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音樂教學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一環(huán),教育部明確了在新課程標準下需要加強音樂教學中器樂學習的重要性,而陶笛作為適宜課堂器樂教學的樂器之一,對于教學探索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針對中學音樂陶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用實驗研究法,結合現(xiàn)代音樂教學理論,探索優(yōu)化陶笛教學的方案并加以實踐。研究表明,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案,加強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和與學生的互動,可以有效提高陶笛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中學音樂;陶笛教學;優(yōu)化探索;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 J60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2233(2023)10-0-03
中國器樂演奏的歷史古老而悠久,其中陶笛作為一種具有音色優(yōu)美、簡單易學、方便攜帶等諸多優(yōu)點的課堂吹奏類樂器,更是受到中小學生的歡迎。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音樂教學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斷更新,中學音樂課程的質量也越來越重要。新課標的實施,對于中學音樂課堂中的陶笛教學同樣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為此需要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從而提高音樂教育的質量。
一、中學音樂陶笛教學現(xiàn)狀分析
隨著中小學音樂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引入陶笛課程。陶笛是一種音色優(yōu)美的吹奏樂器,具有簡單易學、悠揚動聽等特點,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但是,目前中學音樂陶笛教學課程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材不夠系統(tǒng)全面
由于陶笛教學還比較新穎,目前市場上缺乏較為全面的教材。大部分教師只能自行編寫教材,但是缺乏系統(tǒng)性和權威性,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教師水平參差不齊
由于陶笛課程的普及程度不高,在很多學校,陶笛課程只是由教學輔助人員或者無吹管樂器演奏基礎的普通音樂教師負責。部分教師缺乏專業(yè)的陶笛知識和技能,教學水平差異較大,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果。
(三)學生練習時長不足
學習任何一門技能都需要大量的練習和實踐,陶笛也不例外。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許多學校的教學設施和時間有限,導致學生無法得到足夠的練習機會。例如,學??赡苤话才帕嗣恐芤淮位騼纱蔚恼n程,而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學生很難達到高水平的陶笛演奏技能。同時,部分學生對于陶笛的學習興趣并不高,這也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學生對于學習陶笛沒有興趣,那么就不會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練習。這樣一來,學習陶笛的效果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無法達到預期的水平。
除此之外,還必須注意學生在學習陶笛過程中的耐心與堅持,這對學習陶笛的效果有很大影響。許多學生認為學會了基本的陶笛演奏技巧后,就可以輕松地演奏一首樂曲或者較好地表達曲目中的情感。然而,真正的陶笛演奏需要進行反復的演奏和不斷地練習,不斷糾正錯誤的演奏方式,逐步提高整體水平。因此,學生需要更加注重練習的質量和時間,以便能夠達到更高的演奏水平。
(四)關注點單一
目前很多學校的陶笛教學只注重技巧的培養(yǎng),忽略了對于音樂文化和審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樣容易讓學生陷入純粹的技術練習中,缺乏對于音樂的熱愛和理解。
因此,為了提高中學音樂陶笛教學水平,需要加強教材建設、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完善教學設施、加強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全面提升陶笛教學的質量。
二、中學音樂陶笛教學優(yōu)化方案
陶笛作為一種簡單易學、表現(xiàn)力豐富且音色優(yōu)美的吹奏樂器,是中學音樂教育中常用的課堂樂器之一。為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可從以下方面優(yōu)化中學音樂陶笛課程:
(一)創(chuàng)造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
音樂教學應該快樂、有趣味,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陶笛課堂上,可以通過播放風格鮮明、情緒歡快的音樂旋律,或者引入一些有趣的音樂小游戲等方式,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同時,教師應該注重互動,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和交流,引導他們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創(chuàng)作和表演中。此外,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能力水平,制定個性化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樣化、個性化的音樂教育。這樣,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愛,讓他們在音樂學習中獲得樂趣和收獲。
(二)積極引導學生參與
教師在講解陶笛演奏技巧和教授樂曲時,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讓他們感受到快樂和成就感。例如,在演奏時,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演奏不同的旋律曲調,或者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嘗試獨奏。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注意到每位學生的個性差異,并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和幫助,指導他們解決在演奏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比如,對于一些技巧不太嫻熟的學生,可以提供更多的練習機會和示范演奏,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心和進取精神。對于一些有濃厚演奏興趣及接收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安排更高難度的樂曲和挑戰(zhàn),讓他們有更多的創(chuàng)作和表演機會,推動他們在音樂領域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傊處熢谔盏呀虒W中應該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發(fā)展,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標和需求,調整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效果。
(三)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和表現(xiàn)
音樂教育不僅要教授技能,更要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和表現(xiàn),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陶笛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一段短小的樂曲片段或練習曲,并在課堂上表演和交流,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創(chuàng)作興趣,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xiàn)。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音樂比賽、演出等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在公眾面前展現(xiàn)自己的舞臺表現(xiàn)力和音樂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相關的指導和支持,例如選曲、編舞、表演技巧等方面的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準備和完成演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互相學習和交流,促進彼此之間的良好合作和友誼。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演奏水平,還能鍛煉他們的綜合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學生在音樂領域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
(四)提供多樣化的陶笛資源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和掌握陶笛技巧,教師應該提供多樣化的陶笛資源,例如視頻教程、示范演奏、特色樂譜等,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和反復練習,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等級的曲目和音樂素材,這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還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藝術感悟,促進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和探究。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組織集體活動、參觀演出等方式,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陶笛文化和藝術形式,激發(fā)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情,促進他們個人能力和性格的全面發(fā)展。
(五)豐富課堂內容,拓展陶笛應用范圍
陶笛不僅可以演奏民族音樂,還可以用于演奏流行音樂、古典音樂等不同類型的音樂。為了激發(fā)學生對陶笛應用范圍的探索、豐富課堂內容,教師可以引入一些流行歌曲或古典樂曲的陶笛版演奏,并讓學生自己演奏和感受,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陶笛演奏技巧。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和編曲,讓學生自己編寫一些適合陶笛演奏的曲目或改編已有的曲目,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音樂表現(xiàn)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除了音樂方面,陶笛還可以應用于文化藝術活動和手工制作等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陶笛的文化歷史和發(fā)展脈絡,讓學生參與制作陶笛和裝飾陶笛的過程,了解陶笛的制作工藝和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進一步拓展學生的陶笛應用范圍,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和感受陶笛的魅力。
三、中學音樂陶笛教學優(yōu)化實踐
(一)總體方案
實驗設計:本次實驗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教學采取上述優(yōu)化教學方案,對照組教學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案。實驗時間為8周,每周2次課,每次課40分鐘。
實驗意義:陶笛教學不僅是學習演奏技巧,更是一種表達情感的手段。陶笛作為主要的樂器載體,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同一首樂曲可以通過不同的節(jié)奏表達出不同的情感,這也展現(xiàn)了音樂的表現(xiàn)力和靈活性。
實驗過程:在陶笛教學中,除了注重情感表達外,還要關注演奏技巧,以提升教學效率。同時,也要讓學生認識到音樂的審美價值,去體會其中的美感,領悟音樂學習的本質。以《故鄉(xiāng)的原風景》課程為例,在教學中可以通過變換不同的節(jié)奏來表達其情感。
實驗結果:實驗組學生在音樂素養(yǎng)、音樂知識、協(xié)作精神、審美意識、應變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而對照組學生的學習效果則相對滯后。
(二)實驗教學實踐
1.《故鄉(xiāng)的原風景》的對照組教學
首先,介紹這首陶笛代表曲目的背景和意義。教師可以向學生簡要介紹“故鄉(xiāng)”的文化背景和意義。講述本曲在陶笛音樂文化中的地位,如何被贊美和描繪。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現(xiàn)“故鄉(xiāng)”情感類的作品,在各類型藝術作品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其次,引導學生深刻了解陶笛。教師可以向學生詳細介紹陶笛,包括陶笛的發(fā)展歷史、藝術價值、演奏技巧等。
再次,教授學生演奏《故鄉(xiāng)的原風景》。學生在準備好陶笛之后,教師講授演奏方法,這個過程需要教師逐步教授,由淺入深,幫助學生掌握陶笛演奏技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感受,指導他們表達音樂情緒。
最后,進行表演或演奏。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在課堂上表演或演奏《故鄉(xiāng)的原風景》。這是一個非常有趣和有意義的環(huán)節(jié),有助于讓學生展示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可以回顧整個陶笛課程,達到鞏固效果。
2.《故鄉(xiāng)的原風景》的實驗組教學
第一,初步了解與情感表達。帶領學生聆聽一遍《故鄉(xiāng)的原風景》,讓他們自由表達歌曲的情感,并分析主旋律和歌詞是如何體現(xiàn)這些情感的。
第二,應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展示一些《故鄉(xiāng)的原風景》配樂視頻圖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一些風景美圖,幫助他們了解不同地域的景色?,F(xiàn)在有很多科技工具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音樂與視頻的關系,輔助學生在視覺與聽覺的聯(lián)覺中做思考和引申,在演奏和舞臺表演的同時,為樂曲設計LED背景視圖,做到樂畫皆美,形神兼?zhèn)洹?/p>
第三,簡單的陶笛節(jié)奏練習。教師為學生演示不同的節(jié)奏,組織學生自由編排,演奏出自己對歌曲的情感表達。陶笛的節(jié)奏練習可以通過以下步驟進行:(1)教師為學生演奏一些簡單的節(jié)奏類型,并鼓勵學生模仿和練習這些節(jié)奏。(2)學生自由編排節(jié)奏并進行演奏。教師鼓勵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添加自己的創(chuàng)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3)學生演奏時,教師注意其演奏速度、力度和音色變化等方面的技巧,針對不同的表達方式進行指導。(4)為了使練習更具挑戰(zhàn)性,教師嘗試增加不同的打擊樂器和視聽效果,以提高學生的技巧和表現(xiàn)能力。
第四,講解演奏技巧。教師對學生的陶笛吹奏技巧進行指導,包括口型、氣息控制等,讓學生能更加嫻熟地演奏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例如,針對樂曲《故鄉(xiāng)的原風景》教師需指導學生在演奏時注意調整自己的口型,以便在吹奏音符時產生純正的音質和最佳的音色表現(xiàn)。為了表達出歌曲清新、明亮的特點,要引導學生將口型縮小,保持嘴唇盡量閉合。在演奏低音時要放松唇部,保持較松的口型。另外,在演奏《故鄉(xiāng)的原風景》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嘗試通過使用合適頻率的氣顫音來達到更加細膩、飄逸的效果。
第五,進行分組,合奏排練。教師進行長樂句的教學,讓學生理解樂曲的旋律走向及旋律感所帶來的力度、情緒等,并掌握這些音樂要素的表現(xiàn),從而能夠更自然地演奏這首樂曲。之后,引導學生分成幾組,對不同的節(jié)奏進行排練和創(chuàng)編,糾正產生的錯誤以及不協(xié)調、節(jié)奏對位不準確的部分,使整個合奏更加流暢、協(xié)調。
第六,音樂會表演。組織實驗組的學生在音樂會上進行表演,展示出他們在陶笛演奏和情感表達方面的進展。
(三)實驗教學總結與反思
1.引導學生感受音樂表現(xiàn)力
在教學之初,可通過播放音樂的方式引導學生對音樂進行感性體驗,幫助感受音樂帶來的情感,領悟音樂的表達能力。
2.介紹樂器及演奏技巧
在引導學生感受音樂表現(xiàn)力之后,介紹樂器陶笛并教授其演奏技巧,例如口型、指法、氣息等方面的基本知識,確保學生能夠正確地使用樂器來表達自己心中的情感。
3.引導學生感受節(jié)奏的變化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樂曲節(jié)奏的變化,在不同的情感背景下靈活地運用不同節(jié)奏型,引導學生通過把握節(jié)奏變化表達音樂情感。
4.引導學生領悟音樂審美價值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教授演奏技巧,更要讓學生從音樂中感受到美,了解音樂的審美價值,從而領悟到音樂學習的本質。
5.加強協(xié)作式教學
在實驗組中,加強了協(xié)作式教學,引導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互相幫助以克服難點,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效果的提高。
綜上所述,通過此次實驗教學可以看出,優(yōu)化教學方案比傳統(tǒng)演奏模仿式教學法效用性更強,能夠提高學生在音樂素養(yǎng)、音樂知識、協(xié)作能力、審美意識、應變能力等方面的發(fā)展。在實踐中,教師可以更加注重情感的表達,使學生在演奏中更自主、更具靈魂;同時,在技巧上更加關注個性化改善,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技巧和屬于自己風格的演奏方式;在教學中還可以更加注重實踐應用,通過組織音樂會等形式,鼓勵學生發(fā)揮才能,更好地展示他們的所學所得。
結 語
中學音樂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需要注重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為了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在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實施陶笛教學時,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在器樂教學中,可以通過豐富教學手段和使用學習工具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淺層次的興趣激發(fā)開始。同時,應采用規(guī)范化的教學手段來改善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利因素。在陶笛教學中,學生首先需要感受和模仿教師對陶笛的演奏,重點是指法、氣息和節(jié)奏的變化。為了讓學生把陶笛演奏成為日常的習慣,教育教學應通過安排相應的課程,以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順序進行教學。
參考文獻:
[1] 王國紅.音樂社團異彩紛呈—中學音樂社團教學策略芻議[J].學周刊,2022(14):160-162.
[2] 李鷗.中學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戲劇之家,2022(20):178-180.
[3] 洪建亮.育人為本的音樂教育—中學音樂課程育人價值的發(fā)掘和實施[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3(05):52-54.
(責任編輯:馮津瑜)
[收稿日期] 2023-09-20
[作者簡介] 馬紅磊(1987— ),男,本科,重慶兩江新區(qū)云創(chuàng)初級中學一級教師。(重慶 4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