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
本學期我觀摩了青年教師錢老師的一堂公開課,這也是她從教第一年的匯報課。教學內(nèi)容是《牛津初中英語》7B Unit 6中的Integrated skills,這一課時主要是通過介紹fantail goldfish的外形和生活方式來學習must/should的用法,是一節(jié)聽、說、讀、寫綜合技能課。
通過miaow、bark、bubble等聲音來猜測動物cat、dog和fish進行導入,自然過渡到本課要談論的fantail goldfish;還借助了春節(jié)晚會上的“金魚魔術(shù)”視頻來幫助學生討論、了解fantail goldfish,希望達到“Pets need peoples care and love”的共識。如何照顧fantail goldfish呢?錢老師設置的是圖片環(huán)節(jié),并配上笑臉和哭臉判斷正誤,把句型Its important(not) to.../Its a good idea(not) to do...和語法must/should的操練簡單化了,也生動化了,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設置了How to look after your pets的對話,讓學生暢所欲言,從學到用。
錢老師制作的課件優(yōu)美,課堂環(huán)節(jié)設置精致,尤其是音頻和視頻的使用為課堂增彩不少,我心中暗自為這個年輕教師的成長而高興,然而真正的匯報課聽下來,學生循規(guī)蹈矩,教師按部就班,時間恰到好處,感覺卻遠不如設計的那么精美,師生都缺乏了激情和創(chuàng)造力。從教多年的我陷入了思考,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一、對學生缺乏深入預設
應該說這節(jié)課是有預設的,視頻音頻的采集,圖片的積累,貼近教材和大綱,上課流程與教案基本吻合,但為什么課堂沒有出彩呢?我感覺,主要是教者過分拘泥于靜態(tài)教案的預設而忽視動態(tài)學案的生成,缺乏對學生的預設,同時課堂缺少彈性預設,教學設計要“彈性化”,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雖然添加了“金魚魔術(shù)”的動態(tài)視頻,但是有關(guān)媒體討論的話題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會關(guān)注的,讓他們用英語來表達,更是難上加難。如果給學生預設恰當?shù)那榫?,根?jù)情境巧妙地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處于情境中,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思考問題、掌握問題的方法,則更能達到教育的目的。比如,課堂上教師可以準備一缸金魚(建議魚缸是臟的),把它放在陽光下或準備多喂食等等,教師問學生這樣正確與否,并給出句型You should/ shouldnt / must / mustnt...要求學生使用祈使句,鼓勵學生說出How to look after fantail goldfish。這樣既可以降低教學難度,也能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表達和表現(xiàn)能力。
二、缺乏對動態(tài)生成的捕捉
課堂中有不少環(huán)節(jié)的生成是即時的、動態(tài)的、不可預測的,這就要求教師捕捉與尋找,在學生的只言片語中及時地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促進其精彩的生成。例如,在引導學生用短語take ... out of,change the water,put the stones at the bottom of the fish tank等來談論How to look after fantail goldfish時,有幾張圖片不是很典型,學生說出的內(nèi)容并不是教師需要的,而教師期望學生按教案的設想作出回答,不要“節(jié)外生枝”,稍有偏離就努力引導學生,直到得出預定答案。雖然達成了課堂教學目標,但推敲下來會覺得缺少應變能力。其實教師可以靈活機動,鼓勵學生根據(jù)圖片聯(lián)想,這樣才能留給學生足夠的彈性空間,才能激發(fā)學生的brainstorm,調(diào)動學生表達的熱情。很多教育契機就在教師身邊,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向書本學習,更要善于發(fā)現(xiàn)身邊的教材,善于把握學生的興趣點。葉瀾教授在“新基礎教育”探索性研究時就提出:一個真實的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及多種因素動態(tài)的相互作用的推進過程。教者要把握動態(tài)生成,成就課堂精彩,這樣不僅能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標,有時還能超越目標,達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使課堂更精彩。
總的來說,錢老師這節(jié)課的預設與生成都涉及了,但預設不夠深入化、彈性化;而生成沒有抓住課堂上學生可以利用的語言和情境,而是一味地被教案約束,過分拘泥靜態(tài)教案的預設,人為地給自己和學生畫了一個“圈”。每當學生的思路與教案不吻合時,教師往往會千方百計地把學生的思路“拽”回來,得到預定答案,而忽視動態(tài)案例的生成。當然這跟一個教師的教學閱歷有關(guān),這也是一個教師成長過程中的積累和沉淀。英語課堂,教師應該怎樣讓預設和生成動靜合一、融為一體,我想這是值得所有教師研究的話題。只有深入預設,才能精彩生成,讓預設與生成在英語課堂上美麗邂逅吧!
(作者單位:南京金陵中學河西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