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廷
摘要:作文指導是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也是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在平時教學中,老師和學生往往花了很大的力氣,但常常收效不大。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fā),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從各方面引導學生激發(fā)興趣,提高作文的效率,讓學生放下包袱,輕松上陣,寫好作文,才能于學生有所裨益。本文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對初中作文教學的認識。
關(guān)鍵詞:作文指導 培養(yǎng)興趣 作文批改 寫作能力
1、想方設(shè)法,培養(yǎng)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文是語文學習中最復雜的腦力勞動,如果學生沒有寫作愿望,那么習作的教學目的就很難達到。本著這個目標,在作文教學時努力讓學生體驗到成功,樹立自信,從而調(diào)動寫作積極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幾點:
①經(jīng)常在班級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交流活動。比如,我充滿激情地朗讀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點評時適當夸大其作文的亮點;較優(yōu)秀的暗中幫其修改后,囑咐重新謄抄張貼宣傳欄;向別的班級推薦當范文等。使學生逐步樹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覺得自己行。
②積極鼓勵學生自己向校廣播站、報刊雜志社投稿;定期開展作文比賽等,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空前高漲。學生有了寫作的欲望教師一定要給予保護,即使有些學生寫的是“流水帳”也不要責備學生,讓學生感到寫作不是“很難事情”,這樣才會大大增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和信心。
2、從內(nèi)容、形式、表達等方面指導學生
內(nèi)容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形式與表達。從小學開始,許多老師就開始嚴格要求學生養(yǎng)成寫筆記、記日記的好習慣,只要是學生自己做的,想的,覺得有意思的,都可以抄下來,短則一兩個句子,長則幾百字。不論長短,只要是實事求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老實話即可,這是一個良好的寫作習慣。作文作為一種精神體驗,同時也是一種生命活動。寫作文對學生來說,應該是其生命的成長和心理的發(fā)展,因此,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與思考,這里所說的觀察并非僅用肉眼看,而是還要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用嘴巴說、用手摸、用心想,調(diào)動所有的器官全身心投入其中,體驗周圍生活的一切,用心感悟。有感悟才會有文章,感悟的過程是生命的充實與成長的過程。作文說到底就是用筆寫自己的話,寫自己的所感所想,這是一種個體活動,不同的人所感所想的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在設(shè)計寫作內(nèi)容時,應盡量設(shè)計學生有所感有所想的寫作訓練內(nèi)容,引導學生寫真實的感悟,寫誠實的、自己的話。這樣,當學生一提筆,真實而豐富的第一手作文材料便會如泉水般涌出,學生的文章也會真實自然地展現(xiàn)出來。此時,寫作對他們來說,不再是令人頭疼的事,而是一種表現(xiàn)生活、傾吐心聲的方式,是一種輕松愉快的精神享受。
3、要求學生說老實話,決不容許口是心非、弄虛作假
這是對當今部分中學生寫作時不切實際、盲目跟風的現(xiàn)象的深刻總結(jié)。這不僅僅涉及作文的問題,還涉及與做人的問題。譬如,學生作文說他自己學雷鋒,曾經(jīng)攙扶一位老太太過馬路,就首先要問有沒有這回事,其次才看寫得好不好,這是作文的一大環(huán)節(jié)。這曾是許多中學生寫作的時尚與范式,這種文章太過矯情,讓人一看便沒有新意,沒有往下看的欲望,還有流傳甚廣的“學習孔繁森,批判王寶生,學習徐本禹,做個好學生”的套路,就是把假話、套話、廢話等模式化的問題寫出來。因此,對于這一類作文,在教學中應該幫助學生組織材料,避免語言形式太過華麗,而實質(zhì)上內(nèi)容空洞、思想膚淺。比如,有次作文課,筆者給學生出了個題目:老師,我很____(傷心、煩惱、幸福、委屈、苦惱、快樂等等),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心理感受選詞補充題目,并鼓勵大家說:“同學們一定有很多心里話要對老師說,就借此作文的機會,盡量把你們想說的話表達出來,但要實話實說,把老師當作知心朋友,想寫啥就寫啥?!薄耙皇て鹎永恕保瑢W生興趣盎然,因為他們早就有許多心里話要對老師說,只是不敢講。批改作文時筆者被同學們的懇切、真誠、坦然所感動。
4、作文批改的方式對于提高寫作能力也十分重要
作文批改不一定只是教師的事,作為教師大家肯定大都深有體會:即使仔細批改的作文不計其數(shù),但收效甚微,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依舊如此,沒有什么改進,其原因在于,作文寫好了是由老師改,就像老師出作文題目由學生來寫一樣,學生的學習處于被動地位,這樣難以達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教師在宏觀上引導方向,在微觀上給予學生具體指導,使得學生的評改活動朝著有序有效的良性方向發(fā)展。教師要仔細地給學生以方法上的指導,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評改依據(jù),這樣,學生才能有興趣參與進來??梢栽诟餍〗M中讓同學們互教互學,能者為師,相互間進行多種形式的互動學習。這樣,作文能力較差的同學可以很容易地獲得有針對性的幫助;作文能力較好的同學也可以滿足當“老師”的本能愿望,在幫助和啟發(fā)他人的過程中捕捉到新的作文靈感。改作文同寫作文一樣,應把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在改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思考與換位,把自己設(shè)想成老師、讀者去看文章。通過這種方式,在寫作過程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的能力,通過種“讀者意識”,才能真實地反映學生生活體驗的個性差異,才能極大地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激起學生的興趣與靈感。
5、在寫作文之前最好要求學生養(yǎng)成擬提綱的好習慣
擬一個簡要的提綱,可以在紙上,也可以在腦子里。寫完之后,讓學生站在老師和讀者的角度仔細地從頭到尾看一遍,檢查句子、標點是否正確,內(nèi)容是否完整充實。這對于充實內(nèi)容,提高寫作水平有很大幫助。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有必要給學生的畏難心理松綁,引導學生走向生活化寫作,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在作文教學中,“我手寫我心”,說真話,抒真情。只要充分照顧到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多觀察,多讀,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寫作,構(gòu)建生動活潑的作文教學情境,是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總之,激發(fā)起他們寫作的興趣,有意識的寫作方法的指導,并讓學生“海闊天空”地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自己的寫作能力,學生就能自覺、盡情地投入到寫作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