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
- 時空維度下的清代平山堂文學研究
平山堂具有明顯的地理空間指向,為作品中的景物描寫提供了基本的框架結構。時間和空間是文學地理學的雙重維度,在確定地域范圍后進行時間和空間的解讀是文學地理學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步驟。梅新林教授在思考時間擠壓空間的非健康顛覆狀態(tài)中提出了文學地理學雙層空間的邏輯關聯(lián),探究在“三原”理論建構中走向文學地理學的本原意義,即“版圖復原”“場景還原”和“精神探原”,對研究地域文化有重要作用。本文從文學地理學角度對清代平山堂文學作品進行分析,研究平山堂作為文學象征符號在詩文中的
牡丹 2024年10期2024-06-14
- 《清平山堂話本》宋代人口流動現(xiàn)象的文學社會學研究
小說集諸如《清平山堂話本》和“三言”“二拍”等,所載的話本小說存在大量地域流動現(xiàn)象。其中《清平山堂話本》由明代錢塘人洪楩刊刻,是現(xiàn)存刊印最早的話本小說集,保存了諸多宋元話本的真實樣貌,能夠映射出宋元時期的一些社會現(xiàn)象?;谏鲜鲈?梳理《清平山堂話本》各篇目中的人口流向規(guī)律,對分析文學作品與史料記載之間的互補關系,具有一定的文學地理學研究價值和歷史價值。同時,人口流動現(xiàn)象背后產生的消費娛樂城市化的聚集效應,具有一定的文學社會學研究價值。一、《清平山堂話本》
內江師范學院學報 2024年3期2024-04-11
- 景觀重建與風雅接續(xù):康熙初期平山堂廢興的文學書寫*
215009)平山堂由歐陽修于慶歷八年(1048)創(chuàng)建,并作為揚州重要的文化景觀備受世人矚目。沈括《揚州重修平山堂記》載:“后之人樂慕而來者,不在于堂榭之間,而以其為歐陽公之所為也?!盵1]卷38繼歐陽修之后,平山堂屢毀屢建,宋代刁約、周淙、趙子濛等人陸續(xù)復建,元代平山堂改作司徒廟,明代平山堂再次重建,后經易代之兵燹,至清初僅存故址。平山堂故址“在棲靈寺前,蔓草荒煙,幾不可識”[2]??滴醵?平山堂舊址改建為佛殿。盡管元代已有平山堂改作司徒廟這一先例,但
蘇州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5期2023-10-20
- 平山堂與快哉亭
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币磺ы暎肩R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靶μm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讀詞心得落日時分,卷起繡簾,遠處水天相接。這是暗示快哉亭臨江而建,視野開闊。隨之直接點明快哉亭是為“我”新建的,亭臺窗戶的青、紅油漆色彩猶新。友人當然不是為蘇軾造亭,但是蘇軾說“知君為我新作”,一下拉近了亭主人與蘇軾的關系。接著蘇軾筆鋒一轉,由眼前黃州的快哉亭轉到遠方
課外生活(小學1-3年級) 2023年6期2023-08-26
- 蘇軾與揚州谷林堂史跡考
)曾到揚州游覽平山堂及谷林堂,均作詩賦之。不過,黃裳所作詩名《谷林亭》,詩云:“竹也中虛谷也虛,兩虛相對閑中無。月來風動時尤好,那更高人也自如?!盵2]635北宋大觀三年(1109)進士孫覿(1081—1169)亦有詩作《揚州谷林堂》,詩云:“楚山多異材,翠竹滿崖谷。蕭蕭斤斧余,新伐同一束。蕪城帶流水,萬畝淇園綠。遺苞駁云錦,老節(jié)抱金玉。歲晚虎穴臨,舐掌方擇肉。此君無恙否?應坐白眼俗?!盵2]638從蘇、黃、孫三人的詩作可知,北宋時期,揚州谷林堂(亦稱谷林
揚州職業(yè)大學學報 2023年2期2023-07-13
- 論《清平山堂話本》中駢儷的運用
6071)《清平山堂話本》是明代嘉靖年間洪楩清平山堂編印的,原名《六十家小說》,收錄宋、元、明時期的話本小說舊作60篇,分為《雨窗》《長燈》《隨航》《欹枕》《解悶》《醒夢》六集,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白話小說集,現(xiàn)殘存29篇。目前,關于《清平山堂話本》的研究多集中于人物形象、詩歌、詞匯、版本等方面,對于其駢儷的運用關注較少。縱觀全書,運用駢儷之處著實不少,且在對偶、詞藻、聲律等方面表現(xiàn)出較高的藝術水準。因此,本文欲就《清平山堂話本》中駢儷的運用進行探析。一、《清
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 2022年4期2023-01-03
- 宋人對平山堂的文學書寫
蜀岡之上修建了平山堂。次年,他在《與韓忠獻王書》和《答通判呂太博》中提及了平山堂以及在那里舉行的活動,但并未引起足夠的關注。直到嘉祐元年(1056),劉敞出知揚州,歐陽修作《朝中措》為之送行,中有“平山闌檻倚晴空”[1]1995一句,平山堂從此名揚天下,引發(fā)了文人絡繹不絕地登臨和書寫。據筆者統(tǒng)計,有宋一代對平山堂專門題寫和間接提及的作品有80余篇。這些作品的主題、文化意義,以及其經久不衰的原因均值得探討。一、宋代平山堂文學書寫主題的變化平山堂是一座以自然景
武陵學刊 2022年3期2022-12-28
- 園林植物與疊石景觀特征探析——以《平山堂圖志》中的揚州園林為例
林”一詞源于《平山堂圖志》,用于泛指在揚州城瘦西湖、小秦淮河、南湖等水體沿岸修建的一系列濱水園林。在清朝康乾時期,揚州湖上園林曾形成“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景況[2]?!?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平山堂圖志》作為揚州湖上園林歷史圖文資料最豐富時期的代表作之一,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3]。本文擬從植物和疊石兩個方面對揚州湖上園林的造園要素特征進行總結,以期為豐富和完善清代揚州湖上園林的系統(tǒng)性研究奠定基礎。2 湖上園林的植物配置特點2.1 湖上園林的植物種類《平山堂圖志》中園
佛山陶瓷 2022年10期2022-11-01
- 一生喜『平』歐陽修
守時所建所住的平山堂,堂前有聯(lián)曰:“過江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與眾賓歡?!边@是歐陽修當年瀟灑流云的生動寫照。后人為歐陽修建祠堂,祠中楹上懸“六一宗風”匾。兩旁有聯(lián)曰:“遺構溯歐陽,公為文章道德之宗,侑客傳花,也自徜徉詩酒;名區(qū)冠淮海,我從豐樂醉翁而至,攜云載鶴,更教曠覽江山?!眽Ρ谏?,歐公石刻像,刀工精致,石像傳神,且觀者從任何角度看,石刻像的臉、眼、足始終正對觀者,世稱神品。平山堂有一塊匾“賢守清風”,為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所御賜?;磉_、從容的歐陽修,還是
課外語文 2022年2期2022-03-17
- 平山堂詩詞開山之作考
225009)平山堂何時進入宋代的文學世界?如果把歐陽修的書信看成是文學作品的話,那就是歐陽修建成平山堂后的第二年皇祐元年(1049),他寫給曾任揚州太守韓琦的一封信,謂自己在揚州任上:“幸遵遺矩,莫敢有逾;獨平山堂占勝蜀岡,江南諸山,一目千里,以至大明井、瓊花二亭。此三者拾公之遺,以繼盛美爾。”[1]此信簡略交待平山堂的所在位置,登堂所見場景,是最早描述平山堂的文字。嘉祐元年(1056)春季,歐陽修為新任揚州知州的劉敞作《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秋
揚州職業(yè)大學學報 2022年4期2022-02-26
- 北宋仁宗文壇名賢名相名臣揚州詩話*
——以晏殊、韓琦、歐陽修、蘇軾、王安石為例
千鐘”朝中措·平山堂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江西吉安永豐)人,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唐宋八大家之一。仁宗慶歷八年(1048)正月,歐陽修由滁州調任揚州,接替韓琦職守。當年歐陽修寫信給韓琦:“但日詢故老去思之言,遵范遺政,謹守而已”,表態(tài)將以韓琦為范,治理好揚州。歐陽修的這一首《朝中措·平山
江蘇地方志 2022年6期2022-02-17
- 一生喜“平”歐陽修
守時所建所住的平山堂,堂前有聯(lián)曰:“過江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與眾賓歡?!边@是歐陽修當年瀟灑流云的生動寫照。后人為歐陽修建祠堂,祠中楹上懸“六一宗風”匾。兩旁有聯(lián)曰:“遺構溯歐陽,公為文章道德之宗,侑客傳花,也自徜徉詩酒;名區(qū)冠淮海,我從豐樂醉翁而至,攜云載鶴,更教曠覽江山。”墻壁上,歐公石刻像,刀工精致,石像傳神,且觀者從任何角度看,石刻像的臉、眼、足始終正對觀者,世稱神品。平山堂有一塊匾“賢守清風”,為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所御賜?;磉_、從容的歐陽修,還是
課外語文·中 2022年1期2022-02-16
- 《平山堂圖志》
——清代揚州山水版刻圖像中的風景與文化價值研究
趙之壁編撰的《平山堂圖志》作為山水版刻志書,圖文并茂,記錄了以蜀岡著名歷史景觀平山堂為中心的揚州北郊園林集群景觀。《平山堂圖志》中的“名勝全圖”是清代揚州木刻版畫中的上乘之作,其刻工精湛,秉承寫實風格與文人畫風格特點,涉及名勝包括蜀岡保障河區(qū)域,有極強的歷史資料價值。一、揚州北郊園林集群的興建與《平山堂圖志》的成書背景《平山堂圖志》成書于乾隆三十年(1765),與乾隆第四次南巡同年。全書共十卷,分為宸翰、名勝、藝文、雜識四個部分,“以山水為經,以各園林名勝
國畫家 2021年2期2021-12-06
- 揚州古代“平山堂”與“平山”諸義辨析
——兼議古代平山堂由大明寺代為管理
的兩個名勝——平山堂與大明寺的空間關系很密切,堂時在寺側,時遷寺內。檢索相關文獻,由“平山堂”一詞,衍生出“平山”,而“平山”一詞所指又較為復雜,或指蜀岡、或指平山堂、或指大明寺;而“平山堂”又或指稱大明寺。鑒于堂寺相近或一體的狀況,結合“平山堂僧、平山堂主翁”等說法,引發(fā)一種猜想,平山堂與大明寺還可能存在管理關系。故撰此文探討。1 “平山”:從堂名派生出山名、寺名1048年平山堂建成之后,1056年開啟歐陽修、劉敞、梅堯臣詩歌唱和,平山堂的名氣不斷上揚,
揚州職業(yè)大學學報 2021年3期2021-11-30
- 揚州舊夢寄語堂
天去逛瘦西湖,平山堂,大約總特別地會使我滿足,今天且好好兒地睡它一晚,先養(yǎng)養(yǎng)我的腳力吧!”這是我自己替白己解悶的想頭。第二天一早起來,先坐了黃包車出天寧門去游平山堂。天寧門外的天寧寺,天寧寺后的重寧寺,建筑的確偉大,廟貌也十分的壯麗;可是不知為了什么,寺里不見一個和尚,極好的黃松材料,都斷的斷了,拆的拆了,像許久不經修理的樣子。時間正是暮秋,那一天的天氣又是陰天,我身到了這大伽藍里,四面不見人影,仰頭向御碑佛像以及屋頂一看,出了一身冷汗,毛發(fā)都倒豎起來了,
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下旬 2021年7期2021-11-12
- 一生喜“平”歐陽修
守時所建所住的平山堂,堂前有聯(lián)曰:“過江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與眾賓歡?!边@是歐陽修當年瀟灑流云的生動寫照。后來,蘇軾任揚州太守時, 常來此憑吊,并在后面為歐陽修建造了“谷林堂”和“歐陽河”。后人為歐陽修建祠堂,祠中楹上懸“六一宗風”匾。兩旁有聯(lián)曰:“遺構溯歐陽,公為文章道德之宗,侑客傳花,也自徜徉詩酒;名區(qū)冠淮海,我從豐樂醉翁而至,攜云載鶴,更教曠覽江山?!眽Ρ谏?,歐公石刻像,刀工精致,石像傳神,且觀者從任何角度看,石刻像的臉、眼、足始終正對觀者,世稱神
知識窗 2021年9期2021-11-10
- 揚州吟
此地盛景,應有平山堂?!比耆缭旗F,飄過平山堂。東坡立堂前,望老師題下的“平山堂”三字?;赝鲙熓种矚W公柳,垂淚堂前,轉身嘆道“百年隨手過,萬事轉頭空”。題一曲西江月,拂袖向湖州?!奥淙~正飛揚子渡,行人又上廣陵船”。登臨棲靈塔四望。冬日的瘦西湖畔仍是楊柳依依,青色滿園。右望,是當年吳王揮劍東指建城之地,隋煬帝倉促下葬之地,歐公東坡三十年夢中相遇之地。左望,揚州古城墻斷垣殘瓦,仍有彩旗招展。街坊林立,河道間小橋橫跨。若是華燈初上,明月掛樹梢,簫聲又起,水波
西部散文選刊 2021年7期2021-08-30
- 基于《平山堂圖志》的揚州園林景觀藝術特征研究
于江蘇省揚州市平山堂路,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平山堂屬于大明寺內的景點之一,是宋朝歐陽修任職時在蜀崗上修建的,是揚州知名的歷史文化遺產。平山堂,顧名思義就是四周的山峰與堂齊平,在歷史上經數次修建,成為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下江南半途歇息、游玩的地方[2]?!?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平山堂圖志》是乾隆時期兩淮轉運使趙之壁所編,目前共有十卷,最具有代表性。其內容記敘了平山堂及周邊,尤其是蜀崗至瘦西湖的園林歷史與自然地理概述[3]。平山堂景區(qū)由《平山堂圖志》的《名
南方農業(yè) 2021年15期2021-08-05
- 尋跡前賢步蜀岡
編輯| 吳冠宇平山堂外一幅對聯(lián)頗饒風致:“過江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與眾賓歡”,以高山喻高士,借醉翁之句,抒太守之情。尋章覓句自然不是雕蟲小技,但前賢之所以為前賢,非僅詩文之謂。文章太守應為經綸手,時時以生民為念。蜀崗秋韻 攝影/ 東方IC江蘇揚州古棲靈寺——法凈寺,又稱大明寺?!肚∧涎柴v蹕圖》絹本彩繪冊頁,清代錢維城繪。 供圖/ FOTOE蜀岡勢與蜀山通,直把揚州作益州海內之大,山勢各有可觀,險峻雄奇有之,清幽靈秀有之,這些還是天工造化。至于西湖孤山,揚
中國三峽 2021年4期2021-06-24
- 古詩詞中的師生情
湖州知州,三過平山堂,睹物思人,便寫下一首詞紀念恩師,而這首詞也成為歷史上尊師重道的典范。西江月·平山堂蘇軾(宋)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是夢。譯文:我第三次經過平山堂,前半生在彈指間過去了。整十年沒見老仙翁了,只有墻上他的墨跡,仍是那樣氣勢雄渾,猶如龍飛蛇舞。我在平山堂前“歐公柳”的下面,寫下這首詞悼念文壇英杰——故揚州太守歐陽修。別說人死后萬事皆空,即使活在世上,也不
小天使·四年級語數英綜合 2020年9期2020-12-16
- 揚州平山堂唱和詞作
而從紅橋泛舟至平山堂,在當地可謂一條經典游覽路線。圍繞平山堂的創(chuàng)作屢見不鮮,在清詞復興的背景下,與之相關的唱和詞作亦夥。平山堂作為人文名勝的淵源,要從北宋歐陽修說起,該堂為歐公在宋仁宗年間任揚州知州時建造而成,于堂前曠望,似有與山平之感,故名“平山”。歐陽修與蘇軾在詞中都曾提及平山堂: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歐陽修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西江月·平山堂蘇軾三過平山堂
古典文學知識 2020年3期2020-06-19
- 再談南宋揚州蜀崗上城池的位置范圍
堡城、寶祐城、平山堂等,近來有學者就堡寨、寶祐城的位置范圍提出了與傳統(tǒng)觀點不同的認識?;谙嚓P考古發(fā)掘資料和文獻記載,通過再次探討南宋揚州蜀崗上城池的位置范圍,可以認為傳統(tǒng)觀點就寶祐城位置范圍的認識無誤。南宋揚州蜀崗上城址大致可分為東、西兩半部分,西半部分外圍有土壟,是一座獨立、完整的城池,其使用下限要晚于東半部分;文獻記載中,南宋揚州蜀崗上城池的沿革較為清楚,淳熙二年(1175年)郭棣“依古城舊基幫筑堡寨”,紹定三年(1230年)李全“布置筑圍”圍堡砦西
東南文化 2020年2期2020-06-18
- 平山堂泵站的智能化改造探索與實踐
0)0 引 言平山堂泵站工程于2014年9月9日開工建設,建成于2015年9月,工程概算投資10969萬元。工程布置于揚子江路與農科院之間,東側泵房邊線距揚子江路邊線約32 m。進水通過434 m長雙排頂管穿越平山堂路和揚子江北路,連接瘦西湖支流家禽河;出水通過沿平山堂西路北側新開850 m河道(包括200 m頂管和120 m箱涵)與原沿山河頭部相連。泵站設計流量10 m3/s,站身采用鋼筋砼現(xiàn)澆結構,順水流向總長18.5 m,總寬16.2 m,配備4臺9
江蘇水利 2020年1期2020-02-06
- 揚州三疊
”內,就走進了平山堂。從滁州的醉翁亭到揚州的平山堂,歐陽修真正在乎的是山水。正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奔爸了纬袊奈娜宋幕l(fā)展到極致,而在這些著名的文人中,歐陽修和他的弟子蘇洵無疑是可資深入研究的標本。他的文字從容寬厚、真率自然,他的生活流連山水、醉月鳴琴,胸懷天下又彰顯自我,真是羨煞我輩!后輩文人墨客追慕其風流雅韻,不可勝數。歐陽修在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由小郡滁州遷任大郡揚州。在此前三年,他在滁州為政
江蘇地方志 2019年4期2019-09-11
- 金農巧救詩
揚州瘦西湖旁的平山堂設宴招待客人,推金農坐首席。席間,有人提議用“飛紅”兩字作酒令,即每人念出一句詩,詩中必須有“飛紅”兩字,念不出者罰酒三杯。大家欣然同意,唯獨主人悶聲不響,因為他實在是“胸無點墨”。于是,酒令開始了,輪到那主人時,他皺著眉頭苦苦思索,始終想不出有“飛”“紅”的詩句來,真感有失面子。眾人正要罰他酒時,他突然說:“有了,柳絮飛來片片紅。”大家一聽,哄堂大笑,認為違反生活情理,誰見過紅色的柳絮?這時金農站起來說:“不錯,這是古人說過的詩句?!?/div>
作文周刊·中考讀寫版 2019年2期2019-09-10
- 金農巧救詩
揚州瘦西湖旁的平山堂設宴招待客人,推金農坐首席。席間,有人提議用“飛紅”兩字作酒令,即每人念出一句詩,詩中必須有“飛紅”兩字,念不出者罰酒三杯。大家欣然同意,唯獨主人悶聲不響,因為他實在是“胸無點墨”。于是,酒令開始了,輪到那主人時,他皺著眉頭苦苦思索,始終想不出有“飛”“紅”的詩句來,真感有失面子。眾人正要罰他酒時,他突然說:“有了,柳絮飛來片片紅?!贝蠹乙宦?,哄堂大笑,認為違反生活情理,誰見過紅色的柳絮?這時金農站起來說:“不錯,這是古人說過的詩句?!?/div>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9年2期2019-04-30
- 植樹節(jié),栽種盎然春意
揚州太守時,在平山堂掘土種植柳樹,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手植堂前重柳,別來幾度春風。”如今,在揚州大明寺平山堂還有一株“歐公柳”。蘇東坡堪稱“植樹模范”。少年時代他愛種松,在《戲作種松》一詩中詠道:“我昔少年時,種松滿東岡。初移一寸根,瑣細如插秧?!碧K東坡?lián)魏贾荽淌窌r,修浚西湖,筑起長堤,“植芙蓉、楊柳其上,望之如畫圖”,后人將此堤稱之為“蘇堤”,留下了“蘇堤春曉”的著名景觀。宋代王安石喜歡種竹、栽桃。賦有詩句:“乘興吾廬知未厭,故移修竹擬延騶。”“舍南舍新作文·小學高年級版 2019年3期2019-04-19
- 《平山堂圖志》中的揚州園林版刻圖像研究*
趙之壁編篡的《平山堂圖志》中的《名勝全圖》最具有代表性。早在北宋慶歷八年(公元1048年),歐陽修在揚州任職時于蜀岡上營造了平山堂。因四周地勢低平,站于堂中景觀視野開闊,環(huán)顧四方,四周的山峰與堂齊平,故得“平山”之名。平山堂在歷史上多次重修,成為康熙、乾隆兩帝南巡中途休憩、游覽之地[2~3]?!?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平山堂圖志》刊刻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該書共有十卷,記述了平山堂及其周圍、尤其是蜀崗至瘦西湖的園林名勝歷史與地理的概況。卷首一卷,附《名勝全圖》,包含4幅圖,廣東園林 2019年1期2019-03-13
- 試論《清平山堂話本》的口頭傳統(tǒng)和程式敘事
明人洪楩刊《清平山堂話本》,源出《六十家小說》,原有《雨窗》《長燈》《隨航》《欹枕》《解閑》《醒夢》六集,現(xiàn)存《雨窗》《欹枕》二集12篇,佚名作品15篇,殘文2篇,共計29篇。一般認為《清平山堂話本》所收的篇目涵括宋元明(截至嘉靖二十六年[1547])三代,而章培恒先生在《關于現(xiàn)存的所謂“宋話本”》一文中考察《述古堂藏書目》與《也是園書目》著錄的收入《清平山堂話本》的“宋人詞話”時,認為“它們都不是宋人話本,至少不是宋人話本的原貌”,已經過元、明人的改編[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9年6期2019-02-22
- 谷林堂懷東坡
仙人舊館內,在平山堂后,歐陽文忠公祠前。北宋哲宗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56歲的蘇軾從潁州調任揚州太守。為了紀念恩師歐陽修,他建了谷林亭。亭名取自他的詩《谷林堂》“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中的“谷”“林”二字。有北宋詩人黃裳的《谷林亭》為證:“竹也中虛谷也虛,兩虛相對閑中無。月來風動時尤好,那更高人也自如?!惫攘痔迷诖笮蹖毜詈?,宋后久廢?,F(xiàn)在的谷林堂是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鹽運使方浚頤在真賞樓舊址上重建的。谷林堂坐北朝南,面闊5間,東與大雄寶火花 2018年2期2018-11-21
- 巍巍蜀岡(散文)
中峰有萬松嶺、平山堂、大明寺諸勝;東峰有觀音山、功德山等景——這是狹義上的蜀岡。西起六合,“其脈復過泰州及如皋赤岸而止”,這樣的描述均不能給蜀岡一個最正確的概括,蜀岡它已不是地理位置上的名字,而是一個地標,一種象征。歐陽修、蘇東坡、韓琦、鑒真、石濤、李北海……無數的身影出現(xiàn)在蜀岡之上,使人身游其間,神越千載。二這座高聳在“淮南江北海西頭”的古岡,是揚州歷史上最古老的見證者。我們知道揚州城的歲數,卻無法估計蜀岡的壽齡。如果蜀岡肯告訴我們這片土地上第一批人類棲雨花 2018年2期2018-11-15
- 清代揚州北郊園林群落的生成與演變
錄顯示了園林從平山堂和紅橋2個端點開始集聚(改繪自參考文獻[12])1 四季與詩:對揚州北郊的整體場所認知的建立1.1 清初揚州北郊的公共風景名勝建設清代以前,公眾對揚州北郊區(qū)域的認知重心,一直僅聚焦于距城市數里之遙的“蜀崗”及之上歐陽修建立的平山堂,但從王士禎在1662、1664年2次“紅橋修禊”,使“紅橋”(即后來的“虹橋”)成為公共名勝以來,揚州的文人官僚開始有意識地在北郊以名勝建設促民風“教化”,到清代康熙朝中期,揚州北郊已逐漸形成了多個互相關聯(lián)的中國園林 2018年4期2018-07-14
- 處逆境養(yǎng)浩然氣 登新亭享快哉風
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靶μm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這首詞作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居于黃州(今湖北黃岡)。全詞描繪快哉亭周圍壯闊的山光水色,抒發(fā)了曠達豪邁的處世精神,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上片用虛實結合的筆法,描寫快哉亭下及其遠處景色。開頭四句,先用實筆,描繪亭下江水與碧空相接、遠處夕課外語文·中 2018年4期2018-06-10
- 睹物思人俑謝橙松
【賞析】平山堂位于揚州西北的大明寺側,乃慶歷八年(1048年)歐陽修知揚州時所建。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四月,蘇軾自徐州調知湖州,生平第三次經過平山堂。這時距蘇軾和其恩師歐陽修最后一次見面已達十年,而歐陽修也已逝世八年。適逢自己政治處境艱難,蘇軾為重游故地、緬懷恩師創(chuàng)作了這首詞,抒發(fā)了撫今追昔的萬千感慨。詞的上片寫瞻仰歐詞手跡而生的感慨。詞人對他的恩師歐陽修懷有深摯的情誼,此刻置身于歐公所建的平山堂,自然思緒萬千。“三過平山堂下”,是說自己此番已是第作文評點報·高中版 2018年48期2018-01-08
- 李昭玘詩歌初探 ——以其景物詩為主
登龍游寺》《登平山堂》《出郭閑步》等友情詩 《從張圣涂乞石》《贈漢老侄琴》《送王子中南歸筠州》《送次膺赴詔二首》《無咎哀辭二首》《次膺哀辭三首》等詠物詩 《古鐵刀》等題畫詩 《觀江都王畫馬》等哲理詩 詩《北園書事三首》之二等游仙詩 《和鮑輦七夕四絕》等二、李昭五首景物詩賞析道中書懷(其三)平野青蕪合,長橋綠樹低??统铐毎拙?,春意屬黃鸝。落日鄉(xiāng)關遠,孤村煙水迷。清明能幾日,卻過浙江西。這首詩是詩人途中所見所感,寫作背景是清明,中國傳統(tǒng)祭祖的節(jié)日,詩人身在異地名作欣賞 2017年32期2017-11-28
- 意境豐滿,思想豐富
析】揚州西北的平山堂,是歐陽修在這里任知州時建造的。登堂遙眺,江南金、焦、北固諸山盡在眼前,視與堂平,故取名“平山堂”。一個世紀后,方岳身處平山堂,俯仰江山,緬懷先賢,不禁詩思如潮,就以蘇東坡《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詞的韻腳,寫下了這首《平山堂用東坡韻》。詞從寫景入手?!扒镉暌缓伪?,山色倚晴空”,寫雨后平山堂遠望所見的景色。這時雨過天晴,長江對岸諸山愈加顯得青翠可愛。這兩句通過倒裝,將雨后的山形象地勾畫了出來。詞人寫“山色”之“碧”,而以“秋雨”和“晴空”作作文評點報·高中版 2017年36期2017-10-25
- 揚州的夏日
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這是你們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還有許多杈杈椏椏的支流。這條河其實也沒有頂大的好處,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靜,和別處不同。沿河最著名的風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橋;最遠的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們是知道的,小金山卻在水中央。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錯?!跋潞印钡娜耸芯攀堑竭@兒的,人不免多了些。法海寺有一個塔,和北海的一樣,據說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鹽商們連夜督促匠人造成的。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這個塔,但還有一樁,你們猜不著,是紅燒豬頭作文周刊·八年級版 2017年30期2017-09-04
- 快意談笑,此心安
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靶μm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卷了繡簾,見一輪落日。落日渾圓,碧水長江一望無際。江水共長天一色。渺渺茫茫,似煙雨紅塵風生衣,不得不失不來不去。這盡是在快哉亭里見的。此快哉亭非徐州快哉亭,乃黃州快哉亭。那時的黃州,蠻荒之地也。宋神宗元豐三年,蘇軾貶謫黃州。窮山惡水,但他并未將此放心上。劫后余生,蘇軾再看哲思 2017年4期2017-09-03
- 避暑好去處
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這是你們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還有許多杈杈椏椏的支流。這條河其實也沒有頂大的好處,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靜,和別處不同。沿河最著名的風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橋;最遠的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們是知道的,小金山卻在水中央。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錯——可是我還不曾有過那樣福氣?!跋潞印钡娜耸攀堑竭@兒的,人不免太多些。法海寺有一個塔,和北海的一樣,據說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鹽商們連夜督促匠人造成的。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這個塔;但還有一樁作文周刊·小學五年級版 2017年28期2017-08-31
- 揚州的夏日
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這是你們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還有許多支流。這條河曲折而幽靜,和別處不同。沿河最著名的風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橋,最遠的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們是知道的,小金山卻在水中央。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錯。法海寺有一個塔,和北海的一樣,據說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鹽商們連夜督促匠人造成的。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這個塔。但還有一樁,你們猜不著,是紅燒豬頭。夏天吃紅燒豬頭,在理論上也許不適宜,可是在實際上,揮汗吃著,倒也不壞的。五亭橋如名字所示閱讀(中年級) 2017年7期2017-08-10
- 歐陽修的“近視眼”
州蜀崗上大明寺平山堂前親手栽了一棵柳樹,如今一晃又過去幾年,柳樹該長高了吧?回想起這些依約往事,看到劉敞馬上也要動身到揚州去,歐陽修不禁感慨萬千。于是他當即揮手寫下一首《朝中措·平山堂》詞,來為劉敞送行: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這首詞,上闋即寫他在揚州的生活,是對這段生活的回憶。詞中寫了他在平山堂遠觀碧空之景,寫到他手植的柳樹,想到如今已是幾年過去。下闋“文章太守,揮作文評點報·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7年6期2017-03-27
- 觀看之道:《平山堂圖志》中的地景塑造與政治權力
)觀看之道:《平山堂圖志》中的地景塑造與政治權力王少浩(廣州美術學院 美術教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260)《平山堂圖志》是研究清代版畫及社會文化的重要書籍。筆者在回顧版畫史研究的成果與限制后,嘗試從《平山堂圖志》出發(fā),依據圖像本身所提供的資料條分縷析,將觀看關系注入權力的元素,從而進入反思的范疇,即版畫預設的觀者如何在觀看之中重新賦予地方名勝以新的意義,彰顯出地景塑造與政治權力之間的微妙關系。筆者認為,《平山堂圖志》作為歌頌太平盛世的政治產物,不僅是乾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 2017年1期2017-03-18
- 揚州三疊
”內,就走進了平山堂。從滁州的醉翁亭到揚州的平山堂,歐陽修真正在乎的是山水。正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奔爸了纬?,中國的文人文化發(fā)展到極致,而在這些著名的文人中,歐陽修和他的弟子蘇東坡無疑是可資深入研究的標本。他的文字從容寬厚、真率自然,他的生活流連山水、醉月鳴琴,胸懷天下又彰顯自我,真是羨煞我輩!追慕其風流雅韻的后輩文人墨客,不可勝數。文章太守歐陽修在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年),由小郡滁州遷任大郡揚州。在此前三滿族文學 2017年1期2017-02-27
- 揚州舊夢寄語堂
天去逛瘦西湖,平山堂,大約總特別的會使我滿足。第二天一早起來,先坐了黃包車出天寧門去游平山堂。天寧門外的天寧寺,天寧寺后的重寧寺,建筑的確偉大,廟貌也十分的壯麗;可是不知為了什么,寺里不見一個和尚,極好的黃松材料,都斷的斷,拆的拆了,像許久不經修理的樣子。時間正是暮秋,那一天的天氣又是陰天,我身到了這大伽藍里,四面不見人影,仰頭向御碑佛以及屋頂一看,滿身出了一身冷汗,毛發(fā)都倒豎起來了,這一種陰戚戚的冷氣,叫我用什么文字來形容呢?回想起二百年前,高宗南幸,自語文教學與研究(讀寫天地) 2017年1期2017-02-06
- 《浣溪沙·紅橋》 練習
船。②平山:指平山堂,揚州游覽勝地。③斷鴻:失群的孤雁。④廣陵:即揚州?!举p析】王士禎是清初杰出的詩人。這首詞前有長達三百一十二字的序,記敘了這次出游的情況,文字優(yōu)美寫景如畫,與詞可謂聯(lián)璧。從序中可以看出,這首詞寫于康熙元年六月十五日,這一天,年僅二十九歲的王士禎與友人袁于令、杜、陳允衡等,從揚州鎮(zhèn)淮門出發(fā),一路上,風光旖旎多姿,美不勝收。于是,詞人運用陶淵明桃源探幽的手法,在林木盡處,寫出了紅橋的仙姿。詞人在詞與序中并不是為寫景而寫景,而是借寫景來懷古憑課外語文·中 2016年9期2016-12-06
- 《清平山堂話本》中的第一人稱代詞研究
言與文化】《清平山堂話本》中的第一人稱代詞研究段新穎(陜西師范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2)《清平山堂話本》是現(xiàn)存刊印最早的話本集,在文學史和漢語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以《清平山堂話本》這樣的一手資料為研究語料來梳理其中第一人稱代詞的發(fā)展變化,發(fā)現(xiàn)第一人稱代詞“我”和現(xiàn)代漢語的人稱代詞詞尾“們”都是在這個階段產生或廣泛使用的,遵循整個代詞體系的歷史演變規(guī)律?!肚?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平山堂話本》;第一人稱代詞;我;俺;咱《清平山堂話本》是明代嘉靖年間刊刻的,這是截至目前所知的最早文化學刊 2016年6期2016-03-16
- 嘟嘟闖關記
嘟嘟在江蘇揚州平山堂游玩時,看到一幅刻在黑石板上的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的肖像.這幅歐陽修的肖像遠觀胡須是黑色的,走近看卻是白色的,奇妙之處令人嘖嘖稱贊.你知道其中的奧秘嗎?2.一天.鄭林對嘟嘟說:“你看墻上的那副穿衣鏡.鏡子里遠處那棵大樹上的人在干什么???”嘟嘟眼睛近視,為了看清楚些,他把臉靠近了鏡子.嘟嘟這樣做能看清楚嗎?3.嘟嘟想用學到的知識測一下校園里旗桿的高度,你能幫嘟嘟想一個簡單易行的辦法嗎?endprint中學生數理化·八年級物理人教版 2015年10期2016-01-04
- 趁熱吃
急入瘦西湖,于平山堂附近碼頭停泊。早有人等候在此,小舟未停穩(wěn),廚師就將做好的魚連鍋遞給岸邊的人。岸上人接手,一路小跑上了平山堂———阿大人此刻正喝得酒酣耳熱,見魚上來,起筷子,躊躇滿志地招呼賓朋:“來來來,趁熱趁熱!”這種吃法,就連紫禁城的皇帝太后都無福享受。“炎天冰雪護江船”,皇宮里吃的只是冰凍的魚,差遠了去了。差事辦得好,鹽稅征收順利,辦事兒的大臣一年吃幾條皇帝太后都無福品嘗的鰣魚,不算僭越違禮。特別健康·上半月 2014年7期2014-04-08
- 《清平山堂話本》的敘事結構分析
0032)《清平山堂話本》的敘事結構分析張巧妮(長春師范大學 文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話本”是說話人的底本,是記載著“說話”的文本,而“話”是口頭講述故事?!肚?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平山堂話本》特有的敘事結構特征,給“說話”藝術賦予了一個完整的結構形態(tài)。話本;敘事;結構胡士瑩先生對話本小說結構方面作了歸納概括:“小說話本自有一套比較完備的體制、格式。它的基本體裁可分為六個部分:一題目,二篇首,三入話,四頭回,五正話,六結尾”。[1]138《清平山堂話本》是口頭文學向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4年5期2014-03-29
- 讀書與看書
州有瘦西湖,有平山堂,平山堂之東有萬松林,瘦西湖又有五亭橋、小金山、二十四橋舊址,此又是常識,也應該說說,卻不必強記。實則學生不知五亭橋、萬松林為何物,連教員之中十之九亦不知所言為何物。今考常識,學生曰,萬松林在平山堂之西,則得零分;在平山堂之東,則得一百分,豈不是笑話?衛(wèi)生一科,知道人身有小腸大腸固然甚好,然大腸明明是一條,又必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等,又是無端添了令人強記的名詞,笑話不笑話?弊源有二:一是教科書編者,專門抄書,表示專家架子;二是教員讀者 2013年3期2013-12-25
- 近代漢語動態(tài)助詞“了”芻議
些情拷。(《清平山堂話本》)(2)張郎大怒曰:“千不幸,萬不幸,娶了這個村姑兒”。(《清平山堂話本》)(3)我的襯衫撕了一道口子,得兩根綠線縫縫。(《歧路燈》)“了1”表示動作、活動過程等方面的完成或實現(xiàn),可以用在已然事件句中,表示實際已經發(fā)生了的事情的完成或實現(xiàn),包括過去的完成實現(xiàn)和現(xiàn)在當前的完成實現(xiàn),上例中,例1是過去完成的事情,例2表示現(xiàn)在當前的完成實現(xiàn),例3“撕了”敘述的也是慣常的行為,前一句動詞“撕”后加“了”,使前一小舉作為后面事情出現(xiàn)的一個時大家 2011年12期2011-08-15
- 《清平山堂話本》校讀記(續(xù))
0610)《清平山堂話本》是明代洪楩所刻的《六十家小說》的輯佚本,多宋元話本。此書最早有北平古今小品書籍刊印會影印本《清平山堂話本》15篇和馬廉平妖堂影印本《雨窗集》《欹枕集》12篇。1955年,文學古籍刊行社合此二種影印出版,仍以“清平山堂話本”為名(1987年重?。?957年,譚正壁據前二種影印本加以校點,仍以《清平山堂話本》為名,由古典文學出版社排印出版。這是現(xiàn)存最早的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據此重印。[1]此后,其他較重要的校注本或標點本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1年12期2011-03-18
- 古籍整理應注意境外研究成果——以入矢義高所譯《雨窗欹枕集》《清平山堂話本》為例
0610)《清平山堂話本》是明代洪楩所刻的《六十家小說》的輯佚本。它最早被發(fā)現(xiàn)是在1929年,日本漢學家鹽谷溫教授在內閣文庫發(fā)現(xiàn)《柳耆卿詩酒玩江樓記》《簡貼和尚》等15篇小說,無集名,不著序目及刊刻年月、姓氏。1929年馬廉得見日本友人所示照片,由北平古今小品書籍刊印會影印出版。因書之版心有“清平山堂”四字,內容多系話本小說,馬廉題書名曰“清平山堂話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本即據此本影印。1933年,馬廉在寧波購到一包殘書,從中整理出《花燈轎蓮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0年12期2010-03-22
- 《清平山堂話本》校讀記
0632)《清平山堂話本》是明代洪楩所刻的《六十家小說》的輯佚本,多宋元話本。此書最早有北平古今小品書籍刊印會影印本《清平山堂話本》15篇和馬廉平妖堂影印本《雨窗集》《欹枕集》12篇。1955年,文學古籍刊行社合此二種影印出版,仍以“清平山堂話本”為名(1987年重?。?957年,譚正壁據前二種影印本加以校點,仍以《清平山堂話本》為名,由古典文學出版社排印出版。這是現(xiàn)存最早的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據此重印。[1]此后,其他較重要的校注本或標點本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0年5期2010-03-22
-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不一會便抵蜀崗平山堂下。壯麗的平山堂,隱現(xiàn)于萬綠叢中。這堂是北宋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修建的,他在此曾舉行擊鼓傳花酒會,寫下了許多佳作?!捌缴綑跈懸星缈眨缴袩o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便是有名的《朝中措》。“憑欄遠眺,江南諸山,拱揖檻前,若可攀躋,名曰平山堂?!边@是說從堂前南望,那江南諸山,正與堂欄相平,故名“平山堂”?!斑h山來與此堂平”,立于堂前,憑欄遠眺,長江南岸的排排峰巒,清清楚楚地呈現(xiàn)在眼前,大有群山來朝之勢。平山堂上佳聯(lián)甚多,“曉起憑欄,六學生天地·初中 2009年3期2009-04-08
- 《土地的誓言》
法之一。請為“平山堂下花似錦”寫一個構成對偶的下一句。(注:平山堂是揚州著名景點之一。揚州名勝很多,如瘦西湖、何園、個園、史公祠、瓊花觀等。)平山堂下花似錦,___________________7.仿照下面的句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一句話。江南是一局棋,縱橫交錯的田壟是棋盤,星星點點的湖泊是棋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本期找)21世紀中學生作文·初中教師版 2008年2期2008-09-18
- 秋雨晚晴嘆家國
《水調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方 岳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紅。蘆葉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夢,無語寄歸鴻。醉眼渺河洛,遺恨夕陽中。蘋洲外,山欲暝,劍眉峰。人間俯仰陳跡,嘆息兩仙翁。不見當時楊柳,只是從前煙雨,磨滅幾英雄。天地一孤嘯,匹馬又西風。方岳(1199~1262),南宋后期著名詩人、詞人。字巨山,自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累官至吏部侍郎,歷知饒、撫、袁州,加朝散大夫。平山堂,舊址在今江蘇揚州西北瘦西湖北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 2006年5期2006-07-28
- 平山堂和“歐公柳”
與堂平,故名“平山堂”。后來,他還在堂前手植柳樹一株。由于歐陽修平日熱愛百姓,能與民同樂,所以平山堂一帶經常游客如云。出于對這位清廉太守的敬重,人們尊稱他栽的柳樹為“歐公柳”。一年后,歐陽修調離揚州,揚州百姓記著他在任時的德政,對平山堂和“歐公柳”格外愛護。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歐陽修的好友劉原甫出任揚州太守。在餞行席上,歐陽修情不自禁地想起當年在揚州的勝事:每到盛夏,他常與詩朋詞友,在晨光熹微中登臨平山堂,納涼賞荷,飲酒賦詩,其樂無窮。而八年前自己知識窗 1998年12期1998-03-18
- 金農巧救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