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琴 梁海文
摘要:教學策略是有效教學的保證。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學習動機更多地與學習興趣相連,他們愛玩、愛唱、愛畫、愛游戲、愛活動,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優(yōu)化課堂教學策略,發(fā)揮兒童的天性,增強英語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通過合作表演、動靜游戲、創(chuàng)編小詩、實踐體驗來習得語言。
關鍵詞:情境表演;游戲激趣;整合創(chuàng)編;語言實踐
引言: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已成為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首要任務。通過十幾年的英語教學實踐,我總結出以下四種課堂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情境,合作表演
語言學習離不開真實語境,語言運用更離不開語境,英語情境教學就是把“快樂學英語”的理念融入英語教學,讓學生不知不覺地置身于英語的環(huán)境中,感覺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通過角色扮演、情景對話等活動,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語言習得的機會,使學生寓學于樂,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知識與技能,提高教學效果。譬如在外教社版的《新思維小學英語》2B 第一章Buying snack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PPT創(chuàng)設supermarket 或 snack bar的情景,在講臺上準備兩張桌子,擺放一些零食樣品或食物圖片,先讓學生開火車說出看到的零食和食物名稱,之后邀請一個組的學生上臺與老師示范表演,運用重點句型來進行情景對話:
T:What(snacks)do you like? S1:I like chocolate.S2:I like...
T:What snacks does he/she like?
Ss:He/She likes...
最后引導學生們在小組內(nèi)分角色合作改編表演對話并分組上臺展示,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英語,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并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又如在學習自我介紹和了解他人信息的問答句型時,教師創(chuàng)設了采訪班級新同學的情境,讓學生在班上通過問答交流去采訪和補充朋友卡上的內(nèi)容:1.What’s your name?2.How old are you? 3.Where do you live?4.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5.What ...do you like? 并嘗試介紹自己的新同學和新朋友,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拓展思維能力,增進同學和朋友間的友誼。
二、動靜結合,游戲激趣
對于兒童而言,“生活即游戲,游戲即生活”,游戲是小學英語教學不可缺少的教學活動和策略,游戲的使用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保證學習的發(fā)生。教師設計游戲時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注重游戲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學生的參與度。比如在外教社版的《新思維小學英語》2B 第二章Our favourite food的教學中,教師設計了以下幾個動靜結合的課堂趣味游戲:(1)Memory game(記憶游戲):教師在PPT中設計了一個餐桌場景,桌面上擺放著各類食物(水果/零食/蔬菜等),首先讓學生快速記住所看到的食物,引導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相問答:
Is/Are there any sugar/flour/eggs/grapes...?
Yes,there is/are. No,there isn’t/aren’t. 然后在全班分兩個大組比賽互相提問和回答,教師扮演裁判來加分和評價。(2)疊加游戲:教師繼續(xù)使用餐桌食物場景,先請4-5個學生上臺示范,學生A介紹自己喜歡的一種食物,學生要記住學生A所說的內(nèi)容,重復出來,并且增加新的信息,以此類推。S1:I like apples.S2:I like apples and bananas. S3:I like apples,bananas and oranges.S4:I like apples,bananas,oranges and chocolate. 之后引導學生在小組內(nèi)按照游戲規(guī)則輪流說句子,考查學生的專注力和記憶力。
如在學習顏色和交通工具單詞時,教師設計了一個Who is the best driver? 的游戲情境,準備好紅綠燈卡紙道具,每個交通工具組選好一個組長,然后一邊唱交通工具英語歌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一邊前進,當看到紅燈時要快速停下,看到綠燈時再通行,最后評選出最佳司機組。這個游戲不能全班同時進行,可以三四個組一起玩,其他的同學看著交通指揮員手里的紅綠燈來喊口令:Red light, you must stop; yellow light, get ready; green light, you can go.通過這個游戲場景學生在唱一唱,演一演,動一動,說一說中操練和運用了所學的單詞和重點句型,達到了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目標。游戲可以為學生提供有意義的交際語境,游戲能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通過一定的游戲活動,學生的智力可以直接轉化為學習的能力。
三、整合內(nèi)容,創(chuàng)編小詩
在小學生的英語學習中興趣非常重要,趣味性也是小學英語教學內(nèi)容有機整合的有效路徑,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習者的特點,創(chuàng)設語境把單元所學的重點教學內(nèi)容改編成節(jié)奏感強、朗朗上口的小詩或歌曲,讓學生更容易掌握所學知識。譬如在學習方位介詞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記住每個介詞的用法,教師創(chuàng)編了一首小詩,并帶著大家邊做動作邊吟唱小詩:On, in, under, by,on, in, under, by, where is the spider? It is under the ladder.Where,where,where is the pear? Near,near, it’s near the bear. 又如在教學單詞like 的用法時,我們可以編一個chant:I like,you like,we like,they like tomatoes, he likes,she likes, it likes potatoes. Do you like sweets?Yes, I do.Does he like raisins? No,he doesn’t. 在吟唱小詩和chant的時候,有時還可以配上音樂,增加活動的氣氛。
四、生活體驗,語言實踐
《新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要做到聽說讀寫的訓練內(nèi)容和形式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貼近真實的交際行為,貼近有目的的綜合運用英語的活動”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Education of life.Education by life.Education for life.”人類的語言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學習一門外語同樣離不開生活的體驗。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要注意與學生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要貼近時代,內(nèi)容健康。比如在外教社版的《新思維小學英語》2A People who help me的教學中,老師帶著學生學習和了解感謝信的表達,向幫助過自己的人表示感激之情。在改編對話時,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是出示了學校班級老師和部分工作人員的照片,引導學生在小組中根據(jù)句子框架去談論和創(chuàng)編對話,給學生學以致用的機會,This is ... He/She is...( kind/friendly/helpful...) I like him/her. 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身邊的家人、老師、朋友、同學等的優(yōu)點和長處,學會感恩和感謝身邊的人,激發(fā)學生的正能量。最后通過一首英文版的Thank you song, 教育學生們要常懷感恩之心,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又如在學習職業(yè)那個主題時,首先學唱歌曲What do you want to be,引導學生思考和介紹自己的職業(yè)理想;然后通過小組表演課本劇消防員解救有危險的人們片段,讓孩子們學會分工合作,共同演繹故事片段,體會消防員工作的意義;最后觀看各行各業(yè)的人們抗擊新冠的英語視頻,幫助孩子了解疫情下每一種職業(yè)的人們都要團結一致,努力工作,體會每一種工作都很重要,要尊重每一個勞動者。
結語:
教育改革的目標是要培養(yǎng)學生成為自主學習、主動發(fā)展的人。因此,我們的教學活動要著眼于學生的素質發(fā)展,要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以活動為主線,積極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英語教學情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和創(chuàng)造性使用語言的嘗試,促進學生語言技能的發(fā)展,并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
參考文獻:
[1]王篤勤. 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魯子問.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M}.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3]張志泉 王俊英.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M}.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