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冬梅
摘要:從當前我國小學生的寫作現(xiàn)狀來看,大部分學生存在寫作能力低下、興趣缺乏、表達欲望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和學習能力,始終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本文從語用觀的視角,對語文寫作的教學策略與方法進行了分析。
關(guān)鍵詞:語用觀;小學語文:習作教學
引言:本文從新課程標準出發(fā),提出了以語文為主題的教學目標。中文和專題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母語的正確運用。所以,在學科教學中,要緊緊抓住這個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技能,掌握材料的收集與處理,內(nèi)容的排版與結(jié)構(gòu),語言表達與創(chuàng)意,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1、當前小學教學習作工作中的問題
(1)學生不想寫
心理學相信人類的行動是由思想控制和約束的。通常情況下,不管你做什么,總是有動機,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等等。學生們的論文也要遵循這個法則,而他們的寫作動機取決于他們的興趣和期待。
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多是以理論教育為主,注重主題的教育,注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經(jīng)歷,忽視了積極的忽視和創(chuàng)新,使學生不想進行寫作。對小學生而言,從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zhuǎn)變。他們生氣勃勃、天真、好奇心強,如同新事物,應(yīng)當是想象力最豐富、最具創(chuàng)造性的時期,然而,這些特質(zhì)常常無法在文章中體現(xiàn)出來。
(2)累積不足
小學生習作最普遍的問題就是沒有話可說,不知從何寫起。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是非常有限的,這是他們寫作的最大障礙。積淀是高樓的基石,也是學生的學問積累。
生活中必須具備的技巧與習慣。學生寫作困難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積累不足。學生作為一個孩子,他應(yīng)當和他身邊的這個世界融為一體,去觀察、去感受、去理解。但寫作學生對社會、學校、家庭提供的海量資訊視若無睹,自然感到無處可去“大搖其頭”。
2、加強學生的生命經(jīng)驗
實用的觀念是從生活中產(chǎn)生的,而實踐又必須回歸到生活中去。小學生受年齡、心理等因素的制約,常常只停留在表象上,對事情的理解是消極的,是意識的、發(fā)散的。在實際教學中,要結(jié)合兒童的個性特征和寫作的方式,靈活地使用,使兒童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并能激勵他們積極的思想,改善他們的生命經(jīng)驗。在日常的寫作訓練中指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素材積累,用寫作奏響生命之歌。家長們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什么可寫的了,他們常常抱怨自己在家中寫日志是多么的困難。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可以鼓勵他們從自己的生活中發(fā)掘出生動的事例。比如,在春季,許多漂亮的花朵在校園的花圃中綻放。教師問道:“你在花圃中最喜歡什么顏色?”有什么特殊的?”在什么地方?”在觀察和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們表達了他們的觀點,表達了他們自己的想法。雨水、光輝、雪花等等自然景觀都是最好的記錄素材。
同時,你也會希望經(jīng)歷一個充滿競爭的人生。大部分的小學生都是精力充沛,在玩完一個豐富的游戲后,都會非常興奮。因此,我建議大家參與拉鼻子比賽、拔河比賽、成語接龍、詩詞創(chuàng)作等。無論是競賽、運動、閱讀比賽,都能使兒童積極參與,積極競爭。在比賽中,同學們的個性充滿了朝氣與激情,但是,個人的努力與團隊合作、成功與失敗,都能體會到,但不管怎么說,這都是他們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讓孩子們學會了去體會自己的生活,并從中體會到了生命的豐富。例如,冬季,師生們可以在校園里打雪仗,堆雪人,感受冬季美景。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為其寫作提供了直接的素材。
3、專注于每天的閱讀
閱讀,可以獲得靈感。要寫出好的文章,需要一些人生經(jīng)驗和經(jīng)驗。語言的積累是靠讀書來實現(xiàn)的,而讀書與寫作又是密切相關(guān)的。在選擇課外書籍時,應(yīng)盡可能地多選取一些有意義的內(nèi)容。滿足兒童的好奇心。例如,小學生可以選擇《查理九世》,《惡作劇的馬躍》等等文章進行閱讀浩和積累。但是,這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詞匯和文法。實際上,它能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在此基礎(chǔ)上,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規(guī)律,進行有選擇的閱讀。以《小王子》為例,它是一部針對小學生的書籍。相比較而言,學生可以從照片中感受到身邊的生命,并在情感和言語上產(chǎn)生共鳴。
同時,在閱讀時,還要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材的選擇、構(gòu)思、排版、語言運用等方面,要強化對教材的指導,以使教材成為典型。學生根據(jù)作者的思路,獲得語言和情感的積累,尤其是那些能夠引起學生引述的優(yōu)秀作品。
4、全面發(fā)展寫作技能
觀察是寫作的起點,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式。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觀察,要全面地運用感官,去感知外在的變化和豐富的內(nèi)涵。特別是在觀看時,要用耳朵傾聽聲音的距離,音量,音色,速度和感覺。用肉眼觀看物體的顏色,形狀,特性和結(jié)構(gòu)。體味事物的起落;用鼻子來感知物體的輕盈和力量;用手摸到物體的軟硬、熱、涼、干、濕,這是一個可以高效地搜集和處理信息的感官系統(tǒng)。這些都是學生們大量的寫作材料。在觀察完后,他還得從里到外,用自己的想象力,將零碎的材料組合在一起,形成有價值的資料。基于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鍵入連結(jié)來訓練寫作的寫作能力。在此期間,有兩點需要我們關(guān)注。一是表達方式。不管是在開始的時候,還是在使用標點符號時,都要把它作為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第二,不管是快樂或憂傷、高尚或謙遜,都是一種情感的融合,它應(yīng)當體現(xiàn)在線條之中,而情感表達的失誤則會影響到作文的寫作。
結(jié)語:
在寫作時,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意識和情緒表達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就是讓學生對周圍的事物進行觀察,通過對材料的仔細觀察,把材料融入到寫作的過程中,加強寫作的訓練,讓他們真正的學會了如何運用自己的語言來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
參考文獻:
[1]成建萍?!胺e極語用”視角下語文教學的實踐建構(gòu)[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17(1).
[2]孫志偉.積極心理學指導下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研究[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6(11):43- 44.
[3]王瑞榮.新視野下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策略研究[J].軟件:電子版,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