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2021年貴州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課題“基于項目式學習提升高年段小學生語文閱讀素養(yǎng)的教學策略研究”(編號:2021A029)。
摘 要 以問題為導向、以小組為單位、以學生為中心的項目式學習正在成為深化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路徑之一。小學語文閱讀“六步教學模式”的設計貫徹項目式學習理念,堅持學生為本,回歸立德樹人初心,堅持項目合作,提升學生合作能力。小學語文閱讀“六步教學模式”以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和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為主要載體,以驅動、提煉、協(xié)作、實踐、成效、優(yōu)化為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重點,最終實現(xiàn)提升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小學語文閱讀“六步教學模式”的實施路徑主要包括: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確定項目問題;提煉單元主題,確定閱讀計劃;協(xié)作共商共議,合作探究閱讀;引領實踐探索,創(chuàng)作項目作品;弘揚紅色傳統(tǒng),展示項目作品;關注教學成效,總結反饋評價。
關鍵詞 閱讀素養(yǎng);小學語文閱讀;六步教學模式;項目式學習;群文閱讀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5995(2022)08-0040-03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要求提高義務教育課堂教學質量,“探索基于學科的課程綜合化教學,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1]。這反映出以問題為導向、以小組為單位、以學生為中心的項目式學習正在成為深化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路徑之一。開展項目式學習的價值在于圍繞挑戰(zhàn)性的學習主題,提出問題,讓學生深度參與探究,從而獲得發(fā)展,提升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和能力。[2]以項目式學習為切入點,本研究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實情境出發(fā),設計并實踐了小學語文“六步教學模式”,旨在提升學生對語文閱讀文本的理解和吸收,強化語言的表達和運用,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
一、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小學語文閱讀“六步教學模式”設計原則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項目式學習是指基于語文課程標準,以小組合作方式對語文閱讀問題進行探究,以此獲得語文學科知識,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活動。小學語文閱讀“六步教學模式”的設計應貫徹“項目式學習”理念,一方面堅持學生為本,回歸立德樹人初心,另一方面堅持項目合作,提升學生合作能力。
(一)堅持學生為本,回歸立德樹人初心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在閱讀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教科書則是溝通學生和教師的橋梁。小學語文“六步教學模式”的設計應堅持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把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在實踐中實現(xiàn)學生語文閱讀知識的獲取和積累,促進學生語文閱讀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小學語文閱讀“六步教學模式”的設計應回歸立德樹人初心,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以德養(yǎng)人、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和以文化人,著力涵養(yǎng)學生傳統(tǒng)美德,陶冶學生高尚情操,提高學生審美素養(yǎng),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3]
(二)堅持項目合作,提升學生合作能力
在項目式學習中,合作學習是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學生之間的合作水平關系著項目式學習的成效。小學語文閱讀“六步教學模式”的設計應堅持項目合作,注重學生合作能力的提升。一是在設計驅動問題時,要精心策劃,創(chuàng)設一系列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二是在確定閱讀計劃時,立足學生實際,遵循學生認知水平,選擇適合學生合作完成的閱讀內(nèi)容,“設計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4],為學生合作創(chuàng)造基本條件。三是在合作探究閱讀時,組建若干項目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進步,在合作中成長。四是創(chuàng)作項目作品時,小組成員應分工明確,合作并進,充分發(fā)揮團隊的力量。五是展示項目成果時,不能遺漏小組任一成員。六是在總結反饋評價時,將學生合作能力的提升作為關鍵評價指標。
二、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小學語文閱讀“六步教學模式”設計路線
小學語文閱讀“六步教學模式”的教學步驟分別是設計驅動問題、確定閱讀計劃、合作探究閱讀、創(chuàng)作項目作品、展示項目成果、總結反饋評價,簡稱“設、計、合、創(chuàng)、展、評”。這一模式以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和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為主要載體,以項目式學習為主要教學策略,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中心,以驅動、提煉、協(xié)作、實踐、成效、優(yōu)化為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重點,最終實現(xiàn)提升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具體來看,“設計驅動問題”環(huán)節(jié)的目標是確定閱讀項目的驅動問題,為后期閱讀項目的順利完成打下基礎;“確定閱讀計劃”環(huán)節(jié)的目標是整合單元閱讀資料,劃分閱讀的類型和主題,圍繞項目問題制訂閱讀計劃;“合作探究閱讀”環(huán)節(jié)的目標是通過小組自主進行安排和合理的分工,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管理意識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創(chuàng)作項目作品”環(huán)節(jié)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體驗創(chuàng)作的過程及完成作品的喜悅;“展示項目成果”環(huán)節(jié)的目標是讓學生分組展示,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總結反饋評價”環(huán)節(jié)的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評價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及時總結完善提升,同時讓學生養(yǎng)成虛心接受他人意見的習慣。
三、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小學語文閱讀“六步教學模式”實施路徑
群文閱讀是實施“六步教學模式”的有效載體。教師通過項目任務,重組教材文本,組織學生開展群文閱讀,能夠打破教材的單元局限,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yǎng)。本研究選擇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古詩三首》《青山處處埋忠骨》《軍神》《清貧》四篇課文,以“六步教學模式”為抓手,以“家國情懷”為單元編排主線,進行閱讀教學和集體建構,以充分發(fā)揮項目式學習和群文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確定項目問題
群文閱讀的關鍵是在單位時間內(nèi)閱讀相關互聯(lián)的多個文本,關注文章的語言特點、意義構建、結構特征、寫作方法,通過在討論中梳理整合、拓展聯(lián)系、比較異同。從《古詩三首》《青山處處埋忠骨》《軍神》《清貧》四篇課文來看,四篇課文主題非常貼近,通過四篇課文的有機整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閱讀知識,激發(fā)學生心中的英雄情結,從而培養(yǎng)學生愛黨愛國、立志報國的理想信念。教師應從四篇課文出發(f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確定項目問題。如在《青山處處埋忠骨》一文中毛澤東面臨艱難的抉擇:親生兒子的遺骨要不要運回國?《軍神》中劉伯承元帥面臨痛苦的抉擇:醫(yī)生摘除眼球時打不打麻藥?《清貧》中方志敏面對金錢的誘惑,如何抉擇?基于課文題材和內(nèi)容,教師可將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項目驅動問題確定為“如何抉擇”。
(二)提煉單元主題,確定閱讀計劃
群文閱讀的整體教學核心意蘊在于聯(lián)結和整合,站在單元框架整體的高度,按照單元課文編排順序的前提下,深入理解本單元課文的內(nèi)涵和外延,把握單元課文教學的重難點,拓展課外閱讀資源,以教材文本延伸課外讀物,充分發(fā)揮統(tǒng)編教材的引領作用,以期達到“1+X”的群文閱讀教學效果。基于“如何抉擇”項目驅動問題,教師可以整合單元學習內(nèi)容,結合五年級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單元文本的特點及安排體系,在教學中整合提煉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項目學習主題為“不忘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以此為主線,確定閱讀計劃:(1)誦讀古詩,感悟詩人的報國情懷;(2)閱讀《青山處處埋忠骨》《軍神》《清貧》,講講共和國開創(chuàng)者的故事;(3)尋找身邊的英雄兒女的故事。教師通過這三個閱讀計劃,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效率。
(三)協(xié)作共商共議,合作探究閱讀
群文閱讀教學中往往存在多情境融合的現(xiàn)象,這要求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發(fā)揮團隊、小組的集體智慧,協(xié)作共商共議,形成課文點線相連、貫穿整體的合作探究閱讀方法。為幫助學生通過閱讀快速走入課文情境,為后續(xù)的教學活動做好鋪墊,教師應按照閱讀計劃,讓學生在探究中完成閱讀任務。
任務一:誦讀古詩三首,感悟詩人的報國情懷。首先讓學生全面把握三首古詩的學習重點,使學生對古詩精練的語言文字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深入感悟三首古詩“家國情懷”的主旨?;顒又?,學生可自由分組,借助教師提供的參考資料,邊讀邊想象詩中的人物形象、語言、動作,感悟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之后學生可以進行小組內(nèi)的交流、質疑,對于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問題,在班內(nèi)交流解決。
任務二:講講共和國開創(chuàng)者的故事?!肚嗌教幪幝裰夜恰贰盾娚瘛贰肚遑殹返日n文,講述了不同的英雄人物故事。教學時,教師可讓學生分別對課文進行默讀,并將描寫人物語言、神態(tài)、動作的語句勾畫出來后進行有針對性的多樣化朗讀,從而讓學生深入了解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及情感變化,感悟偉人的博大胸襟、堅強毅力和愛國情懷。在講述過程中,教師應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引導學生聲情并茂地講出一個個感人的英雄人物故事,促進各學習小組之間產(chǎn)生共鳴。
任務三:找找身邊的英雄兒女故事。與傳統(tǒng)閱讀教學相較,群文閱讀教學在文本的選擇上比傳統(tǒng)閱讀靈活和廣泛,既沒有單篇閱讀的乏味,也沒有整本書閱讀的冗雜,而是課內(nèi)、課外都能涉獵到,閱讀篇數(shù)也根據(jù)實際情況處理得恰到好處。這在閱讀量上滿足新課標的要求,又能夠順其自然地將課內(nèi)和課外知識進行銜接。根據(jù)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導讀語,該單元的教學路徑可以歸納為:“一主兩翼”,“一主”是指家國情懷主題,“兩翼”是指“不忘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的項目式學習群文閱讀和拓展身邊的英雄兒女的課外故事閱讀篇目。
(四)引領實踐探索,創(chuàng)作項目作品
群文閱讀主張在課堂教學上把時間和權力還給學生,主要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以學生發(fā)言為主,教師的引導、設問為輔,充分體現(xiàn)新課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教師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之上,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聚焦文本主題、搭建支架、運用策略、精讀文本,將語文文化元素作為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嵌入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實踐,創(chuàng)作以紅色基因為主題的項目作品,如描繪革命英雄人物畫像、匯編革命先烈英雄事跡、閱讀英雄人物故事傳記、參加紅色主題演講比賽等。
(五)弘揚紅色傳統(tǒng),展示項目作品
教師應以精讀感悟文本為主旨,同時堅持弘揚紅色文化傳統(tǒng),以“1+X”群文閱讀的方式,延伸課外閱讀資源,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閱讀資源中,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項目作品,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集中展示。各小組可通過制作閱讀繪本、板報、匯編閱讀心得等方式展示,讓每位學生都參與進來,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同時學校可邀請家長代表、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參與觀摩指導學生的項目作品,讓學生參考他人的意見后,再進行修改和完善,從而有效地發(fā)揮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作用。
(六)關注教學成效,總結反饋評價
學生在展示項目作品后,教師應及時對本單元的教學成效進行及時的反思和總結,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有針對性的建議,幫助學生掌握行之有效的語文閱讀學習方法,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激發(fā)學生的自主閱讀探究精神,讓學生愛上語文,愛上閱讀。在評價中,教師應制訂以學生為本的評價量化表,對學生在本單元的學習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學生通過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綜合評價后,最終得出本人的評價等級。多種方式的評價,促使學生在項目式學習后進行深度反思和總結,從而進一步優(yōu)化項目作品。
(趙彩亮 ,大方縣三元彝族苗族白族鄉(xiāng)三元小學,貴州 畢節(jié) 551600)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7/08/content_5407361.htm,2019-07-08.
[2]胡紅杏.項目式學習: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活動[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165-172.
[3]吳曉輝.“立德樹人”視域下古詩詞教學與中學生人格培養(yǎng)[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9(15):66-69.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3.
責任編輯:劉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