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面向泰國學習者的對外漢語補語研究綜述及其應用

      2012-06-25 09:30:30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中國北京100083
      海外華文教育 2012年2期
      關鍵詞:泰語趨向補語

      (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中國北京100083)

      “補語是漢語中一種很特殊的句子成分。無論是結構上還是語義上都很特殊?!?孫德金,2002:169)“其他語言很少有類似漢語的補語這種語言現(xiàn)象,漢語中一個包含補語的句子,其他語言會用其他方式,比如很可能用兩個句子表達。因此補語是外國人較難掌握的一個語法點?!?劉月華等,2001:533)漢語補語無論是本體研究還是對外漢語教學研究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因為補語在漢語研究中還沒有一致的看法,各有各的道理,性質不一,類型不等。本文綜述了補語研究和對外漢語補語研究,總結了目前的研究傾向和成果,這都是為了了解前人的研究概況并做進一步研究,以其結果作為對外漢語補語教學的支撐。

      對外漢語教學學科建立以來,一直想研發(fā)一套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能給外國學習者學得漢語的教學模式,為了使其適用度最廣,我們通常以英語母語者為對象。眾所周知,英語是國際語言,除了英語母語者之外其他國家的學習者亦可使用英語解釋的漢語教材,可是以英語為解釋語言的教材是從英語母語者的認知著想,判斷語法難點、教學順序,可能對其他國別的學習者不太合適。目前,世界各地的漢語教學都引人注目,對外漢語教材的國別針對性需要更上一層樓,本文旨在為泰國學習者研究更加適合的漢語補語教學策略,并提出發(fā)展性的建議。

      一、對外漢語補語教學研究概況

      本文主要針對對外漢語教學的研究考察對外漢語補語研究的基礎與傾向?;凇禖NKI》和《萬方數(shù)據(jù)》的數(shù)據(jù)庫以“補語”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并從得出的結果中提取了有關“對外漢語教學”的研究,最后的數(shù)量總共有87篇。從學習者的母語、補語的類型和研究的領域等3個方面來考察目前對外漢語補語研究的傾向。詳細內(nèi)容如下:

      表1 按學習者的母語分類表

      表2 按補語類型分類表

      表3 按研究領域分類表

      圖1 按學習者的母語分類圖

      圖2 按補語類型分類圖

      圖3 按研究領域分類圖

      從上述結果可概括目前對外漢語補語教學的概況為:對外漢語補語的研究主要是以“外國學習者”為對象,國別針對性研究仍然為少數(shù);分國別的研究只占三分之一,以英語、韓語為母語者的對象占多。最受關注的補語類型是趨向補語,其次為補語的總體情況。研究的內(nèi)容主要以偏誤分析為主,其次是針對各類補語的專題研究,還有教學研究和習得研究。值得一提的還有針對“對外漢語教學”的漢語補語研究絕大都是2000年后的文章,尤其是2005年之后才有大量出現(xiàn)(由本文研究的論文看占95%,83篇),自從2005年以來每年差不多十幾篇文章,最多的是2008年共有22篇(占25%)。

      二、針對泰國學習者的漢語補語研究綜述

      本文在收集對外漢語補語的研究之時,同時也發(fā)現(xiàn)一些以泰語為對象的研究,在總概況數(shù)量排第四名。雖然在以上的結果中只有4篇,但是再次在CNKI和萬方數(shù)據(jù)庫網(wǎng)站特別針對“泰國”和“補語”搜索之后,發(fā)現(xiàn)更多的研究論文,兩個數(shù)據(jù)庫所提供的共有9篇。最早的一篇文章是趙秀芬2000年的《漢泰趨向補語對比研究》,研究論文最多的是在2008年發(fā)表了4篇。研究內(nèi)容最多的是補語總體的研究和趨向補語的研究,偏誤分析仍然是研究的熱題。這些結果都隨著對外漢語補語研究的傾向而行。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是通過漢泰語言對比探討漢語補語與泰語的對應形式之異同,從調查問卷探討學習者使用補語的偏誤,而且分析所有偏誤的成因并提供解決與教學順序的建議。9篇研究如下:

      1 趙秀芬(2000)《漢泰趨向補語對比研究》

      2 陳晨(2005)《泰國學生漢語趨向補語習得偏誤分析》

      3 陳晨、李秋楊(2007)《泰國學生漢語趨向補語習得情況考察》

      4 胡發(fā)宣(2008)《泰國學生漢語補語習得研究》

      5 劉永君(2008)《漢語補語在泰語中的對應表達形式及偏誤研究》

      6 劉玉川(2008)《泰國初級學生漢語補語習得偏誤分析》

      7 張文耀(2008)《趨向補語“起來”與泰語中的相關表述比較研究》

      8 齊春紅、汪南哲(2010)《泰國學生漢語"得"字補語句習得偏誤分析》

      9 王嬌嬌(2010)《泰國學生使用漢語結果補語偏誤分析》

      (一)漢語各種補語類型與泰語對應形式的對比

      漢語補語在泰語里能夠表達出意義來,盡管形式不是完全能對應,可還有一部分在形式和意義上都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泰國學習者認知補語這個概念并不陌生。然而,因為漢泰的語序有所區(qū)別,所以因相似而忽略會造成使用上的偏誤。從前人研究的結果得知:

      1.雖然泰語的語法體系沒有立補語為一個成分,可是漢語補語的意義可以在泰語的句式上表達出來,只不過不是所有的形式都能對應,當兩種語言的謂語都不帶賓語時,二者結構形式才是相同。

      裴曉睿(2001∶106)就基本句法結構而言,泰語有主謂、動賓、主從、聯(lián)合和連謂這五種結構,而與漢語相比,只缺少了動補結構。可是泰語表示修飾、限定性的一般都在中心語之后,其中也包括說明動作結果和狀態(tài)的詞語。趙秀芬(2000)和陳晨(2005)都研究了漢語趨向補語與其泰語的對應形式,結果發(fā)現(xiàn)在兩語表達趨向意義的形式時基本上都可以互相通譯,可是由于漢泰的句法語序不同,所以會造成賓補位置順序的問題。劉永君(2008)的對比研究提出的結論是漢語謂語不帶賓語時,兩種語言結構形式基本相同。王嬌嬌(2010)以結果補語為研究對象,認為泰語沒有補語,可是能在泰語中找到與漢語補語的對應形式,但不是所有的漢語補語都有對應形式。

      從這些觀點可知,雖然泰語沒有補語這一概念,可是因為漢譯泰后的泰語句子有漢語補語的對應意義和形式,所以泰國學習者在學習這些有對應形式不會很難,可是又因為也有無法對應的另一部分,所以這些沒有對應形式應該是泰國學習者的教學重點。

      2.從漢泰對比分析的結果來看,泰國學習者在學習漢語補語時,應該注意的是“賓語的位置”。

      趙秀芬(2000)和陳晨(2005)的對比研究和調查結果都發(fā)現(xiàn)泰國學習者使用漢語趨向補語時會有“賓語的位置”的問題。劉永君(2008)和王嬌嬌(2010)都認為漢泰句子里的賓補語序不同在于:由賓語的位置來看,漢語賓語的位置較靈活,可位于補語前、補語中或補語后,而泰語在一般情況下動詞后直接跟賓語,對應的漢語補語形式放在賓語后面充當狀語;由補語的位置來看,漢語補語和動詞之間結合得相當緊密,中間不能插入其他任何成分;而泰語中動詞和與漢語結果補語相對應的形式之間結合得比較松散,中間不僅可以插入賓語還可以插入其他的成分。劉玉川(2008)也根據(jù)漢泰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比較,做出泰國學習者學習漢語補語時可能有錯誤的預測假設,每類補語都有“賓語的位置”之難。由此得知,漢泰語言的句子一樣都可以由動、賓、補的形式表達,可是因語序之別而造成句法的偏誤,因此,賓語的位置問題就應該受對泰漢語教學的關注。

      為了展示上述兩點對泰國學習者的補語教學之難易處所在,本文將所有的補語類型的句式在謂語帶賓語和不帶賓語的情況下與泰語句式相比,以便看其對應與否的狀況:

      表4 漢語補語與其泰語對應形式對比表(上)

      表4 漢語補語與其泰語對應形式對比表(下)

      注釋:S=主語;V=動詞;O=賓語;Adj.=形容詞;C=漢語里是補語,泰語里是補語對應詞語或詞組;m=漢語補語標記,即“得”和“不(可能補語的否定標記)”和泰語里的對應詞;(Neg.)=否定詞;Aux=能愿動詞/助動詞;[baO]=有“把”字帶賓語;[deO]=賓語前有“的”字;*=不能實現(xiàn);※=注意點

      可見,在漢語和泰語謂語沒有帶賓語的肯定句里,若有補語出現(xiàn)基本上是能對應的,只有“可能補語”的表達方式在兩種語言有所不同(主要是表達趨向意義的可能補語),即漢語用可能補語的句式時,泰語只能用能愿動詞(助動詞)來表意,如:“進不去”泰語是 “進去不能”(不能進去),還有“狀態(tài)補語”的補語標記(得)在漢語里一定出現(xiàn),可是泰語與其的對應詞是可有可無的,如:“他歌唱得好”泰語是 “他唱歌(得)好”。在不帶賓語的否定句,大多數(shù)也都對應,只有“結果補語”的否定詞位置有區(qū)別,即漢語句子里的否定詞放在動詞之前而泰語句子的否定詞放在補語之前,如:“沒吃飽”泰語是 “吃不飽”,要注意的是泰語表結果成分的否定形式是“動+不+補”,這會有與使用漢語可能補語的形式混淆的機會。此外,時量補語和動量補語的否定詞在漢語里出現(xiàn)于動詞之前或補語之前皆可,而泰語只能出現(xiàn)于補語之前,如:“他家我沒去過幾次/他家我去過沒幾次”泰語只能用后者的句式,前者是在泰語不合語法的。

      至于謂語帶賓語的情況,可有很大的問題了,因為泰語句子的基本語序與漢語相異。泰語的句子成分有兩大類,即基本成分和補足成分(Vichin Panupong,2000),可是這兒的補足成分不是漢語所謂的“補語”而是副詞補足語、時間補足語、地點補足語。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泰語的“基本成分”簡單的說是“主動賓”要放在一起,補足成分可出現(xiàn)于基本成分的前頭、后頭,或者在基本成分里的主語和謂語之間,即可解釋為“補足成分”可出現(xiàn)于“基本成分”的主語之前、主語之后、句尾等三個位置,如: “【①白天】這個顏色【②白天】不好看【③白天】”。因此,所有的漢語補語在泰語句子中出現(xiàn)的位置都位于賓語的后面,所以謂語帶賓語的漢語補語句子在泰語就無法有對應形式,而且此問題還會給泰國學習者帶來學習困擾,也是補語教學上的一個該注意的問題。無論如何,從表4也發(fā)現(xiàn)謂語有補語又有賓語的漢泰句子里的賓語位置不只有一個,漢語句子的賓語可出現(xiàn)于句首、單獨在主語之后、帶把字的謂詞之前、句尾等4個位置;泰語句子的賓語可出現(xiàn)于句首和動詞之后等2個位置。雖然泰語的賓語位置沒有漢語那么靈活,可是兩者都有一個共同的位置就是“句首”,學習者可能采用把賓語置于句首這個策略,以便避免語法錯誤的問題,但是還是避免不了語義和語用的偏誤。

      由表4的漢泰句式對比表所提供的兩種語言句式異同的內(nèi)容,可以做出泰國學習者使用補語可出現(xiàn)偏誤的預測,并詳細展現(xiàn)于以下的表5:

      表5 泰國學習者使用補語可出現(xiàn)偏誤的預測表

      為了更了解泰國學習者的漢語補語使用偏誤,本文將在下一節(jié)仔細地討論。

      (二)泰國學習者的漢語補語使用偏誤的研究

      1.偏誤的內(nèi)容

      從表4的漢泰對比結果來看,我們可以將兩者的不同之處用于預測泰國學習者使用漢語補語的偏誤,詳細的分析內(nèi)容如下:

      表6 泰國學習者從漢泰句式對比的所有使用偏誤之可能性的總結表

      程度補語:在形式上的使用應該沒有問題,可是在語義語用上可能會有“回避使用”的情況。結果補語:在謂語不帶賓語的形式上,肯定式應該沒有問題,可是在否定式可能造成與可能補語否定式的混淆,即泰國學習者慣用結果補語的肯定式和可能補語的否定式,而忽略結果補語否定式的使用。在帶賓語的形式上會有賓補順序偏誤,而且否定詞的使用也會置于補語之前??赡苎a語:無論是帶還是不帶賓語或者肯定式還是否定式,學習者都偏用“能愿動詞——能”來代替可能補語的使用。趨向補語:基本上應該沒有問題,只要注意賓語的位置。狀態(tài)補語:不帶賓語的情況下,初級階段會有略用助詞“得”的問題;帶賓語的情況下,可有“不重復動詞”的現(xiàn)象,換個角度看亦是賓語位置的問題。時量補語、動量補語:謂語不帶賓語時,在肯定式的形式上幾乎沒有問題,只在否定式上因為漢語的否定詞可出現(xiàn)在動詞前和補語前等兩個位置,可是泰語的只出現(xiàn)在補語的前面,所以學習者可能忽略一個而只使用與泰語相同的位置。在有賓語時,問題也同樣可能出現(xiàn)于否定詞的位置,此外,因為泰語沒有把時量補語的成分做為定語的用法,所以泰國學習者也可少用這樣的句型。介詞補語:在謂語不帶賓語的情況下,漢泰語序基本相同;在帶賓語的情況下,此外也有另一個與漢語不對應的句式,就是把賓語插入其間(還是賓語位置的問題)。

      以上都是本文通過漢泰句式對比而做出泰國學習者的偏誤預測,為了做出上述所預測的印證本文通過前人研究探討泰國學習者的真正偏誤。劉永君(2008)通過收集到的偏誤語料,針對泰國學習者習得漢語6類補語產(chǎn)生的偏誤進行分析,總結偏誤類型。研究發(fā)現(xiàn):錯序、遺漏及回避等是主要的偏誤類型。王嬌嬌(2010)認為泰國學習者在使用漢語結果補語時出現(xiàn)的偏誤有回避性偏誤、內(nèi)部偏誤和其他偏誤這三大類型。其中,“回避性偏誤”是:回避成主謂結構、回避成兩個分句、回避成一個詞;“內(nèi)部偏誤”是:遺漏、誤加、誤代、錯序;“其他偏誤”是:語用偏誤、與其他語法形式相混淆、與“被”字句共現(xiàn)時的偏誤以及“了”的殘缺等。從此兩篇文章可以印證一些事實,即泰國學習者是有錯序的問題,而要注意的是學習者還常采用“回避”這個策略,王嬌嬌的研究發(fā)現(xiàn)的回避成主謂結構也是本文所預測的,即學習者可能采用把賓語置于句首這個策略避免語法錯誤的問題。又如劉永君(2008)的例子:把“作業(yè)太多,今天晚上寫不完”說成“作業(yè)太多,今天晚上不能寫完”。這個句子證明了本文對可能補語的預測——以“能愿動詞——能”替代可能補語的使用。再如,回避程度補語,漢語用“極”、“透”、“死”、“壞”做補語,放在有些表示程度的副詞或形容詞后強調程度高,泰語中沒有與此一一相對應的說法,泰國學習者有時不能區(qū)分這些詞的用法,當該用到這些詞時,泰國學習者常采取回避策略,如:把“我們高興極了”說成“我們很高興”。

      為了能夠印證更多的內(nèi)容,本文以劉玉川(2008)的調查考察泰國學習者使用補語的偏誤,劉玉川總結了偏誤率較高(高于10%)的各類補語的偏誤種類。本文將之前的偏誤預測和劉玉川的偏誤統(tǒng)計進行相比并加以原因的分析,參看表7:

      表7 偏誤印證表

      劉永君(2008)和王嬌嬌(2010)都認為母語語法知識的負遷移和目的語知識的泛化是造成偏誤的主要原因,正如本文的研究也證明,從本文所預測之外的偏誤來看,主要是別的語言項目的干擾,比如“了”的使用,這其實應該看成“了”的使用問題而不是補語所引起的動因。由程度補語而言,所謂缺少“得”的問題主要是在應該用“得多”而只單用“多”的問題,這個原因其實主要也是母語的干擾,漢語的“多”、“很”都翻譯成泰語的“ (/ma∶k41/)”,而且所有漢語的程度表達翻譯成泰語后絕大部分都以泰語/ma∶k41/(很)為對應詞,所以學習者可常用程度副詞為基本句式,或把“多”、“很”直接充當補語而缺用“得”,如:“*中國比泰國冷多”是泰國初級學習者會犯的錯誤。就結果補語而言,無論是缺少動詞或誤加結果補語都是“詞匯”習得的問題,學習者不把像“看見”的結果補語看成一個“語”而認為是一個“詞”,這個“看見”是泰語的一個詞“ (/hen14/)”,而且這個“hen14”有時等于漢語的“看”有時等于“看見”,所以這個問題也不是補語引起的原因而是詞匯與短語混淆的問題。同樣的離合動詞帶結果補語的偏誤也是離合動詞和特別使用的問題而不是補語的問題。

      本文認為泰國學習者的很多補語偏誤都不是補語的使用問題而是由其他語言難點引起的,從漢泰結構對比而看,補語的主要問題是“語序”的差異和一部分的遺漏造成的,其他的補語偏誤無論是誤加、誤代還是部分的遺漏,若仔細地看就會發(fā)現(xiàn)應該是別的語言難點或中介語所造成的。

      2.偏誤的數(shù)量

      本文以劉玉川(2008)和胡發(fā)宣(2008)的研究來看泰國學習者的漢語補語使用和偏誤情況。劉玉川搜集的資料來源是泰國皇太后大學一年級(2006—2007級)學習者的考試,總共出現(xiàn)了482個使用補語表達的句子,出現(xiàn)203個補語偏誤的句子。胡發(fā)宣的語料來自泰國法政大學、藝術大學的漢語專業(yè)二、三、四年級學習者的作文和練習,共21萬字。語料中使用補語的例子共3122例,從中提取高級生的補語使用為2324例,偏誤為418例。以下為各類補語的使用情況及偏誤情況表。

      表8 各類補語在初級階段的使用情況及偏誤情況表(劉玉川,2008)

      表9 各類補語在高級階段的使用情況及偏誤情況表(胡發(fā)宣,2008)

      從上表看,泰國初級學習者使用最多的補語是狀態(tài)補語,偏誤最多的也是狀態(tài)補語,其他補語的使用和偏誤情況也隨其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可能補語,雖然其使用量排在第五,可是偏誤量卻是第七。由此結果可理解為泰國學習者對狀態(tài)補語的認知較易習得,可在初級階段還沒把握好,所以使用得比較多,可用得不太準確。至于可能補語從學習者的使用和偏誤情況來看可理解為泰國學習者的可能補語雖然沒有狀態(tài)補語習得的快,可習得了之后就會把握得很好。

      到了高級階段,從使用情況可見,泰國高級學習者使用得比較多是趨向補語和結果補語,而且偏誤也不高。若以使用正確率達到或超過80%為某一特定類型補語己習得的標準,那么學習者到了高級階段已習得的補語類型有:結果補語、趨向補語、程度補語、可能補語、介詞補語等5類。值得注意的是“數(shù)量補語”雖然在初級階段并無出現(xiàn)偏誤,但是到了高級階段為何出現(xiàn)那么多的偏誤?胡發(fā)宣在數(shù)量補語指的是“比較數(shù)量補語”,并且解釋為這些數(shù)據(jù)反映出比較數(shù)量補語的使用率較低,因而泰國學習者對比較數(shù)量補語的習得也相對晚一些。本文認為雖然數(shù)量補語、時量補語、動量補語的句式對泰國學習者來說不是很難理解,可是因其使用頻率沒有其他補語那么高所以造成偏少使用并沒掌握好的情況。

      到此一看,我們對泰語學習者學習漢語補語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了解,為了供給對泰漢語教學界提出一些可發(fā)展性的建議,本文將在下節(jié)探討對泰補語教學的應用。

      三、針對泰國學習者的漢語的補語教學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的補語教學所分類的類型目前仍不一致,這也是由于語法學界對補語的分類還存在分歧。有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以認知語義重新劃分更多的補語類型,有的走另外一條路,做出更少的補語分類。本文認為應該用呂文華(2001)原來的3種結構為述補結構型式:粘合式動補結構、組合式動補結構(“得”)、謂語后帶數(shù)量詞,以語義命名。因此,針對泰國學習者的補語類型應該有3式7類,即粘合式:趨向補語、結果補語、程度補語、介詞補語;組合式:可能補語、狀態(tài)補語(包括有“得”字的程度義);謂語后帶數(shù)量詞:數(shù)量補語(包括數(shù)量、時量、動量補語)。

      為了更加增強補語教學的針對性,本文建議應該考慮到泰國學習者的語言認知,本節(jié)將把針對泰國學習者應該加以注意的漢語補語教學的細節(jié)內(nèi)容,一一展示如下:

      (一)程度補語

      本文將《等級大綱》所呈現(xiàn)的程度補語內(nèi)與泰語對應的形式和語義進行對比。泰語表達程度的詞語沒有中文那么多,比如漢語的“很、挺、好、非常、十分”等都用一個泰語詞語“(/ma∶k41/)”對應翻譯。泰國學習者學習程度補語時,可能不把它看成補語而以其為一種“語塊”的詞語,像泰語一樣放在形容詞后面做表示程度的詞語。

      1.他今天也來啊,好極了!

      2.你這樣做好多了! 3.這里熱死了!

      因此,當泰國學習者學習漢語程度補語時可能出現(xiàn)三種情況是:一、可以對應就自動遷移,如:形+極了、形+死了;二、不能對應就老回避,如:形/動+透、形/動+得慌;三、不能分清程度副詞和程度補語的區(qū)別就回避或用錯,如:形+得很、形+得多。本文考察了《等級大剛》所呈現(xiàn)的,可以與泰語相比的程度補語有:形 +極了()、形+多了,ma k41l? j33)、形/動 + 死了)。

      (二)趨向補語

      漢語的趨向補語根據(jù)《等級大綱》分為單純的趨向補語和有引申意義的趨向補語。從語義來看趨向補語可分為表達趨向、結果、時態(tài)等三種。在初級階段當然最適合學習者的認知就是趨向補語的本義——表達趨向意義。泰語對所有表示趨向的趨向補語都有對應詞語,不過有一對復合趨向補語是有同樣的泰語對應:起來——上來)?,此外泰語里沒有“過來、過去”的對應大概只能翻譯或理解為簡單的“來、去”而已,所以在進行教學時是必須注意的。

      此外,當句子有趨向補語又有賓語時,漢語的句式共有四種,即VOC(C)、VC(C)O、VCOC、(把)OVC(C)等??墒翘┱Z的對應型式只有一個就是VOCC型式。比如:

      4.請你拿這張紙出去。

      因此,泰國學習者比較慣用該型式,可是該型式在漢語的使用是否常用型式還是問題。所以,在進行趨向補語時,本文建議從無賓語句入手,再擴展到VOCC型式,其他三種形式再往后進行教學。此外,陳晨(2005)也建議在進行趨向補語教學時應該以這樣的順序進行教學:從無賓語句到帶賓語句的,從簡單趨向補語到復合趨向補語,從帶一般賓語句到帶處所賓語句,從基本語義趨向補語到引申語義趨向補語等為教學習得難度順序。

      (三)可能補語與結果補語

      可能補語在型式上可分為肯定式和否定式兩種。能與漢語對比的泰語對應型式只有否定式,而且這種泰語對應的否定式是用于漢語可能補語的否定式和漢語結果補語的否定式。所以泰國初級學習者對漢語這兩類補語產(chǎn)生混淆,使用時也偏用可能補語。比如:

      5.“沒想到他會這么胖。/想不到他會這么胖”的泰語翻譯都是同樣:

      可見,泰國學習者很容易習得可能補語的否定式,可是問題在于泰國學習者往往把結果補語的肯定式和可能補語的否定式配合使用,如:

      6.剛才你聽懂了嗎?——我聽不懂。

      情況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樣的句式是跟泰語表達的形式相近,所以在講解兩類補語的兩個型式(肯定式和否定式)時要更加注意。以上都是無賓語句,若是有賓語句,泰語則無對應形式,句子語序亦不同,如:

      7.a.剛才你聽懂他說的話嗎?

      7.b.我沒聽懂他的話。

      因此,針對泰國學習者初級階段的結果補語和可能補語的教學應該從“無賓語句”入手,結果補語的教學必須注意的有:一、否定式;二、賓語的位置??赡苎a語的教學順序除了從無賓語句開始之外,還應該從固定形式的可能補語(動+得/不+了、動+得/不+起等)開始,因為學習者學習這類補語是以語塊為學習策略,其次是以動/形充當?shù)目赡苎a語(與結果補語相關),因為可以解決與結果補語的否定式混淆的問題。最后是以趨向動詞充當?shù)目赡苎a語(與趨向補語相關),因為泰語沒有對應形式,泰語表可能、潛能的形式都是用副詞表達,如:

      8.門鎖上了,我們進不去。

      9.這么高的山,你爬得上去嗎?

      以上句(8)和(9),泰國學習者在用漢語表達時常用的句式是“門鎖了,我們不能進去?!焙汀斑@么高的山,你能爬上去嗎?”

      (四)狀態(tài)補語

      狀態(tài)補語對泰國學習者來說不是很難理解,在無賓語句上有對應形式,結構助詞“得”可以翻譯為泰語三個詞語,即(大部分表示程度或狀態(tài))和(大部分表示結果),有時也不能翻譯出來。如:

      10.a.玩得非常愉快。 b.你說得很好。

      10.c.他說得我沒臉見人了。

      10.d.你回來得真早。

      如果賓語和狀態(tài)補語同時出現(xiàn),漢語得重復動詞,可是泰語不用重復可以把與狀態(tài)補語的對應形式連在一起,如:

      11.她唱歌唱得很好。

      由此可見,泰國學習者學習狀態(tài)補語不是很難,句子像(10c.)在初級階段也可以教。雖然《等級大綱》把類似的“他們看電視劇看得忘了吃晚飯?!边@樣的例句安排在“丙級”階段教學,可是泰國學習者在初級階段也能夠接受。要注意的是有賓語句,學習者會受母語影響造成了病句。所以,狀態(tài)補語在初級階段教學也應該從無賓語句開始,再教有賓語句且要更加注意語序。

      (五)數(shù)量補語

      漢語的數(shù)量補語,無論是動量補語、時量補語都對泰國學習者來說并不是難點,教學時不需要過多的解釋。只要是出現(xiàn)在句尾的數(shù)量補語,泰語都能對應。如:

      12.a.我找過他兩次。 b.我在北京住過五年。

      c.這個餐廳長六米,寬三米。

      以上句12a.b.c.分布在《等級大綱》的甲級、乙級、丙級,可是在與泰語對應形式對比看來,泰國學習者可不用太費勁理解,初級階段也應該可以進行教學。該晚教的數(shù)量補語難點是把數(shù)量補語作為賓語的定語的句式,如:

      13.每天他打四十分鐘的球。

      (六)介詞補語

      這類補語對泰國學習者并不難理解,甚至比當作狀語還容易懂。泰國學習者之所以可容易理解是因為形式跟泰語的相同,要注意的是學習者就要依賴補語的形式而不用狀語,比如:今天我要吃飯在食堂。所以在教學時教師該給學習者講解兩者的意義區(qū)別所在。以下是有泰語對應的漢語介詞補語例句。

      14.a.我要住在這兒。 b.你坐在上面吧。

      15.我要在食堂吃放。

      以上例14是無賓語句的介詞補語,是漢泰兩種語言都有共同的形式。例14a.和14b.都可以把“介詞詞組”移到動詞之前做狀語:“14a’我要在這兒住”;“14b’你在上面坐吧?!边@樣的位移泰語里沒有,所以學習者對“介詞詞組”做狀語和補語的區(qū)別所在很難理解,而且也會偏用14a’、14b’的句式。在初級階段,像例15的句子,學習者會有語序的偏誤,慣用像泰語的語序之病句。

      四、結 論

      從研究概況可見,2005年以來對外漢語教學就很受研究者的重視,各類補語在學習者的偏誤方面最受大家的關注。由按國別研究的統(tǒng)計結果來看,雖然大家仍然以“對外”為研究的針對性,可是還出現(xiàn)了不少分國別的研究論文,這意味著目前的對外漢語走進“具有針對性”的發(fā)展。針對泰國學習者的對外漢語補語研究,到目前為止有9篇論文。研究內(nèi)容最多的是補語總體的研究和趨向補語的研究,偏誤分析是研究的熱題。這些結果都隨著對外漢語補語研究的傾向而行。

      漢泰句式對比可以用來預測泰國學習者使用漢語補語的問題,句式相同可帶來方便,句式差異可帶來困難。從本文的漢泰補語研究綜述可認為雖然泰語語法體系沒有補語的概念,可是泰語基本上都有與漢語補語的對應句式,便于泰國學習者的認知。不過,由于泰語的基本句式跟漢語有所不同,即泰語的“主—動—賓”一定聯(lián)合在一起,其他補足成分必要放在主語之前或賓語之后,此為與漢語不同之處,因此會造成“賓語位置”的偏誤。

      從泰國學習者使用補語的偏誤綜述可知,就偏誤的內(nèi)容而言,泰國學習者使用程度補語時具有“回避”而用“程度副詞”代替的問題;使用結果補語和趨向補語時具有“錯序”的問題;不太常用可能補語或選擇使用“能”來代替;使用狀態(tài)補語時具有略用助詞“得”或不重復動詞的問題;以及少用數(shù)量補語當作“定語”的使用。就偏誤的數(shù)量而言,泰國初級學習者使用最多的補語是狀態(tài)補語,偏誤最多的也是狀態(tài)補語,其他補語的使用和偏誤情況也隨其相同。到了高級階段,泰國高級學習者使用得比較多是趨向補語和結果補語,而且偏誤也不高,已習得的補語類型有:結果補語、趨向補語、程度補語、可能補語、介詞補語等5類。

      補語的類型雖然目前漢語研究界還沒有一致的看法,可是在進行教學上必須有個立場,所以本文以前人的研究決定針對泰國學習者該有3式7類,即粘合式:趨向補語、結果補語、程度補語、介詞補語;組合式:可能補語、狀態(tài)補語;謂語后帶數(shù)量詞:數(shù)量補語。

      為了更加強補語教學的針對性,本文建議應該考慮到泰國學習者的語言認知,針對泰國學習者應該加以注意的漢語補語教學的內(nèi)容有:(一)程度補語教學:應該把它看成一種“語塊”的詞語,像泰語一樣放在形容詞后面做表示程度的詞語;(二)趨向補語教學:建議從無賓語句入手,再擴展到VOC(C)型式,其他三種形式(VC(C)O、VCOC、(把)OVC(C))再往后隨其順序地進行教學;(三)結果補語教學:必須注意的有否定式和賓語的位置;(四)可能補語教學:應該從固定形式的(動+得/不+了等)開始,因為學習者學習這類是以語塊為學習策略,然后再對從結果補語和趨向補語轉過來的形式進行教學;(五)狀態(tài)補語教學:因為漢語結構助詞“得”在泰語的對應位置可略用,所以泰國學習者由母語遷移的這個原因會造成病句。在帶賓語句,因為泰語句子里不需要重復動詞,所以泰國學習者使用這樣的句式時也可以由習慣而漏。此兩點必須注意;(六)數(shù)量補語教學:應該注意的是數(shù)量補語作為賓語的定語之用;(七)介詞補語教學:要注意的是學習者會依賴介詞補語的使用形式而不用其狀語的功能,所以在教學時教師該給學習者必須加強講解兩者的意義區(qū)別所在。

      此外,所有能帶賓語的補語句式都要注意賓語位置,教學順序建議從無賓語句到帶賓語句。

      陳晨:《泰國學生漢語趨向補語習得偏誤分析》,云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胡發(fā)宣:《泰國學生漢語補語習得研究》,廣西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劉永君:《漢語補語在泰語中的對應表達形式及偏誤研究》,暨南大學碩士論,2008年。

      劉玉川:《泰國初級學生漢語補語習得偏誤分析》,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劉月華等:《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呂文華:《關于述補結構系統(tǒng)的思考——兼談對外漢語教學的補語系統(tǒng)》,《世界漢語教學》2001年第3期。

      裴曉睿:《泰語語法新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孫德金:《漢語語法教程》,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嬌嬌:《泰國學生使用漢語結果補語偏誤分析》,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趙秀芬:《漢泰趨向補語對比研究》,北京語言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Vichin Panupong:《泰語的結構:語法體系》,曼谷:藍康恒大學出版社,2000年。

      猜你喜歡
      泰語趨向補語
      實用趨向
      論西夏語動詞第二類趨向前綴
      西夏學(2020年2期)2020-01-24 07:43:38
      網(wǎng)絡文學趨向“一本正經(jīng)”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22
      漢語補語應用淺析
      牡丹(2017年18期)2017-07-22 21:46:35
      《暹羅館譯語》與現(xiàn)代泰語讀音差異
      初級對外漢語教材復合趨向補語引申用法考察
      淺析提高泰語閱讀技能之我見
      淺談現(xiàn)代漢語補語的辨析
      淺談《泰語聽力》課程教學改革實施方案——云南省精品課程《泰語聽力》系列論文
      亞太教育(2015年18期)2015-02-28 20:54:31
      “NP V累了NP”動結式的補語趨向解讀
      尼勒克县| 巨野县| 桦川县| 上蔡县| 深水埗区| 建阳市| 太仆寺旗| 尼玛县| 彰化县| 定襄县| 土默特右旗| 雅江县| 鸡泽县| 巴彦淖尔市| 政和县| 郧西县| 雷州市| 靖西县| 炉霍县| 武夷山市| 乐清市| 龙游县| 奉贤区| 政和县| 广西| 敦煌市| 堆龙德庆县| 承德市| 温宿县| 五指山市| 郎溪县| 张家界市| 巢湖市| 鄂尔多斯市| 广宁县| 北票市| 景洪市| 忻城县| 灌云县| 龙陵县| 四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