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雯
【摘 要】英語是語言的學習,有知識零碎、單元教學不系統的特點。而大概念背景下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更注重重新整合單元教材,凸顯英語的知識內涵、核心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同時構建英語與其他學科間的縱橫聯系。本文以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4 Hobbies單元教學為例,闡述如何在大概念的背景下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關鍵詞】大概念 英語 單元整體教學
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下,基于學科大概念的教學理念逐漸被教育界認可,大概念的教學思路為英語教學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英語學習有一定的學習規(guī)律,每個單元的知識點都對整體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因此,以單元為整體進行教學設計,加強每個單元的學習邏輯的確定,以大概念理念為根本,以教學設計為路徑,以實踐方法為抓手,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F階段,我國部分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單一、知識點教學分散。教師要積極轉變思維方式,將重點轉移到單元整體教學和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上,積極建構有中心、有重點、有邏輯的整體、開放、活躍的英語學習體系。
一、大概念背景下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原則
(一)以課標為中心原則
教學設計需要遵循三個框架:第一個是新課程理念規(guī)定的標準框架;第二個是教材單元知識點模塊化框架;第三個是學生的現實學習能力框架。教師進行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首先要對這三個框架有明確的了解,準確定位它們的邊界和最高臨界點,還需要巧妙地找到三個框架重合的部分和可以拓展延伸的部分,形成最優(yōu)教學方案。
(二)整體性原則
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核心是將單元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教學設計,并不是將每個知識點分散割裂開來。掌握整體性原則,首先,教師要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學生情況等進行整體把握,圍繞單元主題開展教學設計,充分利用好每個知識點的創(chuàng)新性學習,發(fā)掘課本教育資源;其次,要樹立整體優(yōu)化的意識,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將“舊知識+新知識+方法+資源+學習模式”公式運用到位,發(fā)掘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注重聯系實際;最后,在設計教案時,要注重整體性,加強知識點、單元間的聯系,突出單元的重難點。
(三)學生主體性原則
學生主體性原則要體現在教學設計的全過程,將課堂的主角變成學生。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始終把握學習主體的對象化活動的思路,換位思考,以學生的視角來設計教學內容,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能力。
(四)最佳化原則
教師在設計英語教案時,要遵循最佳化原則。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要對課堂學習的所有過程統籌布局、合理安排,爭取花最少的時間和精力達到最佳的效果。同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以科學的理念來引領,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實現,注重課堂學習效率,及時采納學生的意見,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細節(jié)效果,盡可能保證每個步驟的最優(yōu)化。
二、大概念背景下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研究
(一)運用主題意義設計單元整體教學
單元整體教學強調教學過程的整體性,把握教學設計的整體,把握教學主題。教師要想把具有關聯的知識點進行拆分、重組、整合,首先要正確解讀教材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教材。例如,在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4 Hobbies中,教師可以將其分為四個課時教學,將Story time、Think and write和Grammar time這三部分的知識點進行拆分、重組,把同樣需要使用第三人稱單數的does和likes分在一組,使用非第三人稱單數的do和like分在一組,再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將Story time部分中的hobbies進行小組學習交流。在交流中反復運用到第三人稱單數的學習方法,通過小組對話學習,學生熟練地掌握了本單元的語法學習重點。教師在解讀教材的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學習方案,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同時,找到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點。例如,在本單元中,學生需要學習有興趣愛好的詞匯并學會如何表達,將之前學的go shopping、do homework、do exercise等短語融入本節(jié)課學習的語法中,可以起到強化舊知識、增強新知識關聯性的作用。
(二)將情境融入單元整體教學
在英語教學設計中創(chuàng)設語境,是指教師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與知識點進行融合、移植、模擬和再造的過程,主要通過語言、視頻、互動、模仿、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擬真實的場景和語言環(huán)境,使教材內容變得鮮活起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帶來沉浸式的課堂。同時,將學生置于真實的場景中能夠發(fā)掘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現有的知識,還能幫助學生解決人際交往中的問題,打破文化差異的壁壘,有效地使用英語交流。
教師要注重創(chuàng)設語境的真實性。在生活場景中,學生是放松的,也能積極地投入學習交流中。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他們身邊最平常的人或事物入手。例如,在教學Unit 4 Hobbies這一單元時,由于家庭、朋友、親人的愛好都是學習的素材,教師可以他們熟悉的人為主人公來創(chuàng)設情境,以“What’s your hobby?”來引出學生的朋友、家人平常最喜歡做的事,讓他們聯想到親人或朋友坐在一起聊天的場景。接著,教師播放一段討論愛好的視頻,進入教材內容的學習,引導學生用學到的句子來采訪身邊的同學。在學習詞匯、語法知識部分,教師將教學情境主角設定為愛好彈鋼琴的女生,以看圖說話的形式,讓學生使用動詞的現在分詞形式,并引導學生根據視頻內容舉例子,利用例子表演,繼而使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深入理解文本。在進行發(fā)音學習時,教師通過“表演+視頻”的形式,不斷切換場景,使學生掌握了發(fā)音技巧,總結了規(guī)律。
(三)梯度學習活動觀
學習活動觀的首次提出是在新課改中,其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重要地位,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思維,在問題設計、教學方法和學生互動中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分享知識、創(chuàng)新遷移。在單元整體教學的引領下,學生通過理解、實踐、內化等一系列能動性活動的展開學習,既能鍛煉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掌握學習方法,又能在活動學習中提升語言思維、知識遷移等核心素養(yǎng)。設計梯度學習活動,是按照學習的感知、獲取、梳理、記憶、內化等根據階段實際情況,分別確定每一階段的目標和內容。在第一階段,學生初步接觸hobbies這個單詞,處于感知階段,調動知識庫中的所有相關知識點來學習;在了解了一定的知識后進入第二階段,即整合概括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可以對所學的hobbies進行分類,如按照活動的場景、活動的愛好程度等進行分類;第三階段是學生將知識點內化并創(chuàng)新的階段,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聯想到相關的詞匯和場景,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對活動主題做出合理的評價和改進。
以Hobbies為例,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選出每個小組的組長。基于小組合作學習方法設計的內容如下:
(1)通過唱英文歌來復習like的用法,鞏固以y開頭的單詞的積累,同時引出新的知識點,為知識點搭建橋梁。
(2)通過看圖表演,組內一個人表演、其他人猜,頻繁使用英文鞏固本單元學習的詞匯和句子,同時,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進行組內調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認真感受生活中的愛好,想出沒有學到的例子并試著用英語表達,教師最后總結,并闡釋這些愛好的優(yōu)缺點,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4)通過看視頻、聽音頻、角色扮演、仿讀等方式掌握句子的組成、語音語調,幫助學生理解文本。
(5)通過課后采訪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家人及朋友的愛好,將課堂學習轉移到現實學習,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大概念是一個高度概括的結構化核心觀點,與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的整體性原則相適應,注重強調課程的系統性和聯系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是教材觀的一次革新,為英語教學設計增添了新的活力和意義。加強單元中部分內容的協調作用,發(fā)揮每一部分的最大價值,實現單元整體結構的優(yōu)化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注: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專項課題“大概念視角下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XC-c/2021/24)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