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詩碧
摘 要:在一個班集體中,班主任處于核心的地位,是小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對于剛剛進入學校的小學生來說,班主任是同父母一樣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組建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除了需要班主任擁有很強的管理能力外,還需要班主任擁有創(chuàng)新的能力?;诖耍疚膶⑹紫葘ΜF(xiàn)階段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其次將針對所分析的問題提出合理的策略,希望為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上的創(chuàng)新提供有效性建議。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
引言
在小學班級活動中,大多數(shù)時間,領導者的角色都是由班主任擔任的。因此,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主要都要班主任來承擔。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社會經(jīng)驗不足,注意力容易被外界的新鮮事物所吸引,因此,小學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時,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可以適當?shù)膭?chuàng)新管理方式,以此提升管理質量,有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一、小學班級管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一)學生主體地位被忽視
現(xiàn)在階段的小學班級的管理工作中,大部分時期,都是由班主任主導,受傳統(tǒng)師生觀念的影響,班主任由于覺得學生年齡、社會經(jīng)驗、能力等都相對有限,致使班級的規(guī)章和制度都由班主任一人制定,決定權都掌握在班主任一人手里,讓學生遵守規(guī)章制度,導致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嚴重被忽視。除此之外,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不愿與學生進行交流,無法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更不能針對學生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另一些班主任,雖然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意識到了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重要性,但由于思想固化,無法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只能進行淺層的溝通,致使溝通的效果不佳,造成了學生的逆反心理,阻礙了班級管理工作的進行[1]。
(二)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現(xiàn)階段許多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中,都能秉持著公平的態(tài)度,對待所有學生都用相同的管理模式,但由于每個學生的原生家庭環(huán)境都不相同,導致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點,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這部分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學生感覺不到被關注,當班主任長時間以學生不適應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管理時,會讓學生形成對班主任的抵觸心理,導致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工作時效果甚微[2]。
二、小學班主任管理創(chuàng)新的策略
(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個優(yōu)秀的小學班主任,要做到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關心愛護學生,與學生之間要多進行有效的溝通。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社會經(jīng)驗不足,因此,班主任在思考問題時,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要尋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這樣有利于拉近師生間的關系,以便班主任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最終達到提高班級管理工作質量的效果[3]。如,班主任可利用主題班會的時間,與學生開展交流溝通,讓學生談談自己近期最喜歡的一部動畫片,并說出理由,學生分享過后,班主任可以通過多媒體,與學生分享自己在小學階段最喜歡的動畫片,給學生以親近感。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在班級設置“秘密樹洞”,學生可以通過給書信的方式,向班主任訴說自己的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小秘密,班主任教師應為學生的小秘密進行保密,并根據(jù)學生信的內容給學生回信,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被重視的感覺。通過這些方法,能夠促進班主任與學生間的溝通,讓學生擁有發(fā)言權,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對不同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管理
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由于學生處于快速成長發(fā)育的時期,其心理、性格、興趣愛好等變化也是隨著成長而改變的,因此,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要相對復雜,這就要求班主任能夠細心觀察學生的成長狀態(tài),班主任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管理方式。例如,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對待成績上升速度較快的學生要及時給予鼓勵,對待成績下滑較快的學生要耐心疏導,及時向學生了解成績下滑的原因,并引導學生找到解決的辦法。此外,班主任還應該根據(jù)學生性格的不同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對待較外向的學生,班主任可以當眾表揚其優(yōu)點,以滿足學生被關注的需要,鼓勵學生保持優(yōu)點的同時也能勉勵其他的學生一起努力,而當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犯錯時,班主任應在私下沒人的時候單獨找到犯錯的學生,以耐心、柔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而不是一味地斥責學生。班主任通過在日常工作中對學生的針對性管理,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接受班主任的管理方式,讓學生體會到被關注的感覺,也能使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論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班級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想要建立良好的班級體,就要求班主任必須時刻保持創(chuàng)新的觀念,班主任對班級管理工作方式的不同,會直對班級的學習氛圍、學生的身心健康、班集體的凝聚等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相對于任課教師的工作而言,班主任的工作相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但只要富有責任心、耐心與愛心的教師,就能出色的完成這項任務,并能夠為小學生未來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巴合提努爾·木拉提汗.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思考與實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44.
[2]黃定壯.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7):26.
[3]趙小平.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3):186.DOI:10.16681/j.cnki.wcqe.20160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