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提出,讓學"/>
吳迪
摘 要:體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發(fā)展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體育與健康> 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提出,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提高身體素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為社會培養(yǎng)全方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本文以體育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策略為研究對象,從體育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出發(fā),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了解非智力因素的概念、作用及特點,進一步探討體育教學與非智力因素的關系及意義,分別指出體育教學中的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內容為動機、興趣、情感和意志力,并闡述其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與體現(xiàn),最后圍繞這四方面內容針對體育教師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出建議,旨在通過體育教學為健全學生人格、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做出貢獻。
關鍵詞:體育教學;非智力因素;教學方法
1 選題依據(jù)
智力因素在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視,而非智力因素作為學習的動力也非常重要,兩者相結合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對于體育學科來說,除了能提高身體素質、保持健康、提高生活質量之外,還能通過體育鍛煉培養(yǎng)非智力因素中的學習動機、興趣愛好、個人情感、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少學生的智力因素雖然存在不足,但在學習時有毅力,面對重要考試時往往能沉著冷靜,超常發(fā)揮。因此,非智力因素也是全方面發(fā)展的重點。體育作為教育的一部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力,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人際交往能力。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都有很大幫助。
2 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非智力因素,又稱為非理性因素,是指有利于人們進行各種活動的智力因素之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總稱。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動機、意志、情感和興趣。這些內容又表現(xiàn)為個體的學習動力、對學業(yè)的熱情、對挫折的忍受能力與堅持不放棄的意志力??偨Y來說:非智力因素從許多方面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積極參與課堂、制定合適目標、樹立遠大理想、增強自信心,減輕學生的焦慮。由此可見,非智力因素在教學中的培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
3 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內容
3.1 動機
學習動機是指引發(fā)與維持學生的學習行為,并使之指向一定學業(yè)目標的一種動力傾向, 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在動力。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驅動作用,動機不僅決定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目標,同時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只有明確學習動機才能有學習的持續(xù)動力。
3.2 意志
意志是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根據(jù)目的支配自身的行動,克服困難,去實現(xiàn)預定目標的心理傾向。意志包括堅持、自律、自覺等良好品質,它也是思想品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意志在人們遇到困難時能夠使人采取積極的克服困難的態(tài)度。
3.3 情感
情感是一種特殊的主觀意識,必定對應著某種特殊的客觀存在,問題的關鍵在于能否找到這種特殊的客觀存在。如人在認識客觀事物時會產生正向或負向的態(tài)度,正向情感能夠轉化為學習動力,有助于促進學習。
3.4 興趣
興趣是個性傾向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是個人為探索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態(tài)度和傾向。當一個人對某種未知事物產生興趣時,就會產生強烈的探索、求知欲望,從而能讓人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4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與特點
非智力因素在個體認知的過程中并不直接接收、加工、處理信息,但在教學中,非智力因素一旦形成穩(wěn)定的個性心理意識傾向后,就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對知識的渴求,提升個人能力,這些都直接影響學習的質量和效果。這些推動作用在體育教學中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非智力因素能夠幫助學生建立一個目標。如果學生對于他所學習的內容感興趣,那他在學習時就會更認真、更努力。學生從內心渴望知識而去學習比在教師的督促中學習更有效,被動的學習是消極的,會讓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失去學習目標,不想學習。非智力因素能讓學生排除外界干擾,提升心理能力,參與課堂學習。所以在體育教學課堂中,非智力因素是保證學生學習動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5 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非智力因素的意義
深化體育教學改革要求學校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體育鍛煉越發(fā)受到重視。學校體育教學作為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體育文化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可以推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團結奮斗、積極向上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對于學生的學業(yè)和全面發(fā)展有很大的作用。體育課程教學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學生在體育課程教學中,通過設置符合自己的目標與同伴的交流合作,最終完成練習,以此達到身心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6 體育教學中主要的非智力因素
6.1 學生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學生的體育學習中具有驅動作用。學習動機可以讓學生在接受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產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內部需要,從而形成學習的動力,推動學生參與某個體育項目,從而達到學習和鍛煉的目標。例如:初中學生在中考時需要參加1000 米/ 800 米長跑測試,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學生就會更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這就是學生的內部動機。內部動機能推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使學習的動力維持時間更長。
6.2 學生的意志力
學生是否具有意志力,是其在體育教學中能否克服困難,達到學習目標的必要條件。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學生是否能夠克服困難,關鍵就在于是否具有堅定的意志力來調節(jié)自身的情緒和行動。例如:體操的杠上動作練習對學生的體能、力量、技巧的要求都非常高。意志力較強的學生會想辦法克服困難,勤加練習,意志力較弱的學生遇到難題時容易放棄,懶惰懈怠。
6.3 學生的情感
情感是一種特殊的主觀意識,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感化作用。學生的情感在體育教學中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是影響學生體育學習的重要因素。情感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還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會產生多樣的情感,正向情感會提升學生的行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負向情感會讓學生產生惰性,厭倦體育課,降低學生對于體育課的學習熱情。
6.4 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學習興趣是影響體育教學的非智力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在體育教學中,個人興趣會驅動學生對于體育項目產生并保持熱情和學習的欲望,讓學生主動對與體育有關的事情和信息表現(xiàn)出特別的關注,并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以實現(xiàn)最終的目標。例如:對足球運動感興趣的人會注意足球比賽、足球明星、足球服裝等,并參與到足球活動中。若學生對某個體育項目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會導致學生失去對這個項目學習的動力。
7 體育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策略
7.1 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策略
7.1.1 教學目標的多樣性
教學目標是體育課堂教學的方向,并對教學具有指導意義。學生在學習中的目標需要以教學目標為指引,體育教師在制定體育課堂教學目標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學習內容。
7.1.2 教學內容與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
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通過豐富多樣、活潑生動的教學方法教導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探索未知事物的欲望。例如:在教學時,教師改變一開始讓學生熱身后直接開始教學的方式,利用掛圖、問答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思維,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驚奇與疑問,主動去嘗試與探索。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具有邏輯性的講解,幫助學生了解技術動作,掌握技術動作的要領。
7.1.3 定期進行教學成果測試
教師可以定期地對階段性的教學成果進行測試,這樣可以為學生的學習制定短期的目標,讓學生在課堂之外主動進行體育鍛煉,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增加對體育學習的熱情,同時,也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及時跟進學習,激發(fā)上進心。例如: 教師將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通過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xiàn)與成果測試相結合,及時獲得學生學習的反饋,在形成性評價過程中也能及時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改進教學方式。
7.1.4 提供自主選擇體育活動的機會
若學生在某一個階段的學習中表現(xiàn)良好,教師可以允許學生根據(jù)自身的技能和體能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滿足學生的自主要求,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自我選擇和自我決策,而且還能增強他們的自主意識,使其主動地參與學習內容的設計,自覺參與體育鍛煉,也能更好地達到學習目標。
7.2 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某個學習內容感興趣時,興趣就能成為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所處階段的學習興趣相結合,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學習的內在動力,通過多種教學方法與學生的興趣相結合,吸引學生對課堂學習的關注。在教學方法的應用上,要考慮學生的關注點,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7.3 學習中情感的培養(yǎng)
正向情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正向情感,讓學生通過團隊合作學習,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感和滿足感,讓學生帶著熱情進行體育學習,學習效果會更好。同時,在教學中盡量避免學生對課堂產生負向情感。例如:在進行排球等團隊性運動項目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安排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意識,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加強團隊成員之間的交流磨合,讓集體情感得到升華。同時也要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解決問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挫折觀,在今后遇到困難時不退縮,保持迎難而上的積極心態(tài)。
7.4 學生意志力的培養(yǎng)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意志力是影響學生能否克服困難、完成學習目標的重要因素,它代表了學生在學習中的決心。體育運動技能的學習需要長時間的持續(xù)訓練,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內部及外部的障礙,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考驗,所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技能的學習、同伴合作來磨煉學生的意志力。例如:學生在練習長跑時,教師可以提前告知練習的目的除了提高運動成績、提高身體素質之外,還能鍛煉學生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不斷鼓勵學生堅持完成練習,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8 結語
人作為實踐的主體,實現(xiàn)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根本宗旨和最終目的,體育作為促進人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體育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對學生的身體與心靈進行塑造,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體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分支,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從發(fā)展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出發(fā),對在體育教學中如何發(fā)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進行論述,從而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其成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牛芳娟. 談非智力因素與體育教學[J]. 小學時代,2020(20):34-35.
[2] 胡嘉洋, 李濤, 張祥. 體育教學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影響[J]. 體育風尚,2019(7):88-89.
[3] 黃聰榮. 非智力因素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培養(yǎng)[J].當代體育科技,2019,9(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