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姚鼐集外詩文考釋

      2023-04-18 12:18:17
      貴州文史叢刊 2023年4期
      關(guān)鍵詞:姚鼐

      耿 森

      (福建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姚鼐(1732—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世稱惜抱先生,桐城(今屬安徽)人。姚鼐以古文名世,是桐城派古文的集大成者,并與方苞、劉大櫆一起,被稱為“桐城三祖”。著有《惜抱軒全集》,選有《古文辭類纂》等。周中明整理的《姚鼐詩文集》1姚鼐撰,周中明校點:《姚鼐詩文集》,黃山書社2021年版。是目前所見收錄姚鼐作品最為完備的整理本,惠及學(xué)界甚多。但姚鼐作為乾嘉時期的詩文名家,交游廣泛,題贈甚多,集外間有失收之作,實屬難免。茲于清代學(xué)者的別集、碑傳、方志中輯得姚鼐佚詩六首、佚文七篇,現(xiàn)輯錄如下,略加考釋,以期對姚鼐及桐城派研究有所助益。

      一、《微云淡河漢》

      夜色橫云漢,端居賞不違。絳浮痕淺淺,碧掩影微微。絮薄遮還漏,羅輕著更飛。如繩彌北斗,絡(luò)角下南扉。滅沒光搖練,分明態(tài)幻衣。一槎曾宛轉(zhuǎn),兩戒僅依稀。倬彼金精耀,英如石氣霏。遙心凈渣滓,吟望滿晴暉。2法式善:《同館試律匯鈔》,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七輯第三十冊,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556頁。

      二、《下車泣罪》

      哲后敷聲教,方州暨朔南。忽逢罪士伍,且駐陸行驂。曲法悲無術(shù),圜扉憫孰堪。柳風(fēng)車下立,涕雨道旁含。綱豈秋荼密,恩當(dāng)夏屋涵。象刑期勿犯,身度始無慚。中罰平邦少,將封比戶單。更宣仁主意,隆典萬民諳。3法式善:《同館試律匯鈔》,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七輯第三十冊,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556頁。

      按,《微云淡河漢》《下車泣罪》二詩均輯自法式善《同館試律匯鈔》卷十五,署“姚鼐姬傳,江南桐城人”。法式善,字開文,號時帆,又號梧門。乾隆四十五年(1780)進(jìn)士,歷任左庶子、國子監(jiān)祭酒、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等職?!锻^試律匯鈔》凡二十四卷,收錄自順治三年(1646)丙戌科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甲辰科翰林院七百五十一人之試律詩二千六百五十一首,皆為鄉(xiāng)試、會試、朝考、召試及館課之作。姚鼐為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jìn)士,此書選錄其試律詩兩首。

      三、《題荒莊感舊圖》

      君家本屬烏程人,嘉靖之時兩搢紳。莊僖公作都御史,侍郎弟也皆近臣。莊僖陳疏乞歸去,侍郎筑室菱湖濱。吳興清遠(yuǎn)山水鄰,四雨湖莊尤絕倫。百年頹毀臺榭盡,況論當(dāng)時琴酒賓。君家自徙吳門住,子孫稀向菱湖去。年年春水落花流,無人知是湖莊樹。侍郎六世君其孫,感時懷舊縈心魂。夢行青草湖山路,春閉寒莊風(fēng)雨門?;那f無門但馀阯,風(fēng)雨蕭條來不已。山川瑰麗自無邊,人物崢嶸原不死。淞江王宸筆有神,畫出人心托煙水。賢者生乃為世生,同群鳥獸非人情。東山憂樂蓋有旨,豈與阡陌為訂盟。我憶當(dāng)年好兄弟,春風(fēng)曳杖同游戲。少年許國志本朝,老矣投身終此地。幾人功業(yè)返衰時,何處園亭遺后嗣。異代徒興慕古懷,畫圖那盡賢豪意。舍人博學(xué)有奇才,當(dāng)作功名繼古來??v道湖莊全盛日,屈伸人事有馀哀。1張塤:《竹葉庵文集》,《清代詩文集匯編》編纂委員會編:《清代詩文集匯編》第三七五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54~55頁。

      按,此詩輯自張塤《竹葉庵文集》卷九《鳳凰池上集》五,系張塤《自題荒莊感舊圖二首》的附詩,署“姚鼐題詩”。除此詩外,另有翁方綱《荒莊感舊圖歌》及朱筠題詩。張塤,字商言,號瘦銅,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乾隆三十年(1765)舉人,三十四年(1769)考授官內(nèi)閣中書。吳錫麒《荒莊感舊圖歌》自序云:“明嘉靖中,張莊僖公劾嚴(yán)嵩父子、伊王典楧,為一代名臣。暮年,其弟侍郎公為筑室菱湖,極一時裙屐絲竹之盛,世所稱四雨莊是也。今已為禾黍之區(qū)。舍人塤為侍郎公六世孫,繪圖以紀(jì)之,而屬余賦其事?!?錢仲聯(lián):《清詩紀(jì)事》,鳳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5頁。張塤集按年編次,《鳳凰池上集》五主要收錄“乙未正月迄六月”間詩作。此集中有《孔葒谷部曹招同翁覃溪、吳泰交二翰林,程魚門、陳伯思、姚姬傳、洪素人四部曹,戴東原、邵二云二徵君,小集寓齋,同賦高麗茶花》詩,可見張塤在京曾與姚鼐等人賦詩唱和?!兑οП壬曜V》“四十年乙未”條載:“春正月,自泰安還京。旋即南歸?!?鄭福照:《姚惜抱先生年譜》,姚鼐撰,周中明校點:《姚鼐詩文集》附錄一,黃山書社2021年版,第447頁。因此張塤集中與姚鼐唱和詩僅有一首,此詩系姚鼐應(yīng)張塤之請所題。

      四、《題醒園圖》

      蜀山西自蠻夷之中來,千仞萬仞雪崔嵬。劍門山南錦江暖,桑麻沃野當(dāng)中開。綿州綰轂劍關(guān)口,白沙碧水環(huán)杉柳。吏部平生居此州,萬株種松百瓶酒。錄詩空谷感英靈,投轄使驛招賓友。天下傳君此醒園,君今卻出劍關(guān)門。我見君顏長不懌,君道思家歸未得。況復(fù)西山有畔夷,軍興大渡河西北。湔氏山密豺狼驕,又傳兵馬乘繩橋。丁男盡力助輸挽,園林坐看生蓬蒿。前夕渝州使君至,看山遍歷邛駹地?;I邊經(jīng)國意何長,就君傳說西南事。為君水竹貌平分,先貌松維雪嶺云。偃臥信知魚鳥樂,明年定罷殿前軍。4李調(diào)元著,詹杭倫、沈時蓉校正:《雨村詩話校正》,巴蜀書社2006年版,第215頁。

      按,此詩輯自李調(diào)元《雨村詩話》卷九,署“桐城刑部主事姚姬傳鼐”。醒園系學(xué)者李調(diào)元家別業(yè),姚鼐與李調(diào)元同為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jìn)士。乾隆三十七年(1772)正月,李調(diào)元進(jìn)京補(bǔ)考功司主事,與朱孝純、姚鼐、祝德麟、程晉芳、吳燝等名士多有往來?!队甏逶娫挕肪砭泡d:“朱子穎候補(bǔ)在京,為余作《醒園圖》。所謂醒園者,先君之別業(yè),其園在羅江,今改綿州,治之北二十里云龍山,蓋取杜少陵《題瀼西新草屋》第三章詩意也……而又匆匆補(bǔ)官赴京,然思之不置,因?qū)僮臃f為圖,一時同館閣部院諸公俱有詩?!?李調(diào)元著,詹杭倫、沈時蓉校正:《雨村詩話校正》,巴蜀書社2006年版,第213頁。此詩即姚鼐為《醒園圖》所題詩。

      五、《題淠西別墅圖》

      落葉荒林但聚鴉,偶隨晴日到君家。竹籬茅舍臨淠水,為瀹春風(fēng)自焙茶。如舟小屋蔽松筠,研麝香中接古人。傳拓右軍書六十,更無人道庚郎貧。

      家藏陳眉公刻右軍六十帖板。2吳康霖纂:同治《六安州志》,《中國地方志集成·安徽府縣志輯》第十八冊,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頁。

      按,此詩輯自同治《六安州志》卷四《山水下》,其載:“田家灣,州西淠河對岸,多茂林修竹,佳果異卉。楊景曾淠西別墅在焉。御史姚鼐《淠西別墅圖》詩……(詩略)?!?吳康霖纂:同治《六安州志》,《中國地方志集成·安徽府縣志輯》第十八冊,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頁?!皸罹霸?,字蔭棠,號召林,自號竹栗園丁。性磊落,好古博雅,工詩善書畫……于淠河西構(gòu)別墅,多植竹栗,日招勝友,徜徉嘯詠于其中。當(dāng)代名流聞而慕之,黃宮保鉞繪為圖,鄒探花燮賦其勝,輦下諸公題詠殆遍焉?!?吳康霖纂:同治《六安州志》,《中國地方志集成·安徽府縣志輯》第十八冊,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43頁。陳用光《太乙舟詩集》卷四有《楊介坪同年懌曾屬題其從弟淠西別墅圖》詩,此詩即姚鼐為《淠西別墅圖》所題。

      六、《送頻伽東歸》

      江津起漲泛吳天,欲掛離帆風(fēng)颯然。小別玉顏應(yīng)未老,巨材深谷且忘年。棲遲政爾為親屈,骯髒寧希得眾憐。留語斯須聊記取,藥闌花謝草如煙。5郭麐:《靈芬館詩初集》,《清代詩文集匯編》編纂委員會編:《清代詩文集匯編》第四八五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頁。

      按,此詩輯自郭麐《靈芬館詩初集》卷一,前為《奉和姚惜抱夫子送行之作》,后附此詩,署“姚鼐姬傳”。劉聲木《桐城文學(xué)淵源考》卷四:“郭麐字祥伯,一字復(fù)翁,號頻伽,吳江人,諸生。師事姚鼐,工詩、古文詞?!?劉聲木撰,徐天祥校點:《桐城文學(xué)淵源考撰述考》,黃山書社2012年版,第162頁。此詩作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郭麐《樗園銷夏錄》卷下亦載:“庚戌歲余游金陵,將求一館以為負(fù)米之養(yǎng)。當(dāng)路貴人皆素相識者,曾莫為力。旅食幾半載,困而歸。中寄家書不敢明言,恐詒老母憂。典衣寄銀,云出自館谷?;虿蛔?,先生時以束脩益之。及余歸,先生書一詩扇頭見送云……(詩略)?;厥着f游,頭顱如許,展讀師語,不勝慨然也。”7錢仲聯(lián):《清詩紀(jì)事》,鳳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2~1513頁。

      七、《貴西兵備道趙先生翼家傳》

      先生姓趙氏,諱翼,字耘松,號甌北,常州府陽湖人也。生三歲,日能識字?jǐn)?shù)十。十二歲,學(xué)為文,一日成七藝,人皆奇之。乾隆庚午,舉順天鄉(xiāng)試。已而選授內(nèi)閣中書,入直軍機(jī)。大學(xué)士傅文忠公、汪文端公咸倚重焉。辛巳成進(jìn)士,殿試進(jìn)呈一甲第一,而陜西王文端公杰居第三。純皇帝謂自國朝以來,陜西未有以第一人舉者,遂易文端為第一,而先生之才則固已心識之矣。

      丙戌,由翰林編修授廣西鎮(zhèn)安知府。鎮(zhèn)居廣西極邊,民淳訟簡,而倉谷出入,吏緣為奸,先生痛革其弊,鎮(zhèn)民悅服。每巡行,村民輒舁入其村,謂我公至矣,奉酒食為恭敬。所治皆如之。先是,鎮(zhèn)民與安南民入云南土富州為奸,事發(fā),捕獲百馀人,而其魁農(nóng)付奉顧逸去,前守以是罷官。已而付奉死于安南,獲其子并獲其尸,驗之良是??偠嚼罟虉蛞善錇榍笆氐赖兀恢?,先生申辨,李怒劾之,適朝廷用兵緬甸,命先生赴滇贊畫,乃追劾疏還。明年返鎮(zhèn),李公乃示意監(jiān)司,欲先生稍折節(jié)而移之守廣州自助。先生不肯,遂以他屬,而適奉特旨調(diào)先生廣州監(jiān)司,乃服先生之有守也。

      在廣州,決獄平,獲海盜一百八人,按律皆當(dāng)死。先生詳讞分別,殺三十八人,馀遣戍。辛卯,擢貴西兵備道,而以廣州他讞事降級調(diào)用。先生遂乞養(yǎng)親而歸。丁未,臺灣民林爽文作亂,李公赴閩辦軍事,道過常,邀先生偕往。時兵將云集,咸謂不日蕩平。先生詢察情形,亟請李公密調(diào)粵兵為備。既而總兵郝壯猷敗遁,游擊鄭嵩被殺,□勢大振,而粵兵適至,人心始安。已乃籌海運(yùn),增雇值,給衣裝,奏輒報可。李公夙以綜核為政,先生每事濟(jì)以寬大,迄事平,先生之力居多。始先生贊畫滇軍,傅文忠公為經(jīng)略進(jìn)征緬甸,議大兵由戛鳩江進(jìn),而命提督五福由普洱進(jìn)。先生曰:“戛鳩、普洱按圖相距不過三寸,而實是四千里而遙。兩軍既進(jìn),聲息不相聞,進(jìn)退維谷,此危道也。大兵欲渡戛鳩,則偏師宜由蠻暮老官屯進(jìn),夾江而下,庶兩軍可互為聲援?!蔽闹覐闹?。先生之善籌軍事多類此。

      臺灣既定,李公欲奏起,先生固辭之。因游武夷,遍歷浙東山水之勝,一發(fā)之于詩。先生固善詩,自少游京邸,歷館閣,與諸賢士大夫相酬唱;歸田后,朋游故舊,杯酒相過從,日賦詩為笑樂。其詩與同時袁簡齋、蔣心馀齊名,世所傳《甌北集》也。其他著述凡十馀種,而《陔馀叢考》《廿二史札記》尤為人所稱道云。

      先生與鼐俱以乾隆庚午得舉,越六十年而為嘉慶庚午,先生八十有四,而鼐亦年八十,循例重赴鹿鳴,賜三品銜,而鼐亦得四品銜,乃相與會于鐘山,屈指知交,零落殆盡,先生喟然曰:“某少孤,貧不自振,謬以非才,入侍館閣,分校多士,中年洊登繁劇,奔走軍旅,未垂白而養(yǎng)拙丘園,上獲終養(yǎng)慈母,下獲撫字孫曾。今又叨蒙上賜爵秩逾等,生人之遇,可謂榮幸,皆兩朝圣人高厚之恩也?!毕嗯c泫然者久之。今歲四月,先生卒于家。其子以狀訃,乃按其事而傳之。

      子:廷英、廷偉、廷俊、廷彥。孫十人。曾孫四人。1錢儀吉纂,靳斯校點:《碑傳集》,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2488頁。

      按,此文輯自錢儀吉《碑傳集》卷八十六。是集凡一百六十卷,收錄自后金天命紀(jì)元至清嘉慶朝約二百馀年、兩千多人的碑傳之文,采擷豐富,考訂精審。且碑傳狀記多為私家撰述,可信度較高,能補(bǔ)正史之不足?!侗畟骷饭彩找ω疚陌似似?,其馀七篇已收入《姚鼐詩文集》。錢仲聯(lián)《清詩紀(jì)事》載:“趙翼字云崧,號甌北,江蘇陽湖人。乾隆二十六年辛巳進(jìn)士,授編修,歷官貴西兵備道。有《甌北詩集》五十三卷、《詩話》十二卷。”2錢仲聯(lián):《清詩紀(jì)事》,鳳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0頁。趙翼是清代著名史學(xué)家,乾嘉詩壇的重要作家。姚鼐與趙翼同為乾隆十五年(1750)舉人,六十年后,嘉慶十五年(1810)秋,二人又同赴鹿鳴宴。姚鼐《題趙甌北重赴鹿鳴圖》詩云:“六十年前幸附君,見君登第應(yīng)卿云。禁闈持橐猶瞻近,滇海分符遂離群。見說懸車耽撰述,極思操慧接清芬。而今起冠嘉賓會,何意工歌又共聞!”3姚鼐撰,周中明校點:《惜抱軒詩集后集》,《姚鼐詩文集》,黃山書社2021年版,第248~249頁。與此文“先生與鼐俱以乾隆庚午得舉,越六十年而為嘉慶庚午,先生八十有四,而鼐亦年八十,循例重赴鹿鳴,賜三品銜,而鼐亦得四品銜”句相合。趙翼卒于嘉慶十九年(1814)四月,是時八十四歲的姚鼐仍主講鐘山書院。此傳除可完善趙翼生平、補(bǔ)充二人交游外,本身選材真實,剪裁精當(dāng),文辭精煉,刻畫生動,為姚鼐傳記文中的少有者。

      八、《跋顏真卿楷書竹山堂連句冊》

      顏魯公《竹山連句詩》,舊《魯公集》所未載。鼐在四庫館時,據(jù)梁蕉林相國《秋碧堂帖》所摹,補(bǔ)入集內(nèi),然未見元跡也。今于冶亭先生處睹此墨本,即蕉林所用以入石者也。其前有敘,蓋斷損僅存七字,裝者連綴于其首。又內(nèi)“穿”字下半斜出。小字內(nèi)“詹事司直河南房益”,直、益二字皆本損而裝者蹙之,遂以“直”為“旦”,梁摹因之。觀此知皆為裱工之失,非其本然也。

      嘉慶丁卯十二月朔,桐城姚鼐觀因題。1姚鼐:《跋顏真卿楷書竹山連句冊》,故宮博物院網(wǎng)站.[EB/OL].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handwriting/231115.html。

      按,此跋輯自故宮博物院藏《顏真卿楷書竹山堂連句冊》,后鈐“姬傳”印。除姚鼐此跋外,另有米友仁、鐵保、葉恭綽題跋。《竹山堂連句》冊,傳為顏真卿書,絹本楷書?!傲航读窒鄧奔戳呵鍢?biāo),字玉立,號蕉林,直隸正定(今屬河北)人。明崇禎十六年(1643)進(jìn)士,入清官至保和殿大學(xué)士。精于鑒賞,所藏法書名畫甲天下,刻有《秋碧堂法帖》。姚鼐此跋主要表達(dá)兩點內(nèi)容:其一,此帖文字舊《魯公集》所未載,自己曾據(jù)《秋碧堂帖》補(bǔ)入集內(nèi);其二,認(rèn)為此帖與《秋碧堂帖》字跡不同系“裱工之失”。值得注意的是,姚鼐對此帖的真?zhèn)蝺?yōu)劣并未明說,只稱此為“墨本”而非“真跡”。事實上,此帖為后人偽作,而姚鼐作為鑒賞大家,鑒定此帖自然不在話下。此跋作于嘉慶十二年(1807),是時姚鼐主講南京鐘山書院。“冶亭先生”即鐵保,時任兩江總督。此跋系姚鼐應(yīng)鐵保之囑而作,雖然寫得較為委婉,但姚鼐并未因曲意逢迎而輕下結(jié)論。故此跋可見姚鼐極高的鑒賞功底和獨立的學(xué)術(shù)品行。

      九、《題宋拓多寶塔碑》

      四十年前,鼐于京師見陳紫瀾宮詹所弆宋拓《多寶塔碑》,最為完好,每至其家或取出摩挲竟日。南歸后邈不可見,但時存胸臆耳。今在金陵,稼門制軍自武昌以此本寄示,一旦頓還舊觀,衰眊之目為之復(fù)明,而中有辛楣、夢樓諸賢題識,覽其遺跡,已為古人,又不勝愴惻矣。

      嘉慶戊辰七月十八日,姚鼐題。2靳永:《顏真卿多寶塔碑》,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版,第44頁。

      按,此文輯自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宋拓《多寶塔碑》,后鈐“姬傳”印。此拓前有錢大昕隸書十二字引首及題記、伊秉綬隸書四字引首、王澍題額。除姚鼐此跋外,另有汪志伊、程瑤田、沈初、王文治、陳鴻壽、吳賢湘、法良、郭麐、梅曾亮、曾燠、吳式芬、安樹森、徐德鑾等人題跋?!瓣愖蠟憣m詹”即陳浩,《桐城文學(xué)淵源考》卷二載:“陳浩字紫瀾,昌平人。雍正甲辰進(jìn)士,官詹事府少詹事。師事方苞,篤信其說?!?劉聲木撰,徐天祥校點:《桐城文學(xué)淵源考撰述考》,黃山書社2012年版,第93頁。“稼門制軍”即汪志伊,字莘農(nóng),號稼門,桐城(今屬安徽)人。由舉人發(fā)山西,歷任武鄉(xiāng)、交城、武寨、陵川、陽武、靈石等縣知縣,薦擢至湖廣總督,調(diào)浙閩告歸?!靶灵埂毕靛X大昕號,“夢樓”為王文治號。此跋作于嘉慶十三年(1808)七月,是時姚鼐居南京鐘山書院,而錢大昕與王文治均已逝世,因此姚鼐覽此拓本,難免感慨。

      十、《南游集序》

      鮑生鶴崖館于壽春孫不庵之家,每謁予,必極稱不庵之賢、之才,且謂一時名流皆樂與之游。予笑曰:“子殆將為名流與?”生慚而退。翼日,出淝上周海樵古文數(shù)首,予讀而好之。翼日,又出壽春蕭雪蕉古今體詩十馀首,予讀而又好之。至是乃索不庵著述,生出其《南游集》一冊。典雅古茂,深得漢魏人氣韻。因思一言之戲,識三作者之名,讀其可傳之作,何其幸也!雖然,予甚悔失言,幾于失人。爰弁數(shù)言,以志吾過,兼以謝生。是為序。

      嘉慶戊辰春,龍山姚鼐撰。1孫克依:《湘雪軒詩》,天津圖書館藏清光緒十六年(1890)淮南孫氏重刻本,第1頁a。

      按,此序輯自孫克依《湘雪軒詩》卷首,作于嘉慶十三年(1808)春。光緒《壽州志》卷三十四亦載此文,題作《湘雪軒詩鈔南游集序》,署“國朝姚鼐桐城”2曾道唯:光緒《壽州志》,《中國地方志集成·安徽府縣志輯》第二十一冊,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30頁。?!断嫜┸幵姟饭菜姆N四卷,包括《南游集》《息影集》《煤馀集》《抱秋集》。除此序外,《南游集》卷首還有周大槐序。“鮑鶴崖”其人不詳?!皩O不庵”即孫克依,壽州(今屬安徽)人,貢生,樂善好施,善交名士,有《湘雪軒集》四卷。“周海樵”指周大槐,“字海樵,號蔭堂,安徽合肥人。道光元年辛巳舉孝廉方正。有《海樵文鈔》二卷、《詩鈔》一卷”3錢仲聯(lián):《清詩紀(jì)事》,鳳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7頁。。陳詩《尊瓠室詩話》卷一載:“壽州孫不庵明經(jīng)克依,家世素封,性耽泉石,讀書稽古,謳吟不倦。有典有則,遐追古賢。姚惜抱、周海樵序其詩,皆極稱之……自編所作詩文,為《湘雪軒集》,凡四卷。其子目曰《南游》,曰《息影》,曰《煤馀》,曰《抱秋》。”4陳詩撰,林建福校點:《尊瓠室詩話》,張寅彭主編:《民國詩話叢編》第二冊,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86~87頁?!笆捬┙丁奔词捑霸?,“字亦喬,號雪蕉,歲貢生,工詩善畫,為亳州梁巘高弟子?!?曾道唯:光緒《壽州志》,《中國地方志集成·安徽府縣志輯》第二十一冊,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27頁。姚鼐作文極少署名“龍山姚鼐”,其《漢廬江九江二郡沿革考》云:“今懷寧、桐城之間,有大小龍山,意古之龍舒境乎?”6姚鼐撰,周中明校點:《惜抱軒文集》卷二,黃山書社2021年版,第300頁。署“龍山姚鼐”或因是故。

      十一、《主園圖記》

      揚(yáng)州郡邑,于天下最名繁會。居其間者率喜作園館,以靚麗相夸尚,連趾接蔭,隱映合分,跨川彌崖,或十馀里不絕。余于乾隆四十二三年間處揚(yáng)州,從賓客游諸家名園皆遍?;蛞恢猎僦粒蛄咧粒渚拔镏两癫煌?。然后來告余者曰:昔者,某園頹廢,今欲盡矣;某園觀盛如故,而易其主人矣。屈指三十馀年,人事多變,固其理也。

      績溪程君素齋,僑居揚(yáng)州,于南郭外靜慧寺之側(cè)作小園,名之曰“主園”。意謂量地于此,古今不易,而人事無恒,己之寄此,猶客耳。其曠遠(yuǎn)之趣如此。余未識君,而君聞余撰《今體詩鈔》,輒索取雕板印傳后學(xué),其雅懷好文足尚也。今君園成為圖,俾其相知胡君黃海持以示余。余老甚矣,必不再至揚(yáng)州以尋舊跡,觀圖以思昔者之游,則今昔猶一日也。7王逢源等纂:嘉慶《江都縣續(xù)志》,《中國地方志集·江蘇府縣志輯》第六十六冊,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08頁。

      按,此文輯自嘉慶《江都縣續(xù)志》卷九,署名“姚鼐”。嘉慶《江都縣續(xù)志》卷五載:“主園在靜慧院旁,績溪程邦瑞筑。邦瑞旅于揚(yáng),地僅數(shù)弓,往來棲遲,嘗鐫為《主園圖》,有記見《藝文》。四方名人多詠之?!?王逢源等纂:嘉慶《江都縣續(xù)志》,《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第六十六冊,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54頁。程邦瑞,字素齋,績溪(今屬安徽)人,寓居揚(yáng)州,曾出資刊刻姚鼐《五七言今體詩鈔》。《姚惜抱先生年譜》“十三年戊辰”條載:“《今體詩鈔》刊行后,先生復(fù)加刪訂。十月,績溪程邦瑞校付剞劂?!?鄭福照:《姚惜抱先生年譜》,姚鼐撰,周中明校點:《姚鼐詩文集》附錄一,黃山書社2021年版,第459頁?!扒∷氖⑷觊g處揚(yáng)州”指乾隆四十一年(1776)秋至四十三年(1778)八月間,姚鼐應(yīng)朱孝純之請,主講揚(yáng)州梅花書院?!吨鲌@圖》或已佚,嘉慶十五年(1810)正月,張問陶有《題程素齋主園圖》詩,此記或作于同時。此文裁剪得當(dāng),曲折有至,文辭精煉,可見其行文之美。

      十二、《題王叔明觀瀑圖》

      余嘗有云,元人之畫譬之唐詩。承旨、仲圭諸君,固妙絕矣,然正是高岑王孟境界耳,子久、山樵則同諸子美。此幅乃叔明銳意之作,今為素伯得之,久玩此幅,乃知粗文之得力處,其本源有自來也。

      乾隆二十七年孟春月十二日,姚鼐題。1方浚頤:《夢園書畫錄》,《續(xù)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xù)修四庫全書》子部第一〇八六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13頁。

      按,此文輯自清方濬頤《夢園書畫錄》卷六著錄《元王叔明觀瀑圖大立幅》,后鈐“姚鼐”印。除姚鼐此跋外,另有李文藻、梁巘、羅天池題跋。余紹宋《書畫書錄解題》卷六載:“《夢園書畫錄》二十四卷,清方濬頤撰。卷一梁唐五代,卷二至四宋,卷五至七元,卷八至十五明,卷十七至二十四清……子箴在同、光間頗負(fù)賞鑒之名,寒家舊藏書畫多其題識,此編自序中亦及其在粵時與先曾祖鏡波公評書讀畫事,其所錄當(dāng)可征信。”2余紹宋著,江興佑點校:《書畫書錄解題》,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版,第221頁?!巴跏迕鳌奔赐趺?,字叔明,號黃鶴山樵,吳興(今浙江湖州)人,能文善畫,“元四家”之一,姚鼐《惜抱軒詩集》卷三有《王叔明山水卷》詩。“承旨”系趙孟頫,“仲圭”指吳鎮(zhèn),“子久”指黃公望,均為元代著名畫家?!八夭奔蠢钗脑澹炙夭?,山東益都人。此跋作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一月,可補(bǔ)姚鼐交游之缺,亦可見其詩畫之論。

      十三、《跋喪禮經(jīng)傳約》

      禮家說經(jīng)者謂之記。余嘗謂《儀禮》后記及《檀弓》中數(shù)十則、《郊特牲》、《喪服大傳》之類,真周人之《禮記》也。鄉(xiāng)飲酒、冠、昏諸義,乃漢人之記,故其文不能出十七篇外也,疑所謂《后氏曲臺記》者歟?義理精深,固不逮周人,而文辭高古,亦去之絕遠(yuǎn)矣。劉原父作《士相見義》,朱子嘗稱之。余讀之,其筆力亦未見高絕,是特朱子推尊前輩之辭耳。頊儒此篇亦效周、漢人說經(jīng)之體然,但句為之義,不似漢人及原父輩敷衍之繁詞,殊覺質(zhì)而近古,可謂善擇矣。

      桐城姚鼐題。3吳卓信:《喪禮經(jīng)傳約》,南開大學(xué)圖書館編:《南開大學(xué)圖書館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第二十冊,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0年版,第215頁。

      按,此文輯自吳卓信《喪禮經(jīng)傳約》卷末。“頊儒”即吳卓信,劉聲木《桐城文學(xué)淵源考》卷一:“吳卓信,字頊儒,號立峰,常熟人,諸生。鬻產(chǎn)購書數(shù)萬卷,坐臥其中,且讀且著。所為文舂容澹沱,由歸有光而上溯歐陽修,視世之艱深詰屈以為古者鄙棄不屑道。撰《淡成居文鈔》四卷、《喪禮經(jīng)傳約》一卷?!?劉聲木撰,徐天祥校點:《桐城文學(xué)淵源考撰述考》,黃山書社2012年版,第162頁。《喪禮經(jīng)傳約》一書將有關(guān)歷代喪禮的經(jīng)傳文刪繁就簡,折衷得當(dāng),并加簡釋,因此姚鼐稱之“不似漢人及原父輩敷衍之繁詞,殊覺質(zhì)而進(jìn)古”。姚鼐《禮記說》載:“吾疑冠、昏、鄉(xiāng)、射、燕、聘義,即后蒼《曲臺記》也。其所解不越漢所有十七篇外,而取義頗迂泛?!?姚鼐撰,周中明校點:《惜抱軒九經(jīng)說》,《姚鼐詩文集》,黃山書社2021年版,第141頁。《與陳碩士》載:“《郊特牲》中之《昏義》,乃《儀禮》后記,真是《禮記》矣。若《昏義》冠《燕義》諸篇,鼐疑是《后氏曲臺記》耳,非周人所記。”6姚鼐撰,周中明校點:《惜抱軒尺牘》卷六,《姚鼐詩文集》,黃山書社2021年版,第349頁。均與此跋相合。

      十四、結(jié)語

      以上新見姚鼐佚作,蘊(yùn)含的信息十分豐富。首先,這些佚作多有明確的撰寫時間,可作編年,亦可補(bǔ)充交游,對姚鼐年譜的編著也大有裨益。其次,《貴西兵備道趙先生翼家傳》《主園圖記》等文措辭得當(dāng),能反映姚鼐行文之法。最后,《題宋拓多寶塔碑》《跋顏真卿楷書竹山堂連句冊》亦可見姚鼐的金石學(xué)成就。以往姚鼐多以古文名世,其書法、金石成就多為文名遮蔽。事實上,姚鼐在碑帖法書的鑒賞上造詣極高。他愛好金石,精于考訂,對前人謬誤多有勘正,其集中有《法帖題跋》三卷,可見功力。因此,上述佚作不僅可以補(bǔ)文獻(xiàn)之缺,而且對研究姚鼐生平交游、金石鑒賞、文學(xué)主張等,極具研究價值,期未來增補(bǔ)《姚鼐詩文集》時予以采錄。

      猜你喜歡
      姚鼐
      作為禮物的書籍:姚鼐贈書與桐城派的流傳
      姚鼐書學(xué)交游考述
      書畫世界(2022年4期)2022-06-13 08:25:13
      乾嘉詩壇“混江龍”姚鼐
      佛禪老莊思想與姚鼐文學(xué)創(chuàng)作
      姚鼐詩歌中的佛教思想探微
      疏逸文氣 清雅超然
      姚鼐與袁枚詩學(xué)關(guān)系考論
      古來金陵飄梅香
      文教資料(2017年35期)2017-09-25 05:45:52
      康德“崇高”與姚鼐“陽剛”的比較研究
      姚鼐對敬敷書院的貢獻(xiàn)及其啟示
      增城市| 平原县| 甘孜县| 江山市| 西贡区| 永安市| 旺苍县| 海城市| 阳江市| 虎林市| 仁寿县| 疏附县| 长岛县| 吉木乃县| 宜君县| 武川县| 绵阳市| 若羌县| 汶川县| 荆州市| 合阳县| 铜山县| 乐昌市| 会昌县| 克山县| 凌源市| 吴桥县| 临朐县| 中超| 万全县| 中牟县| 乌拉特中旗| 新田县| 九寨沟县| 治县。| 波密县| 洱源县| 望江县| 蓬溪县| 新绛县| 镇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