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改革持續(xù)深入改革的今天,翻轉課堂逐漸受到教育界的重點關注。為了保障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踐效果,始終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化觀念,本文選擇將基本環(huán)節(jié)作為第一切入點,針對現階段翻轉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共性化問題,針對現階段我國農村初中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針對中學英語個性化閱讀教學中翻轉課堂結合信息化教育的應用策略展開探討分析,希望為相關人員帶來一些參考。
關鍵詞:翻轉課堂;信息化教育;個性化閱讀教學
立足于翻轉課堂模式下,我國農村初中英語閱讀個性化研究越發(fā)明顯,其最終成果也與多個學科有著密切聯系。初中學生本身年齡較小、心理成熟度較低,特別是農村初中學生信息渠道較少,信息接收零散化,這也導致現階段農村個性化英語閱讀教學開展質量較低。因此為了尋找出現階段初中英語個性化閱讀中不足、特征以及缺陷,積極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探索正確的閱讀方法,提升閱讀效果,以此來最大程度上強化學生學習價值,同時根據實踐經驗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以此來調查學生的實踐情況,特別是針對一些具備較差閱讀基礎的農村初中學生構建起針對性的教學閱讀方案。
一、 翻轉課堂的意義
這里所說的翻轉課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翻譯為顛倒課堂,其具體指的是將課堂內外時間進行調整,使原有的學習決定權,從教師手里過渡到學生的手里[1]。立足于這樣一種教學模式中,學生則會在項目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加專注的主觀能動性,針對所有來自現實世界的問題進行解決,并通過過多樣化的學習渠道,使學生獲得更加多樣化的理解。這一過程中,教師不會再過多霸占課堂時間,進行信息的講授,而這些教學所用的信息則需要學生在課前階段完成自主學習,通過觀看教學視頻、閱讀電子書籍、線上溝通探討等形式,針對所有需要的資料進行查詢[2]。這也使教師擁有更加充沛的時間,與其他學生展開交流。在課堂時間結束之后,學生主動針對學習計劃、學習風格、自主節(jié)奏等方面進行規(guī)劃。而教師也可依托協作溝通、知識傳授等形式,推動學生個性化學習目標,這一目的的發(fā)展也是為了依托實踐來使學生獲得更加多樣化的學習體驗。
二、 個性化英語閱讀教學
在語言教學理論中曾提到,不同的語言學習人員之間,存有一定的個體化差異情況,這其中包含動機、年齡、性格等多種因素[3]。將學生作為核心的語言教學,需要以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情感能動性等有關因素作為基礎展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在英語學科教學中,需要充分展現出個性化教學優(yōu)勢。伴隨著我國英語全新課程標準的落實,當前階段個性化英語教學已經逐漸成為我國英語改革過程中的發(fā)展趨勢[4]。而針對外語學習人員來說,閱讀將是其在學習過程中十分關鍵的語言技能,這也意味著其能否接收到個性化英語閱讀教學十分關鍵。在應用個性化英語閱讀教學方式時,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對不同教學方法的接受度和興趣度,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頻率,充分了解學生對個性化英語閱讀教學辦法的真實反饋,才能充分保障教學方法與學生學情的適應性,優(yōu)化教學效果。另外,教師還應結合選用的個性化英語閱讀教學方式制定相應的教學評價指標,全面分析學生能否在個性化閱讀教學模式下及時發(fā)現問題并及時得到解決,學生是否具有充足的閱讀時間,是否能就閱讀內容進行交流、討論等,通過配合多維度教學效果評價機制,不斷完善個性化英語閱讀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質量[5]。
三、 課堂實踐案例
在教育從業(yè)者的共同努力下,近年來有多種新型教學方式走入課堂,為各學科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學思路。如新型教學方式——翻轉課堂的應用對我國初中英語教學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以翻轉課堂在初中英語中的實踐教學為例,以初中英語8A Unit 2 Reading教學實踐分析翻轉課堂與初中英語個性化閱讀教學的融合方式,進一步解釋應如何讓在翻轉課堂中獲得出色的教學體驗,確保最終個性化閱讀教學效果得以實現。
(一) 課前任務型個性化閱讀
在我國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教師會在相對統(tǒng)一的時間里,展開教學、閱讀任務。但由于這一過程具備較強的單調、枯燥性,這可能導致許多學生對教學過程產生焦慮、反感問題[6]。大部分學生會對閱讀教學環(huán)境表現出十分敏感的特征,尤其對教師所要求的課前預習教學任務十分方案。但在本次實踐教學當中,學生則根據自主喜愛的閱讀方式展開閱讀,在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使閱讀成為出色的體驗。實際上,就算是將閱讀轉變?yōu)椤皭傋x”,但如果沒有定好基本目標,漫無目的的展開閱讀,依然無法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課前階段,教師應下發(fā)一張任務單,這其中包含兩項任務要點:首先是,指導學生針對課文內容中的有關問題進行抄錄,并將這一部分內容當作課堂問題,留作課堂導入階段備用[7]。其次,則是將所有文章中無法充分理解的語言內容展開抄錄,同時以備教師后續(xù)作出回答和回復。通過積極鼓勵學生展開語言學習,并培養(yǎng)其獨立搜索和思考的任務,將會是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方式(閱讀任務單如表1所示)。
(二)課前個性化指導閱讀
傳統(tǒng)初中課堂英語閱讀教學是采用統(tǒng)一性、無差別性閱讀指導方法進行教學,同一個班級中的學生雖然在年齡段上較為統(tǒng)一,但每個學生的發(fā)育程度各不相同,在邏輯思維養(yǎng)成、用腦習慣、生理綜合素質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導致班級中所有學生無法以相同知識吸收速度進行學習,進而引發(fā)班級中學情分層現象的出現。對初中英語教師來說,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方法,能充分照顧到不同學情、不同知識吸收能力學生的學習特點,利用微課為學生布置課前預習及學習任務,讓“學困生”在課堂通過自行完成預習探索任務,提前了解英語閱讀文本的教學內容,減少課堂學習中的困難,同時,“優(yōu)等生”也能通過課前自主探索,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對促進其終身學習和發(fā)展都具有良好的幫助。
為達成這一教學目標,教師應結合教學經驗,將歷史教學中頻繁出現在閱讀過程頻繁出現的語言障礙問題,如較為復雜化的語言結構、生詞單詞等,融到課前預習微課內容中,為學生預留更多知識探索時間,提高初中英語個性化閱讀教學質量[9]。表2是本堂課教師對于其中一個學生,在任務單中記載的語言難點實例處理。
因為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語言疑難點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教師依托這樣一種任務單進行回復,并完成輔導的形式,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同時展現出了較為趣味化的獨特教學色彩。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而言,也導致數學效率持續(xù)提升。
此外,教師需要針對任務單中出現的問題展開修正,通過這樣的方式保障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中,各個學生的語言、語義清晰明了。同時依據課前階段,教師所進行的專業(yè)化英語指導工作,不但能夠優(yōu)化、完善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缺陷和知識點,并調動起學生的閱讀主觀思考性習慣,并在此基礎之上按階段推動學生的學習英語興趣和動機。在這一過程中,為了充分發(fā)揮出信息化教學的特點,教師可以采用微課的形式,在課前為學生錄制短小的微課視頻,針對本節(jié)課的疑難點進行解答解惑,強化學生的課前學習質量。
(三)強化學生的個性化提問
根據相關統(tǒng)計可以發(fā)現。在當前階段的課前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問的實際狀況分別為:偶爾提問者占據30%、學生愛提問者10%、不愿提問人員60%[10]?,F階段,教學過程中,學生缺乏足夠的問題意識,同時在引導創(chuàng)新性人才積極強化的今天,教師需要明確地意識到,應如何幫助學生探索問題,并對問題作出思考。在課前進行之前的階段,學生針對文章內容進行閱讀,并自己編制出有關問題,這一過程的教學同樣可以分層次展開,對于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則應教師學生所編制的問題與教材核心環(huán)環(huán)相扣。針對能力層次相對較為中等的學生。則要求學生自我編制的問題應主要采用陳述性語句,并在其中略帶開放性特征。針對具備較高學習能力的學生,則教師應為其布置一些帶有參考性特征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預留出足夠的思維發(fā)散空間。學術界認為,對于具備差異化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的學生,應為其留下足夠的學習任務,與此同時在課前階段,教師應針對每一名學生所做問題展開檢查,同時作出必要性修正。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當中,教師也應通過學生間的組織,展開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同時每一位學生按照課前準備階段規(guī)劃好的問題,面向其他學生提問,如果回答問題的學生不能正確回答,則提問者應給予其一定的幫助。與此同時,教師在課前階段,需要針對所有學生自我編制問題展開匯總,并將所有具備典型意義特征的問題展開提煉和總結,同時在課堂環(huán)節(jié)中面向所有學生提問。
在教學開端環(huán)節(jié),教師利用這樣較為個性化的形式展開提問,則能夠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課堂知識,為后續(xù)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展開提供穩(wěn)定的思想基礎[11]。學術界認為,教師應首先針對學生問題意識進行培養(yǎng),保障學生能夠深入性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并在這樣一種具備挑戰(zhàn)性的大背景下,逐漸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在知識領域中進行追求和探索,并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思維品質的多元化提升,確保主體性、情感體驗等多方面內容穩(wěn)步發(fā)展。
(四)開放性問題的運用
在課前環(huán)節(jié),教師已經引導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了充分了解,并相應解決了有關語言障礙,這也意味著,在課堂中所經歷的語言學習內容,應重點針對文章的核心內容展開探索和挖掘。對于翻轉課堂教學形式來說,其根本性目的是為了保障學生獲得豐富的語言交流和實踐,這也意味著教師應面向其提供豐富的語言實踐材料。在本次實踐課堂過程中,教師依托有關問題的設計,調動起學生展開深入化的協作探討,并推動學生對文本內容的全面了解和認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選擇在教學主線當中貫穿問題鏈,并逐步拋出五個具備開放意義的問題,調動起學生深入化、熱情化的交流。這其中的三個問題分別為:
(1) what kind of child is a whizz-kid?
(2) Who is a whizz-kid around you?
(3) Would you like to be whizz-kid?
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是課堂的根本主體,因此教師需要盡可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通過做出質疑、暢所欲言,發(fā)表主觀感想和思考。同時為了保障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可以針對自我個性化觀點展開溝通、交流,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層層深入化提問的形式展開教學。這樣一種以教材為核心,與生活想接近的問題,能夠保障學生獲得更加個性化的意見,保障學生可以在思維碰撞的角度上,逐漸獲得強烈的心理體驗和思維認知。上述問題設計較為巧妙,除了具備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關聯性以外,還擁有十分濃郁的生活氣息,為學生個性化觀點的表示和表達,構建起了靈活的問題支架,保障個性化語言教學發(fā)展更加具備實踐意義。
(五)語言課堂教育資源信息化
翻轉課堂閱讀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的交流和討論環(huán)節(jié),通過調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要點,保障課堂進行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發(fā)言的活躍性和積極性,同時這一過程中迸發(fā)出的個性化觀點,對于后續(xù)語言課堂的展開而言,更是一種豐富的教學資源。這樣的教學資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將與教師的可行化反饋環(huán)節(jié)息息相關。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信息化形式展開教學,拓展學生的知識渠道和知識來源,幫助學生獲得更加多樣化的成長。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依托互聯網的共享特征,為學生布置課后尋找課文相關背景故事的任務,將尋找到的背景故事上傳到共享化平臺當中,在平臺上針對課文有關背景故事展開分享、交流。
四、結束語
通過應用翻轉課堂與信息化教學相結合的模式,成功實現了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個性化閱讀。從客觀上講,成功的個性化英語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師需要將教材、教學目的等作為基本出發(fā)點,依托科學的教學策略,最后總結出將教學方法為核心,并在其中融合多樣化方式的教學活動組合,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重點針對教學活動的困難程度,展開科學化搭配,保障有關學習人員,可以完成英語學習從簡單到困難的過渡過程,確保出色的個性化閱讀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伍鵬飛? ? 六盤水市第十九中學
參? 考? 文? 獻
[1]馮清.教育信息化視角下的翻轉課堂實踐價值與提升路徑研究——以高職英語課程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 2021(12):184-186.
[2]劉永輝,唐艷華,胡巧婕.基于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和探索*——以工具書與文獻檢索課程為例[J].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25(03):41-44.
[3]蘭英.大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翻轉課堂模式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和素質[J].作家天地,2021(25):42-43.
[4]何穎群.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下ESP課程翻轉課堂模式應用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34(15):155-157.
[5]韓夢. 基于4C/ID模型促進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的學習活動設計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21.
[6]潘早霞.基于“雨課堂+SPOC”的高職翻轉課堂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J].輕紡工業(yè)與技術,2021,50(06):146-147.
[7]王敏. 小學體育課“翻轉課堂”的實踐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21.
[8]高小安.基于慕課加翻轉課堂混合教學模式在Office課程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 2021,33(10):222-224.
[9]杜凌俊.基于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大學英語混合式翻轉課堂聽說教學實踐研究[J].海外英語,2021(09):98-99.
[10]陳培楨. 中職英語聽說課翻轉課堂教學行動研究[D].揚州大學,2021.
[11]張鐵紅,馬立麗,劉興.基于BOPPPS的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 ,33(04):226-228.
[12]張楠.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探索——評《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政課翻轉課堂的理論與實踐》[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0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