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雅琴
摘 要:在現實教學中,活動·探究單元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教得好不好,而是并未全面開展起來?!半p減”背景下,項目化學習成為教育領域熱捧的新型學教方式,將項目化學習與活動·探究學習融合起來,可以有效地解決在活動·探究學習中任務情境創(chuàng)設缺乏真實性、探究活動缺乏過程性、學習成果缺乏評價性等問題。
關鍵詞:項目 情境 實踐 評價
九年級的一堂作文課上,筆者提供了一個情境——一則父女的對話:
爸爸:那是漢服;
女兒:我也想穿;
爸爸:會被人笑的;
女兒:為什么要笑?
爸爸:……
要求學生根據這則14歲女兒和爸爸的對話作聯(lián)想與思考,寫作方向是書信、演講稿或是敘述類文章。絕大多數同學選擇了寫議論文,但未能把演講稿的知識運用起來,學生反映八年級的演講主題活動·探究單元學得膚淺,缺乏探究,動不起來。
部編教材八、九年級共有四個活動·探究單元,對應的是新聞、演講詞、詩歌、戲劇四種文體,是一系列完整的活動對一類文體進行探究學習,它存在的價值是推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一線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項目化學習與活動·探究單元學習有很強的契合性,將項目化學習與活動·探究學習融合起來,可以有效地解決在活動·探究學習中任務情境創(chuàng)設缺乏真實性、探究活動缺乏過程性、學習成果缺乏評價性等問題。
那么,怎樣針對語文活動·探究單元進行項目化設計和實施呢?筆者以八下第四單元演講詞為例加以說明。
一、創(chuàng)設項目情境
為激發(fā)學生參與項目活動的熱情,筆者設置了以下真實的情境:三月份,學校組織我們全體八年級同學前往諸暨米果果樂園,參加為期兩天一夜的研學游活動,同學們對此次不一樣的社會實踐收獲滿滿。老師們在看到大家認真投入、享受歡樂的同時,也看到了一些“瘋狂”現象—部分同學面對明星海報及各種印有明星頭像的產品而尖叫歡呼,出手闊綽狂購一番。面對當代中學生的種種追星現象,該如何演講,才能打動人心,傳播正確思想,擴大影響力呢?通過這個真實的問題驅動學生學習的需要,回應了本項目所指向的核心知識技能——“追星演說”,與此同時也顯現出了“驅動”和“挑戰(zhàn)”兩大功能。
二、進行項目規(guī)劃
項目化學習是以項目成果為導向的逆向教學設計,它是美國課程與教學專家維金斯與邁克泰格在對傳統(tǒng)教學設計反思與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設計模式。因其與通常的教學設計的邏輯時序“相逆”,其教學設計基本框架與習慣思維相比是“倒置”的,因此也被稱為“以終為始”的教學設計。
我們期待生成的項目成果是成為一名“追星演說家”,教師安排優(yōu)勢互補的五名學生自愿組成一個小組,引導學生開展頭腦風暴,從項目成果出發(fā),設計項目規(guī)劃表。
三、設計項目評價
項目化學習強調“以終為始”,強調評價設計先于活動實施,即教師在項目活動開始志強,應該讓每個學生理解和明確項目評價標準和方向,具體包括評價的維度、內容、水平標準和方式,以便學生隨時對照標準自我評價。
師生通過常規(guī)的評價量表對學習過程作監(jiān)測,對學習結果作反饋。本案例中,既有階段性評價量表,也有整體性評價量表。從項目啟動起,師生共同制作規(guī)劃表,實踐環(huán)節(jié)從學習演講詞到舉行演講比賽,每個階段都制作不同的評價量表。通過編寫和使用評價量表,學生的學習目標越發(fā)明確,教師也能及時掌握學習探究活動的反饋情況,可以根據學生所處的各個階段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施教,個別化地輔導。
四、實施項目活動
1.學習演講詞
從教材提供的四篇演講詞出發(fā)整合探究演講詞的特點,了解“怎樣的演講詞才能打動人心”,學生借助《作業(yè)本》中的活動任務作探究。
探究活動之觀點要有“針對性”。分析四篇演講詞的構成要素,完成表格填寫;完成表格后,小組討論打動人心的演講詞的觀點與其他要素之間的關系。學生探究發(fā)現,演講詞的觀點與演講者的身份與經歷、聽眾的構成、社會背景等密切相關。
探究活動之思路要有條理性。補全作業(yè)本兩篇演講詞的主體部分的思維導圖;完成思維導圖后,學生探究打動人心的演講詞是怎樣圍繞觀點來設計思路的。學生探究發(fā)現:邏輯遞進式和并列式的要點安排順序都可以使演講詞的思路更清晰。
探究活動之語言要有吸引力。將作業(yè)本情境對話補充完整;完成情境填空后,學生瀏覽四篇演講詞,探究這些演講詞吸引聽眾興趣的語言技巧。學生探究發(fā)現,演講詞的語言有針對性、形象性和力量感,才能吸引聽眾。
2.學習“講”和“演”
實踐活動之范例學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網上選定了劉媛媛《寒門再難出貴子》、陳嵐《一代人的鄉(xiāng)愁》、林正疆《正義的溫度》三則優(yōu)秀的演講素材,自主學習并完成學習筆記。
實踐活動之模擬演講。自學業(yè)本中《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兩個演講視頻,總結優(yōu)秀的演講的特點,自主模擬演講并錄制視頻;小組內交流互評,總結出本組成員的優(yōu)劣。
3.撰寫演講詞
自主任務之擬寫提綱。在本環(huán)節(jié)中,各組員圍繞“追星”話題擬寫演講詞提綱,小組互評并提出建議。
自主任務之撰寫演講稿。各組員根據提綱搜索素材,完成個人演講詞并設計演講腳本。
4.舉行演講賽
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通過小組推薦最佳選手作全班展示,各小組討論確定演講評價標準。全體同學和評委根據評價量表打分,專業(yè)評委對每組優(yōu)秀演講作品進行點評,組員幫忙記錄評委的修改建議,并根據聽眾的反映作記錄,用于后期演講的調整。
五、進行項目交流
在項目化學習中,教師要為學生隨時搭建多維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思維碰撞,通過“目標一實踐一成果一評價一修改一完善”,不斷修正探究實踐結果,促進深度學習,提升思維能力。比如,在綜合各小組對演講評價的量表后,各小組對自己組擬寫的演講提綱仍不滿意,教師就在課堂上引入了《追逐閃耀明星,綻放多彩人生》一文的提綱擬寫范例,師生一起研討演講稿如何擬寫思路,進而繼續(xù)指導反復修改。
六、項目實踐反思
本項目中,學生成功完成了一次演說,創(chuàng)造出了別出心裁的項目成果,且在活動過程中積淀的素養(yǎng)又賦予他們在新的情境中遷移解決新的問題、創(chuàng)造新的價值。成功的項目化學習中教師的“腳手架”是關鍵,他們起到指導學生制訂項目規(guī)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專注度,引導學生圍繞核心任務螺旋式上升地完成各階段的學習任務,推動整個項目走向成功。
通過多次教學實踐,筆者總結出了活動·探究項目化教學的一般范式,即創(chuàng)設任務情境一進行項目規(guī)劃一設計項目評價(動態(tài)完善)—實踐項目活動一促進項目交流。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
[2] 夏雪梅.項目化學習設計:學習素養(yǎng)視角下的國際與本土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3] 威金斯,麥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M].寒冰,宋雪蓮,賴平,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