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摘要:英語閱讀是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基礎。小學英語教師應根據(jù)英語學習的規(guī)律,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在激發(fā)閱讀興趣、精選閱讀材料、教會閱讀方法等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以此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達到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方法;教學策略
引言
在國家教育教學改革持續(xù)深入的過程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一觀點在學校教育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想要打造更加科學高效且符合學生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的課堂,就需要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深入研究,并將其應用到相應的教學中,才能最終促進國家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小學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英語閱讀培養(yǎng)英語思維,并將核心素養(yǎng)融入英語閱讀教學中,從而增強英語閱讀課程的教學效果。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教學傾向于詞匯識記層面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讀懂英語文本,積累閱讀經(jīng)驗,并形成初步語感,這些目標都要在閱讀教學中實現(xiàn)。然而,有些教師認為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應集中在詞匯積累方面,當他們掌握豐富的詞匯后,閱讀能力自然會提高。正因為這種想法,教師會將閱讀教學的重心放在詞匯講授方面,沒有準確指導一些閱讀方法,導致學生不能聯(lián)系上下語境積累詞匯,死記硬背。
(二)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程度參差不齊
相較于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英語在小學教學體系中受到的重視存在局限。一方面是安排的課時有限,教學時間比較緊張,閱讀時間自然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是教師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不足。倘若教師只關注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他們的學習體驗,采取講授式教學,以教材內(nèi)容為主,學生便很少有機會接觸課外閱讀。小學生本來就對英語課程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這樣更會導致學生學習能力受到嚴重影響。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一)累積詞匯,奠定英語閱讀基礎
學生累積了豐富的詞匯,才能順利地進行閱讀,從而才能提升閱讀的興趣和能力。因此,教師在做閱讀準備時就需要先引導學生累積英語詞匯,并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累積英語詞匯的習慣。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Look at me》后,可以帶領學生開展游戲活動“Simon says”。學生聽到Simon says時跟著指令找到相應身體部位,沒有聽到時則不能摸。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詞匯,并使學生感受到學習詞匯的趣味性。然后,教師可以教授學生描述身體部位的簡單形容詞,如:big、small、beautiful等,這樣可以使學生掌握多樣的詞匯。教師也可以向?qū)W生展示相應的英文兒歌并鼓勵學生朗讀歌詞。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繪本《I can see》(Coral Walker)。教師這樣從教材,游戲,兒歌,繪本等多方面開展教學,可以為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奠定基礎。
(二)注重思維方式的訓練
一個教師應該懂得如何使用教學方法,就如一個魔術師,要懂得如何利用手中的魔術棒,催開學生燦爛的思維之花,使學生自覺地掌握知識。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學生要掌握獲取知識的本領,必須要先學會思考。小學英語閱讀材料,一般圖文并茂、形象直觀,有許多生動活潑的對話、言簡意賅的語句。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充分預設,大膽留白,為學生創(chuàng)設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注重對學生英語思維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用心發(fā)現(xiàn)問題,用自己的思維來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在和學生一起閱讀分級繪本《A quiet house》(Jane Langford ,Andy Catling)時,家人被Emma的噪音影響去找她,除了文本中“They tell Emma that she is too noisy.”,教師就可以大膽留白,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猜測爸爸,媽媽和Joe分別會對Emma說什么。
(三)創(chuàng)設閱讀環(huán)境
閱讀應該是“悅讀”的過程。提升閱讀興趣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制造親近書的機會。當書籍是放置在學生容易接觸到的范圍,而且老師準許學生帶書回家時,學生的自由閱讀也會增加(Morrow,1982)。自由閱讀對于學習外國語言的人,是跨越初學與流利鴻溝的最佳橋梁(斯蒂芬.克拉生)。因此,在班級中設置英語圖書角是非常有必要的。圖書角中可以放入適合班級學生閱讀水平的書籍,并且允許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閱讀內(nèi)容帶回家閱讀。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在家中布置出自己的英語圖書角。當環(huán)境中充滿了英語讀物時,閱讀就會更容易發(fā)生。
(四)選擇適宜的閱讀材料
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的發(fā)展需要教師的科學指導。小學生閱讀材料的選擇應基于他們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語言發(fā)展規(guī)律和閱讀素養(yǎng)發(fā)展規(guī)律。6-8歲的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適宜閱讀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讀物;8-10歲的小學生,能夠進行一定的抽象思維,讀物內(nèi)容可以超出其日常生活范圍,涉及簡單的抽象概念;10-12歲的小學生可以閱讀生活故事,科普文章,實用文章,簡單的傳記(《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實驗稿)。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閱讀水平和閱讀興趣選擇適宜的閱讀材料。
(五)設置課外任務,提升英語閱讀能力
小學英語教材的閱讀內(nèi)容是有限的,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想要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并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教師就需要根據(jù)課堂閱讀內(nèi)容設置課外閱讀任務,以此達到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目的。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是英語課程教學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閱讀不僅能夠促進英語學科教學的深入,還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意識,引導其日后深入地學習英語。想要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思維素養(yǎng),就必須將英語閱讀教學作為英語課程的核心和基礎,倡導教師積極深入地學習并全面應用新的英語教學方法和理念,對自身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和更新,實現(xiàn)英語教學中文化、思維和語言三者的融合,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繆東凱.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英語閱讀課教學微研究[J].校園英語,2020(27):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