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項目導學是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對學科教學的新探索,它介于知識技能教學與關鍵素養(yǎng)和必備品格的培養(yǎng)之間,學習本質指向順需而導、順學而導,旨在讓真實學習行為在項目情境中發(fā)生,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及發(fā)展。先論述了項目導學的概念及屬性,而后分析了實施項目導學的意義,最后論述了核心素養(yǎng)下開展初中生物項目導學的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生物;項目導學
作者簡介:冒徐榮(1979—),男,江蘇省如皋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實驗初中。
項目化學習是新課標背景下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有效方式。初中生物教師應基于項目導學的視角,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項目導學活動,在理念認知層面上明白項目導學對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價值,在具體教學層面上積極實踐,充分發(fā)揮項目導學對學生的指導作用,讓學生獲取知識,提升能力,形成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一、項目導學的概念及屬性
(一)項目導學的概念
項目導學是一種以項目支撐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項目要事先計劃好,有明確的起始時間。教師在項目活動中進行科學指導,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分成若干個子任務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生收集、整理和分析項目的相關信息,做好項目方案設計、項目活動實施及項目評價[1]。在項目學習活動中,學生能實現對知識點的深度解析,明確知識的要義與內核,逐步完成知識體系建構,達成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
(二)項目導學的屬性
1.教學策略
項目導學依托具體的項目化學習活動,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踐探究中,使真實的學習行為得以發(fā)生。教師需要以正確的課程觀、學生觀為導向,合理完善教學活動設計,細化一系列項目任務,指引學生分析與判斷,激活其主觀能動性,并在項目結束后完成對項目實施過程及項目成果的評價。項目導學能讓學生的課程活動更為多元,學生學得快樂、學得輕松,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2.學習方式
項目導學是一種獨特的學習方式,重在彰顯學生的主體性,具體表現為:學生既是項目活動的設計者,也是項目實施的參與者,更是項目全程的評價者與反饋者。由此觀之,項目導學模式充分彰顯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使教學活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要,讓學生始終處于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在真實的項目任務情境中體現個體學習差異[2]。在項目活動的導引下,小組成員互相支持,開展發(fā)現與探究活動,拓展學習領域,創(chuàng)新思考方式,拓寬實踐視角,由此實現學科能力的提升及發(fā)展。
3.課程形態(tài)
項目導學是一種現代化的課程形態(tài),它專注于導讀、導思、導問、導研,基于學生的現實基礎與未來要形成的必備品格及關鍵能力,架構起一座項目化實操的橋梁。學生在項目化實操中分工合作、協同并進、多維互動,于任務中持續(xù)提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二、核心素養(yǎng)下實施項目導學的意義
(一)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需要
項目導學是在杜威“做中學”理論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一種教學模式,它與探究性學習、問題式學習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整個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探究活動為主線,以多維拓展為方向,讓學生在項目任務活動中積累豐富的經驗與知識。項目導學活動具有情境性、任務性、整合性和實踐性,學生在活動中將經歷體驗、創(chuàng)新、實操等過程,能夠保持主動式學習狀態(tài),將靜態(tài)的知識轉為動態(tài)的、有用的、能解決問題的知識,并在這一過程中形成必備品格及關鍵能力[3]。
《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凝練了核心素養(yǎng)課程目標,與2011年版的課程標準相比,其教學目標從“三維”轉向了核心素養(yǎng),標志著以知識為本位的教學模式轉向了以素養(yǎng)養(yǎng)成為本位,需要學生參與知識生成過程。而項目導學能體現學生素養(yǎng)生成的目標,它旨在建立“以學為中心”的課堂,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架,指引學生完成項目實操。因此,項目導學能助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其提供科學且高效的教學路徑。
(二)推動教學轉型的需要
新課標指出,初中生物課程教學應該實現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改變傳統的單一化課程學習模式。這需要教師具備“跨界”思維,以較強的課程統籌能力實施教學,體現教學的生長性與生成性。項目導學的實施可以滿足新課標下學生學習理念及學習方式轉型的需要,豐富、拓展并完善學生的學習路徑[4]。這一教學模式既契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也將進一步推進課程教學改革,指引學生完成更為高效的課程實踐活動。
三、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生物實施項目導學教學的策略
在實施項目導學時,教師應該以項目導學案為引,聚焦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科學合理地設計項目導學活動,引導學生完成高質量的學習實踐。
(一)目標達成式導學案:項目信息收集
目標達成式導學案主要聚焦于課程目標的達成,指向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生成。在運用目標達成式導學案時,教師以導學案中的目標任務,指引學生基于項目主題收集相關的信息,讓學生自主參與項目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充分彰顯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以蘇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為例,《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調查、實驗、討論等活動探索人與生物圈的關系,教師基于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四個維度——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設計了本課的目標達成式導學案(見表1)。
學生根據這一導學案的具體目標達成項,完成項目信息的搜集與整理,搜集的項目信息包括“近年來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影響的案例”“近十年中國及世界人口增長趨勢數據表及折線圖”“周圍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現狀”“×××班環(huán)境意識調查數據”等等,為他們之后在課堂上的項目實操打好基礎。
(二)任務跟進式導學案:細化項目方案設計
任務跟進式導學案的目的是讓項目小組基于項目主題完成教材解讀,而后設計項目方案。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夠充分彰顯項目小組成員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實施任務跟進式導學案過程中,教師應依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給出相應的項目提示,各個小組緊扣后續(xù)項目活動,完成方案的初步設想。
以蘇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為例,在學習《生物多樣性》時,學生需要了解我國的生物多樣性現狀,了解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可以設計主題項目“探索身邊生物的多樣性”,讓學生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了解本地生物多樣性的情況。在為學生說明了項目要求和基本知識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推送任務跟進式導學案(見表2),而后讓學生自行設計項目方案。
教師從區(qū)域調查、生物種類調查、調查總結三個方面建構了任務跟進式導學案,各個項目小組根據這一導學案細化項目方案的設計。比如,有的項目小組以“池塘中的藻類植物”為主題,通過觀察校園池塘中的藻類植物,總結藻類植物的形態(tài)和結構特征;有的項目小組以“自然界中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為主題,通過觀察校園中常見植物,完成對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所屬類群、主要形態(tài)特征、生長環(huán)境等信息的分析。讓各個項目小組根據導學案完成項目方案設計的教學活動,充分凸顯了學生在項目式活動中的主體性,在促進學生高質量發(fā)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三)活動操作式導學案:聚焦項目活動實施
活動操作式導學案是融活動指導與活動要求于一體的導學案,目的是告知學生怎樣做,也就是引導學生參與項目活動,是項目導學課堂中十分關鍵的一環(huán)。它也是學生產出項目成果、深化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過程,所以教師要重視活動操作式導學案設計,使其發(fā)揮重要的活動導向價值[5]。
以蘇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為例,在學習《人的生殖和發(fā)育》時,學生需要探索人類生殖系統的組成與功能、受精和胚胎的發(fā)育過程及人在青春期的身體變化和心理變化等知識點?;诖耍處熆梢源_定項目主題為“探索人類誕生與發(fā)展的奧秘”,并為學生設計活動操作式導學案(見表3),讓學生依據導學案完成進一步的探索與實操。
如上,活動操作式導學案指向項目任務的生成,指引學生完成項目實操。學生經歷思考、判斷、實踐、探索等過程,能掌握科學探究方法,深化科學探究思維,形成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四)拓展延伸式導學案:完善項目評價體系
拓展延伸式導學案針對項目活動后的評價環(huán)節(jié),這一導學案不僅具有評價功能,還能起到“以評促學”的作用。學生基于拓展延伸式導學案完成自評、互評,而后根據評價內容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讓項目活動更加具有導向性和針對性。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得到鞏固與提升,從而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6]。
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探索人類誕生與發(fā)展的奧秘”這一項目活動之后,依據項目內容設計了拓展延伸式導學案(見表4)。這一導學案分為評價和總結兩個部分,能讓學生進行自我審視、自我辨別、自我分析,能夠體現項目評價的獨特功能[7]。
總結延伸 已鞏固的內容:
存在的遺漏:
可拓展的內容:
如上,教師在設計拓展延伸式導學案時,從學習評價及總結延伸兩個方向著手,使各項目小組進行多維、立體及交互性的評價,學生根據“已鞏固的內容”“存在的遺漏”及“可拓展的內容”進行自我總結與反饋,完成表格填寫。最后,項目小組再進行一輪探究,根據本小組成員的實際情況,開展個性化的知識鞏固活動。比如,有一個成員已鞏固的內容恰好是另一個成員尚存在遺漏的內容,那么這兩個成員便可以結成對子,互相交流。這樣的項目活動能彰顯學生個性,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發(fā)揮項目導學獨有的價值。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師在推進課程改革時,應立足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科學合理地開展項目導學,指引學生在項目活動中建立學科認知基礎,參與多元且深入的學習活動,借此達成學科知識體系構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及發(fā)展。
[參考文獻]
馬琴.STEAM教育理念下指向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項目式學習活動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3):4-6.
李拓.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生物項目式學習教學策略探析[J].新教育,2022(29):15-17.
韓晴.項目式教學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應用初探[J].智力,2022(28):127-130.
鄒長艷.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生物項目式學習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5):144-145.
董強.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初中生物STEM項目活動開展[J].教育界,2020(6):17-18.
華雪珍.項目導學的教學實踐研究[J].江蘇教育,2019(49):7-10.
朱卓君.真實問題研究:“項目導學”教學方式探索[J].教育,2015(37):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