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峻宏
摘要:小學數學課堂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重要作用,現(xiàn)如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限制著數學課堂的發(fā)展。未來教學工作不斷改革,教學情境需要在教學課堂中得以廣泛使用,將數學與活實際密切關系,讓數學課堂更好的為生活服務。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有效性策略
1.小學數學教學現(xiàn)狀
1.1教學模固定
數學是一門著重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學科,但是現(xiàn)如今的教學方式仍舊采用傳統(tǒng)的固定化模式。在上課時,教師會通過板書的方式來對教學知識點進行講解;通過一定的例題讓學生進行數學思考,學生會一邊聽,一邊做筆記,來掌握相應的知識點;下課之后教師會布置一定的課外作業(yè),讓學生鞏固知識。這種固定的教學模式,容易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課堂注意力不夠集中,從而不能深入理解知識點。數學學科與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可以有效地利用生活實際進行情景的創(chuàng)設,增強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進而提高教學情景,完成教學活動。
1.2師生之間交流少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交流十分重要,師生交流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沉悶的課堂變得高效,學生開動腦筋,思考問題,深入理解所學知識點,也使得教師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有著初步的了解。師生之間交流少,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遇到困難時也很難獲得新的學習思路,對學生的自信心和健康成長有所影響。
2情境化教學的優(yōu)勢
數學學科注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將教學質量得以大幅提高。數學學科生活化,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整個課堂處于一種輕松的氛圍中。尤其是在數學課堂一些知識點過于抽象,一般學生難以理解,利用情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這些知識點的教學難度,讓整個課堂的效率提高。數學學科是一個自主性較強的學科,學生的思考問題,思考能力,主要取決于學生自身,并且這種主動思考問題能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信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情境化教學模式十分重要,也有著很多的優(yōu)勢。
3情景化教學有效策略
3.1做好情境化教學的準備工作
要想進行情境化教學,最關鍵之一就是使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那么就需要注重所學知識點與日常生活情境的有機結合,這主要考驗了教師的教學設計和前期的教學準備工作,這些情境都需要來自于生活,并且在生活中進行拓展。情境化教學的重點就是問題情境設置工作,需要教師提前對問題進行思考,設置有層次的問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數學探究過程中,首先應該對問題進行深刻的把握,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進行深入探究,了解學生的整體水平范圍,并在這一范圍之內,設計難度適中的數學問題,問題情境在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應用可以達到很多你想不到的效果,表面的是調動學生積極性,還可以深入提高學生應對生活的能力,從長遠來說,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手能力,對學生終身發(fā)展都大有益處。
例如,在講授小學數學課本《圓的周長》這一課時。教師的情境設置就起始于日常生活,鉛絲是可以測量的長度,將鉛絲圍城圓,進而就得到了圓的周長是什么。利用這樣的教學情境,學生可以直觀的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雖然圓的周長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但是將它直觀,具體,生,學生容易理解,從而大幅度提升了學習的是效率。
3.2問題創(chuàng)設具有可實踐性
實踐過程是學生掌握知識最好的過程,學生可以在實踐中不斷的領悟知識的深層內涵。因此,為實現(xiàn)情境化教學,應該注重教育,注重教學的可知性,實踐性,讓學生用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去觀察世界,用數學的頭腦去熱愛生活,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讓學生用多種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更有利于學生進行知識的理解。在數學課堂中,創(chuàng)設情境是也要注意學生實踐性,創(chuàng)設情境的模式,可以讓學生多多的去親身體驗,鍛煉學生的思維,為他們的思考提供廣闊的空間,教師在一旁給予一定的科學指導。
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學習“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這一章節(jié)時,要讓學生多動手,教師可以讓學生拿出提前準備的木塊,去完成各種形狀的拼圖。教師只需要具有一定指導道,大家是告訴學生去拉手圖幾個圖形時,學生就能真切的感受到三角形穩(wěn)定性的特征,這比過多語言的講解更深刻。這使他們理解為什么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被過度的被很多的應用。這樣的情景設計簡單方便操作,還有利于學生的理解。
3.3還原生活場景
知識是從生活情境中總結而來的,又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服務著,數學知識點更是如此。數學知識具有相應的理論,理論知識比較枯燥難懂,這些理論知識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可以讓學生受益匪淺,學生不僅學起來變得輕松有趣,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以鍛煉,進而更好地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服務于生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學生覺得感興趣的生活事物,生活情境作為模板進行教學設計,將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
例如,在學習小學數學課本“統(tǒng)計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布置生活作業(yè)、問卷調查。比如課余活動的時間和喜歡的課外運動等。在收集數據之后,可以和學生一起進行表格的制作,得出數學結論。這樣的作業(yè)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生活,解決生活問題,還讓數學知識點得以清晰具體。讓數學知識深深切切的為生活服務著。
3.4注重交流互動
開展情境化的教學,要注重交流,一方面是師生之間的交流,另一方面是生生之間的交流。
4結語
數學學科就自身特點抽象性,邏輯性的特點,也就要求了教學情境需要在教學活動中頻繁使用。教學情景化教學就需要結合教學實際,注重問題的設置,提前的課堂準備。情境化的教學模式長期使用,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的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許木輝.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分析." 學周刊 5(2017).
[2] 胡飛. "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問題情景的策略." 中國校外教育 581.36(2016):110-111.
[3] 靳艷紅.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分析." 考試周刊 000.087(2017):101-101.
[4] 姚文芳.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分析." 教育(文摘版) :00146-0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