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燊
(肇慶學院 廣東 肇慶 526061)
對《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詞匯表之反思
李慶燊
(肇慶學院 廣東 肇慶 526061)
通過對《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詞匯表的詞匯量、選詞、復用式詞匯與認知詞匯的比例以及詞匯表詞匯與高職高專英語教材詞匯的關系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該詞匯表的總體數(shù)量基本屬于核心詞匯范圍;認知詞匯量偏低,與復用式詞匯量的比例失調;該詞匯表在選詞方面有待改進;部分高職高專英語教材的詞匯超出了詞匯表范圍。
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詞匯表
英語教學詞匯表無疑是英語教學大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習者在英語課程學習中應掌握的詞匯量提出了具體要求,同時也為教材編寫、課堂教學及測試提供了重要依據(jù)。教育部高教司于2002年10月頒布了《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其中收錄了一個包括大約3400個單詞的詞匯表。依據(jù)該詞匯表編制的高職高專英語教材應運而生,同時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的“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A、B級)大綱也把閱讀、聽力等各項考試內容的詞匯要求限制在該詞匯表范圍之內。然而,該詞匯表收詞的總量和選詞是否科學?復用式詞匯與認知詞匯的比例是否合理?詞匯表的詞匯與高職高專英語教材中的詞匯是否一致?這些問題目前在我國尚未有學者加以探討,筆者擬就此進行討論。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以下簡稱《教學要求》)明確指出:“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是:經過180~220學時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從而能借助詞典閱讀和翻譯有關英語業(yè)務資料,在涉外交際的日?;顒雍蜆I(yè)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并為今后進一步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打下基礎。”那么,高職高專的英語學習者要掌握多少詞匯才能滿足以上所規(guī)定的口頭、筆頭交際的需要呢?我們可以通過測定最常用的詞匯量,即核心詞匯量得到基本答案。首先,單從外語學習的認知層面來看,一個外語習得者所能讀得懂的詞匯量對所閱讀的文字材料應該達到95%左右的覆蓋程度。換言之,要想達到作者與讀者之間較為正常的交流目的,文字材料中所出現(xiàn)的全部單詞(包括重復出現(xiàn)的單詞),其總數(shù)中的95%讀者應該是看得懂的。根據(jù)Brown語料庫的統(tǒng)計,英語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1000個詞在其全部語料(共100萬個單詞)中的覆蓋率為72%,3000個單詞的覆蓋率為84%。該語料庫的統(tǒng)計以詞目(lemma)為依據(jù),即以去除詞尾曲折變化的單詞原形為單位。因此,3000個詞目對語言的覆蓋程度只達到84%,與普遍認為達到較為正常交流目的所需要的95%左右覆蓋率還有一段距離。此外,也有學者以詞族(word family)為單位對基本詞匯(核心詞匯)進行計算。詞族的概念包括本詞、曲折形式及常規(guī)派生形式,如以care為本詞的詞族,包括cares、cared、caring等曲折形式和 careful、carefully、careless、carelessly、carelessness等派生形式。照此計算,每個詞族平均有3個派生詞,3000個常用詞族的實際含詞量可達9000詞目,覆蓋率可增至92%左右。由此推論,認知3000~5000詞族是理解語言內容的基礎,復用式掌握其中的2000~3000詞族可以滿足說和寫的基本需要。綜上所述,如果僅僅從數(shù)量上來看,《教學要求》中規(guī)定的3400個單詞總數(shù)與人們普遍認可的核心詞匯的數(shù)量是基本一致的。但同時也應該看到,《教學要求》中的詞匯表并沒有以詞族為單位收錄單詞,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派生詞。去除派生詞,則《教學要求》中的詞匯總數(shù)將大為減少。如果要求學生具備達到95%左右覆蓋率的詞匯水平,該詞表的數(shù)量顯然是不夠的。
人們普遍把外語學習者應該掌握的詞匯分為兩種,即復用式詞匯和認知詞匯,也有人稱為產出性詞匯和接受性詞匯,或者積極詞匯和被動詞匯。前者一般指學習者在說、寫、譯的過程中能夠自如使用的詞匯,后者則指僅僅在聽和讀中能夠辨認的詞匯。一般而言,第二類詞匯量的大小決定了第一類詞匯量的多寡,即認知詞匯量越大,可靈活使用的活的詞匯就越多。但也有發(fā)展并不平衡的例證,即領會式掌握的詞匯量很大,會讀能懂,但復用式掌握的詞匯少得可憐,說不出,也寫不出,這種情形在我國英語教學界尤為普遍。為了改善這種不良的英語學習效果,我國各層次的教學要求都規(guī)定了兩種詞匯量,即復用式詞匯和認知詞匯?!督虒W要求》也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點?!督虒W要求》規(guī)定:“A級:認知3400個英語單詞(包括入學時要求掌握的1600個詞)以及由這些詞構成的常用詞組,對其中2000個左右的單詞能正確拼寫,英漢互譯。B級:認知2500個英語單詞(包括入學時要求掌握的1000個詞)以及由這些詞構成的常用詞組,對其中1500左右的單詞能正確拼寫,英漢互譯?!睆囊陨系奈淖直硎隹梢钥闯?,《教學要求》所規(guī)定的A級認知詞匯是3400個,而復用式詞匯是2000個。兩者雖然有一定的差異,但兩者差異的比例是否合理還有待商榷。按照一般的估計,復用式詞匯量和認知詞匯量是不對稱的。有學者估計,認知詞匯量比復用式詞匯量多一倍,也有人估計認知詞匯量是復用式詞匯量的5倍。Laufer的研究表明,英語學習者的復用式詞匯量和認知詞匯量的比例大概是1︰2,但由于認知詞匯量比復用式詞匯量增加得快,因而隨著學習階段的提高,二者的差距會逐步拉大。2000年3月,我國教育部批準實施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規(guī)定,英語專業(yè)本科學生畢業(yè)時的詞匯水平 (即8級要求)是:“通過課堂教學和其他途徑認知詞匯達10000~12000個;且能正確而熟練地使用其中的5000~6000個及其最常用的搭配”??梢娫摯缶V規(guī)定的復用式詞匯量占認知詞匯量的50%,即比例為1︰2。而針對非英語專業(yè)大學英語教學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針對“一般要求”(高等學校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生應達到的基本要求)所提出的詞匯量要求是:“掌握的詞匯量應達到約4795個單詞和700個詞組,其中約2000個單詞為積極詞匯,即要求學生能夠在認知的基礎上在口頭和書面表達兩個方面熟練運用的詞匯”。經過測算可以得知,該教學要求中的復用式詞匯量只占認知詞匯量的41.7%,兩者的差距更大。此外,有學者認為,英語學習者如果能夠熟練運用2000個左右的英語單詞(即復用式詞匯量),完全能夠表達相當豐富的思想和復雜的意念?!督虒W要求》中要求高職高專畢業(yè)生A級所要達到的認知詞匯量是3400個,而復用式詞匯量則是2000個,占認知詞匯量的59%;而B級所應達到的認知詞匯量是2500個單詞,復用式詞匯量是1500個,占認知詞匯量的60%。如果說熟練掌握2000個復用式詞匯量尚能夠表達豐富的思想和復雜的意念的話,那么3400個認知詞匯量是否能夠滿足《教學要求》中規(guī)定的“能閱讀中等難度的一般題材的簡短英文資料(閱讀生詞不超過總詞數(shù)3%的英文資料),理解正確”呢?筆者認為,《教學要求》中的認知詞匯量與復用式詞匯量的比例失調,復用式詞匯量基本能夠滿足學生的語言產出需要,而認知詞匯量則有所偏低,難以達到《教學要求》本身對學生提出的英語認知技能的要求。
首先,任何詞匯表的制定都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脫離了原則,編制出來的詞匯表則不免有失科學性和實用性。編制供外語教學使用的詞匯表所遵循的首要原則無疑應該是高頻詞優(yōu)先的原則,即使用頻率高的單詞應該優(yōu)先收錄。總體而言,《教學要求》的詞匯表所收錄的單詞大多數(shù)都是高頻詞匯,應該說較好地遵循了這一原則。但仍有部分單詞的收錄值得商榷。一些使用頻率相對較高的單詞沒有收錄,而另外一些使用頻率相對較低的單詞卻收錄其中。筆者從《教學要求》詞匯表中抽取10個單詞,通過Brown語料庫對這些單詞進行了頻率檢索。同時檢索了10個《教學要求》詞匯表沒有收錄的單詞。結果如表1所示。表1列出了這兩類單詞的檢索結果,檢索結果顯示,部分《教學要求》詞匯表收錄的單詞在有100萬個單詞的Brown語料庫中的使用頻率非常低,而一些使用頻率較高或非常高的單詞在詞匯表中卻沒有收錄。
表1 《教學要求》詞匯表部分收錄與未收錄單詞在Brown語料庫中的頻率對比表
其次,詞匯表編制還應考慮派生詞和合成詞的選擇問題。關于派生詞和合成詞是否收錄,或者哪些應該收錄,哪些不應該收錄,歷來都是詞匯表編制者所面臨的一個棘手問題。在國外,大部分詞匯表都是以詞族為單位進行編制,因而不受這個問題的困擾。而我國基本上是以詞次(type)為單位編制詞匯表,而以詞次為單位編制詞匯表必須解決派生詞和合成詞的收錄與否、如何收錄的問題。一般而言,對派生詞和合成詞較為科學的處理方法是:詞形或詞義變化不大的,如己收錄了根詞,那么該詞根的派生詞則一般不再收入。如收happy,則不收happiness;收elegant,則不收elegance?!督虒W要求》的詞匯表編制基本遵循了這一原則,但仍然有部分派生詞的收錄似乎偏離了該原則,如既收錄了order、difficult、different、nervous,又收錄了變化不大的派生詞,甚至收錄了其曲折形式,如ordered、difficulty、difference、nervously。如果派生詞的詞形變化較大,同時兩者都屬于高頻詞,那么詞根和派生詞都應該收錄,但筆者分析發(fā)現(xiàn),《教學要求》詞匯表收錄了派生詞industrial,卻沒有收錄其詞根industry。在Brown語料庫中,in dustrial的使用頻率為142次,而industry的使用頻率卻高達222次。此外,當派生詞的使用頻率高于根詞時,則應該考慮優(yōu)先收錄派生詞,同時收錄詞根,或者不收詞根。在這方面,《教學要求》詞匯表的處理也顯得有些零亂。如該詞匯表收錄了在Brown語料庫中從未出現(xiàn)的especial,而不收錄使用頻率高達162次的派生詞especially;收錄了使用頻率相對較低的final(156次),卻沒有同時收錄使用頻率相對較高的finally(191次)。
再次,編制詞匯表還要考慮所收錄單詞的現(xiàn)代特征,即所選的單詞應該體現(xiàn)時代性。在現(xiàn)代生活中使用頻繁的單詞如aids、charity等應該收錄,但《教學要求》詞匯表卻沒有收錄這些單詞,選詞似乎有些滯后于時代的發(fā)展。
《教學要求》是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的綱領性文件,詞匯表則是選編教材、組織教學、進行成績和各級水平測試的詞匯依據(jù)。學生能否較好地掌握詞匯表的詞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依據(jù)《教學要求》編寫的高職高專英語教材。在我國以教材為中心組織課堂教學的外語學習環(huán)境里,這種對教材的依賴性尤為突出。因此,教材編寫者在編制相關教材的時候,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教材是否完全包括了詞匯表的詞匯,以確保教材這一重要的語言輸入渠道 (對于一些邊遠地區(qū)也許是唯一的)能夠充分發(fā)揮其輸入的作用。不僅如此,教材編寫者還要確保所包含的詞匯表單詞在某一套教材中具有一定的復現(xiàn)頻率(frequency of occurrence),確保在該套教材中前后各冊之間以及同一冊中各單元之間的復現(xiàn)跨度(range of occurrence)。要想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重復是詞匯學習的關鍵。諸多關于詞匯學習的實證研究都證實了復習與重復的積極作用。Kachroo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某教材中,學生學到的單詞都是那些重復7次以上的單詞,而在該教材中只出現(xiàn)一到兩次的單詞大多數(shù)學生都沒有掌握。此外,單詞的復現(xiàn)次數(shù)不應該太過于集中,必須具有一定的跨度,也就是說,所出現(xiàn)的7~10次的頻率不能集中在某一冊或者某一個單元,甚至某一篇課文里,而應該較為分散地出現(xiàn)于某幾個單元或者前后某幾冊書里。這樣的詞匯編排符合學習者的記憶規(guī)律,有助于學習者掌握所接觸的單詞。教材編寫者既要考慮所編寫的教材是否包括詞匯表的單詞,所包括的單詞是否具有足夠的復現(xiàn)率和跨度,同時也要考慮詞匯表詞匯與教材中所出現(xiàn)的、超出詞匯表范圍的詞匯之間的比例。換言之,對超出詞匯表范圍的單詞數(shù)量應該有所控制,不然,生詞量過大,既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又影響詞匯表單詞的學習效果。目前,在國內依據(jù)《教學要求》編制的供非英語專業(yè)高職高專學生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新世紀高職高專英語教程》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視野英語教程》。筆者使用由Paul Nation等人開發(fā)的詞匯分布分析軟件Range對以上兩套教材的詞匯進行了列表和頻率統(tǒng)計,同時將兩套教材的詞匯與《教學要求》的詞匯進行了對比。定量分析結果表明,這兩套教材基本上涵蓋了《教學要求》詞匯表中的詞匯,部分單詞的復現(xiàn)率較高,而且具有一定的跨度。但同時也發(fā)現(xiàn),仍然有部分單詞的復現(xiàn)率偏低。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兩套教材中超出《教學要求》詞匯表范圍的單詞較多,有些單元的超綱單詞幾乎占了單元詞匯列表的50%。這些問題應該引起教材編寫者的關注,并希望在教材修訂過程中加以調整。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是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的綱領性文件,其所附錄的詞匯表更是教材編寫、課堂教學及各種相關測試的重要依據(jù)之一。因此,圍繞該詞匯表的分析與研究不僅有助于將來相關教材的修訂,而且對教師進行具體的課堂教學、教學效果測試、水平測試以及學生課外學習都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桂詩春.英語詞匯學習面面觀[J].外語界,2006,(1).
[3]Hirsh D,Nation P.What vocabulary size is needed to read unsimplified texts for pleasure[J].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1992,(2).
[4]白世俊.《師范高等??茖W校英語教育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附件七 “詞匯表”的制訂說明[J].外語界,1995,(2).
[5]Laufer B.The development of passive and active vocabulary in a second language:same or different[J].Applied Linguistics,1998,(2).
[6]高等學校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8]孫文抗.試論基礎英語教學詞表的編制原則與方法——兼評 《英語課程標準》詞匯表[J].課程·教材·教法,2005,(3).
[9]Thornbury S.How to Teach Vocabulary[M].London:Longman,2002.
[10]Nation 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G712
A
1672-5727(2012)01-0091-03
李慶燊(1962—),男,廣西北流人,肇慶學院外國語學院教授,副院長,研究方向為二語習得、外語教學論。
(本文責任編輯: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