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平
摘要: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習者主動建構已有的知識,并將其轉換為具有鮮明、直觀的、可擴展的思考影像,從而促進大腦對新舊知識的有效整合,形成知識網絡。思維導圖有助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為初中文言文的復習提供了一個新的學習平臺。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文言文;復習;策略
1引言
隨著教師不斷嘗試將現代資訊科技與課程教學有機結合,各種網絡工具已成為教師與學生進行知識交流的載體,而傳統(tǒng)的文言文在課堂上已經不起作用。無論現代教育技術怎樣發(fā)展,傳統(tǒng)的文言文由于其自身的優(yōu)勢,是無法被徹底替代的。傳統(tǒng)的文言文強調漢字的規(guī)范之美,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思維導圖是一種工具,在課堂上進行文言文復習時,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復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注意力,減少他們的學習負擔,提高他們的復習效率。
2思維導圖的初中文言文復習有效策略
2.1利用思維導圖將知識組織起來
初中文言文背誦內容多,有些課文長度大,難以背誦。在復習的過程中,老師要一一進行校對,必然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通過讓學生自己畫出自己的思維導圖,整理出文章的結構,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在復習《醉翁亭記》這篇文章的時候,最困難的地方在于了解作者的思維,可以說,整個班級里,能把整篇文章都背下來的學生屈指可數。因此,有助于學生理清這篇論文的一條主線:醉中之“樂”.文章的起、承、轉、合,就無不統(tǒng)攝于作者主觀感受和體驗的波瀾起伏,學生們會根據這條情緒線,整理出自己的想法,畫出自己的思維導圖,然后在周圍加上一些重要的句子,讓自己的記憶變得更加簡單。這樣,學生們就能舉一反三,背得更輕松了。通過畫出思維導圖來記住文言文內容,與死記硬背不同,它更多地體現了作者的思想和意圖,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記憶力。
2.2利用思維導圖把學生的記憶形象化
與單純的文字記憶相比,圖像記憶更為直觀和有效。這樣,我們就能將一些難以理解的文字和文字等知識轉換為思考導圖來進行記憶。在《桃花源記》的復習中,同學們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了思考,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對教材中的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進行了自我分析。小組協(xié)作,共同繪制思考圖。小組成員對思維導圖進行分析與補充,修改不恰當之處,形成小組最后的結果。這種方法既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所學的知識,又可以提高他們應用所學知識的解題能力。
2.3運用思維導圖實現學生的思想形象化
在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我們要把葉圣陶的話牢牢地記在心里,它的關鍵在于拓寬學生的思考空間,培養(yǎng)他們的好的學習習慣。而思維導圖則為學生對文本的知識點進行了整理和壓縮,將潛藏在他們腦海中的知識呈現出來,使他們的學習變得有目共睹。如《曹劌論戰(zhàn)》中曹劌、魯莊公等人物形象的掌握,是復習的難點,首先要理清文本的脈絡,找到人物對白的關鍵句子,特別是曹劌的觀點。接著,從這一句話出發(fā),對角色進行了剖析。這種思維導圖集知識性、實踐性、趣味性和獨創(chuàng)性于一身,是由學生自主設計、自主設計、自主創(chuàng)新、自主創(chuàng)新的結果。
2.4運用思維導圖將問題模型化
目前,中考的文言文閱讀比例越來越高,題目也從課堂上一直延伸到了課外。實際上,最重要的是,他們的閱讀能力。通過使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思考,有助于學生對傳統(tǒng)的文言文試題類型和解題的思路進行系統(tǒng)的理解,從而達到解題的目的。老師們認真制定了復習大綱,明確了復習的目的,嚴格掌握了復習過程,并注意詞匯、句型的積累。指導學生對相同的題目進行分類并畫出相應的思考導圖。比如《送東陽馬生序》、《記承天寺夜游》、《岳陽樓記》,表達落魄之后的曠達豁達。同時,學生也可以在思維導圖上畫出真實的例子,從而為自己解決問題提供更寬廣的思考空間。老師將有針對性、典型性的思維導圖儲存于云中,供同學們隨時下載觀看,以規(guī)范解題方式,逐步掌握解題方法,形成解題思路,提升解題水平。思維導圖為初中生文言文的復習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使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文言文的綜合閱讀水平得到了提高,文言文的復習也更加生動活潑。
2.5思維導圖是構建知識網絡的理想媒介
思維導圖為建構主義所倡導的學生積極建構網絡架構提供了一種很好的解釋方法。思維導圖的主要特點:關注的焦點清楚地聚焦在中心影像上;主體的主干是從中心影像向外輻射的分支;支路是一個關鍵的圖形或印刷在相關聯的線條上的關鍵字,而較小的主題也會以分支的方式呈現,并依附于更高的分枝。每個支路構成一個聯結的結點。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習者主動建構已有的知識,并將其轉換為具有鮮明、直觀的、可擴展的思考影像,從而促進大腦對新舊知識的有效整合,形成知識網絡。思維導圖有助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考能力。
2.6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
讓學生在回憶之前所學到的東西時,通過思維導圖將所學到的信息整理出來,從而達到對所學知識的提取。課堂上進行交流和演示,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礎,在課堂上進行第一次繪制的思考導圖。由小組代表向學生們報告了這一組文言文復習思路導圖的優(yōu)點和缺點。學生對同齡人的評價特別重視。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會更加重視教師的作業(yè),而團隊協(xié)作則是一種有效的監(jiān)督和鼓勵。老師要起到帶頭的作用。新課標要求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幫助者”、“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要對學生的思維導圖進行及時的批改,并對其所反映的優(yōu)勢與劣勢進行梳理。在分組交流和演示結束后,老師會和同學們分享他們在修改時所做的功課的優(yōu)點和不足。在最后的交流環(huán)節(jié),老師一定要指出表揚的學生名單,并對個別有需要提高的學生進行個別的指點。在老師和同學的互動和評論之后,學生們會對自己的復習過程中遺漏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對自己的成績進行了肯定。并選擇了第二個分支的關鍵字進行二次繪制,并將其再一次地整理后所補充的知識作為重點復習,最后完成這門課程的復習。
3結束語
在語文文言文復習課中應用思維導圖,突破了以往在課堂上鞏固基礎知識、死記問答的枯燥乏味,為文言文復習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教室里,學生們熱切地向同學們分享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創(chuàng)意的見解,令教師們感到十分欣慰。讓學生在復習課程中鞏固已有的知識,并能有自己的新觀點,讓學生做好學習的主導者,這就是語文文言文課堂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李雅杰. 思維導圖在初中古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10):2.
[2]陳建紅. 思維導圖在初中文言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課外語文,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