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亞飛
摘 要:新時期背景下,如何有效觀察、幫助幼兒提高游戲水平,成了當前廣大幼教工作者重點探究的課題。本文緊扣上述課題,首先分析了幼兒教師在幼兒園游戲活動中進行有觀察與指導的重要性,其次探討了幼兒教師在觀察與指導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一些觀察與指導的策略,希望能為相關教育教學工作者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幼兒園游戲活動;觀察;指導;全面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1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7-0078-03
幼兒園一日活動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游戲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前期經驗和教師的觀察引導。唯有通過觀察和指導,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內在的需要和個別差異,這是偉大教育家蒙臺利梭提出的見解。在幼兒園游戲活動中,只有進行了有效觀察,才能得到真實的感受,并做出一系列反應。所以,幼兒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時,要在觀察的基礎上了解幼兒狀況,進行科學指導、幫助,在提高活動質量的同時,順利完成預期的游戲目標。
1.幼兒園游戲活動中幼兒教師觀察與指導的重要性
幼兒園游戲的開展,主要是為了給幼兒創(chuàng)造更加廣闊的學習、發(fā)展空間。在設計游戲內容、形式時,幼兒教師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并以相關教學目標為引領,開展豐富多樣的游戲活動。幼兒在成長發(fā)展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遺傳、環(huán)境等。幼兒的身心特征、能力等往往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幼兒教師要進行游戲觀察,非必要不介入,必要時適時介入,才能保證幼兒游戲的真實水平的發(fā)揮,不干擾幼兒的游戲活動,在安全問題可能發(fā)生時,適時介入,及時引導,保證幼兒安全、有序地參與到游戲活動當中。當然,這就意味著幼兒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支持者的角色,根據(jù)不同幼兒的實際表現(xiàn),針對幼兒的性格特點、喜好等,予以相應經驗提升的指導,為幼兒成長發(fā)展助力。同時,這個過程也能夠增強幼兒的參與興趣和積極性,使幼兒完全融入其中,獲得更加顯著的成效。另外,幼兒園階段的兒童處于成長發(fā)展的起始階段,年齡相對較小,各項能力還處于薄弱階段,在游戲活動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或是遇到突發(fā)狀況,對于無法預料的事件,給幼兒的影響往往是巨大的。而且,幼兒缺乏閱歷、精力,不懂得如何與伙伴友好相處,對于游戲活動中的工具、材料,在操作上可能也有一些困難,無法做到合理、有效地操作。這個時候,幼兒教師的觀察和指導就顯得尤為關鍵了,通過觀察,幼兒教師分析問題,尋找解決策略,幫助幼兒經驗提升,有效引導和啟迪幼兒,實現(xiàn)思維能力發(fā)展和游戲經驗水平的提升。不僅如此,幼兒教師發(fā)揮自身的作用,改變幼兒的思維方式,學會正確與他人相處,提高幼兒社會交往能力,這對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是十分有利的。
2.傳統(tǒng)幼兒園游戲活動中幼兒教師觀察與指導的問題
就以往幼兒園游戲活動情況來看,部分幼兒教師觀察與指導還存在一些問題,以下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其一,缺乏有效觀察。一些幼兒教師將游戲活動當成普通的放松活動,很少科學、有效地觀察幼兒,極大程度上忽視了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表現(xiàn)、變化。而且在游戲活動中,幼兒始終處于活動狀態(tài),因此幼兒教師難以觀察全體幼兒。部分幼兒教師對游戲活動的存在認知差異,觀察重點也有一些差異,不但沒有意識到觀察的重要性,對于觀察的方式、措施也缺乏正確理解,這就對游戲活動的成效帶來了直接的影響。其二,存在消極、強制介入的情況。一些幼兒教師在介入時有些盲目、隨意,未能結合放手游戲的理念進行有針對性性觀察,與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進行有機整合,具有一定的誤區(qū),認為自己只要準備好游戲活動需要的器材、游戲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即可,無須指導幼兒。在活動中,部分幼兒教師在觀察時“蜻蜓點水”,放任自由,放羊式活動,使游戲活動只是反復地重復游戲,而沒有真正提升幼兒的游戲經驗水平。除此以外,部分幼兒教師的介入有一些強制性,將重心放在了游戲活動的成效上,沒有重視給幼兒營造寬松的游戲氛圍,用自己的意識強加到幼兒,沒有觀察幼兒,傾聽幼兒的想法,形成有效的措施幫助幼兒提升游戲經驗水平,取代幼兒,為幼兒做決定,未能綜合考慮,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游戲活動的開展。
3.幼兒園游戲活動中幼兒教師觀察與指導的策略
(1)創(chuàng)設適宜的游戲環(huán)境
教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的游戲環(huán)境,環(huán)境是幼兒有形的游戲條件。在活動前,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游戲材料,材料要是低結構,便于幼兒思維發(fā)展的。同時教師要營造寬松的游戲氛圍,作為觀察者角色看幼兒游戲,聽幼兒的對話和描述,思考幼兒的發(fā)展。教師不過多的干預和介入幼兒游戲,當幼兒碰到游戲瓶頸時,教師可以通過平行游戲及適時介入的方式進行游戲的指導和幫助,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游戲的自信,提高游戲水平。
(2)做好游戲前準備
一方面,教師與幼兒保持平等的關系,尊重幼兒,給幼兒創(chuàng)造機會,讓幼兒直抒己見、暢所欲言,共同參與到游戲規(guī)則的制定中。但是在過去,當幼兒出現(xiàn)與原定規(guī)則不符的行為或舉動時,一些幼兒教師往往會“親臨現(xiàn)場,靠前指揮”,顯然,幼兒教師占據(jù)了主體地位,幼兒往往是被動接受,很少有自我展示的機會。時間一長,幼兒的參與興趣、熱情大受打擊,不愿意再參與其中,影響游戲活動的質量和成效。所以,幼兒教師就有必要適當轉變思路,以幼兒為中心,引導幼兒參與到游戲規(guī)則的制定當中,鼓勵幼兒自主思考,直抒己見、暢所欲言。這樣,幼兒成了游戲活動的“主人公”,不但可以增強對游戲活動的認同感、參與感,其規(guī)則意識也能夠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精心選擇游戲活動的素材。在投放游戲素材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包括游戲活動的主題、幼兒的喜好、需求等,進行適當?shù)恼{整和改進,換句話來說,就是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特征和需求選擇并投放恰當?shù)挠螒虿牧?。例如,針對小班階段的幼兒,教師可以選擇一些低級結構的材料;針對中班和大班階段的幼兒,教師可以適當有一些高級結構的材料。與此同時,幼兒教師還要綜合考量全體幼兒的能力發(fā)展情況,尤其是對于能力弱幼兒,更要予以高度重視,加強與他們的交流和互動,增強其參與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適當加大難度,調動更多幼兒的探究積極性,促進幼兒探究能力、實踐能力的有效發(fā)展。
(3)做到有效觀察
蘇霍姆林斯基是著名教育實踐性和理論家,在他看來,幼兒教師能否在游戲、參觀以及課外休息時間內觀察幼兒的腦力和體力勞動,并將觀察結果轉化成對幼兒施加個別影響的方式與方法,在極大程度上決定了幼兒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其實,這是教育價值觀的有力體現(xiàn),可以系統(tǒng)分析觀察結果,探尋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助推幼兒全方位發(fā)展,這也是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的直接印證。在日常工作中,幼兒教師要與幼兒交流、互動,與其展開心靈深處的對話,通過飽滿的熱情來帶動幼兒,讓幼兒更愿意投入進來,實現(xiàn)又好又快發(fā)展。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認真觀察幼兒行為以及游戲過程,才能真正走近幼兒,了解幼兒的真實想法,給幼兒提供更好的指導和幫助,實現(xiàn)身心方面的健康發(fā)展。那么,在實際的幼兒園游戲活動中,如何保證觀察的有效性呢?首先,確定觀察內容。例如,在區(qū)域游戲活動中,幼兒要選擇區(qū)域時,幼兒教師就必須認真觀察,明確幼兒選擇的區(qū)域,并思考:有的區(qū)域人非常多,有的卻寥寥無幾,這是為什么?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參與度如何?在具體實踐中是否存在創(chuàng)新之處?認真分析上述問題,并有效解決,日后更加順利地開展游戲活動。其次,觀察需要有側重點。在幼兒園游戲活動中,任何一次觀察都必須要有側重點,如對于小班階段的幼兒,可以將重心放在游戲材料的使用情況以及游戲規(guī)則的遵守情況上;對于中班階段的幼兒,可以重點觀察幼兒人際交往情況、使用材料是否有創(chuàng)新等;對于大班階段的幼兒,則可以將其探究、創(chuàng)新、分工合作、解決問題等能力作為重點,認真觀察。需要說明的是,如若在區(qū)域游戲活動中,對于各個區(qū)域,也要有所側重,如在角色區(qū)域中,要認真觀察幼兒的演繹是否形象、生動;在閱讀區(qū)域中,要圍繞幼兒閱讀、表達方面的能力,就此進行觀察。再次,選擇恰當?shù)挠^察方式、方法。對于不同的幼兒和場景,幼兒教師選擇的觀察方法也有些區(qū)別,如在游戲活動開始和結束的時候,幼兒教師就可以通過巡視的方式進行觀察,掃視幼兒的真實情況、表現(xiàn),判斷是否有扎堆的情況,是否有安全隱患等。最后,將自己的觀察情況記錄下來。可以說,觀察記錄是幼兒教師對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言行舉動的反思,也是幼兒教師與幼兒在互動中產生的理解。將自己的觀察情況記錄下來,不但有助于幼兒教師檢驗游戲活動成效,如目的是否明確、哪些地方存在不足、幼兒表現(xiàn)是否與預期相符等。其實,就是記錄下自己觀察到的幼兒的行為、舉動,對游戲活動狀況有更好的分析,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改正,讓后續(xù)游戲活動更加高質、高效。
(4)把握引導時機
幼兒有著無窮的想象力,在開展幼兒園游戲活動時,幼兒教師要在認真觀察幼兒行為表現(xiàn)、學習品質的基礎上,有效指導幼兒,幫助幼兒解決游戲活動中遇到的問題,走出困境。當然,這就意味著幼兒教師要把握好指導的時機,切忌盲目、隨意地指導,干擾幼兒游戲活動,并重點關注幼兒的探究意識和能力。教師要注重介入時機。當幼兒教師發(fā)現(xiàn)幼兒受到安全威脅時,就要及時介入。例如,在建構游戲活動中,幼兒在拿取、放置積木時,無意中傷害到其他幼兒,此時幼兒教師介入,引導幼兒思考:怎樣拿取、放置積木,才不會對他人造成傷害呢?幼兒之間出現(xiàn)摩擦時,如產生語言或肢體沖突、成果遭到破壞時,幼兒教師也要迅速打斷游戲活動,并積極干預;當幼兒有積極、良好的表現(xiàn)時,如與他人合作、協(xié)商,能夠禮讓他人時,幼兒教師予以肯定、表揚,在起到激勵作用的同時,帶動更多幼兒的積極性;當幼兒遇到困難,且無法憑借自己或團體力量解決時,幼兒教師第一時間進行指導、點撥,保證游戲活動的順利進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幼兒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指導方式。通常情況下,可以采取隱性和顯性指導。例如,在建構游戲活動中,幼兒第一次接觸建構積木,幼兒教師就可以鼓勵幼兒將積木的輪廓繪制出來,并將其張貼在對應的積木前,便于積木的收取。明確游戲活動的主題后,幼兒教師在搭建處放置事先準備的實物圖和幼兒的設計圖,以此提醒、引導幼兒。實際上,這就是隱性指導。不同于隱性指導,顯性指導主要有兩種,分別是語言、行為指導。前者包括提示、提問、表揚、鼓勵等。
(5)開展多元評價
評價是游戲活動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一門藝術。在幼兒園游戲活動中,也要注重評價,并采取多元化的評價形式進行點評和指導。例如,在玩沙游戲“泰坦尼特號”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視頻各種方式對幼兒的作品進行分享評價,除了常規(guī)評價,還可以讓幼兒自我評價、互相評價,讓評價更加客觀、科學,對幼兒成長發(fā)展大有裨益。對于評價內容,一邊評價共性問題,一邊通過講評活動來充實游戲活動的內容。在實際的游戲活動中,規(guī)則問題、動作技能問題是較為普遍的,此時,幼兒教師就可以將幼兒組織起來,就此展開集體交流,讓幼兒對游戲規(guī)則、行為、操作技能等有更加清楚的認知,有效避免再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又如,在“建構水渠”的游戲活動中,幼兒使用適量的沙子和管子拼搭、挖掘,但出現(xiàn)了“塌方”問題,直至活動結束,也沒有找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為了有效避免幼兒積極性受到打擊,教師就可以在大屏幕上回放幼兒的游戲過程,鼓勵幼兒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思考解決的方法,并進行反思、歸納、總結,讓幼兒在下次游戲活動中嘗試調整游戲策略,從而解決問題。如此,不僅延伸了游戲活動的內容,還有效鍛煉了幼兒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而言之,幼兒教師的觀察與指導在幼兒園游戲活動中尤為關鍵,在教學實踐中,幼兒教師要創(chuàng)設適宜的游戲環(huán)境、做好游戲準備、做到有效觀察、把握指導時機,并落實多元評價,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身的觀察、指導作用,引領幼兒高質高效地完成游戲活動,在積累豐富知識、技能的同時,形成良好的綜合素質,為幼兒后續(xù)學習與終身發(fā)展奠定建設基礎。
參考文獻
[1]吳妮. 淺談幼兒自主游戲中教師的有效觀察[J]. 課堂內外(小學教研),2021(07).
[2]焦艷. 重新認識幼兒游戲的綜合性特征[J]. 學前教育研究,2021(08).
[3]歐賽萍. 游戲印記:幼兒游戲評價的可視化[J]. 學前教育研究,2021(12).
[4]王麗燕. 幼兒園教學游戲改革思路探討[J]. 考試周刊,2021(23).
[5]花嘉奇,馬麗枝.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中游戲精神的探索與思考[J]. 基礎教育研究,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