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詞匯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提升學生多種能力的基礎內(nèi)容。小學生要想拓展能力,提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掌握一定量的詞匯是必不可少的。當前,不少教師在詞匯教學中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識記能力,其實也可將詞匯教學與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教師在詞匯教學中培養(yǎng)的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能力、推理能力、批判能力等高階思維能力,又會反作用于學生的詞匯學習,進而使得學生學習詞匯的能力與思維能力同時發(fā)展,相得益彰。
【關鍵詞】小學英語;詞匯教學;高階思維
作者簡介:熊良琴(1989—),女,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城東鎮(zhèn)韓洋小學。
說到詞匯學習,有的人會聯(lián)想到死記硬背,其實并非如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走出機械記憶的泥淖,讓他們愛上詞匯學習,在詞匯學習中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思維,讓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在詞匯學習中收獲想象的快樂;教師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讓他們在多樣的活動中迸發(fā)思維的火花,促進他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思維、批判思維,為他們設計猜詞游戲等,讓他們體驗詞匯學習的樂趣[1]。
一、在詞匯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思維
小學階段是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切實發(fā)展的時期。善于想象是小學生思維的特點之一。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有的學生的想象力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部分教師更關注學生在字詞句上的進步,不太關注他們的思維能力;其次,部分教師向?qū)W生講授的內(nèi)容過多,學生往往來不及消化,更不要說想象了;最后,部分教師評價的方式單一,使得學生失去想象的興趣。想象思維對于詞匯學習是十分重要的,運用想象思維能引發(fā)學生聯(lián)想,讓學生將看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整合在一起,進而有助于學生對詞匯的理解、記憶與運用。因此,教師可改變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進而豐富學生的詞匯量。
以牛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1“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教學為例,教師在呈現(xiàn)afraid這個單詞時,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展示了一張貓的圖片和一張老鼠的圖片,說道:“The mouse is afraid of the cat.”。教師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試著理解afraid的含義。有的學生想到貓追著老鼠、老鼠四處逃竄的畫面,于是猜測這個詞會不會是“躲著”的意思。教師再展示一幅插圖。在這幅插圖中,一群小動物被獅子追趕。教師問道:“Why are the animals running away?”。學生根據(jù)插圖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在電視節(jié)目《動物世界》里看到的情形。有的學生在思考之后,仿照教師之前說的例句來回答:“The animals are afraid of the lion.”。顯然,學生不但猜出了afraid的含義,還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這個單詞。在詞匯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更多悟的時間,讓他們在特定的語境中感知單詞、運用單詞。
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考慮到了學生的思維特點、生活體驗,通過展現(xiàn)畫面的方式引發(fā)學生想象。學生先由畫面想到生活的場景,再基于生活運用詞匯。在學生的想象力被激發(fā)后,他們就更容易從多個維度理解相關詞匯。因此在進行詞匯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單純地教授單詞,只讓學生對著詞匯表理解單詞,而要創(chuàng)設情境,將單詞融入學生熟悉的情境中,進而激發(fā)他們的想象思維。
二、在詞匯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要想學好英語,需要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造思維。對學生來說,如何用英語表達情感,體現(xiàn)價值觀念,需要他們運用創(chuàng)造思維,進行獨立的、個性化的思考。當前,不少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的機會,讓他們自主地表達觀點,展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但是部分教師往往只會讓學生記憶課本的單詞、句子,偶爾補充一些句子,讓學生背熟。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很難得到發(fā)展。學生要學會自主地運用詞匯,以自己的理解表達詞匯的內(nèi)涵,如此,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才能提高,他們的詞匯學習才會充滿活力。
例如,在教學“The lion and the mouse”這個單元之前,教師先制作了一個視頻。在視頻中,獅子被人用網(wǎng)抓住了,老鼠趕到之后,用自己的牙齒在網(wǎng)上咬了一個大洞,獅子便獲救了。教師用視頻將情節(jié)展現(xiàn)出來,目的是為他們表達詞匯的內(nèi)涵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在教學時,教師先問學生此視頻的某個畫面中展示的事物有哪些。于是,學生將sharp teeth、net、hole等事物的英語詞匯列舉出來。對著具體的畫面,教師領讀詞匯,讓學生跟讀。然后,教師再問學生能不能將視頻中涉及的動作用短語表述出來。學生便想到bite with sharp teeth、make a big hole、run quickly等。將詞匯的學習與運用結合起來,能讓學生從整體上習得詞匯。最后,教師給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的空間,問學生能不能將剛才提到的事物與具體的動作連接起來,以句子的形式表達視頻中的內(nèi)容。這其實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讓他們學會運用詞匯。表達的過程也是創(chuàng)造的過程。學生不但習得了相應的詞匯,還鍛煉了創(chuàng)造思維。如有的學生說:“The mouse could not wait to use its teeth and made a large hole in the net.The mouse was tired but happy because the lion was out.”。這名學生表達的內(nèi)容在多個方面體現(xiàn)出了創(chuàng)造性:首先,他將教材中的表達進行了改寫,加入了“can not wait to do something”的短語;其次,他融入了自己的情感體驗,對于老鼠是不是累了,文本中并沒有提到,但是看過視頻后,他認為老鼠累了。學生將這樣的細節(jié)寫出來,更能體現(xiàn)老鼠知恩圖報的品質(zhì),更好地深化了主題。在學生的答案中,上述事物的英語詞匯都出現(xiàn)了,這說明學生在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同時,也在反復地操練詞匯。當詞匯學習與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同步進行時,學習就有了深度與廣度。
在學生學習詞匯時,教師要充分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讓他們更靈活地掌握詞匯,更巧妙地運用詞匯。教師可依據(jù)學生的思維特點,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在詞匯學習中,學生除了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還可以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也就是通過動作與表情的展示來習得詞匯。教師要盡可能地發(fā)掘?qū)W生的創(chuàng)造潛力,以此讓詞匯學習更具靈活性。
三、在詞匯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思維
小學數(shù)學課標中提到,推理是數(shù)學的基本思維方式,也是人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的思維方式。而除了在數(shù)學課堂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思維,在英語課堂中同樣需要培養(yǎng)。推理思維是高階思維的一種。英語學習要求學生從已有的事實、體驗、認知、觀念出發(fā),憑借經(jīng)驗和直覺,通過歸納、類比等方式推斷出文本可能隱含的信息和相關事件可能會出現(xiàn)的結果。英語教師可通過詞匯教學來發(fā)展學生的推理思維,進而改善他們的思維品質(zhì)。
例如,“The lion and the mouse”這個單元的文本中有這樣一段情節(jié):老鼠被獅子抓住后哀求獅子放過自己,最后,獅子讓老鼠離開了。教師先讓學生結合課本的插圖,說一說相關的內(nèi)容,以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以及運用詞匯的能力。教師再呈現(xiàn)一段缺少某些單詞的文字,以及可供選擇的單詞(順序被打亂),讓學生在閱讀之后將單詞填在對應的橫線上。附文及答案如下:“The lion looked angrily at the mouse and wanted to eat it. ‘I can help you.’ The mouse said quietly.The lion laughed loudly and let it go.”。學生要填的單詞都是這節(jié)課的生詞,他們不但要知道其含義,還要知道其具體的用法,即這些副詞是用來修飾動詞的。但部分學生很容易混淆這些單詞的含義,或?qū)⑺鼈冇缅e??紤]到如果直接讓學生死記硬背,他們非但不能真正理解,過了一段時間之后還容易忘記,因此,教師讓他們在推理中掌握這些單詞的用法,閱讀相關段落,了解故事的情境,進而體會故事中不同角色當時的心情。學生在選詞填空時,先從比較容易得出結論的地方入手,再依次排除其他干擾項。由于這一段的最后一句表達的意思是“獅子笑了,然后讓老鼠走了”,因此學生認為放在“l(fā)aughed”后面的副詞只能是“l(fā)oudly”。他們是這樣推理的:laugh的中文意思應該是“大笑”“狂笑”,這說明伴隨著這一動作出現(xiàn)的可能會是很響的聲音。而對于“said”后面的橫線,他們則是這樣推理的:假如老鼠在面對看起來比自己強數(shù)百倍的對手時發(fā)怒,會有效果嗎?顯然,這里填“angrily”不合適;而填“quietly”能顯示出老鼠的自信和聰明。教師通過這樣的詞匯訓練,不但能讓學生思考文本的內(nèi)容,還能讓他們對相關的情節(jié)再次進行推理,發(fā)展他們的推理能力,進而讓他們更準確地運用詞匯。
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可多為學生設置推理的環(huán)節(jié),讓他們在思維火花的迸發(fā)中逐步感知詞匯的含義與用法。其實,推理的過程也是學生試著深入理解詞匯的過程和試著運用詞匯的過程。在詞匯學習的過程中多一次推理,能讓學生多一份期待,在鍛煉思維的同時,享受猜測與驗證的快樂。
四、在詞匯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思維
小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批判思維能力,也就是要能夠表達自己的觀點,全面地看待問題,以自己的體驗與認知獨立地分析問題。傳統(tǒng)的教學中對小學生的行為會用“聽話”這樣的詞來描述,因此部分學生形成了這樣的認知:書本上說的都是對的,教師講的都要記住。他們往往不會去分析書本、教師講述的內(nèi)容是否正確,久而久之,他們只會被動地接受書本與教師的觀點。其實,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讓他們真實地反映內(nèi)心的想法。借助詞匯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思維,能讓他們更全面地理解詞匯,更好地運用詞匯,進而提升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
例如,在教學“The lion and the mouse”這個單元時,教師先呈現(xiàn)與獅子有關的圖片,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獅子的樣子。學生想到的詞匯有the king of the grassland、a large body、big sharp teeth、strong等。讓學生通過圖片說出他們對獅子的一些基本認識,能為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思維做鋪墊。然后,教師再呈現(xiàn)老鼠的圖片,讓學生描述老鼠的樣子。學生是用這樣的詞匯來描述的:a small body、not strong。在學生通過圖片說出老鼠的基本特征后,教師引出本課的重要詞匯。如當學生說出“not strong”時,教師就引出“weak”這個詞。學生在描述這兩種動物的同時,也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有學生在描述獅子時用了cruel、fierce這樣的詞,在描述老鼠時則用了greedy、cowardly這樣的詞。盡管這些詞在課本中沒有出現(xiàn),但是教師給了學生舞臺,他們會說出自己想說的詞匯,這能體現(xiàn)出他們的思維特點。在學生描述完這兩種動物之后,教師提出“Can the lion and the mouse be good friends?”的問題,其中一個目的是讓學生將在課本上學過的詞匯運用起來,另一個目的是提升他們的批判思維能力。如認為“獅子與老鼠會成為好朋友”的學生是這樣回答的: “The mouse is small but clever, sometimes it may help the lion out of danger.”。該學生還說出了這樣的句子:“Everyone has his own shining point.”。而認為“獅子與老鼠不可能成為好朋友”的學生是這樣回答的:“The lion in the forest can look down the animals, it does not want a small mouse to be its friend.”。同樣地,這個學生也在最后加上了這樣一句話:“The mouse is weaker than the lion, but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看法能體現(xiàn)出他們的批判思維。他們可以用自己的觀點反駁他人,進而逐步了解相關的事物。學生批判思維生長的過程也是他們不斷提升詞匯運用能力的過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要給他們運用詞匯自由表達的空間。如果他們的批判思維得到發(fā)展,他們往往就能更準確地運用詞匯;如果運用詞匯的能力得到提升,他們往往就能提升評估與判斷的能力。
結語
教師要將詞匯教學與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盡可能地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目的在于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進而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方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的思維過程得到展示。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能力基礎通常是不一樣的,教師在詞匯教學中要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方式,發(fā)展每個學生的高階思維。在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之后,他們的表達能力、詞匯運用能力等也能得到提升??傊處熞谒季S的發(fā)展開展詞匯教學,讓詞匯學習促進他們的素養(yǎng)生長。
【參考文獻】
[1]王春蘭.詞匯支架·導圖支架·行文支架·練習支架:運用“支架”理論優(yōu)化小學英語作文教學的研究[J].求知導刊,2020(47):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