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琨鵬
摘要:田徑是高中體育教學中考查學生綜合身體素質(zhì)的項目之一,也是高中生體育學習和鍛煉的重難點內(nèi)容。目前,高中體育田徑項目教學以傳統(tǒng)的訓練模式為主,訓練強度、訓練效果、教學反饋均不及預期。對此,文章在討論激勵法教學價值的基礎上,對高中體育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有關教學設計、課堂創(chuàng)設以及教學評價的教學改進策略,以此不斷提高田徑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體育;激勵法;教學設計;課堂創(chuàng)設;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20-0125-04
田徑是高中體育課程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學生體育綜合素質(zhì)養(yǎng)成的基礎。田徑是田賽、徑賽的統(tǒng)稱,是全球范圍內(nèi)最傳統(tǒng)的體育運動項目。其中,測量高度和距離以統(tǒng)計成績的稱為田賽,比如跳躍、投擲等;測量時間來統(tǒng)計成績的稱為徑賽,比如跑步、競走等。高中階段體育課程的田徑項目包括長短跑、跳高、跳遠、競走等項目,旨在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激活學生的體育運動細胞,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yǎng)。本文結(jié)合教學實踐,圍繞激勵法展開高中體育田徑教學原理、現(xiàn)狀以及對策的探索,以此提高高中體育田徑教學效率。
激勵法是最常見的教學方法,旨在通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積極性、適當?shù)膭儇撚麃磉_到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作用,而不是直接要求學生或讓學生被動參與。激勵法是基礎學科教學中最符合素質(zhì)教育目標的方法之一,同時也是考驗教師教學組織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的教學方法。高中體育田徑教學采取激勵法,符合田徑類體育項目耐力考查、綜合素質(zhì)考查、意志力以及技巧性考查的特點,對于夯實學生的體育運動基礎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其能充分激活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學生以最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參與體育項目的學習和練習,同時對于強化學生的意志力、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也有積極作用。
1.訓練強度不足、頻率不夠
高中階段的體育課程地位不明確,由于不是大多數(shù)學生的高考考查內(nèi)容,部分高中體育教師在訓練的強度要求上、考核嚴格性上會予以讓步、放松,即使學生在日常體育課程學習中或階段性考試中沒有達到相應的訓練標準,也會讓學生通過。例如,在徑類項目的教學中,教師通常將班級學生分成2組至3組,每組至少10人,其共同完成1輪至2輪的比賽,比賽結(jié)果要求較低,甚至只需學生按照徑賽規(guī)則完成即可。這就導致學生在訓練時敷衍了事,強度不足,既達不到教學目標,也達不到提升學生身體素質(zhì)、耐力的教學效果??梢?,教師的讓步和懈怠直接導致學生不重視高中體育課程的學習。而田徑類項目,如長跑、競走等,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意志力和相應的身體素質(zhì)。如果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zhì)不達標,在耐力項目,如400米、800米的競走中將無法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另外,高中體育田徑教學還存在訓練頻度不夠的情況,其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1)高中體育課程在高中全部課程中的占比較低,并常常被其他學科占用,在高三年級被占用的情況更頻繁。這就導致相應教學內(nèi)容無法正常開展。一般而言,高中階段每星期至少安排兩節(jié)體育課,即一星期有80分鐘的體育課時間,而教師在教學設計上要兼顧球類、綜合訓練項目等,這就導致學生進行田徑項目的學習和練習時間有限。(2)在有限的田徑類項目學習中,教師給學生安排的訓練頻度明顯不夠。一節(jié)40分鐘的體育課,熱身運動至少占10分鐘,教師介紹體育項目并示范、指導需要15分鐘,留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只有15分鐘??梢?,學生在田徑類項目上的訓練頻度比較低,無法達到預期的訓練和教學效果。
2.學生的興趣不高,倦怠情緒嚴重
興趣是學生參與學習、提升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也是影響教師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相關調(diào)查數(shù)據(jù)表明,部分學生的體育參與興趣較低,存在倦怠情緒,其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1)部分學生對田徑類項目的認識浮于表面,甚至有的學生根本不了解田徑類體育項目的概念和主要內(nèi)容、分類、特點,更不了解田徑類項目的歷史由來和文化以及對人體綜合素質(zhì)的影響。淺表的認知使得學生難以從田徑類項目的學習中獲得快樂感,引起共鳴,而這不利于田徑類教學的順利開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的教學設計不夠科學,或缺乏趣味性。(2)學生對田徑類項目不感興趣,還因為自身耐力不足、身體素質(zhì)較差,無法按要求完成田徑類項目的訓練,如400米長跑從未達標,跳高、跳遠總不合格,這就導致學生對這類體育活動出現(xiàn)畏難情緒,最終失去參與田徑類項目的興趣。
3.考核無硬指標,教學目標不明確
高中體育田徑類項目的考核存在不嚴格的情況,教學目標也缺乏明確的方向和定位,其主要表現(xiàn)如下。(1)田徑類教學項目考核無硬指標體現(xiàn)在400米長跑、800米長跑以及跳高、跳遠項目上,部分教師經(jīng)常不按照教材的硬性要求給學生設立完成指標,而以學生學業(yè)壓力大為由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另外,部分學校也沒有對體育教師的教學效果設立考核硬指標。這就導致高中體育田徑類項目的學習和考核形同虛設。而缺乏必要的體育鍛煉,尤其是缺乏提升耐力和身體綜合素質(zhì)的田徑類項目的鍛煉,學生的綜合體育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zhì)水平將不能有效提升。很顯然,這不符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培養(yǎng)要求。(2)高中體育田徑類項目教學目標不明確,主要體現(xiàn)在長跑、短跑、跳高、跳遠、跨欄、競走等項目均沒有設立具體的、可量化的教學目標,如男生、女生跳高的合格標準,教師的班級合格率等。這些必要的教學目標的缺失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1.優(yōu)化教學方案,循序漸進提高強度
學科教學設計能力是體育教師應著力提高的一項專業(yè)技能。一個完美的、適當?shù)?、科學的體育教學設計有利于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有利于教師和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高質(zhì)量完成體育教學和學習任務。(1)明確田徑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教師在設計田徑類教學內(nèi)容時,應將基礎性與趣味性考慮進去。例如,長跑、短跑等內(nèi)容可在基本練習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耐力,強化學生跑步的爆發(fā)力和速度控制能力。對此,教師可循序漸進提升跑步訓練的強度,最后以“長跑接力”形式進行綜合測試,即教師將考驗耐力的長短跑等徑賽內(nèi)容分散在幾節(jié)課中,并逐步增加練習頻率,提高訓練強度。(2)教師在設計課程內(nèi)容時要考慮學生的具體學情。高中體育教師要明確體育運動訓練強度與練習量的密切關系,以適當?shù)木毩暳繚M足學生的正常學習需求、成長需求。在日常田徑訓練中,教師要避免出現(xiàn)前一天訓練強度過大而影響后一天訓練的情況,同時避免容易誘發(fā)學生受傷的因素。在合理教學設計的基礎上,教師要以高標準引導學生進行練習,挖掘?qū)W生的田徑運動潛力。需要注意的是,高中體育田徑項目的練習內(nèi)容要以科學的強度和練習量發(fā)展學生的弱項,鞏固學生的優(yōu)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3)在高中體育田徑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訓練的強度,避免出現(xiàn)傷害學生身體的情況。具體來說,教師要科學把握訓練的強度,逐步增加訓練量,過多的訓練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傷害,訓練量過少,則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很重要。對此,在全面開展高中體育田徑練習之前,體育教師要根據(jù)訓練強度和訓練量制訂完善的訓練計劃,適當調(diào)整各項訓練內(nèi)容,并給予學生適當?shù)目茖W指導,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完成田徑項目練習。例如在訓練初期,體力的積累非常重要,力量訓練可不設計過多。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可適當增加訓練量,強度也適當提高,以此豐富學生的運動技能,改善學生的呼吸功能。然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加練習量、提高強度,并通過反復的強化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梢姡茖W的訓練計劃是以確保適當?shù)挠柧毩亢蛷姸葹榛A的。在調(diào)整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過程中,體育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田徑教學思維方式,逐步形成基于新課標的田徑訓練體系。
綜合來看,田徑是高中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持練習強度的同時合理分配練習量是體育教師進行教學內(nèi)容設計的重要原則。對此,體育教師要本著教育創(chuàng)新的理念,積極優(yōu)化田徑項目培養(yǎng)目標,以科學的教學策略逐步完善田徑教學內(nèi)容設計,激發(fā)學生的田徑運動興趣,并在田徑教學實踐中及時調(diào)整訓練強度和訓練量,最終實現(xiàn)以田徑類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教學目標。
2.打造以田徑為核心的體育情境式課堂
教育的發(fā)展始終是在傳統(tǒng)與變革的互動中進行的,其中觀念的轉(zhuǎn)變是第一位的,現(xiàn)行的課程教學理念應符合素質(zhì)教育要求。在高中體育田徑項目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突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訓練意識、訓練習慣和訓練能力,強調(diào)田徑訓練的健身特色,強化學生的體質(zhì)。對此,教師要科學選擇教學手段和方法,合理分配運動負荷,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發(fā)展。體育教學要遵循“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因此,教師要保證每周的體育課程時間,鼓勵所有學生都參加體育活動,這對提高體育教學水平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以終身運動為核心,打破傳統(tǒng)觀念,以高價值的教材為教學依據(jù),以趣味運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田徑類體育教材以提高人們在生活、學習、工作中的適應能力為主要內(nèi)容,以跑步、競走、跳躍、投擲等基本操作技術為主。在精心挑選體育教材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掌握田徑運動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術和技能,優(yōu)化學生的田徑類項目鍛煉手段、方法,以系統(tǒng)的體育教學活動逐步提高學生的體質(zhì)。
其中,跑步項目對器材的要求較低,但比較枯燥。對此,教師可引入趣味運動,提升學生對田徑類項目的參與度,同時經(jīng)常變換田徑訓練的組合模式,以此激發(fā)學生對田徑訓練的熱情。例如,在最基本的陸地跑步訓練中,教師可讓學生用標尺測量跑道的長度以及自己的步幅,找到自己的步頻,然后以此為基礎不斷增加訓練量,并加大訓練的強度,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再讓學生進行測量,看看步頻是否有變化,以此提升跑步訓練的趣味性。另外,裝備與田徑項目的結(jié)合也會讓跑步訓練充滿趣味性。必要的輔助設施可讓學生發(fā)現(xiàn)隱藏在田徑類項目背后的其他知識,進一步感受到田徑類項目的運動樂趣。
此外,教師還可創(chuàng)設游戲化的課堂情境,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于提高高中體育田徑類項目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以“800米長距離跑步”訓練為例,800米長距離跑對部分身體素質(zhì)較差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對此,教師可在訓練中設計靈活的練習游戲———“小雞捉鷹”,重組800米長距離跑的田徑訓練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達到教學目標。在“小雞捉鷹”的游戲中,教師將學生科學分成4個小組,每個小組有6名學生,然后將4個小組的學生分別安排在4條跑道上,每條跑道上以100米的間隔讓6名學生排列好。比賽開始后,每條跑道上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奮力奔跑。然后,教師評選出優(yōu)勝小組以及每個小組的優(yōu)勝個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體力、耐力和瞬間爆發(fā)力都得到了有效鍛煉,學生們樂在其中??梢?,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每節(jié)課的具體訓練目標以及學生的學情,設計不同的訓練方法,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收獲個性化的運動技巧提升。例如,在基礎跑步訓練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體質(zhì)設定不同的訓練目標和訓練方式,通過定制化的徑賽訓練,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產(chǎn)生愉快的體驗感。這也是一種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另外,學生普遍有求新求異的心理,如果教師一直按照傳統(tǒng)的訓練模式開展教學,會導致學生的學習動力下降。因此,體育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運用多種創(chuàng)新的教育模式,讓學生產(chǎn)生不同的學習體驗,從而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以此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團隊合作、思維啟蒙的競技比賽活動。例如,教師可在田徑教學中組織接力賽,將班上的學生科學分成兩組,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性,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互助的團隊精神。
3.豐富田徑教學評價模式,激活學生的參與興趣
在田徑教學中開展教學評價時,教師首先要注意評價內(nèi)容的完整性,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定量評價、定性評價,不僅考查學生是否掌握相應的田徑運動技能,還評價學生自身進步大小和能力提升情況。另外,田徑類知識、情感等也可納入評價范圍。在評價的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積極運用鼓勵、表揚等教學手段,激勵不同學情的學生積極參與田徑運動,讓其享受田徑類運動的快樂。這樣,學生就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進步和不足,不會因看不到進步而氣餒,而是激發(fā)出積極進取的主觀能動性。另外,教師還可根據(jù)學生的身體情況和體育運動基礎,進一步優(yōu)化評價方式,建立過程性評價。評價內(nèi)容包括體育技能以及體力的提升、知識水平的提高等。評價方式也可以多樣化,如教師評價、自我評價、互評等。豐富的田徑教學評價模式可給學生提供更大的發(fā)展空間,使其在各種情境、難度下輕松、積極地參與田徑訓練活動。
對于學生感興趣的學科評價方式———期末測評,教師也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積極改進。期末測評并不能客觀反映學生的日常學習和訓練情況。例如,體能好的學生在學期末不需要經(jīng)過大量訓練就可取得好成績,而體能不好的學生即使平時很努力,可能也無法取得好成績,因此將一次性的期末測評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并不科學。對此,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適當改進考試模式。例如,教師可以考勤表的方式記錄學生的上課出勤情況,遲到扣2分,早退扣1分,上課不活躍扣1分,在期末時,可將這些記錄納入評價范圍?;谶@種評價方式,學生會積極參與日常體育學習,并真正獲得運動技能的提升,身體素質(zhì)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田徑類項目的學習對于學生身體素質(zhì)、體育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教師、學生對體育田徑類項目缺乏足夠的重視,直接影響到田徑項目的教學效率,影響到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對此,高中體育教師應針對田徑類項目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完善教學設計,循序漸進地提高田徑類項目的訓練強度,同時積極創(chuàng)設田徑體育課堂情境,增強教學的有效性,并豐富田徑教學評價模式,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以此為提高學生身體綜合素質(zhì)以及田徑類項目的訓練水平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長擴.基于高中體育選項教學的田徑專項訓練策略分析[J].田徑,2020(12).
[2]魏剛.激勵教學法在高中體育特長生田徑教學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2020(14).
[3]何春林.高中體育田徑教學策略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12).
[4]張維興.高中體育田徑教學中的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研究[J].天津教育,2020(24).
[5]楊一寧.提高田徑運動在高中體育課堂中的教學效果[J].廣西教育,2014(22).
[6]朱勝利.淺議激勵方法在高中體育田徑教學中的應用[J].田徑, 2020(07).
[7]張軍海.高中體育田徑教學中分組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探究[J].高考,2020(14).
[8]桂成率.基于新課改下對高中體育田徑教學的研究[J].體育世界, 2012(05).
[9]蔣小東.淺析激勵教學法在高中體育特長生田徑教學中的運用[J].體育風尚,2020(02).
[10]白云軍.引入趣味田徑教學模式,提升高中體育課堂質(zhì)量[J].中國教師,2019(S2).
[11]隨衛(wèi)國.解析高中體育田徑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體育世界,2019(11).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centive Method in Sports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Liu Kunpeng
(Zhenyuan No. 2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 Qingyang 744500, China)
Abstract: Track and field is one of the items to test students comprehensive physical quality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content of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learning and exercise.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of track and field events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is mainly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 and the training intensity, training effect and teaching feedback are less than expected. In this regard,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teaching value of incentive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sports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each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 including teaching design, classroom crea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 se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centive method; instructional design; classroom cre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