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花
摘 要:作為傳統(tǒng)的自然學科,實驗是學習和探究化學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以實驗為基本手段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實踐來認知化學知識生產和發(fā)展的過程是化學教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化學實驗同時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上更是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一線教學的角度,對怎樣通過實驗教學來完善和提升課堂效率進行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課堂效率;探究創(chuàng)新
教育家陶行知說:“要學習和創(chuàng)造,不是你在用腦的時候,而是結合動手實驗的時候,手腦雙全才是創(chuàng)造教育的目的?!被瘜W作為傳統(tǒng)自然學科之一,實驗探究是其最基本、最直接的學習方式,所以,教學實踐中,教師不要拘泥于傳統(tǒng)的照本宣科的理論說教,而應該從學生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根據(jù)教學內容設置符合其認知發(fā)展和自主探索的實驗方式,以期激活學生的探索興趣,讓學生在實驗探究中感受知識生成和發(fā)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探究學習習慣和創(chuàng)新實踐精神。鑒于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怎樣完善實驗教學,提升教學效率進行探索與研究。
一、設置演示實驗,激活學習興趣
教育學告訴我們,人們對陌生事物都會存在抗拒心理。初中生對新增設的《化學》免不了望而生畏,如果我們沒有合適的方法加以化解和引導,就會造成他們在學習上畏葸不前。所以,課堂教學中我們就要抓住課前幾分鐘通過一個能概括當堂內容的小實驗,給大家演示神奇,牽引大家探索和學習,諸如“空瓶生煙”“米湯解讀‘無字書”等神奇的實驗,都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
筆者在教學“水的組成”時,就先通過電解水的實驗演示來牽引學生的探索興趣,最后通過學習和引導,學生最終弄明白兩極玻璃管中水電解后生成的氣體分別是氧氣和氫氣,至此,學生在充實的學習之后產生一種豁然開朗的滿足感,感受化學的神奇和魅力,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引導探究實驗,掌握化學技能
除了演示實驗來引導學生興趣外,我們還要及時設計探究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自主設計和實驗探究掌握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讓學生成為新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和探究者。
譬如,在教學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后,學生學習了碳酸鈣和鹽酸反應就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這時筆者及時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設計實驗來探究牙膏中碳酸鈣的含量。通過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探討,大家得出測定方法是將一定量牙膏與鹽酸反應,通過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的減少,測算出二氧化碳的質量,從而計算出牙膏中碳酸鈣的含量。
如此設計不但讓學生從直觀上掌握了測定物體中某物質含量的基本技能,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得出結論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探究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激發(fā)更加強烈的求知欲望。
三、探索改進實驗,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演示實驗通常是吸引學生探索的表演,探究實驗是學生循規(guī)蹈矩地按照實驗過程感受知識生成的過程,而改進實驗則是在學生掌握知識原理和實驗精神的基礎上,對教材提供的傳統(tǒng)實驗進行彌補和革新,這是一種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拔高。例如,在完成酸和堿的實驗中,在我們打開盛有鹽酸的試劑瓶時往往會出現(xiàn)沒有明顯的現(xiàn)象的尷尬局面。在我的鼓勵下學生經過思考和探索發(fā)現(xiàn)了簡便的觀察方式:(1)打開瓶蓋前晃動試劑,然后以黑板為背景映襯下對著瓶口輕扇一下就能觀察到明顯的白霧;(2)觀察前需要將氫氧化鈉放在表面皿上一會兒??梢愿臑閷⑵浞庞跒V紙上然后置在表面皿上,這樣氫氧化鈉將濾紙浸濕粘在濾紙上掉不下來,既效果明顯,又節(jié)約時間;(3)堿溶液與指示劑作用的實驗,學生見怪不怪,改進成用無色酚酞溶液在堿溶液浸過的濾紙上寫神奇的“紅字”,這樣效果更明顯,更神奇,更具有探索性和活潑性,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
四、完善課外實驗,內化知識能力
在中學階段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和實踐活動,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還能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可在課外活動中積極開展“燒不壞的手帕”等實驗,鼓勵學生利用家庭日常用品做一些家庭小實驗,如指導學生設計驗證二氧化碳性質的實驗。通過這些實驗的開展,不僅使學生鞏固知識,加深印象,還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而且也使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在社會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這樣有助于學生智力與創(chuàng)造才能的發(fā)展。
上文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對怎樣通過實驗教學來提升初中化學教學效率的探索與研究??偠灾?,實驗是探索和學習化學的根本方法,教學實踐中我們一定要理論結合實踐,通過演示實驗激活興趣,通過探索實驗學習技能,通過改進實驗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最后通過課外實踐活動遷移知識生產能力。唯有如此,我們方能從多方面、多層次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發(fā)展能力,有效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周清廣.中學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方式實施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
[2]王彬彬.化學實驗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J].新課程學習:中,2011(04).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寧縣愉群翁回族鄉(xiāng)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