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留蓮
目前,多數(shù)教師在數(shù)學課堂中更關注提升學生的應用題解析能力、計算能力,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中的“說”,學生發(fā)言的機會變少,主體地位降低,其積極性也難以調動。在對學生進行“說”的培養(yǎng)時,教師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基礎知識儲備情況,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教師在課堂中要注意和學生之間進行互動,把握交流的節(jié)奏和思路,及時將知識、經(jīng)驗傳遞給學生,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創(chuàng)設情境模式教學
游戲情境創(chuàng)設。教師通過情境式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說”的熱情。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詞匯積累少,通常會出現(xiàn)表達不清的現(xiàn)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卦O計數(shù)學情境游戲,將其穿插在教材中,并設計出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在理解的前提下進入思考問題并著力解決的狀態(tài)。如教師將學生進行組隊,分配任務,讓學生可以輪流表達,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避免以教師灌輸式教學為中心的枯燥機械教育,激發(fā)學生敢說的熱情,讓學生可以在開放輕松的說話、問答中學習新知識。
問題引導式情境創(chuàng)設。對學生進行提問時,教師盡量不要一次性將條件說明,而是可以通過層遞的原則逐步引導學生挖掘問題條件,在鍛煉學生“說”的同時提高學生應用數(shù)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學生的數(shù)學表達需要更加精練準確,要有較強的邏輯性,所以學生需要具備更高的口頭表達能力及語言理解能力?;诖耍處熆梢越Y合教材內容,有計劃地訓練學生的說話表達能力。如教師可以通過教材中的情境圖編故事,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將學生引入故事中,調動學生的思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與想象能力來編說故事,結合課堂所學的知識,在研究問題的基礎上展開多方面的表達,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讓課堂充滿生機。
研究證實,當學生沉浸于深度學習的情境中,他們的反應更加靈敏、集中、活躍,學習效率也明顯提升。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需要生動。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背景下,教師可以結合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將抽象復雜的問題簡便化、直觀化,讓學生感知信息技術應用的真實性,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趣味性強、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
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較為抽象,雖然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于可觸碰、可看見的圖像形狀了解較多,但對于周長、面積的認知比較抽象,而利用多媒體設備,在音頻的引導下可以比較輕松地突破這些難點。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有選擇性、有針對性地應用電教手段,調動課堂氣氛來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講解乘除運算的過程中,低年級學生對乘除的含義難以理解。教師需抓住本質,在容易混淆的地方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進行區(qū)分,讓學生可以掌握概念。在講課前教師可以設計幾個問題,如“給3個小朋友每人5朵小紅花,一共有幾朵小紅花”“有15朵小紅花,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人可以得到幾朵”。我想,如果要讓學生理解“3×5”這個算式意義,單純依靠講解的話較為困難,而在投影設備下通過模擬擺列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能更加直觀地了解過程。
使用分層式教學提高學生“說”的參與度
考慮到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教師需要開展分層式教學。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認真做好備課,針對不同學生制訂不同的目標要求,精心設計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情境,還需要適當照顧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教師可以利用教學的空隙時間耐心地對學習能力低的學生進行輔導、鼓勵,通過談心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敞開心扉,提高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除了要求他們在課堂上進行嚴格的思維能力訓練與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還需要通過增加知識難度的方式拓展他們的知識運用能力,如讓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做奧數(shù)類拓展題,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濃厚興趣,最大程度地發(fā)掘他們的潛力。同時,教師需加強對說能力培養(yǎng)后的檢查考核工作,深入教學第一線,不斷完善聽課、檢查、鼓勵促進等工作,設立教學口試考核,通過應用題讓學生練習解題思維過程,并列式計算,加強對說的訓練。
在民主的師生關系基礎上激勵全員參與
鼓勵學生敢說、敢想的前提是民主、平等、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只有獲得了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下,學生才敢接近教師,在課堂上才能敢說。許多低年級學生雖然有說的欲望,但是不知道該怎么說、從哪里說,這就需要教師選擇容易說的問題對學生展開訓練。如在計算運用中,教師可以設計購買玩具的題目讓學生進行計算,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增強學生的表達信心,激勵學生全員參與。對于難度高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解決,常規(guī)的問題可由表達能力一般的學生回答,創(chuàng)造出人人都可以說的課堂環(huán)境。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比較跳躍,通常是想到哪里就說到哪里,語句常常不完整,教師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重點訓練,培養(yǎng)學生邊聽邊想、先想后說的習慣,提升學生規(guī)范說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過程可直觀反映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加強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在提升思維的靈活性、邏輯性、嚴密性和準確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低年級學生語言尚處于起步的階段,也是語言發(fā)展最佳階段。因此,對低年級學生展開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可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責編 桑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