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石汪
【摘 要】開展多樣的數學活動是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手段,如計算考級、融合課堂、說理課堂、數學節(jié)活動等,這些數學活動能夠豐富學生學習體驗,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數學活動 核心素養(yǎng) 提升策略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育承載著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的功能?!彪S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得愈發(fā)重要。數學活動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與學的手段,被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中,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巧設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動手操作、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等數學活動過程,提升數學核心素養(yǎng)。
一、練算力——提升運算能力,培養(yǎng)嚴謹態(tài)度
《課程標準》指出:在義務教育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運算能力包括口算、估算、筆算、簡便運算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在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方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培養(yǎng)學生整體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為提升學生運算能力,教師可結合校本課程開設計算考級活動。計算考級是一種針對學生數學運算能力進行評估和測試的數學活動。它不僅考察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準確性,更重要的是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培養(yǎng)數學核心素養(yǎng),包括運算能力、邏輯思維、問題解決能力等,從而形成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
例如,筆者根據學生的班情和學情,開展“計算小神龍”考級活動。活動把計算考級分為8級,每個月開展一次,難度逐漸提高。考級內容包括課內基礎知識和課外拓展知識,即在強化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yǎng)數學能力、探尋運算規(guī)律。同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書寫習慣、審題習慣、專注力等,綜合評價確定學生為幾級計算小神龍,讓學生之間產生競爭意識,從而鍛煉了學生的運算能力,促進他們養(yǎng)成嚴謹求學的態(tài)度。
二、說數理——提升表達能力,強化邏輯思維
數學是一門講道理的學科。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清晰、深入、全面地思考,將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說清楚、理明白,繼而使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逐步由感性思維轉向理性思維,從而提升他們的思維品質。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擇機開展說理活動,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闡述思考過程,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并提升表達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抽出時間,組織說理比賽,讓學生事先做好準備,進行小組試說或班級展演。
例如,筆者在完成“三角形的內角和”的教學時,出示一道題:“信封里藏著一個只露出∠1的三角形,∠1=34°,那么三角形的另外兩個內角可能各是多少度,說說你的想法?!蹦玫筋}后,學生根據三角形的有關知識點,在小組內各抒己見,形成結論,隨機請一位學生參與說理展示。生1:“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我認為∠2=61°,∠3=85°?!鄙?:“從三角形已知兩條邊的走勢觀察,我認為這是個直角三角形,所以∠2=90°,∠3=56°?!鄙?提出:“這個三角形有可能是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銳角三角形。只要滿足∠2+∠3=146°這個條件就可以了?!边@樣將學生說理學習活動常態(tài)化、習慣化,促進教師對有效課堂的再思考,激發(fā)學生愛學、樂學、善學,促使他們養(yǎng)成明數理、會說理、愛說理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多角度拓展學生思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
三、融學科——豐富學習體驗,培養(yǎng)綜合能力
數學具有方法的普適性、文化的豐富性、應用的廣泛性及思維的獨特性等特點,使得數學成為一門與其他學科領域緊密相連的橋梁,無論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還是人文藝術領域,數學都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數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融合既是新時代賦予的,也是由數學的本質特性決定的。在融合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將數學與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有機結合,學生在跨學科的學習中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從而獲得個性化的、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嵌入跨學科元素,學生不僅鍛煉了數學思維,還能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強化團隊協作能力,這些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元、角、分”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數學實踐探究活動。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交流錢幣的功能,探討各種面值錢幣之間的聯系,了解錢幣的歷史發(fā)展進程。同時,教師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不同國家的錢幣面值及其紙幣設計中蘊藏的各個國家的文化,重點了解人民幣文化和所蘊含的民族情感,告訴學生每一張人民幣都是一張國家名片,傳遞著國家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增強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的信念。最后,教師開設“班級超市”,讓學生體驗購物過程,并參與班級超市的運營管理,既鍛煉學生的管理才能、系統規(guī)劃能力,又強化了團隊合作精神。這節(jié)課教師通過融合數學、歷史、科學、道德與法治等學科,及融合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更高的視野和更豐富的環(huán)境里學習,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
四、設節(jié)日——營造數學氛圍,培養(yǎng)應用意識
基于小學階段學生喜歡過節(jié)愛熱鬧的特性,筆者在自己任教班級嘗試開展“靈龍拓思維,實踐勇創(chuàng)新”的數學節(jié)活動。班級數學節(jié)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育活動形式,為小學生提供了一個感受數學魅力、展示數學才華的平臺,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在活動中充分提升他們的應用能力,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進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1.活動多樣化與興趣激發(fā)。班級數學節(jié)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例如,教師開展數學節(jié)之“創(chuàng)意七巧板”拼圖比賽,學生通過簡單的平移或旋轉、分解或組合,通過個人賽和團體賽等不同比賽方式,學生的奇思妙想便會得到充分展現,并拼出各種各樣的圖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及各種動物圖形。通過這項活動,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提升,訓練了他們的思維,又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展現了數學之美,進而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
2.參與體驗與認知深化。班級數學節(jié)注重學生的參與和體驗,讓學生在活動中深化對數學知識的認知。例如,開展數學節(jié)之“巧算24點”比賽,“巧算24點”蘊含著小學數學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學習過程。在活動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基本的四則運算規(guī)則,還需要學會靈活運用這些規(guī)則來解決問題。他們必須考慮數字的順序、運算的優(yōu)先級以及如何利用括號來改變運算順序。這些過程都需要學生進行深入地思考和推理,學會調整策略,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路徑。通過活動,學生既鍛煉了運算能力,又加強了邏輯思維,全面提升了學生應用意識。
綜上所述,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需要教師時間和精力的雙重投入?;诙嗄甑慕虒W實踐,筆者深深體會到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鼎市龍山小學 責任編輯:宋曉穎)
信息
本文系寧德市基礎教育科學研究2023年度課題“基于新課標的小學生基本數學素養(yǎng)提升方法研究”(立項編號:FJNDKY23-3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