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霞
摘要: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是否產(chǎn)生興趣,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果。[1]因此,作為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同時要注意教學時以學生為主體,實現(xiàn)最佳的教學效果。本文就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興趣展開討論分析,以期與廣大教學工作者共同進步。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 學生興趣 策略
引言:相關部門對初中信息技術試點方案中指出: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產(chǎn)生興趣和愛好。信息技術科目是一門實操性很強的學科,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身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信息技術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缺乏興趣的原因
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如下:(一)部分教師采取單一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覺得信息技術比較枯燥;(二)部分學生和家長不重視信息技術課。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興趣的方法策略
(一)提出疑問,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一門課程最好的教師,要讓學生從被動接收學習知識,轉化為主動吸收信息技術知識。教師可以在講解知識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回答。
比如在講解信息的概念時,可以先讓學生思考什么是信息,我們生活中信息存在或者傳輸?shù)姆绞绞鞘裁矗俳又胄畔⒓夹g的概念。引導學生思考比較,并得出結論。這樣不僅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加強學生對該知識的記憶。從生活中我們能接觸到的信息入手,逐漸轉入到信息技術的理論學習。
(二)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中理論知識較為枯燥,教師可以適當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添加一些課本以外的信息技術小故事或者知識,比如講授計算機是怎么逐漸演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的。讓學生從故事中了解計算機的來源和用途,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對提升自身有何種幫助等等,慢慢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計算機使用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避免個別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要通過自己的計算機統(tǒng)籌控制課堂中所使用的所有計算機。適當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比如教師想讓學生掌握word編輯功能,可以讓他們寫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等等。
(三)任務式驅(qū)動,讓學生學有所用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學科,使用計算機進行實際的操作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實踐課程中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使用計算機打游戲、聊天等,不認真學習。除了教師統(tǒng)一控制計算機操作外,教師還可以布置課堂作業(yè),讓學生學有所用。比如教師講解完畫圖工具如何操作使用后,可以讓學生自己試著畫出圖案。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走下講臺,來到學生身邊看學生操作地是否正確,并給學生講解不理解的地方,及時指導學生如何正確操作。如此不僅可以讓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加強,也可以及時對學生是否掌握學習知識進行檢測,查漏補缺。
(四)小組合作,學生互幫互助
除了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教師在旁觀察指導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組合作,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比如在學習制作動畫時,分組比賽,哪個小組最先完成動畫制作的,而且每個人都會操作就贏得了比賽。又比如在練習打字的課程中,學生分組比賽,哪個小組字數(shù)正確率最高且時間最短的贏得比賽。通過這種比賽方式進行信息技術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還可以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信息技術。學生之間相互的良性競爭壓力比教師給學生單獨布置作業(yè)所取得的教學效果要好得多。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應以學生作為課堂的教學主體,在課堂中以提問的方式引入教學內(nèi)容,適當?shù)卣{(diào)整教學內(nèi)容,添加一些可以引起學生興趣的小故事。還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小組合作,促進學生互助學習,或者給學生布置課堂作業(yè),采用任務式驅(qū)動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成為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的學習主體。
參考文獻:
[1]李玉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0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