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方孝孺

      • 七絕之《愛蓮說》清正之方孝孺 ——方孝孺《荷花渚禽》賞論
        江蘇|李金坤方孝孺(1357—1402),浙江臺州府寧海縣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為書齋取名“遜志齋”;因故里舊屬緱城里,又稱“緱城先生”;又曾于漢中府擔(dān)任教授,蜀獻(xiàn)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xué)”,亦稱“正學(xué)先生”。是明朝大臣、學(xué)者、文學(xué)家、散文家、思想家。方孝孺自幼聰慧、機(jī)敏好學(xué),曾拜大儒宋濂為師,為同輩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死,惠帝即位,遵照太祖遺訓(xùn),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出任翰林侍講及翰林學(xué)士。后燕王朱棣誓師“靖難”,揮軍南

        名作欣賞 2023年10期2023-09-28

      • 旅魂依舊到家山
        去年是方孝孺殉難620周年,我曾有一短文《江南才子不書生》,梳理方孝孺與南京的關(guān)系,意在說明,方孝孺不是一個迂腐冥頑的人,一個魯莽沖動的人,一個絕情寡義的人,一個沽名釣譽(yù)的人。今年是方孝孺誕辰666周年,我僅從方孝孺的一首小詩說起,說他在當(dāng)時的時代背景之下對歷代歷史人物的獨(dú)特思考,還有他所處時代大變局中的人事代謝、艱難抉擇,管窺蠡測,掛一漏萬。1我們知道,方孝孺的父親方克勤被朱元璋冤殺在南京江浦。方孝孺與他哥哥方孝聞迢迢而來,扶柩歸里,椎心泣血。1392年

        莫愁·小作家 2023年4期2023-04-16

      • 豫讓論(節(jié)選)
        [明]方孝孺段規(guī)之事韓康,任章之事魏獻(xiàn),未聞以國士待之也,而規(guī)也、章也,力勸其主從智伯之請,與之地以驕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嘗以國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韓、魏之情以諫智伯,雖不用其言以至滅亡,而疵之智謀忠告,已無愧于心也。讓既自謂智伯待以國士矣,國士,濟(jì)國之士也。當(dāng)伯請地?zé)o厭①之日,縱欲荒暴之時,為讓者,正宜陳力就列②,諄諄然而告之曰:“諸侯大夫,各安分地,無相侵奪,古之制也。今無故而取地于人,人不與,而吾之忿心必生;與之,則吾之驕心以起。忿必爭

        初中生世界·八年級 2023年2期2023-02-15

      • 《明實(shí)錄》中方孝孺的政治形象塑造
        430072)方孝孺,明初著名儒臣,字希直,一字希古,浙江寧海人,生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 卒于明建文四年(1402)。自幼警敏,資質(zhì)過人,被宋濂稱贊為孤鳳凰“喧啾百鳥中,見此孤鳳凰”?!秾幒?h志》稱:“諸儒所長,互有得失,孝孺卓然為一世儒宗?!泵髑迨咳褰宰鹌錇檎龑W(xué)和讀書種子。朱允炆即位后非常器重方孝孺,“及惠帝即位,召為翰林侍講。明年遷侍講學(xué)士,國家大政事輒咨之?!?span id="j5i0abt0b" class="hl">方孝孺堅(jiān)定支持建文帝削藩,但燕王朱棣兵破南京后,方孝孺作為建文帝遺臣而殉難。朱棣以藩

        今古文創(chuàng) 2022年29期2022-11-01

      • 文人三壺茶
        慘的人,他就是方孝孺。方孝孺在短暫的46年生涯中博學(xué)多才,在明惠帝時期官至文學(xué)博士,相當(dāng)于今天的文化部長?;实壑煸蕿墒忠兄?span id="j5i0abt0b" class="hl">方孝孺,燕王朱棣起兵篡權(quán),朱允炆進(jìn)行討逆,其詔檄皆出方孝孺之手,可見方孝孺文采何等了得。其實(shí),篡權(quán)奪位不一定非要搞血腥鎮(zhèn)壓,畢竟各為其主,應(yīng)該給予諒解。你把皇位都奪到手了,還糾纏原來那些瑣事干啥?早在朱棣篡權(quán)時,謀士姚廣孝就對朱棣說:“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方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span id="j5i0abt0b" class="hl">方孝孺可以說是當(dāng)時天下文人中的領(lǐng)軍人物,

        海燕 2022年10期2022-10-24

      • 方孝孺的苦樂觀
        □ 趙映林方孝孺(1357—1402),明朝學(xué)者、文學(xué)家和思想家,歷任漢中府學(xué)教授、翰林侍講、侍講學(xué)士等職?!睹魇贰?span id="j5i0abt0b" class="hl">方孝孺列傳》贊之為:“孝孺工文章,醇深雄邁。每一篇出,海內(nèi)爭相傳誦?!薄端膸烊珪偰俊贩Q贊其文章“縱橫豪放,頗出入于東坡(蘇軾)、龍川(陳亮)之間”。清代吳楚材、吳調(diào)侯編選《古文觀止》,選錄標(biāo)準(zhǔn)嚴(yán)苛,共收入東周至明代文章222篇,明朝入選18篇,方孝孺獨(dú)占兩篇,一篇《深慮論》,一篇《豫讓論》。方孝孺有“明之學(xué)祖”和“天下讀書種子”之譽(yù)。他仿效

        群眾 2022年18期2022-09-28

      • 方孝孺對歷史經(jīng)驗(yàn)的總結(jié)(上)
        人之道的思考。方孝孺的文章,論析透徹精辟,行文高屋建瓴,氣勢磅礡雄邁?!睹魇贰氛f他“工文章,醇深雄邁。每一篇出,海內(nèi)爭相傳誦”?!端膸烊珪偰俊肪幷咴u價說:“孝孺學(xué)術(shù)醇正,而文章乃縱橫豪放,頗出入于東坡、龍川(陳亮)之間?!睎|坡、陳亮作品,都以豪放壯闊著稱。清初康熙年間(1662—1722),吳楚材、吳調(diào)侯選編的《古文觀止》收明代12位作家18篇作品(人均1.5篇),其中方孝孺的兩篇文論入選,一篇是《深慮論》首篇,一篇是《豫讓論》。一、方孝孺提出盡人事“以

        唯實(shí) 2022年8期2022-08-23

      • 明代的“趙氏孤兒”* ——方孝孺后人在常州
        001)明代的方孝孺有“讀書種子”的美譽(yù),方孝孺被滅十族的故事讓古往今來的志士仁人心情都非常沉重。既然被滅十族,方孝孺照理不會再有后人,而現(xiàn)實(shí)情況是,方孝孺不僅有后人,而且他們在上海、浙江和江蘇都枝繁葉茂,其中一支后人就在江蘇常州繁衍生息。方孝孺存后的故事如同春秋時“趙氏孤兒”一樣感天動地。一、方孝孺是何許人也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號遜志,世居寧海緱城里,臺州府寧海人,生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在鄉(xiāng)間度過了童年。明朝盧演在《方正學(xué)先生年譜》中寫道:

        江蘇地方志 2022年3期2022-08-05

      • 方孝孺之死
        趙映林方孝孺是明初大儒、杰出思想家,然而在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隨著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靖難之役”畫上了句號,建文帝出亡,一批臣子不甘臣服有違禮法、“犯上作亂”的燕王朱棣,紛紛遭誅戮,伴以“瓜蔓抄”,株連無辜??傆?jì)不下數(shù)千人被誅戮,流放充軍發(fā)配者約有數(shù)萬人之多,方孝孺拒絕為朱棣撰寫登基詔書,被誅十族。究竟如何看待方孝孺的死,數(shù)百年來,莫衷一是,究其原因,則是在于論者所處的時代、地位不同,而論者的視野也有高下,見仁見智,實(shí)屬正常。《皇明表忠記》的作者錢士升肯

        書屋 2022年6期2022-06-21

      • 方孝孺:一曲“天下讀書種子”的慷慨悲歌
        劉立祥方孝孺(1357—1402年),字希直,又字希古,號遜志,因其故里舊屬緱城,故稱“緱城先生”,又因蜀王朱椿賜名其讀書廬舍為“正學(xué)”,亦稱“正學(xué)先生”,浙江臺州府寧海人。歷任漢中府教授、翰林侍講、侍講學(xué)士等職。方孝孺是明朝著名學(xué)者、文學(xué)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有“明之學(xué)祖”和“天下讀書種子”之譽(yù),因?yàn)榫芙^為燕王朱棣起草即位詔書,被殘忍磔殺,誅滅十族。方孝孺“以一身抗萬乘之威,雖九死而不悔”的懔懔氣概,備受后世景仰,魯迅先生贊之為“臺州式的硬氣”。一、警敏好

        唯實(shí) 2022年2期2022-03-30

      • 江南才子不書生
        0)南京雨花臺方孝孺銅像(方成健 攝)方孝孺死難迄今已經(jīng)620年了,我們?yōu)楹芜€要緬懷他,紀(jì)念他?難道僅僅是因?yàn)樗膽K烈而死、被誅滅十族?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的元末,他在群雄并起中脫穎而出,以南京為根據(jù)地,與陳友諒、張士誠等殊死較量,與蒙元激烈拼殺,最終建立了大一統(tǒng)的朱明王朝。朱元璋建立政權(quán)之后,如何治理天下?如何處理對待一些功勛大臣?如何看待、使用諸多知識分子?如何平衡淮西集團(tuán)、浙東文人集團(tuán)以及從陳友諒和張士誠隊(duì)伍中歸順過來的若干人等?如何實(shí)現(xiàn)國家的長治

        江蘇地方志 2022年6期2022-02-17

      • 一位悲壯的殉道者 ——論方孝孺是不是必須死
        211815)方孝孺(1357年3月16日—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xiàn)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xué)”,亦稱“正學(xué)先生”。浙江臺州府寧??h人。明朝大臣、學(xué)者、文學(xué)家、思想家。后方孝孺因拒絕為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殺害于南京聚寶門外,時年46歲。南明弘光帝時追謚“文正”。關(guān)于方孝孺之死的價值與意義,數(shù)百年來,莫衷一是,爭論不休。稱贊者認(rèn)為他的死是“凜然千古

        江蘇地方志 2022年6期2022-02-17

      • 中國思想史上的方孝孺 ——紀(jì)念方孝孺殉道620周年
        210017)方孝孺是明初一代大儒、杰出思想家。方孝孺生活在14世紀(jì),那是中西方都處在歷史大轉(zhuǎn)折的時期,是中國有可能轉(zhuǎn)折走向改變的歷史拐點(diǎn)。然而,明初洪武年間,朱元璋通過地方行政改革以及在中央廢除丞相制度緊緊控制了行政權(quán),通過屠戮功臣徹底掌控了軍權(quán),通過錦衣衛(wèi)實(shí)行特務(wù)統(tǒng)治,通過文字獄打擊有話語權(quán)(道統(tǒng))的知識分子,“片板不許下?!?,消除了任何可能對專制皇權(quán)造成制約與威脅的潛在力量與因素,專制極權(quán)政治全面趨向反動,窒息了中國社會最有可能走出專制極權(quán)政治的一線

        江蘇地方志 2022年6期2022-02-17

      • 方孝孺對于江南士林的影響
        (1402),方孝孺一人抗命,十族被誅,驚天動地,風(fēng)云變色。在人類文明史上,綿長記憶的豐碑,悠久文化的影響,每每與駭人聽聞的慘案相伴而生。作為慘案的關(guān)鍵人物,方孝孺本來就身在魏闕,望重儒林;作為政治家,他審時度勢,運(yùn)籌帷幄,深得皇帝倚重,廣受社會擁護(hù);作為思想家,他思深慮遠(yuǎn),承傳開新,對于仁政內(nèi)涵、為政之道,都有獨(dú)創(chuàng)性見解;作為學(xué)問家,他博學(xué)多能,卓識獨(dú)具,為文汪洋恣肆,直追韓愈、蘇軾,書法、繪畫也都獨(dú)具特色,名聞遐邇。他多次主持科舉考試,弟子門生遍天下。

        江蘇地方志 2022年6期2022-02-17

      • 方孝孺的“忍”與“迂”
        具體到正學(xué)先生方孝孺,如果說儒者最重要的兩門功課是“仁”與“義”的話,方孝孺于“義”一門,就其與建文帝朱允炆的“君臣之義”交了一份滿分答卷,是優(yōu)等生無疑;而于儒者另外一門功課,也就是“仁”一門卻是嚴(yán)重的不及格。朱棣本無心殺方孝孺。燕王朱棣從起兵到謁陵即位,僅僅用了不到四年時間。大軍臨發(fā),他的首席智囊姚廣孝叩馬而諫,諄諄以方孝孺為托:城下之日,不可殺方孝孺,“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何況朱棣初收功,諸臣恐慌觀望,正是其收攏人心之時。若能爭取到德高望重的方

        領(lǐng)導(dǎo)文萃 2021年16期2021-11-05

      • 蜀獻(xiàn)王與建文帝
        相拉攏的對象。方孝孺是朱元璋欽定的“后備干部”,朱椿將其從漢中教授的任上禮聘到蜀府作“世子傅”,這一方面起到提升蜀中文化的實(shí)際作用;另一方面也暗含拉攏未來朝廷重臣的政治投機(jī)。從雙方的詩文往來看,二人相處愉快。通過梳理朱椿所歷三朝的過程,可以看到他既承認(rèn)建文帝的正統(tǒng)地位,也承認(rèn)朱棣的“家長”身份,在“靖難之役”過程中不持立場,并被朝廷時時監(jiān)控;使其真心擁護(hù)的是最終掌權(quán)者。以此推論,建文帝逃蜀的傳說不成立;而朱椿以極大的賢名,僅獲謚號“獻(xiàn)”,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文史雜志 2021年2期2021-03-11

      • 方孝孺“求忠書院”成孩子們的校外課堂
        市地方史志學(xué)會方孝孺研究會在航頭鎮(zhèn)成立,總建筑面積1400平方米的方孝孺紀(jì)念館也正式開館,對外開放。從10月開始,紀(jì)念館“正學(xué)堂”迎來了一批批學(xué)生參觀者,學(xué)習(xí)這位“天下讀書種子”的儒家思想和理念。方孝孺,浙江省寧海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世稱“正學(xué)先生”,著有《遜志齋集》二十四卷,被譽(yù)為“天下讀書種子”。方慶平,方孝孺的第25世孫,經(jīng)過8年的考證,遵循父親的遺囑,不僅寫好了方家的家史和家譜,還始創(chuàng)重建了這座方孝孺紀(jì)念館暨“求忠書院”。紀(jì)念館落成

        學(xué)生導(dǎo)報·初中版 2020年11期2020-12-23

      • 天地正氣
        第一文人,他叫方孝孺,今浙江寧海(古屬臺州)人,與魯迅的學(xué)生柔石是同鄉(xiāng)。年幼時以天資超群蜚聲鄉(xiāng)里,每天讀書超過一寸厚,被鄉(xiāng)人譽(yù)為“小韓愈”。成年后,師從“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宋濂的門生無人能出其右,就連前輩胡翰、蘇伯衡也自嘆不如。1382年,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召見了年方25歲的方孝孺。盡管方孝孺的仁政主張與朱元璋偏重刑罰的施政理念相左,但朱元璋還是對這個不亢不卑的年輕人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并悄悄對皇太子朱標(biāo)說:“這是一個品行端莊的人才,你應(yīng)當(dāng)一直用他

        山東文學(xué) 2020年8期2020-11-18

      • 方孝孺的“忍”與“迂”
        與“義”的話,方孝孺于“義”一門,就其與建文帝朱允炆的“君臣之義”交了一份滿分答卷,是優(yōu)等生無疑;而于儒者另外一門功課,也就是“仁”一門卻是嚴(yán)重的不及格?!叭?jié)”的代價朱棣本無心殺方孝孺。四年前燕王朱棣起兵謀篡,大軍臨發(fā),他的首席智囊姚廣孝叩馬而諫,諄諄以方孝孺為托:城下之日,不可殺方孝孺,“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何況朱棣初收功,諸臣恐慌觀望,正是其收攏人心之時。若能爭取到德高望重的方孝孺為其所用,則不需刀鋸鼎鑊,天下紛紛,或可一舉而息。畢竟帝位攘奪

        清風(fēng) 2020年21期2020-09-10

      • 莫逞口舌之快
        。明成祖朱棣誅方孝孺十族就是因?yàn)橐痪湓?。明成祖?span id="j5i0abt0b" class="hl">方孝孺擬即位詔書,方孝孺不從。明成祖說:“先生不要這樣,其實(shí)我只是效法周公輔弼成王來了?!狈椒磫枺骸俺赏醢苍冢俊背勺娲穑骸耙炎苑??!狈絾枺骸昂尾涣⒊赏踔??”成祖道:“國賴長君?!狈秸f:“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并讓人把筆給方孝孺,說:“此事非先生不可!”孝稀執(zhí)筆,疾書“燕賊篡位”數(shù)字,擲筆與地,且哭且罵:“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朱棣發(fā)怒說:“汝不顧九族乎?”孝孺奮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正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0年1期2020-01-15

      •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誅了十族的人
        □ 木 匠方孝孺(公元1357-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寧海人。因其故里原屬緱城,又稱“緱城先生”;又因其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xiàn)王曾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xué)”,亦稱“正學(xué)先生”。他是明代的一位大學(xué)者。方孝孺自幼聰明好學(xué)、機(jī)警敏捷,曾拜當(dāng)時的大儒宋濂為師。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其父太子朱標(biāo)已故),是為明惠帝(因其使用的年號是建文,故又稱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即遵照太祖的遺訓(xùn),召方孝孺入京(

        中外文摘 2019年16期2019-08-29

      • 方孝孺的信仰世界與生命踐履
        文星【摘 要】方孝孺寧可被“誅十族”也不屈從于當(dāng)權(quán)者的示好,這種慷慨赴死的行為并非是“士為知己者死”的愚忠,也并非是不識時務(wù)的迂腐,而是一種忠于內(nèi)心信仰的自我成全。在儒學(xué)道統(tǒng)觀的熏陶、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下,方孝孺成為了一名深諳孔孟之道的“讀書種子”,形成了具有儒家圣賢色彩的正統(tǒng)觀和生死觀。作為帝師,儒生的理想追求在方孝孺的政治實(shí)踐中發(fā)揮的淋漓盡致,雖其政治舉措太過理想化而難以推行,但也恰恰反映了其作為儒家傳統(tǒng)讀書人的純正?!娟P(guān)鍵詞】方孝孺;誅十族;儒家道統(tǒng);踐

        智富時代 2019年7期2019-08-16

      • 方孝孺的《深慮論》談起
        王春南明朝方孝孺有兩篇文章收入《古文觀止》,一篇是《深慮論》,一篇是《豫讓論》?!端膸烊珪偰俊贩Q,方孝孺的文章“縱橫豪邁,頗出入于東坡、龍川之間”(東坡即北宋蘇軾,龍川即南宋陳亮)。“文以人重”,世人尊崇方孝孺的氣節(jié),也推重其文章。方孝孺的《深慮論》,所以能作為古文范本供人們閱讀、欣賞和研究,不但是因?yàn)槲霓o優(yōu)美,而且還因?yàn)樽h論透辟。對于歷史上朝代興替,王朝執(zhí)政風(fēng)險,慮之深,思之切,發(fā)他人所未發(fā),足以警示世人。這樣的文章,不是那些有“頭巾氣”的迂腐的讀書人

        群眾 2019年8期2019-06-05

      • “君子”與“豪杰”的沖突 ——論幸田露伴《命運(yùn)》的思想傾向與學(xué)者意識
        末及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方孝孺、卓敬等文人的崇高氣節(jié)和慘烈結(jié)局,后半部分著重描寫了建文帝皇位被奪之后的流亡生活,與永樂帝榮登帝位之后的常年征戰(zhàn)形成鮮明對比。書中展露著戰(zhàn)爭的殘酷、士人的氣節(jié)及命運(yùn)的無常,給讀者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至今仍備受關(guān)注, 1999年田中芳樹還根據(jù)《命運(yùn)》改編創(chuàng)作了《命運(yùn):兩個皇帝》一書。但是,《命運(yùn)》作為露伴大正時代一系列中國題材作品的發(fā)軔之作,采用了雄渾大氣的漢文體,而且故事情節(jié)幾乎完全基于史料展開,不時穿插著作者本人對歷史事實(shí)或人物命運(yùn)的感

        沈陽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9年3期2019-02-09

      • 百年方孝孺研究述評
        100875)方孝孺是明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學(xué)家,繼其師宋濂之后成為新的士人領(lǐng)袖,被譽(yù)為“讀書的種子”,更因“靖難之役”殉身于道而聞名后世。明清學(xué)者如高攀龍、劉宗周、黃宗羲等人都為方孝孺撰寫過評述。近代以來,人們在現(xiàn)代學(xué)術(shù)視域下對方孝孺進(jìn)一步展開研究,百年來涌現(xiàn)出不少成果。已有學(xué)者對這些研究進(jìn)行過總結(jié),特別是張樹旺和金紫薇二人學(xué)位論文的綜述部分,著重考察了對方孝孺政治思想和哲學(xué)思想的研究狀況。近幾年來,對方孝孺的研究有了新的發(fā)展,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礎(chǔ)上,以研究

        太原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9年3期2019-01-15

      • 被凌遲的理想
        的“讀書種子”方孝孺,還有建文帝和方孝孺君臣兩人共同的仁政理想。方孝孺自幼天賦驚人,尤其是師從大儒宋濂后,學(xué)問大為精進(jìn)。他不僅文才卓異,還有治國韜略。朱元璋知道方孝孺有大才,但并沒有立即起用他,而是希望他將來能為皇太子朱標(biāo)所用。誰料朱標(biāo)比朱元璋先死,皇太孫朱允炆隔代繼承了大位。建文帝很早就聽說方孝孺的賢名,即位后便將他召入帝京。方孝孺被任命為翰林侍講,次年遷侍講學(xué)士,成為建文帝近臣。無論是討論國家大事,還是為建文帝讀書釋疑,他都是建文帝身邊不可缺少的人物。

        華聲 2018年12期2018-01-05

      • 方孝孺沒有被誅十族
        ◎龔涵錦方孝孺沒有被誅十族◎龔涵錦1402年,朱棣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成功奪得建文帝的皇位,隨后在朝廷上下開展了對建文舊臣大規(guī)模的血腥屠戮,株連者達(dá)數(shù)萬人。最駭人聽聞的莫過于對明初最負(fù)盛名的儒士—方孝孺處以“誅十族”的酷刑。誅十族即在九族的基礎(chǔ)上,將方孝孺的朋友、學(xué)生歸為一族,合稱“十族”,這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史上是空前絕后的。然而,這一眾所周知的史學(xué)論斷,其實(shí)是值得懷疑的。關(guān)于方孝孺被誅十族的記載最早出自正德年間祝枝山著的《野記》,但是,《野記》

        百家講壇(紅版) 2017年1期2017-12-30

      • 南京陽山碑材的歷史密碼
        陰謀。朱棣殘害方孝孺當(dāng)年燕王朱棣在南京篡位當(dāng)上皇帝后,恐朝野不服,聽從“國師”姚廣孝的建議,召來德高望重的方孝孺入朝,令他起草詔書,歌頌新帝登基。誰知方孝孺懷念故主,不但拒寫詔書,還披麻戴孝,到朝廷大哭,手指朱棣大罵:“你這亂臣賊子,看你橫行到幾時!”朱棣大怒,下旨將方孝孺凌遲處死并滅其十族(九族和方孝孺的學(xué)生),死者達(dá)870余人。方孝孺及其十族被誅戮后,天下民怨沸騰。朱棣為了平息民怨,苦思良策。就在朱棣急如熱鍋之蟻時,他忽然夜得一夢,夢中有仙人對他說,在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7期2017-07-04

      • 方孝孺十族被誅案
        □ 馮玉軍方孝孺十族被誅案□ 馮玉軍方孝孺,浙江寧海人。他天資聰慧,勤敏好學(xué),5歲能讀書,6歲能作詩文,13歲時就能寫一手好文章,初顯了其超乎尋常的文學(xué)才能。后來,他拜到當(dāng)時的名士宋濂門下學(xué)習(xí),學(xué)問精進(jìn),被視為當(dāng)時的大儒。他博學(xué)強(qiáng)識,通曉經(jīng)史,文章蓋世。方孝孺曾在1382年受到明太祖的召見,并得到皇帝的賞識。后來,他到了蜀獻(xiàn)王府,擔(dān)任了世子的老師。因?yàn)榕e止穩(wěn)重,才華出眾而受到人們的稱頌,他所傳授的學(xué)問也被稱為是“正學(xué)”,儼然稱為天下讀書人的表率。朱元璋死后

        中外文摘 2017年11期2017-05-24

      • 背景:600年謎團(tuán),年輕皇帝下落不明
        助手,第一個是方孝孺,第二個是齊泰,第三個是黃子澄。這三個人都是文人,飽讀詩書,都有遠(yuǎn)大的正統(tǒng)儒家理想。方孝孺這個人必須好好說一下。方孝孺是明朝初期著名的學(xué)者、文學(xué)家、散文家、思想家,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xiàn)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xué)”,亦稱“正學(xué)先生”。方孝孺年幼時勤奮好學(xué),據(jù)說每天讀書超過一寸厚,人稱 “小韓愈”。他的老師是著名學(xué)者宋濂,從老師那里,方孝孺學(xué)到最多的是“仁義治天下之道、以達(dá)到時世太平為己任”。洪武十五

        貴陽文史 2017年1期2017-05-06

      • A Contras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Cultur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Names from Sociolinguistics Perspective
        iaoru (方孝孺), Fei Xiaotong (費(fèi)孝通) and so on. Moreover, Chinese people also prefer to chose names cited from idioms or classical works such as The Book Of Songs, The Book Of Rites, etc.Unlike Chinese ethical culture, western culture

        校園英語·下旬 2017年3期2017-04-12

      • 報復(fù)
        炙熱!試以明朝方孝孺案說之。當(dāng)年,燕王朱棣以“清君側(cè)”為名,放逐惠帝朱允炆,自立為帝。他登上帝位后,首先做的就是為了坐穩(wěn)江山而清除敵人,這其中就有一個叫方孝孺的人。此人是明初元老、翰林學(xué)士,稱得上是天下讀書人的風(fēng)向標(biāo),也是朱元璋死前特意安排協(xié)助惠帝的重臣。朱棣親自接見了方孝孺,一開始好聲好氣地希望他能為自己起草稱帝詔書,方孝孺不寫。朱棣失了耐心,叫人拿了紙筆逼他寫,方孝孺還是不寫。刀都架到脖子上了,方孝孺這才低下頭,寫了四個字——“燕賊篡位”。朱棣怒不可遏

        意林原創(chuàng)版 2016年8期2016-11-25

      • 讀寫行,可以出書矣
        生態(tài)的作文。游方孝孺墓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游覽了雨花臺,目的是想看看明朝的方孝孺墓。雨花臺入口處,人很多,吵吵嚷嚷的,一番國慶節(jié)的樣子。但是往方孝孺墓方向的人越來越少,越來越少,到最后,就只剩我們幾個了。在棧道上,兩旁都是高大的樹木。樹枝與樹葉擋住了太陽,使棧道變得幽暗。大樹上的鳥兒們用深沉的聲音叫著,就像有人在敲一面大鼓。我們散步來到了方孝孺墓。一塊大石碑突然在我們眼前出現(xiàn),好似一個閃電將它從天上劈了下來,上面題著“方孝孺先生之墓”,黑底白字。墓周圍有一

        莫愁 2016年24期2016-11-25

      • 文人抬杠
        知己真難求啊。方孝孺抬杠成本太大。燕王朱棣奪了侄兒建文帝的皇位后,很仰慕這位“讀書種子”,要他寫即位詔書,方孝孺拒絕了。朝堂上有這么一段對話:朱棣說自己是效法周公輔佐成王,方孝孺反問成王在哪里?朱棣說成王死了,方孝孺說那就立成王之子;朱棣說國家需要像他那樣成熟的統(tǒng)治者,方孝孺說那就立成王之弟。朱棣說,這是我的家務(wù)事,不需外人操心。就這樣一直抬扛抬得朱棣火星子直冒,朱棣威脅他,再不給我面子,我就誅你九族。方孝孺繼續(xù)抬杠,愛咋咋的,滅我十族也不怕。結(jié)果,方氏九

        思維與智慧·上半月 2016年10期2016-10-13

      • 方孝孺和布魯諾之死
        □ 資中筠方孝孺和布魯諾之死□ 資中筠方孝孺和布魯諾兩個相隔千萬里,時差二百年,卻都遭到了慘絕人寰的極刑:方孝孺被“磔于市”,也就是當(dāng)眾分裂肢體;布魯諾則在火刑柱上被活活燒死。雖然兩人皆為威武不屈的殉道者,但所殉的“道”大不相同,中西方文明的巨大差異也由此顯現(xiàn)。方孝孺是明朝初年最德高望重的儒生,被明太祖朱元璋任命為皇太孫允炆的老師。由于皇太子早逝,明太祖死后由皇太孫繼位,就是短命的明惠帝,方孝孺理所當(dāng)然地成為顧命老臣之一。后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打到南京,

        中外文摘 2015年13期2015-11-23

      • 任性有兩種
        即位時,朱棣召方孝孺草擬即位詔書。方孝孺身穿孝服而來,在大殿上為建文帝痛哭不止。朱棣走下寶座,勸他說:“先生不要自己苦自己。我只是效法周公輔佐成王而已?!痹偃齽裾f,可方孝孺初衷不改。不肯草擬詔書也就罷了,還揮筆寫下“燕王篡位”幾個大字,寫完后,還高聲說:“你就是殺了我,我也不會給你起草詔書?!敝扉?qiáng)壓怒火:“怎么能這么容易就讓你死,就是你死了,難道你不怕株連九族嗎?”方孝孺立刻回敬道:“就是株連十族又能拿我怎么樣?”盛怒之下,朱棣誅滅了方孝孺十族八百多人。

        雜文月刊 2015年5期2015-07-05

      • 章太炎不念舊惡
        殿下入京,勿殺方孝孺,殺方孝孺則讀書人絕矣……申叔若死,我豈能獨(dú)生?”姚廣孝,明朝僧人,通儒術(shù),工詩畫,他曾與朱棣定策起兵,成祖即位,功為第一。方孝孺,明朝官吏,朱棣入南京,即將繼位,召他草即位詔書,拒不草詔,朱棣欲殺之。姚廣孝勸朱棣,不要?dú)⑺:髞磉€是被誅殺九族。劉文典讀后,十分感動。發(fā)了電報,章太炎還不放心,又與蔡元培聯(lián)系在上海報紙登廣告。劉師培見之,忙趕到上海。章太炎是傳統(tǒng)文人,不念舊惡,急人之難。(摘自《民國清流——那些遠(yuǎn)去的大師們》作者:汪兆騫)

        中老年健康 2015年9期2015-05-30

      • 種子
        ,稱看重氣節(jié)的方孝孺不會輕易歸順,希望手下留情,不要加害,否則天下讀書種子絕矣。《明史·方孝孺列傳》記載:“先是,成祖發(fā)北平,姚廣孝以孝孺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敝扉γ靼鬃鳛槭苛诸I(lǐng)袖的方孝孺的分量和影響力,故當(dāng)初是應(yīng)允的,“成祖頷之”。朱棣篡位后,請方孝孺為他起草登基公告?!爸潦怯梗?span id="j5i0abt0b" class="hl">方孝孺)草詔。召至,悲慟聲徹殿陛。”方孝孺為他死去的先皇而悲而慟,這樣的忠臣真是難得一見,朱棣似乎也被感染,“成祖降榻,勞曰:‘

        延河 2014年5期2014-07-11

      • 方孝孺的生前身后事
        建文皇帝的老師方孝孺的書齋名。朱棣發(fā)動“靖難之變”、攻入南京后,方孝孺用生命詮釋了什么叫剛烈和氣節(jié)。人們?yōu)榱藨涯钏牧x舉,遂以“正學(xué)”二字命名。建文帝的倚重大臣方孝孺乃浙江寧海人,這里自古以注重氣節(jié)聞名。方孝孺青年時就才華橫溢,抱負(fù)遠(yuǎn)大,剛滿20歲就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表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士大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風(fēng)范。方孝孺曾幾次接近朱元璋,明太祖對他的學(xué)問、人品都非常贊賞,但一直未予重用。朱元璋曾對太子朱標(biāo)說,方孝孺是個難得的人才,我將讓他

        百科知識 2014年7期2014-04-03

      • 史上最有骨氣文人
        :“朝中有個叫方孝孺的,學(xué)問很高,將來殿下奪取天下,他一定不肯歸附,不過殿下千萬不要?dú)⑺?,殺了他,天下讀書人的種子就滅絕了?!敝扉︻h首答應(yīng)。朱棣占領(lǐng)南京后,方孝孺果然不肯歸附,朱棣于是將其投入獄中。幾天后,朱棣準(zhǔn)備正式登基,讓方孝孺為他擬寫登基的文告,方孝孺堅(jiān)決不從,朱棣派方孝孺的學(xué)生廖鏞、廖銘二人前去勸說,反遭一頓痛斥。無奈之下,朱棣只好派人強(qiáng)行押解方孝孺上殿。方孝孺當(dāng)時穿著一身斬衰(古代的一種喪服,按生者和死者關(guān)系,喪服分為五等,斬衰最重),在大殿上嚎

        文史博覽·文史 2014年1期2014-02-24

      • “求一個是”:方孝孺之死難與評價
        315200)方孝孺是公認(rèn)的浙東名儒,是明初“開國文臣之首”——宋濂的門生,金華朱學(xué)的傳人。方孝孺抱負(fù)宏大,學(xué)問醇正,文才出眾,在當(dāng)時就名揚(yáng)天下,人稱“正學(xué)先生”;而他的死和滅十族更對人們的心靈造成深深的震撼和巨大的創(chuàng)痛,其爭議至今未能停息。本文對方孝孺之死試圖在疏理基本史實(shí)的基礎(chǔ)上提出自己一得之見的評價,以供相關(guān)研究者參考。一方孝孺(1357~1402),明浙江寧海北鄉(xiāng)溪上方人,字希直,自幼“性資精敏絕倫”,六歲時即能作詩,十余歲時,已好學(xué)成癖,“讀書十

        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xué)報 2013年5期2013-08-15

      • 方孝孺以民本為主旨的政治思想解析*
        250100)方孝孺(1357-1402),生于浙江寧海一個官宦家庭,其父方克勤曾任濟(jì)寧知府,做官“以德化為本”著稱,百姓贊之為“我民父母”[1](《方克勤傳》)。方孝孺師從有“開國文臣之首”[1](《宋濂傳》)美譽(yù)的宋濂,是宋濂最為得意的 門生。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方孝孺應(yīng)建文帝之請,出任翰林侍講學(xué)士,后值文淵閣,深得朱允炆賞識。曾主持修撰《太祖實(shí)錄》、《類要》等。朱棣篡位后,命方孝孺起草即位詔書,以彰正統(tǒng),遭拒。朱棣怒而誅其十族,誅連受害者

        湖南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3年2期2013-04-07

      • 她敢對皇帝的求婚說“不”
        在建文帝的忠臣方孝孺那兒碰了個硬釘子。沒過多久,為了策立新皇後,他又在當(dāng)朝美女徐妙錦這兒碰了個軟釘子。前面那個硬釘子碰得他十二分生氣,滅了方孝孺十族(多出的一族是方孝孺的門生)。後面這個軟釘子碰得他十二分泄氣,卻無可奈何。徐妙錦是明朝開國元勛、魏國公徐達(dá)的第三個女兒,才貌極其出色,甚至超過了她姐姐仁孝皇後。仁孝皇後去世後,朱棣一心想把徐妙錦迎進(jìn)宮去??赡苁切烀铄\打從心底里瞧不起這位奸詐強(qiáng)橫、冷血暴虐的永樂皇帝,所以她遞上一封情詞哀懇的書信,婉言謝絕了朱棣的

        晚報文萃·開心版 2012年14期2012-12-06

      • 淺談方孝孺的政治思想
        林 丹淺談方孝孺的政治思想林 丹方孝孺傳承宋代儒學(xué),以“內(nèi)圣外王”為畢生修身之道,以“明王道、辟異端”為己任。他主張以民為本、養(yǎng)民富民,強(qiáng)調(diào)以仁義為基礎(chǔ),輔以法治,希望將儒家思想賦諸政治實(shí)踐,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政治改革措施。方孝孺;政治思想;儒家;仁義;法治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號遜志,明代臺州寧海(今浙江寧海)人。自幼精敏絕倫,飽讀詩書,十五歲就能做文章。二十歲游京師,師從明代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宋濂門生眾多,先輩胡翰、蘇伯橫在方孝孺面前也自

        重慶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2年3期2012-08-15

      • 方孝孺的文學(xué)思想
        35000)論方孝孺的文學(xué)思想趙珊珊,王 燕(淮北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安徽 淮北 235000)方孝孺是明初一位正直而淵博的學(xué)者,性格耿直,傲世獨(dú)立,宣揚(yáng)倫理教化,追求儒家政治理想,是一位儒家大師,他主張“文以載道”,文貴乎自然,推崇“氣”。他的文學(xué)思想,值得后人去探究。方孝孺;文以載道;自然;氣方孝孺,明代文學(xué)家,字希直,一字希古,號正學(xué),浙江寧海人。以薦召授漢中府學(xué)教授。建文中,官至翰林講學(xué)士,改為文學(xué)博士。燕王朱棣攻入南京,方孝孺拒絕投降替他草詔,并且

        淮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 2012年4期2012-08-15

      • 如何看待“知識分子的清高”—— 兼析“以今衡古”的評判標(biāo)準(zhǔn)
        接著,何頓劍指方孝孺,認(rèn)為“像方孝孺那樣,為了自身的名節(jié),讓幾百人跟著他殉葬,這是不是太看重名節(jié)和太自私自利了?!”文中還有幾段“義正詞嚴(yán)”的質(zhì)疑:“感覺知識分子的清高是很害人的,害了自己倒也無所謂,但有些知識分子因清高,把自己一家人,甚至幾族人都害了?!@種為‘名節(jié)’而不顧一切的做法是神圣和偉大的呢,還是太自私自利了呢?古代有很多知識分子為了‘名節(jié)’都把自己的家人搭上了,三族、五族、六族的被誅滅,都是‘名節(jié)’這東西鬧的。”讀到這些似是而非的“論斷”,幾

        民主與科學(xué) 2010年2期2010-12-26

      • 方孝孺和布魯諾之死
        之上鴻毛之下。方孝孺和布魯諾相隔千萬里,時差兩百年,卻都遭受了慘絕人寰的極刑:方孝孺被“磔于市”,也就是當(dāng)眾分裂肢體;布魯諾則在火刑柱上被活活燒死。雖然兩人皆為威武不屈的殉道者,但所殉的“道”大不相同,中西方文明的巨大差異也由此顯現(xiàn)。方孝孺是明朝初年最德高望重的儒生,為明太祖朱元璋任命為皇太孫允炆的老師。由于皇太子早逝,明太祖死后由皇太孫繼位,就是短命的建文帝(明惠帝),方孝孺理所當(dāng)然地成為顧命老臣之一,盡管他年齡并不老(死時才45歲)。建文四年,朱元璋的

        劍南文學(xué) 2010年8期2010-08-21

      • 方孝孺漢史典籍研究探微
        朱志先方孝孺漢史典籍研究探微朱志先(咸寧學(xué)院人文學(xué)院,湖北咸寧437005)方孝孺一生治學(xué)廣博,對歷代典籍皆有考究,尤其是對漢代典籍剖析甚多,從實(shí)學(xué)的角度質(zhì)疑《史記》所載,從治世角度論析《鹽鐵論》、《申鑒》,從反對苛政的角度批判《政論》。在研究漢史典籍的基礎(chǔ)上,方孝孺又從為君之道和為臣之法方面論述漢史的借鑒功能。方孝孺;漢史;典籍;研究方孝孺(1357-1420年),字希直,又字希古,號遜志,人稱正學(xué)先生,浙江寧海人,洪武進(jìn)士,建文朝官至翰林院學(xué)士、侍講學(xué)

        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xué)報 2010年6期2010-02-15

      • 方孝孺 滅十族真相
        石 墨關(guān)于方孝孺滅十族,有這樣一個版本:“燕王曰:‘汝不畏九族乎?先生奮然曰:‘便十族奈何?”有人據(jù)此認(rèn)為:他是為了自己的名節(jié),不顧十族死活的另類。其實(shí)600多年前的“滅十族”真相,與此大相徑庭。明崇禎《寧海縣志》,知縣常熟宋奎光修,刊本中的《方孝孺傳》一文,可以佐證:北師(燕兵)至京,駐金川門外,宮中悉焚,建文帝遜去(這里指死亡),時壬午(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四日也。孝孺持?jǐn)乇矸?不緝邊的重喪服),晝夜號哭。上述,記錄了明朝“靖難之變”時,作為與

        人物 2009年9期2009-11-02

      • 論“讀書種子絕矣”
        1402)年,方孝孺不肯為朱棣草詔,歷史上最慘烈的“滅十族”的悲劇就此發(fā)生了。文章探討了朱棣為何要對知識分子懲罰的內(nèi)心活動。關(guān)鍵詞:方孝孺;草詔;滅十族;懲罰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打著“清君側(cè)”的旗號,發(fā)起了“靖難之役”。成祖兵發(fā)北平,姚廣孝以孝孺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背勺骖~之。城破之日方孝孺下獄。按理說,方孝孺有姚廣孝的說情挽救,朱棣也默許,應(yīng)該不至于被害,但朱棣“欲使草詔”,為的是借方孝孺在儒林中的威

        神州民俗 2009年1期2009-10-22

      • 方孝孺和布魯諾之死
        之上鴻毛之下。方孝孺和布魯諾相隔千萬里,時差二百年,卻都遭受了慘絕人寰的極刑:方孝孺被“磔于市”,也就是當(dāng)眾分裂肢體,布魯諾則在火刑柱上被活活燒死。雖然兩人皆為威武不屈的殉道者,但所殉的“道”大不相同,中西方文明的巨大差異也由此顯現(xiàn)。方孝孺是明朝初年最德高望重的儒生,被明太祖朱元璋任命為皇太孫朱允炆的老師。由于皇太子早逝,明太祖死后由皇太孫繼位,就是短命的明惠帝,方孝儒理所當(dāng)然地成為顧命老臣之一,盡管他年齡并不老(死時才45歲)。后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打

        國學(xué) 2009年8期2009-09-04

      • 方孝孺和布魯諾之死
        資中筠方孝孺和布魯諾相隔千萬里,時差二百年,卻都遭受了慘絕人寰的極刑:方孝孺被“磔于市”,也就是當(dāng)眾分裂肢體,布魯諾則在火刑柱上被活活燒死。雖然兩人皆為威武不屈的殉道者,但所殉的“道”大不相同,中西方文明的巨大差異也由此顯現(xiàn)。方孝孺是明朝初年最德高望重的儒生,被明太祖朱元璋任命為皇太孫允蚊的老師。由于皇太子早逝,明太祖死后由皇太孫繼位,就是短命的明惠帝,方孝儒理所當(dāng)然地成為顧命老臣之一,盡管他年齡并不老(死時才45歲)。后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打到南京,即

        中外文摘 2009年12期2009-06-23

      • 方孝孺和布魯諾之死
        方孝孺和布魯諾,兩個人相隔千萬里,時差二百年,在腦子里把他們聯(lián)起來的紐帶一是他們各自所受的慘絕人寰的極刑(方孝孺被當(dāng)眾凌遲處死,布魯諾則在火刑柱上被活活燒死);二是他們二人在我早年心目中都是威武不屈的殉道者,死得英勇、慘烈。但是現(xiàn)在細(xì)想他們各自所殉的“道”是什么,引起我對中國和西方文明的巨大差異的深思。方孝孺是明朝初年德高望重的儒生,被明太祖朱元璋任命為皇太孫允炆的老師。由于皇太子早逝,明太祖死后由皇太孫繼位,就是短命的建文帝,方孝孺理所當(dāng)然地成為“顧命大

        初中生世界·八年級 2009年12期2009-05-21

      • 冷血方孝孺
        齊慶民一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希古,浙江寧海人,“幼警敏,雙眸炯炯”,是個神童。方孝孺的老師是大名鼎鼎的明初開國文臣宋濂,宋濂門下名士如云,其中就有太子朱標(biāo),但都不如方孝孺,“皆出其下”。方孝孺的父親方克勤,洪武四年任山東濟(jì)寧知府,是個一件布袍子能穿十幾年的清官。他對朋友十分厚道,有被朝廷貶謫的官員從其轄區(qū)過,便送錢、送物。濟(jì)寧在方克勤的領(lǐng)導(dǎo)下物阜民康,當(dāng)?shù)厝擞酶杪晛肀磉_(dá)對他的熱愛:“誰減免了我的徭役,是方大人的力量,誰救治了我的莊稼,是方

        百家講壇 2008年9期2008-06-12

      • 腰斬酷刑:從產(chǎn)生到消失
        衍說:文學(xué)博士方孝孺,素有學(xué)行,城破之日,必不肯降。殿下萬萬不可殺他。殺了方孝孺,天下的讀書種子就絕了。當(dāng)時方孝孺已經(jīng)是名聞天下的第一大儒,其學(xué)識品德為四海所稱頌,朱棣也有意借用他的威信來收攬人心,所以答應(yīng)了。當(dāng)燕軍攻破南京后,惠帝自焚宮中,文武百官多見風(fēng)轉(zhuǎn)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果然拒不投降。朱棣派人強(qiáng)行押解方孝孺上殿,方孝孺披麻戴孝而入,悲慟至極,哭聲響徹大殿。朱棣勸他輔助自己即位,就像周公輔助成王一樣。方孝孺厲聲質(zhì)問朱棣,那為何不立惠帝的兒子或弟弟為君呢

        中外文摘 2006年16期2006-05-23

      • 方孝孺遭誅始末
        建文帝即位時,方孝孺被召為翰林侍講,旋遷侍講學(xué)士,后改文學(xué)博士,朝廷政事多向他咨詢。當(dāng)時的詔檄文字多出其手。他曾主持修《太祖實(shí)錄》,命為總裁;著有《侯城集》、《遜志齋集》等。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京師(南京),宮中起火,建文帝去向不明。由于方孝孺是建文帝的親信重臣,朱棣先將他逮捕下獄。朱棣準(zhǔn)備登基時,又將他開釋出獄,宣他上殿受命草詔。出獄后,方孝孺身穿孝服,一進(jìn)殿堂,便高呼“成王”(建文帝),悲慟大哭。朱棣見狀,急忙解釋道:“我是學(xué)習(xí)周公

        知識窗 1998年9期1998-03-18

      • 吸取過去的教訓(xùn)
        的另一個例子是方孝孺。他認(rèn)為方孝孺實(shí)在太傻,可憐,為建文帝盡了愚忠。我又認(rèn)為他上了當(dāng)。方孝孺為建文帝盡忠,被明成祖砍了頭,并不可憐。說得不客氣一點(diǎn),他只是為自己的政治利益而拼殺,成則王敗則寇。既落為寇,只好認(rèn)命、被殺頭。中國知識分子學(xué)問越高越想做官,做大官,弄不到手,只好歸隱,清高,罵人。我不信方孝孺會輕輕易易的為著什么一定要忠于建文帝而不為明成祖辦事從而殺頭。對于官修的史書,雖然文筆漂亮,我卻相信魯迅先生的話,不可相信,騙人的很多。扯遠(yuǎn)了,還是說知識分子

        讀書 1994年2期1994-07-15

      当阳市| 鹤庆县| 祁连县| 潜山县| 海原县| 杭州市| 富宁县| 高邮市| 汕头市| 庆城县| 沭阳县| 穆棱市| 双牌县| 水富县| 维西| 朝阳市| 合阳县| 沙河市| 康保县| 海伦市| 临安市| SHOW| 乳源| 左权县| 湖州市| 商城县| 汤原县| 韶山市| 睢宁县| 邵东县| 伽师县| 陕西省| 炎陵县| 隆昌县| 平邑县| 历史| 河池市| 商都县| 绥阳县| 通州市| 正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