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衛(wèi)星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集中在作文上。對于學生而言,作文是他們真實情感的表達途徑。有效的作文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這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分析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以及情感表達能力,這些能力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至關重要。本文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探討了如何進行語文習作教學,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習作教學;小學語文;策略探析
當前,在小學生的作文教學領域,為了實現(xiàn)有效的教學,學生需要重視并合理運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他們獨特的體驗和思考。同時,在寫作過程中體會人物的情感,通過這種方式不斷獲得人生的感悟。然而,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生活經驗的相對匱乏,可用于表達的知識積累和素材較為有限。因此,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作文訓練,在寫作中表達自己、抒發(fā)情感,以促進他們作文水平的提升。
一、廣泛閱讀,增強知識儲備
由于小學生接觸社會時間有限,缺乏豐富的社會經驗,很難建立起全面的想象力框架。同時,小學生正處于知識啟蒙的階段,知識積累有限,這導致他們在寫作內容上的想象力受到一定的制約。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必須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積累。通過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
例如,在教材中的“快樂讀書吧”活動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廣泛地積累知識,教師可以采取一系列積極的鼓勵措施。這包括鼓勵學生展開自主閱讀,或者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與閱讀相關的活動。這些措施可以通過多種具體的方式來實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機會。以“陽光下的閱讀活動”為例,學??梢岳谜n余時間,尤其是在明媚的日子里,鼓勵學生到戶外的舒適環(huán)境中閱讀。這種方式不僅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還將閱讀與自然環(huán)境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更加愉悅的閱讀體驗。另外,校園圖書超市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圖書選擇,激發(fā)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學生可以自行挑選感興趣的書籍,從而根據自己的興趣展開閱讀。在班級圖書角方面,每個班級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小型的書籍角落,鼓勵學生交流、分享并推薦自己喜歡的書籍。這不僅促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還將閱讀變得更加社交化和互動性,增強了學生參與閱讀的動力。此外,流動閱讀室的設立也為學生提供了更為便利的閱讀環(huán)境,定期在校園不同角落設立流動閱讀室,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享受閱讀的樂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扮演著重要角色,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偏好,推薦適合他們的圖書。同時,每學期評選出“閱讀之星”“讀書小冠軍”“閱讀小能手”等榮譽,這種形式的認可激勵學生更加投入閱讀。這些鼓勵措施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從而增加他們的知識儲備。這些多樣的閱讀體驗將豐富他們的寫作素材,進一步促進他們在寫作中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二、記錄生活,擴大想象空間
日記作為一種記錄方式,具備著捕捉生活點滴細節(jié)的獨特能力。日記不僅是記錄工具,更是一座連接內心情感的橋梁,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通過書寫日記,學生能夠在表達情感的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起豐富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廣闊的想象空間。日記不僅限于記錄我們所見所聞,更能在其中折射出我們的情感變化和成長歷程。小學生通過日記可以表達平日里的情感,不論是歡笑還是思考,都能在紙上得以釋放。這種情感的流露對于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和情感表達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例如,可以通過多維記錄、創(chuàng)造性描述以及幻想與現(xiàn)實的融合等多種方式來充實日記的內容。這些技巧能夠讓日記更富有深度,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使他們的記錄生活更加有趣和豐富。首先,多維記錄是日記寫作的關鍵之一。它要求不僅僅描述外部環(huán)境,還要深入揭示內心感受、情感變化和思考過程。通過在日記中反映自己的情感,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同時培養(yǎng)情感表達的能力。
例如,學生不僅僅可以描述一個晴天,還可以分享陽光如何溫暖了他們的心情,或者一件事情如何引發(fā)了他們的思考,從而為日記增添更多的深度和內涵。其次,創(chuàng)造性描述是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意的重要手段。在日記中嘗試不同的表達方式,如比喻、象征或詩意的描述,能夠讓他們從新的角度觀察事物,從而展現(xiàn)出獨特的表達方式。舉個例子,當描述雨天時,學生可以用比喻,如“天空的眼淚灑落在大地上”,以獨特的形象描繪雨的場景,從而讓日記更具吸引力和創(chuàng)造性。最后,學生可以通過將幻想與現(xiàn)實巧妙結合,為日記增添趣味。將日常生活與想象中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能夠創(chuàng)造出更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例如,學生可以以校園生活為背景,突然出現(xiàn)一只會說話的小狐貍,從而為日記內容注入新的活力和趣味。
三、細心觀察,欣賞多彩世界
提升觀察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觀察是一種目的明確、有計劃的活動。研究表明,有些學生在觀察事物時態(tài)度不夠認真,缺乏對觀察對象的興趣。這種現(xiàn)象可能與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有關。小學生觀察能力的不足導致他們的作文內容相對簡單,無法準確傳達事物的多彩性。因此,教師需要在引導學生方面做出努力,鼓勵他們具體觀察事物,并針對性地提供指導。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將他們的所見所聞以文字的形式進行表達。
以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習作:漫畫的啟示”為例,老師可以通過一系列引導觀察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運用繪本中的素材。首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漫畫圖片(例如,以《假文盲》為例)。學生被鼓勵思考圖片中的元素,如人物和活動。例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在這個圖片中,有哪些人物?他們正在做什么活動?這樣的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力。在此基礎上,老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觀察人物的細節(jié),關注母子上車處等車的每個人的獨特特征。教師鼓勵學生思考人物的動作、表情有什么特點,以及可能的內心想法。這些細致入微的描寫可以與母子倆進行對比,從而展現(xiàn)人物之間的差異和相似之處。接著,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例如:那幾位強壯的人是否真的不認識那幾個字?如果不是,他們?yōu)槭裁匆驹凇澳缸由宪囂帯钡溶嚹??通過這些問題,學生被鼓勵去思考漫畫中的情景是否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關,以及漫畫中所傳達的信息和價值觀。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逐步學會從觀察中獲取靈感,將觀察到的細節(jié)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樣的方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寫作技能,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表達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加自信地展現(xiàn)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創(chuàng)作出更具深度和獨特性的作品。
四、結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根據相關心理學研究,小學階段是塑造積極學習興趣的黃金時期。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才能提升他們對習作的興趣,將原本被動的習作教學轉變?yōu)閷W生自發(fā)的主動學習。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當前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也應當運用信息技術,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抽象的習作知識點。在習作教學過程中,巧妙地應用多媒體視頻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生動情境,激發(fā)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激發(fā)學生在學習時產生情感共鳴。這種方法不僅能使知識更具體地呈現(xiàn),也能在學生情感層面上與所學內容建立聯(lián)系,進一步促進學習的深入理解。
以三年級上冊《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利用電子設備和互聯(lián)網資源,在課堂上展示與故事相關的多媒體素材,如插圖、短片或動畫。通過展示寒冷的城市街景、小女孩賣火柴的場景、故事的高潮部分等,學生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和氛圍,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這樣的展示方式能夠使故事更加生動,讓學生更容易融入其中。其次,教師可以運用教育應用和互動平臺,創(chuàng)建與故事相關的互動活動。例如,教師可以設計在線小測驗,讓學生在課后或課間回答關于故事情節(jié)和主題的問題。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參與線上討論,分享他們對小女孩命運的看法,或者以小組形式展開虛擬角色扮演,讓學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動機和情感。這樣的互動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另外,使用數(shù)字故事創(chuàng)作工具,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自己的版本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故事。學生可以運用圖像、文字、聲音等多種元素,為故事增添個人的創(chuàng)意和特色。他們可以重新演繹故事結局,以不同的方式呈現(xiàn)小女孩的命運,或者加入現(xiàn)代元素,使故事更富有創(chuàng)造性。這種創(chuàng)作過程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還能夠讓他們更加深入地思考故事背后的意義,提升學生對故事的理解和共鳴,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意義。
五、游戲化教學,提高學生主動性
語文是最基礎和包容性最強的學科,能與生活、娛樂以及其他學科有機融合,為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尤其在寫作教學方面更是如此。例如,將游戲與作文教學相融合,學生能夠在游戲中放松身心,參與親身體驗,從而使寫作更富真情實感。這種方法能夠避免孤立無援的創(chuàng)作,以及隨意捏造虛構的情況。然而,需要明確的是,僅僅依靠游戲并不能使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因此仍然需要注重學科的基本規(guī)范和章法。
以四年級上冊“習作:記一次游戲”為例,首先,在游戲開始之前,不要事先告訴學生游戲的意圖是為了寫作文,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對寫作產生恐懼和反感情緒。這有助于保持學生對游戲的興趣和主動參與度,同時也能防止他們在游戲過程中一直擔心即將到來的寫作任務,從而陷入緊張狀態(tài)。其次,在游戲開始時,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記錄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的關鍵時刻,之后可以一起觀看這些錄像。通過觀察錄像,學生可以回顧剛剛發(fā)生的游戲情境,注意其中的動作細節(jié)和表情變化,并用語言進行描述,或者分享內心的感受。最后,可以要求學生將這次有趣的活動寫下來。例如,一位學生在他的作文《記一次游戲》中寫道:我們大家一起玩了一個畫鼻子的游戲。首先,老師請陳桐同學上臺,然后用一條圍巾蒙住他的眼睛,讓他在原地轉了三圈。這時,他一頭霧水,毫無方向感,竟然朝著后面走去。同學們個個都捧腹大笑。陳桐同學也意識到不對勁,又往回走,終于摸到了講臺,但把鼻子畫在了娃娃的嘴巴上。這一幕更加引發(fā)了大家的笑聲,陳桐解開圍巾后,他也哈哈大笑。通過仔細觀察和深入思考,這名學生創(chuàng)作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文章,真實地展現(xiàn)了生活的氛圍。
六、結束語
小學語文作文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靈活運用語文基本知識的關鍵訓練。盡管這是基礎教學的一部分,然而基礎知識的牢固程度直接影響著未來學習能力的成長和知識結構的搭建。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觀念,采納先進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熱情,不僅在常規(guī)課堂中積累寫作素材,還要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深度和語言運用能力,從而真正實現(xiàn)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吳淑妮.具身認知視角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策略研究[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3(19):20-22.
[2]朱初引.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策略研究[J].課堂內外(小學教研),2022(10):57-58.
[3]李瑾琳.淺析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策略[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1(7):114.
[4]吳瓊珠.探析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想象”習作教學的有效策略[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20(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