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曉潔
繪本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和教育資源,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作熱情,使其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表現(xiàn)力,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的情感和社交發(fā)展。在特殊學生的教育中,繪本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工具,更是一種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資源。如何在培智小學利用繪本更好地教育特殊學生群體,值得小學美術教師深思。
一、培智小學美術教學中繪本的運用
智障兒童的小學美術教育是一項非常特殊的教育。智障兒童的智力發(fā)展不同于正常兒童,其往往需要更加耐心和細致的教育方式。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jù)智障兒童的特點,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小學美術教育是一門既注重理論,又注重實踐的學科,繪本在培智小學美術教學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給予足夠的時間
對于智障兒童來說,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因此用繪本在培智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來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首先,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能力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和進度安排。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進展和表現(xiàn),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和難度,確保學生能夠跟上教學進度,同時也不要急于求成,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掌握所學內容。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差異化教學的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和學習計劃。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一對一輔導的方式,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講解和指導。最后,教師還可以采用分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互相幫助和交流,提高學習效率和興趣。教學中教師需要耐心傾聽和回應學生的問題和需求,給予學生充分地支持和鼓勵。只有給予足夠的時間和耐心,才能幫助智障兒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力,提高學習成績和自信心。在培智小學美術教學中,足夠的時間和耐心不僅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關鍵,更是建立教師和學生之間信任和良好關系的重要基礎
(二)簡化繪本教學內容
在培智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能力水平簡化教學內容,確保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簡化教學內容:首先,教師應該選取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教材和繪本。例如在教授色彩知識時,可以選取顏色較為鮮艷、形狀簡單、易于辨識的圖案,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分步教學的方法,將復雜的技能和操作分解成幾個簡單的步驟,一步一步地進行講解和演示,讓學生逐步掌握和實踐。最后,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法,通過模擬真實情境或場景,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感受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應用價值,從而更加深入和生動地理解所學內容。以下是一個以“剪紙”簡化教學內容的案例。針對智障兒童,教師可以將剪紙教學內容簡化為以下三個步驟:第一步,講解剪刀的使用方法和剪紙的基本原理,讓學生明確剪紙的基本操作流程。第二步,示范如何剪制簡單的剪紙圖案,如簡單的小人、小花等,讓學生模仿并進行實踐操作。第三步,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意剪紙創(chuàng)作,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剪制自己喜歡的圖案或作品,并進行展示和分享。通過以上教學內容的簡化和分步講解,學生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剪紙的知識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審美水平。
(三)培養(yǎng)興趣
在培智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只有當學生對美術有濃厚的興趣時,才能夠更好地投入學習中去,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可以用來培養(yǎng)智障兒童小學美術興趣的教學策略和案例:
1.讓學生參與繪本故事的創(chuàng)作
繪本故事是非常適合智障兒童的小學美術教學內容,因為其既有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又有生動的圖畫。通過讓學生參與繪本故事的創(chuàng)作,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投入美術學習中去,從而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可以讓學生在繪本故事中創(chuàng)作自己的角色,并且畫出自己的形象。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jié),并且更加喜歡學習美術。
2.提供多樣化的美術學習內容
智障兒童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如果讓學生在單一的學習內容中長時間學習,很容易產(chǎn)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該提供多樣化的美術學習內容,例如繪畫、手工制作、素描、彩繪等,這樣學生就能夠在不同的學習內容中尋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3.利用比賽等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
比賽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策略,可以讓學生在競爭中產(chǎn)生興趣,并且更加努力地學習。例如可以組織一次繪畫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展示自己的繪畫水平和創(chuàng)造力。這樣,學生就會更加積極地學習美術,為了比賽而努力。
(四)引導實踐
在培智小學美術教學中,繪本實踐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閱讀繪本,學生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能,增強美術欣賞能力,提高創(chuàng)作水平。以下是一些引導繪本實踐的方法和案例:
1.選擇適合智障兒童的繪本
在進行繪本實踐之前,教師首先需要選擇適合智障兒童的繪本。這些繪本的內容應該簡單易懂,情節(jié)生動有趣,并且圖畫清晰明了。例如《小熊和小鳥》這本繪本就非常適合智障兒童。它的情節(jié)簡單明了,故事溫馨感人,圖畫色彩明亮,對于學生來說非常容易理解和欣賞。
2.建立良好的閱讀氛圍
在進行繪本實踐之前,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例如可以選擇一個安靜、溫馨的教室,布置舒適的閱讀角落,為學生準備舒適的座位和閱讀用品等。同時,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進入閱讀狀態(tài),例如可以通過講解繪本內容、提問、角色扮演等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3.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
繪本實踐不僅僅是閱讀繪本,更重要的是通過繪本來進行創(chuàng)作。例如在閱讀完《小熊和小鳥》這本繪本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紙上畫出自己心中的小熊和小鳥,并且編寫故事情節(jié)。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jié),并且更加深入地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能。
(五)教學評估
教學評估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教學效果的評估,能夠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在繪本培智小學教育中,教學評估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估,主要包括作業(yè)、小組討論等方式;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估,主要包括同行評估、學生評估等方式。通過教學評估,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教學評估應該是全過程的,從教學前的規(guī)劃、到教學中的執(zhí)行,再到教學后的反思,都需要進行評估和反饋,以便不斷完善教學策略和方法。因此,在繪本培智小學教育中,教學評估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能夠幫助教師和學生不斷提高教學和學習質量。
二、繪本在培智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意義
繪本在培智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美術,提高學生的興趣、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的情感和社交發(fā)展。
(一)提高學習興趣
繪本是一種生動有趣的文學形式,它可以通過圖畫和文字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智障兒童往往對于學習美術缺乏興趣,但是如果通過繪本來進行教學,就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可以選擇一些適合智障兒童的繪本作為教學材料,如描繪簡單的生活場景和動物形象等。通過閱讀繪本,讓學生了解到美術是一種很有趣的藝術形式,同時也能夠啟發(fā)學生對于美術的興趣和熱情。
(二)提高審美能力
繪本中的插圖和畫面往往非常美麗和細膩,通過對于繪本中的插圖和畫面進行欣賞和分析,可以幫助智障兒童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繪本中的插圖,讓學生進行觀察和欣賞,并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這幅畫的主題是什么?畫面中的元素有哪些?哪些顏色讓你覺得很美麗?這些問題能夠引導學生對于繪本中的畫面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提高創(chuàng)作能力
繪本中的畫面和插圖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通過模仿和參考繪本中的畫面,學生可以創(chuàng)作出自己的繪畫作品。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適合智障兒童的繪本,讓學生對其中的畫面進行模仿,并且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讓學生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術的知識和技能。
(四)促進情感和社交發(fā)展
繪本中的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往往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通過閱讀繪本和討論故事情節(jié),可以促進學生的情感和社交發(fā)展。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適合智障兒童的繪本,讓學生閱讀并且進行討論,讓學生表達自己對于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的感受,從而促進學生的情感和社交發(fā)展。
三、繪本選材的注意事項
在為智障兒童選擇繪本作為美術教學材料時,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繪本內容簡單易懂
對于智障兒童,繪本的內容應該簡單易懂。繪本應該有清晰簡潔的文字,簡單明了的圖畫,以及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應該緊湊簡短,避免過于復雜的情節(jié),同時也要避免使用過多的生僻詞匯和長句子,以免讓智障兒童難以理解??梢赃x擇一些富有視覺沖擊力的繪本,這些繪本的畫面簡單、鮮明,且用色明亮,能夠吸引兒童們的注意力。例如《餅干和夾心餅干》這本繪本,畫面簡潔明了,故事情節(jié)簡單易懂,即使是智障兒童也能夠很好地理解。在閱讀這本繪本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兒童欣賞其中的色彩搭配和構圖技巧,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
(二)繪本圖畫色彩鮮艷
繪本圖畫的色彩應該鮮艷明亮,這是因為對于智障兒童來說,顏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視覺刺激。鮮艷明亮的顏色可以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fā)兒童的興趣,促進兒童的學習和發(fā)展。同時,顏色也是一種情感表達的手段。色彩明亮的繪本圖畫可以讓兒童感受到快樂、歡樂的情緒,增強兒童的情感體驗。這對于智障兒童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其往往比其他兒童更難以表達自己的情感,需要更多的視覺刺激來幫助其理解和表達情感。例如《小熊和毛毛蟲》這本繪本,繪畫風格清新明快,色彩鮮艷,能夠吸引智障兒童的注意力,激發(fā)兒童的興趣,同時也能讓兒童感受到快樂和幸福的情感。
(三)繪本語言簡潔明了
繪本的文本語言應該簡潔明了,以便智障兒童能夠理解和吸收。過于復雜或過于簡單的語言,都會對智障兒童的學習產(chǎn)生一定的阻礙。簡潔明了的文本語言能夠幫助智障兒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繪本內容,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兒童的藝術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的提高。在編寫繪本文本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語言簡單易懂,盡量使用普通詞匯,避免使用生僻字或難懂的詞匯;語言表達準確,不含模糊、歧義的詞匯或句子;語言節(jié)奏和韻律感強,有利于智障兒童的聽力和口語發(fā)展。通過以上方法,可以使繪本文本語言簡潔明了,符合智障兒童的認知特點,更好地促進兒童的藝術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的提高。
(四)繪本主題符合兒童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
繪本的主題應該符合兒童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幫助兒童更好地融入學習中。對于智障兒童來說,其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可能與正常兒童有所不同。在選擇繪本主題時,需要特別關注兒童的個性和特點,選擇與兒童相關的主題和情境。如果一個智障兒童對動物特別感興趣,那么可以選擇一些有關動物的繪本,比如《小狗錢錢》等。如果兒童的語言能力較弱,可以選擇一些圖畫書,利用圖像讓兒童理解故事情節(jié),比如《橙子有點緊張》等。在選擇繪本主題時,還需要注意繪本內容的難易程度,以保證兒童能夠理解和吸收。如果繪本內容過于復雜,兒童可能無法理解,從而產(chǎn)生挫敗感和抵觸情緒。
在培智小學美術教學,繪本教育對智障兒童的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都有著極大地幫助,能夠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yǎng),同時也有助于兒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發(fā)展。繪本在培智小學美術教學中,需要關注兒童的個性和特點,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選擇簡單易懂、色彩鮮艷、主題符合兒童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的繪本,引導兒童進行實踐和交流,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yǎng)。相信在繪本融入美術教學的教學中,智障兒童能夠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夢想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