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文
*基金項目: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2023年度開放課題“運用‘讀思達優(yōu)化綜合實踐活動方法指導的實踐研究”(KCA2023207)。
[摘 要]本文旨在探討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讀思達”方法的應用實踐。通過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和分析,我們認識到有效的方法指導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本研究旨在構建一種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提升綜合素質(zhì)和核心素養(yǎng)。通過行動研究法,在實際課堂實踐中不斷檢驗和完善“讀思達”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結果表明,“讀思達”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小學;學科閱讀;學科思考;核心素養(yǎng);行動研究法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小學的一門重要課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核心素養(yǎng)。然而,目前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難以保持,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不夠理想。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以學生學習為本位、以“讀思達”方法為核心的教學法,即將綜合實踐活動分解為學科閱讀、學科思考和學科表達三個環(huán)節(jié),并通過行動研究法的實踐研究,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
一、綜合實踐活動中“讀思達”方法的理論依據(jù)
(一)綜合實踐活動的意義和發(fā)展趨勢
綜合實踐活動是指將學科知識和技能與實際問題相結合,通過跨學科、綜合性的實踐活動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它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包括學科知識的應用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等方面。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和社會的發(fā)展需求,綜合實踐活動在小學教育中變得愈發(fā)重要。綜合實踐活動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首先,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使他們更加主動地學習和探索。其次,綜合實踐活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再次,綜合實踐活動能夠促進學科之間的融合和交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學科知識。最后,綜合實踐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經(jīng)驗,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和工作。綜合實踐活動的發(fā)展趨勢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注重學科的整合與交叉,通過跨學科的綜合實踐活動來促進學科知識的應用和融會貫通。其次,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再次,注重將社會問題與學科內(nèi)容相結合,使學生能夠解決現(xiàn)實問題并提供社會服務。最后,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通過小組合作和項目學習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學習。
(二)“讀思達”方法的內(nèi)涵和特點
“讀思達”方法是指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以學科閱讀、學科思考和學科表達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方法。它要求學生通過閱讀相關學科的文獻資料,思考其中的問題,并通過口頭或書面的方式進行表達。具體而言,學科閱讀是指學生通過閱讀相關學科的專業(yè)書籍、文章等,了解學科知識和理論,培養(yǎng)對學科的興趣和理解。學科思考是指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通過思考學科問題和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科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科表達是指學生將自己的思考結果以口頭或書面的方式進行表達,提高學生的溝通與表達能力?!白x思達”方法的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它注重將學科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使學習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其次,它要求學生主動參與,通過自主閱讀和思考優(yōu)化學習效果。再次,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使他們能夠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最后,它強調(diào)學生的表達能力,通過口頭或書面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考結果。
(三)“讀思達”方法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應用價值
“讀思達”方法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它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能夠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與提升,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首先,“讀思達”方法通過學科閱讀來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通過閱讀豐富多樣的學科資源和文獻資料,了解學科知識的前沿發(fā)展和應用情況。這種學科閱讀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增加他們對學科的好奇心和興趣。
同時,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思考、分析和整理,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這種參與式的學習方式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其次,“讀思達”方法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和探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親身參與和實踐,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應用所學知識。這種實踐性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通過實踐活動,學生能夠鍛煉自己的觀察力、分析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此外,“讀思達”方法強調(diào)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促進了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需要進行小組合作和項目學習,共同完成任務。合作中,學生能夠互相傾聽、交流和分享,從中獲得不同觀點和思維的啟發(fā),并形成良好的團隊氛圍。這樣的合作模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提高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最后,“讀思達”方法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評估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學生通過學科閱讀、思考和表達的過程,能夠發(fā)展出扎實的學科基礎知識、優(yōu)秀的思維能力和良好的實踐能力。這些核心素養(yǎng)不僅在學科學習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也是學生未來發(fā)展所必備的能力。同時,“讀思達”方法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評價,通過反思和總結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這種自主學習和評價的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持續(xù)學習的意識。因此,“讀思達”方法的應用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具有重要的價值。
二、綜合實踐活動中“讀思達”方法的實施策略
(一)“讀思達”方法在活動準備階段的指導策略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使用“讀思達”方法,活動準備階段是關鍵。以下是一些指導策略來有效準備這個階段。首先,明確活動目標和內(nèi)容。根據(jù)教學要求和學生的需求,確定活動的具體目標,并設計相應的任務和活動內(nèi)容,以確?;顒蛹扔刑魬?zhàn)性又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其次,選擇適當?shù)慕虒W資源。為了支持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學習和探索,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如書籍、材料、設備等。這些資源應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供有關主題或問題的信息。再次,制訂詳細的活動計劃。在活動準備階段,制定一個詳細的活動計劃非常重要。這個計劃應包括活動的時間安排、任務分配、教學方法和評估方式等方面。確保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清晰的指導和安排,以便順利實施活動。最后,設置評估標準和反饋機制。在活動準備階段,教師應明確活動的評估標準,并制定相應的評估工具。這些評估標準和工具可用于衡量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成果。
(二)“讀思達”方法在活動實施階段的指導策略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運用“讀思達”方法,活動實施階段是關鍵。以下是一些指導策略來有效實施這個階段。首先,提供學科閱讀材料。為了引導學生進行學科閱讀,教師需要提供相關的學科閱讀材料,如文章、文獻、案例等。這些材料應有足夠的信息量和難度,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其次,引導學生進行學科思考。在學科閱讀之后,教師應通過提問、討論或小組合作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科思考。鼓勵他們分析問題、歸納總結、比較思考等,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學科思維能力。再次,設計學科表達任務。在學科思考之后,教師可以設計相應的學科表達任務,如寫作、演講、展示等。這些任務旨在促進學生將學科思考轉化為實際行動,并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最后,提供個體指導和群體合作機會。在活動實施階段,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需要提供個體指導和群體合作機會。通過個體指導,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而通過群體合作,學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解決問題,提高綜合素質(zhì)。
(三)“讀思達”方法在活動總結階段的指導策略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使用“讀思達”方法,活動總結階段是至關重要的。以下是一些指導策略來有效進行這個階段的總結。首先,回顧活動目標和內(nèi)容。在活動總結階段,教師應引導學生回顧活動的目標和內(nèi)容,并與之前的計劃進行對比。通過回顧,學生能夠了解自己在活動中取得的成果和困難,以及對于未來類似活動的啟示與反思。其次,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可以采用多種評估方式來評估學生在活動中的學習成果,如作品展示、口頭報告、小組討論等。通過評估,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提供相應的反饋和指導。再次,引導學生進行個人總結與思考。在活動總結階段,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總結與思考。鼓勵他們回顧學科閱讀、學科思考和學科表達的過程,分析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并制定改進計劃。最后,共享學習心得與經(jīng)驗。在活動總結階段,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與經(jīng)驗。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也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和交流。
三、綜合實踐活動中“讀思達”方法實施的效果
(一)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的提高
使用“讀思達”方法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首先,通過學科閱讀,學生能夠接觸到豐富多樣的學科知識和資源,激發(fā)他們對學科的好奇心和興趣。同時,學生在思考學科問題和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能夠體驗到個人思考的樂趣,增強對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其次,綜合實踐活動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使學生能夠親身參與和探索,這種親身經(jīng)歷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能夠感受到自己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并意識到知識的價值和作用。這樣的體驗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此外,綜合實踐活動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通過小組合作和項目學習的方式來完成任務。學生在合作中能夠相互傾聽、交流和分享,這不僅能夠加深對學科知識的理解,還能夠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通過與同伴的互動和合作,學生能夠獲得他人的認可和鼓勵,從而激發(fā)對學習的積極性。綜合實踐活動中使用“讀思達”方法,能夠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在閱讀、思考和表達的過程中,能夠體驗到自己掌握知識的喜悅和成就感,這會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讀思達”方法的應用使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 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與提升
“讀思達”方法的應用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提升。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在各個層面上的全面發(fā)展,包括學科知識的應用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等方面。通過學科閱讀,學生能夠接觸到豐富的學科資源和文獻資料,了解學科知識的前沿發(fā)展和應用情況。通過閱讀過程中的思考和分析,學生能夠加深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并學會將學科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知識應用能力,提高他們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實踐活動中使用“讀思達”方法,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和探索。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和實踐,能夠感受到自己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從而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實踐活動中,學生需要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此外,綜合實踐活動強調(diào)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通過小組合作和項目學習的方式來完成任務。學生在合作中需要協(xié)商、分工和分享,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通過與同伴的互動和合作,學生能夠相互傾聽、交流和分享,從中獲得不同觀點和思維的啟發(fā),進一步提升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讀思達”方法的應用使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了有效的發(fā)展和提升。
(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讀思達”方法的應用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綜合實踐活動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和探索,通過親身參與和實踐,學生能夠鍛煉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在學科閱讀過程中,學生接觸到豐富多樣的知識資源和前沿信息,這為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供了基礎。通過對文獻資料的分析、思考和整理,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相連接,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和方法。這種鍛煉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綜合實踐活動強調(diào)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通過小組合作和項目學習的方式來完成任務。學生在合作中需要共同討論、協(xié)商和解決問題,要求他們具備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在合作過程中,學生需要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促進了他們思維的碰撞和創(chuàng)新的激發(fā)。此外,綜合實踐活動中注重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解決。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和探索,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并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靈活運用知識,提出創(chuàng)新的解決方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讀思達”方法的應用使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養(yǎng)。
通過本研究,我們驗證了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運用“讀思達”方法的有效性。該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然而,我們也意識到該方法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進行深入研究和改進。我們希望通過本研究的推廣與應用,能夠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改進和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素質(zhì)教育的實施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晁正,何小雨,黃文登,等.基于“讀思達”的初中物理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方法研究——以“制作蝴蝶杯”為例[J].物理教師,2023,44(06):28-33.
[2]潘元鑑.“讀思達”視域下語文教學精準減負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資源,2023,19(03):3-5.
[3]潘曉雪.淺談“讀思達”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問題解決中的運用[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3(03):109-111.
[4]林海榕.基于“讀思達”教學法構建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教師,2022(21):57-59.
[5]陳建聯(lián).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高中語文“讀思達”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高考,2022(05):117-119.
[6]潘文尾.“讀思達”教學法下的游記類議題式習作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教師,2021(36):28-29.
(責任編輯: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