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忠玉
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所在。小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由于英語本身的特點、學校教育及學生自身等因素的影響,對英語不感興趣。面臨這些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習興趣;興趣激發(fā)
眾所周知,學習過程中,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學生不愿學英語,關鍵是他們對英語沒有興趣。因此,小學英語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想盡辦法去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影響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因素
1.英語本身的特點
由于英語不是母語,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如今天學的單詞明天就忘了,課后沒有說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怕說得不好被教師、同學笑話。這會使許多學生產生膽怯心理和畏難情緒。如果學生對學好英語缺乏自信心,遇到困難就逃避,問題就會越積越多,問題越多就越害怕,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2.學校教育方面
雖然我國在教育上早已高舉起“素質教育”的大旗,但實際上,衡量學生與教師成功的標尺還是分數(shù)。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仍然以“灌輸式”“填鴨式”為主。不恰當?shù)慕虒W方法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內在動力,當然會認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
3.學生自身因素
學生自身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懶惰等方面。兒童的注意力具有不穩(wěn)定的特點,注意力的集中和轉移都有一定的困難,學習被動,上課時不專心,不積極配合教師,甚至搗亂,課后不鞏固復習,不認真完成家庭作業(yè)。
二、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策略
美國心理學家卡魯爾(J.B.Carrol)認為,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中心,只有培養(yǎng)起學生對外語的興趣,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動力,他們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外語?,F(xiàn)代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通過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凡是鮮艷色彩的對象都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引人入勝,無疑是吸引學生注意力非常有效的一種手段。它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所學知識,而且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拓寬他們的思路,促進其組織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2.利用英語游戲、英文歌曲活躍課堂氣氛
(1)學唱英文歌曲。我發(fā)現(xiàn)學生很喜歡唱歌,于是就利用英文歌曲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在教學Turn right/left時,為了避免學生混淆和感覺枯燥,就可借助歌曲Follow me來輔助教學,讓學生一邊唱一邊學,以唱促學,并在唱的同時輔以手勢,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大大降低了學習難度,并且增強了記憶力。
(2)做英語游戲。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將游戲作為教學輔助手段穿插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起到“潤滑劑”的作用,能夠調整情緒、活躍氣氛、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在教Give me…句型時,我先讓學生帶好自己的學習用品,如pen,pancil,ruler,eraser等,上課時先出示有關的單詞卡片,讓學生逐一讀出有關學習用品的單詞,然后讓學生舉起自己的學習用品,用Give me…的句型說出來,最后進行聽音樂傳實物游戲,音樂停時,實物在誰手中,誰就要說出實物名稱。這樣,學生興趣盎然,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
3.通過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故事是小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材料,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上隨機安排一些小故事,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消除他們過于緊張的焦慮情緒,使其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tài),提高學習效率。
4.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興趣
烏申斯基說過:“如果最初的教學充滿了形象、色彩、聲音,總之,能夠為兒童的多種感官所接受,這時,我們就使自己所講授的知識為兒童所接受。”
語言是迫于交際而產生的,此時設置情境尤為重要,讓每一種語言形式均呈現(xiàn)于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情景交融,能擁有一種良好的周圍環(huán)境和條件,是難能可貴的。例如:在學動物名詞時,把教室布置成學生喜歡的動物園;在學水果時,將教室變成果園;在上Shopping一課時,教室又成了一個商店。在這樣一個個真實的情境下,學生積極參與,激發(fā)了學習興趣。
5.引入競爭機制,激發(fā)學習興趣
形式多樣的競爭比賽是激發(fā)興趣、激活課堂行之有效的方法。競爭永遠是課堂的一劑興奮劑。好勝心理驅使學生樂于參與比賽活動,這又是學習某項或幾項知識與技能的手段,在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在緊張、熱烈的競爭氣氛中,無論是參賽的學生,還是觀看的學生,個個都十分投入。無論是小組比賽還是個人比賽,學生都滿腔熱情地參加,課堂氣氛可謂空前高漲。在競賽過程中,學生能賽出基礎、賽出質量、賽出能力,且越賽越有興致。運用競賽,能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思維的靈敏性。學生在緊張歡樂的氣氛中,既能獲得知識,又不易產生心理疲勞,有效地避免了學生課堂上的走神現(xiàn)象。
總之,英語教師不能照本宣科,要深入學生生活,了解學生興趣、愛好和他們所關注的問題,在充分考慮學生現(xiàn)有基礎、學習潛能、興趣愛好、學習風格等方面存在差異的基礎上,面向全體學生,想方設法讓學生真正喜歡上英語。這樣,英語教學才會生動活潑,富于情趣,才能更有效地把素質教育推向新的發(fā)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