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燕
摘要:文學名著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人類文化的結晶。對于青少年來說,閱讀經典名著,接受文化傳承無疑是非常必要的。為全面貫徹實施語文新課程理念,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利用語文課程資源,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審美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筆者通過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經驗總結,對文學名著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文學名著;閱讀教學;策略探析
文學名著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人類文化的結晶。對于青少年來說,閱讀經典名著,接受文化傳承無疑是非常必要的。為全面貫徹實施語文新課程理念,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利用語文課程資源,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審美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對文學名著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進行探討非常必要。
一、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相結合
閱讀名著提倡“學生自讀,教師引導,課外為主,課內為輔”的原則。教師應在學生閱讀某一部名著前,自己先讀過兩遍,認真研究其中的疑點和難點,并研讀相關的研究著作,加深自己對此名著的理解,精心設計好需要研究的、有價值的課題。還應隨時對學生的名著閱讀進行檢查和方法指導,對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這樣才能確保名著閱讀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我們還必須注意讓學生在沒有束縛的自由閱讀中學會感悟、探索、鑒賞、創(chuàng)新。
二、搭建交流平臺,分享閱讀體驗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苯涣魇且环N重要的學習方法,它本身就是一種碰撞和融合。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討論交流是最直接的思想傳遞,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這種交流,能構建起一種閱讀名著的興趣場和信息場,單獨的感受流通了,這種流通又往往能增值。蕭伯納曾說過:“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流之后,我們就有了兩種思想?!币虼?,安排讀書交流活動是名著閱讀指導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不可或缺,勢在必行。
三、強化閱讀的深度
針對學生對作品匆匆瀏覽一下、草草收兵的“淺閱讀”現(xiàn)象,教師應帶領學生體驗作品的人文內涵,理解人物形象、藝術特點、語言特點等??梢詮囊韵聨追矫嬷郑?/p>
1.導讀和原著相結合,給名著提問題
一些學生在讀原著時往往不容易立刻就理解,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找有關的解讀本、輔導書、參考資料去讀。首先對名著的創(chuàng)作背景、藝術風格等一一進行解讀。學生在讀完解讀本后再回過頭來閱讀原著,就能感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欣賞優(yōu)美、精彩的語言了。學生要想從名著中吸取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還必須在讀完了導讀之后靜下心來仔細閱讀原著才行。同時要求學生在通讀名著之后,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從閱讀心理學角度來說,學生提出問題是有價值的,它的最大的價值就是有助于理解原著。因為只有提出問題,才有可能去進行思考,去尋求答案,而且疑問使人的大腦處于一種高度興奮狀態(tài),使精神高度集中,從而達到理想的學習境界。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和質疑能力,無疑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有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可以更快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2.與寫作結合
初中起步階段,可以嘗試讓學生在閱讀中發(fā)揮想象,比如設想主人公的命運逆轉情節(jié)、改編一些經典短篇小說的結尾,或者續(xù)寫一些名著片斷,這樣的活動,一方面引導學生加深理解原著的精髓,明了原著的提示或暗示作用;另一方面促使學生主動接近和親近文學作品。讓學生參與原著的改編,重新設計故事結局,使學生有自己也是一個小作家的感覺,在他們能夠勝任獨立閱讀的同時,也加深了對作家作品的更深體悟。
名著之所以經久不衰,具有無窮的魅力,是因為其內容博大精深、雋永耐讀。閱讀名著要能透過作品的文字表象,領悟作品的形象、情感、語言,從作品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我們定能引領學生將名著閱讀進行到底,在書香浸潤中,取得素質培養(yǎng)和升學考試的雙贏!
參考文獻:
[1] 伍爾夫.讀書的藝術:如何閱讀和閱讀什么.博覽群書(雜志選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2] 尹春峰.名著閱讀應把握好四個度.語文教學與研究,2007(4).
[3] 王群.名著閱讀教學淺談.文學教育(上),2007(1).
[4] 張葵.文學名著作品閱讀優(yōu)化教學策略初探.商情(教育經濟研究),2008(1).
[5]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