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典籍的語內翻譯和語際翻譯

      2023-09-19 16:09:28殷瑤
      今古文創(chuàng) 2023年33期
      關鍵詞:滕王閣序

      殷瑤

      【摘要】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人許多的智慧結晶都凝結在典籍里。典籍翻譯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有效途徑。本文以《滕王閣序》英譯為研究對象,結合羅曼·雅各布森對翻譯的理解,來探究典籍翻譯的過程、翻譯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可以采取的翻譯方法。由于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的差異和中英文化背景的差異,譯者必須經過語內翻譯和語際翻譯進行語言的轉換,使用不同的翻譯方法來完成對原文信息的詮釋和表達。

      【關鍵詞】典籍翻譯;語內翻譯;語際翻譯;《滕王閣序》

      【中圖分類號】H31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33-010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3.032

      縱觀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大量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書籍涌入中國,中國也在向外傳播自己的文化。文化雙向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典籍翻譯是順時代潮流,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增強文化自信的有效方式。本文選取由羅經國所譯的《滕王閣序》英譯為例來研究典籍翻譯。《滕王閣序》多用四字格、對偶句、詞句文化內涵豐富、情感抒發(fā)強烈真摯,具有典籍的大部分特點。由于時間、空間、社會、歷史等原因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存在差異,現(xiàn)在漢語和現(xiàn)代英語差異大。羅曼·雅各布森的翻譯觀強調了同一語言和不同語言的轉換,給典籍翻譯以啟示。

      一、羅曼·雅各布森翻譯劃分

      羅曼·雅各布森從語言學的角度將翻譯分為:1.語內翻譯指的是在同一語言中用一些語言符號解釋另一種語言符號;2.語際翻譯是兩種語言之間的翻譯,即用一種語言的符號去解釋另一種語言的符號。這是人們通常所認為的翻譯;3.符際翻譯是通過非語言的符號系統(tǒng)解釋語言符號,或用非語言符號解釋非語言符號。(Jakobson,1971:243)。他認為譯者的任務就是獲得原文信息,進行重新編碼,來表達兩種不同符號系統(tǒng)中的兩組對等信息。語內翻譯的產生是由于時間、空間、社會因素等原文造成的。這個過程需要譯者做解讀和判斷,才能進一步翻譯。而語際翻譯是跨語言轉換,在這個過程中,譯者要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翻譯方法對信息做出處理,從而實現(xiàn)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的轉化。

      二、典籍翻譯

      (一)典籍含義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典籍的解釋為記載古代法令、制度的重要文獻,泛指古代圖書。王榕培和王宏在《中國典籍英譯》中將典籍分為兩個義項,一是古代重要文獻、書籍;二是法典、制度(王榕培和王宏,2009:01)。所以典籍所涉及的內容是廣泛的,這些典籍是中華民族的精髓和精神財富。但是由于漢語和英語是兩種不同的語言,而且典籍中含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知識。所以典籍翻譯的一大難點就是如何去詮釋原文的含義,這要求譯者要深刻全面理解原文內容。

      (二)典籍翻譯過程

      典籍里幾乎大部分都是古代漢語,語言深奧難懂。要想從古代漢語過渡到現(xiàn)代英語,必然得經歷從古代漢語到現(xiàn)代漢語這一過程。所以中國典籍英譯過程至少包括兩個步驟:1.古代漢語轉換成現(xiàn)代漢語,這就是語內翻譯;2.現(xiàn)代漢語轉換成現(xiàn)代英語,這是語際翻譯。

      (三)典籍翻譯對譯者的要求

      翻譯結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譯者對原文的理解上,豐富的文化儲備才能真正實際促進這一步驟地完成。對原文的正確解讀是進行語際翻譯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整個翻譯過程最重要的一步。前者主要依靠譯者的理解,后者主要依靠譯者的語言能力。對于典籍的翻譯譯者不僅要有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對典籍本身的深刻研讀和理解能力,還需要其具備很強的語言處理能力。

      三、滕王閣序語言特點

      《滕王閣序》是唐代文學家王勃創(chuàng)作的一篇駢文。通過對滕王閣壯麗景色的描繪,抒發(fā)其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感。文章詞句華麗精湛,情感飽滿。

      (一)四字格

      文章含有豐富的四字格,如:四字格,如“星紛翼軫,地接衡廬、物華天寶、騰蛟起鳳、紫電清霜、虹銷雨霽、彩徹云衢、興盡悲來”,這些四字格簡潔精煉,含義豐富,包括了對地點和美景的描述、對命運的感悟,增加了句子的美感,音律和諧,文章氣勢瀟灑。四字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語內翻譯和語際翻譯的難度。

      (二)對偶句

      《滕王閣序》對偶工整有序,詞句清麗高雅,音律和諧美好?!傲仕M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王勃不僅將 “潦水”“煙光”,“寒潭”“暮山”做了對偶,給人一種朦朧清冷之感;而且動詞“盡”和“凝”的對偶呈現(xiàn)了一種動轉靜的美感; “清”和“紫”顏色上的對偶,二者相互襯托,帶來視覺上的享受?!榜T唐易老,李廣難封”在名詞、副詞、動詞上都實現(xiàn)了對偶,以并列的方式加強了感情的抒發(fā)。《滕王閣序》的對偶句展現(xiàn)了極強的藝術效果,源自作者強大的選詞能力和審美能力,也是源自作者對事物的感知能力和對人生的思考。對偶句由于同類事物的對應,會起到幫助譯者閱讀和理解的作用。當然,譯者需要在字面意思外,進一步加深理解其內涵意義,實現(xiàn)語內翻譯。

      四、《滕王閣序》翻譯

      《滕王閣序》需要經過語內翻譯和語際翻譯兩個過程:先將《滕王閣序》原文轉換成現(xiàn)代漢語,從現(xiàn)代漢語再出發(fā)翻譯成現(xiàn)代英語。根據文本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翻譯方法來實現(xiàn)語內翻譯和語際翻譯。

      (一)主語缺失

      漢語常用人稱作主語,常常省略主語,而英語常用物稱表達法。(連淑能,1993:76)。漢語中對事物的敘述是根據邏輯、事理等順序進行的,保證了其可閱讀性。以上談到的四字格和對偶句中,大量句子都省略了主語。

      例1:“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羅譯:“Meng Chang was noble and honest, but his devotion to the country was futile?. Ruan Ji was unruly and untrammeled, but he burst out crying when in dire straits. How can we learn from him?”

      “孟嘗高潔”和“阮籍猖狂”在語內翻譯時,容易理解。 “空余報國之情”和“豈效窮途之哭”顯然省略了主語,前者省略了“孟嘗”,而后者主語發(fā)生了變化,不是“阮籍”而是“我”。此時的語內翻譯,需要譯者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識充分研讀和理解來確定主語,以防誤解原文的意思而導致錯誤翻譯。羅譯文將第一個分句的后半部分主語從“孟嘗”變?yōu)椤癶is devotion”,實現(xiàn)了靈活的跨語言轉換,符合英語以物作主語的表達方法。第二個分句的后半分主語,譯者補全了主語。而且羅譯文在結構上力圖達到和原文同樣的效果。在語內翻譯的過程中,確定主語,這可能需要對句子做出結構上的分析以及對源語語境做出思考。在語際翻譯過程中,羅譯本呈現(xiàn)出增補主語,銜接更加連貫,句子結構更加完整的文本。古代漢語省略主語的例子很多,這與漢語喜好簡短精練有關。譯者對于無主語句子要給其匹配好句子本身的主語,合理處理好句子結構,在語際翻譯的過程中呈現(xiàn)出來。

      (二)用典翻譯

      用典是一種寫作手法。劉勰在《文心雕龍》對于“用典”的解釋是“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就是借用古籍中的古詩或詞句來類比,以含蓄表達與其有關的內容和思想。通常典故含有豐富的文化和歷史知識。

      1.直譯(音譯)+ 注釋

      直譯是保留源語語言特色的有效手段,但追求源語特色,有時會阻礙意義的傳達,甚至會引起誤解。注釋能夠起到緩解這種矛盾的作用。羅經國為了準確傳達原文意思,使用了大量注釋。

      例2:“……喜托龍門?!?/p>

      羅譯:“I am as blissful as if I had leaped over the Dragon's Gate.”

      “喜托龍門”同樣也是四字格。“龍門”指 “鯉魚跳龍門”中的龍門。傳說當鯉魚跳過龍門,便能變成真龍。羅譯本將“龍門”進行直譯,并添加注釋:“The Dragon's Gate is a narrow pass in the shape of a gate in the Longmen Mountain where the Yellow River flows through. It was believed that if a carp leaped over the gate, it would turn into a dragon.” 從注釋來看,譯者充分理解了“龍門”的含義,準確傳達了其隱含信息;在跨語言的轉化中,使用了直譯,簡明扼要,為了讓讀者全面理解,進行加注,其實這時語內翻譯過程體現(xiàn)在了注釋上面。

      例3:“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羅譯:“Feng Tang grew old quickly and Li Guang had difficulty getting promoted.”

      《滕王閣序》中的多數典故通過四字格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如:“陳蕃之榻”“睢園綠竹”“鄴水朱華”等?!榜T唐易老, 李廣難封”,據《史記》,“唐時年九十余,不能復為官”。馮唐在漢文帝、漢景帝時不被重用,在漢武帝時被舉薦,已九十歲。李廣,西漢名將,戰(zhàn)功卓著,卻一生都未封爵。譯者需要識別出這些典故,然后尋找出名字背后的故事。羅譯文對名字進行了音譯,并在后文添加了兩條注釋 “Feng Tang was an official of a low rank in the Han Dynasty.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Wu, he was recommended to be a high-ranking official. But it was too late, as he was already over ninety and could no longer serve the emperor.” 和“Li Guang, a military man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Wu of the Han Dynasty. He had performed many military exploits but had never been fully rewarded.”這兩條注釋很長,但是對于英語讀者來說,能夠讓他們充分理解原文想要傳達的信息和情感。如果將這些信息全都納入譯文中,必然會引起譯文信息的膨脹甚至冗余。直譯保留了原文的形式,但忽視了原文的文化信息,注釋則合理地處理了原文形式和信息傳達上矛盾。

      2.釋義

      釋義是指在譯文中不受原文字面的束縛而直接闡釋原文的語義,也可以理解為解釋性翻譯。釋義忽略了原文的形式,更注重對原文含義的闡釋。

      例4:“…… 鐘鳴鼎食之家?!?/p>

      羅譯:“There are families of great affluence, whose meals are served with many cooking tripods of food and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music. ”

      “鐘鳴鼎食”出自《史記貨殖列傳》:” 灑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馬醫(yī)淺方,張里擊鐘”。后演變?yōu)椤扮婙Q鼎食”,用于形容貴族的富貴豪華。譯者對鐘鳴鼎食以解釋性的方式來詮釋了其意義。如果不加解釋,文化差異讓英文讀者很難體會到鐘鳴鼎食的富貴程度。

      上面也談到,如果詞語的含義過于豐富,釋義可能會帶來譯文內容的極具擴張,反而不利于讀者對譯文的把控。這時,注釋會成為更好的選擇。

      3.泛化

      泛化處理是指譯者在翻譯時,改變思路,不直接對于原文中詞語進行翻譯,而是通過其上位概念進行模糊處理,也就是對原文試圖表達的意思進行泛化。

      例5:“……接孟氏之芳鄰?!?/p>

      羅譯:“……but in my early years I had the fortune to have men of virtue as my neighbors.”

      “孟氏之芳鄰”出自劉向的《列女傳》母儀篇。據說孟軻母親為教育孩子三次搬家選鄰。譯者在翻譯時并沒有提及孟母,但是孟氏的芳鄰本身就是代表著品德高尚之人將其翻譯成“have men of virtue as my neighbors”,譯者運用泛化技巧進行處理,十分簡潔明了,便于英語讀者理解。

      在一個文本富含大量的文化信息,如果出于忠實的原則進行翻譯,繁復的異語文化沖擊,加大了讀者的閱讀難度,反而會阻礙譯語讀者的閱讀。適當減少異語文化,對那些具有文化信息的詞語進行篩選,對含有重要文化意義的詞語進行翻譯,會更有利于譯語讀者對文化信息的有效吸收。

      五、結語

      文化不是單向傳播的,全球化給予我們力量推動中國傳統(tǒng)文化走出去。典籍翻譯內容豐富,涉及文化、制度、科技等。《滕王閣序》之所以流傳至今,廣為贊頌,不僅因為語言精湛、用詞豐富,還取決于語言的文化內涵和作者的情感。王勃運用簡練的語言負載了一個個具有豐富文化含義的典故,可見此人語言功底之深。但這也為漢到英的轉換加大了難度。羅曼·雅各布森的語內翻譯和語際翻譯給譯者提供了思路。語內翻譯是一個理解的過程,語際翻譯是如何去處理和安排這些所理解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借助各種翻譯方法。典籍的翻譯過程是復雜的,翻譯成果對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典籍翻譯是順應時代的潮流,也是當代譯者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韓孟奇.漢語典籍英譯的語境補缺與明晰化[J].上海翻譯,2016,(04):73-76.

      [2]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2):76-80.

      [3]羅經國.古文觀止精選英漢對照[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6):36-47.

      [4]呂志.翻譯藝術中的概念泛化技巧[J].中國翻譯,1997,(05):9-11.

      [5]莫山洪.《滕王閣序》典故運用的藝術及其文化意蘊[J].古典文學知識,2014,(05):28-34.

      [6]況彩霞.《滕王閣序》的語言藝術賞析[J].杭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03):81-86.

      [7]王榕培,王宏.中國典籍英譯[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2).

      [8]Jakobson,Roman.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A].In:Jakobson,R.,Selected Writings.2.Word and Language[C].The Hague: Mouton,1971:260-266.

      猜你喜歡
      滕王閣序
      《滕王閣序》與四美具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賞析
      不可一世的王勃和無與倫比的《滕王閣序》
      淺談《滕王閣序》的抒情特點
      人間(2016年31期)2016-12-17 18:35:56
      《滕王閣序》“落霞”聯(lián)諸辨
      《滕王閣序》“四美兩難”新解
      江西教育B(2015年7期)2015-10-13 17:01:30
      如何理解《滕王閣序》中的“時運不齊”
      王勃《滕王閣序》的經典化
      王勃《滕王閣序》的本事書寫
      《滕王閣序》典故運用的藝術及其文化意蘊
      和平县| 武平县| 沙河市| 五大连池市| 枝江市| 吴忠市| 阿勒泰市| 饶河县| 南部县| 石景山区| 介休市| 广德县| 贵德县| 新民市| 九江县| 全州县| 横山县| 宁河县| 库尔勒市| 阳泉市| 辽宁省| 麻阳| 元氏县| 师宗县| 山丹县| 米脂县| 南召县| 兴文县| 晋江市| 金寨县| 淮南市| 巴林左旗| 广西| 鱼台县| 和林格尔县| 五原县| 临潭县| 五指山市| 丽水市| 囊谦县| 平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