yè)分層為三類,分別為基礎題、拓展題和綜合體。A層學生要求完成“基礎題+拓展題+綜合題”、B層學生要求完成“基礎題+拓展題”,可根據自己需要完成“綜合題”;C層學生則要求完成“基礎題”,在此基礎上根據自身需要完成“拓展題”。這樣學生的學習壓力才會降低,才能夠根據練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水平。
例如,三年級上冊中對于《克、千克、噸》的認識,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不同的作業(yè),首先是全部學生都要做的基礎課后作業(yè),另外是為數學思維邏輯較好的學生提供升級題目,為基礎較差的學生提供基礎類題目,建立學生自信心,也可以為基礎較差的學生提供挑戰(zhàn)題目。教師也可以利用“王者榮耀”里面的段位劃分,通過游戲段位激起學生向上學習的動力。王者段位的學生盡可能全部正確完成,能力稍微欠缺的黃金、青銅學生不必完成很難的題目。最后教師還需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畫出挑戰(zhàn)題目,激發(fā)學生進行升段位的積極性,但前提必須要求學生把統(tǒng)一做的基礎題做完、做對。
結語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符合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習慣及發(fā)展規(guī)律,能夠滿足不同的學習需求,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督促學生吸收知識,激發(fā)學生對小學數學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霞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神州,2020(24):194.
[2]吳宇平.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情感讀本,2020(8):56.
[3]傅明波.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96):51-52.
[4]陳雨.淺談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生(下旬刊),2020(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