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越章
[摘要]“健康第一”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指導思想。本文論述了貫徹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必要性、健康第一在落實中的誤區(qū)以及如何貫徹執(zhí)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并得出:落實健康第一的思想,有助于體育教學的科學化、正規(guī)化,符合體育教學的規(guī)律。
[關鍵詞]健康第一 指導思想 體育與健康 課程標準
健康第一是新一輪體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提出了三難健康目標。與傳統的健康相比,其領域更寬,不僅僅停留在體質健康的層面上,而且還要關注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能力。那么,新課程標準下的健康第一是否有必要性,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哪些誤區(qū),又如何落實健康第一思想呢?下面筆者談一下自己的理解。
一、貫徹“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必要性
1.有利于改變人們對體育的誤解
舊的教學大綱片面強調“增強學生體質”,致使人們誤解為體育生就是“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边@幾乎就是體育生的代名詞,片面認為上體育課是學一些無用的東西,是不務正業(yè),在他們眼里體育不能用來考大學,只會占用學生的學習時間,會阻礙著文化課的學習。在這種不負責任的輿論誤導下,部分學生家長、文化課帶課老師,甚至校長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體育課程的開設。有的學校每周只一節(jié)體育課,有的甚至沒有體育課,偌大的一個學校連操場都沒有。而現行體育課標以“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就徹底打破了這一偏激的看法。新體育課標不僅僅強調增強學生體質,還注重對學生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讓學生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來保證學習的正常需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正確看待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參與運動使學生學會正常交往,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通過體育運動養(yǎng)成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正確面對自己的學習生活。
2.有利于改變目前學生體質健康整體下滑的不良狀況
近年來,“應試教育”造成的學生負擔過重,青少年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摧殘。近年的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是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的學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專家提出,新課標進一步貫徹了人道主義和民主化精神,強調了關心學生體質健康的現實性和迫切性,改善了學校體育的各個工作環(huán)節(jié),改變了學校體育工作的被動局面,與此相適應,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健康生活的觀念,以體育為突破口培養(yǎng)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等已經成為學校體育改革的重點,也成為體育專家及教師研究的對象和學校體育實踐的內容。
3.有利于突出個性的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打造終身體育
這里所說的全面發(fā)展,并不是讓學生樣樣都會,而是為終身體育做準備,讓學生學會怎樣隨時隨地鍛煉身體。例如,在不同地點,能適應當地人們的鍛煉的習慣,有的地方便于爬山,有的地方則便于游戲,有的地方則可以武術。不同季節(jié)也會有不同的項目,如夏季能游泳,冬季能滑雪。一個人能在學校學到不同方面的知識,他就會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選擇適合于自身運動的項目進行身體鍛煉,保證每時每刻身體健康。
二、“健康第一”思想的誤區(qū)
1.將《體育與健康》與《健康教育》相混淆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突出健康目標的一門課程,以體育促健康,不是體育課程與健康課程的綜合,它解決不了所有的學生健康問題。而《健康教育》不是一般衛(wèi)生知識的傳播和宣傳,它的著眼點是行為問題,是幫助人們建立與形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
2.片面認為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就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在學校教育中落實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主要途徑。但這并不意味著只要開設了體育與健康課程就自然而然地體現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這就要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深刻理解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運動促健康,達到身與心的和諧健康。
三、貫徹“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途徑
1.融合多學科領域的有關知識
體育與健康不是一個獨立的領域,它與多個學科領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也給廣大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要求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體育與健康知道理論與技能,還要有廣博的多學科知識。要把與體育與健康有關的多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到體育課堂教學中去。如運動生理學、教育心理學、體育保健學等都是與人體有直接聯系的知識,這些知識可以以與體育技能學習相結合的形式傳授,也可單獨利用理論知識課來傳授。還有體育運動中的物理學原理,要求教師不但要熟知物理學,而且善于把物理學與運動學結合起來,讓學生了解運動技術要以物理力學為指導,從而更容易把握運動技術原理,掌握運動技術,在運動訓練學習中減少運動損傷,保證身體健康。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教師要常用情景教學,讓學生在情景中游戲、學習認知,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學生體會到快樂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達到心理健康,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的目的。
2.領會“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涵義,并將其精神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去
“健康第一”必須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以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為核心,強化體育項目為我所用的選擇性。用一句通俗的話講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在這里,“學會學習”指的是終身體育。對每個學生個體而言,隨著生理、心理和社會交往的發(fā)展變化,體育活動的內容、方法是不斷變化的,尤其是走出校門以后是否能繼續(xù)選擇適宜的體育活動內容,保持體育鍛煉的習慣,顯得更為重要?!皩W會生存”指的是強身健體,從了解和掌握營養(yǎng)健康知識、科學鍛煉的知識與技能到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學會在各種環(huán)境下如何生存。“學會做人”指的是社會適應,在與同學、老師、家長及其他社會交往中懂得怎樣為人處世,更快地適應社會發(fā)展。
3.以身體鍛煉為主要手段,注重增進學生整體健康
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學校體育范疇,與競技體育有本質的區(qū)別。而以往的體育教學指導思想是增強學生體質,教師只注重體育“尖子生”的培養(yǎng),卻忽視了那部分先天體質較弱的學生,認為這些學生沒有“增強體質”必要。在新體育課程標準下,指導思想徹底得到了改變,要求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體育課上對有體育天賦的學生讓其充分發(fā)揮個性的同時,注重對其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以優(yōu)帶差,帶領后進生體育學習鍛煉;而對后進生,教會其運動的方法,讓他們積極參與,讓他們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克服其心理障礙,達到心理健康,為以后的終身體育打下堅實基礎。
總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代表了最新的體育教學理念,落實健康第一的思想,有助于體育教學的科學化、正規(guī)化,符合體育教學的規(guī)律。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徹底領會其深刻涵義,切實把這一指導思想貫徹到體育教學中去。
參考文獻:
[1]李靜.論“健康第一”指導思想下的學校體育改革[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
[2]喻堅.以“健康第一”思想作為學校體育主導思想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 2005,(5).
[3]林麟.談學校體育與健康第一的關系[J].體育師友,2003,(4).
[4]樓麗琴.貫徹健康第一 改革學校體育[J].體育師友,2001,(5).
[5]周永其.體育教學如何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J].湖北體育科技,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