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以來,尤其是新課程改革以后,許多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研究、推廣“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但是,我最近發(fā)現(xiàn),有的專家和教師也許沒有到過“洋思”、沒有聽過“洋思”的課,所以至今還說不清“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程序,甚至有人還以為“先學后教”非要“學案”支撐、“學案”有助于“先學后教”……
為了讓大家進一步了解、理解“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進一步深化課改,本文我將結(jié)合自己在泰興洋思中學和河南沁陽永威學校的教學管理經(jīng)驗,如實地介紹推廣“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實踐和體會。(本文將“導學案”“講學稿”“活動單”“助學稿”等統(tǒng)稱“學案”。)如有錯誤,敬請批評指教。我堅信:相互交流、百家爭鳴一定會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
“先學后教”的操作程序
如果對“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操作程序不夠清楚,就不會正確運用這個教學模式。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操作程序準確的表述是什么呢?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是一種教學模式,是一種課堂教學結(jié)構,也是一種教學法。它包括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一、“先學”,即學生看書(讀書)、檢測;二、“后教”,即學生更正、學生討論、最后教師點撥;三、“當堂訓練”,即當堂完成作業(yè)。(《教學革命——蔡林森與先學后教》,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在這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之前,還有三個輔助環(huán)節(jié)(1分鐘左右):板書課題、出示目標、自學指導。輔助環(huán)節(jié)就像高速公路旁的“引橋”,主要環(huán)節(jié)好比高速公路,“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法給了教師們具體的操作方法,讓中小學各學科教師靈活運用。一般操作方法示意如下:
洋思“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實質(zhì)是全過程讓每一個學生都緊張、高效地學習,當堂達標。這個模式的輔助環(huán)節(jié)——板書課題、屏幕出示學習目標、自學指導(1分鐘左右)后,很快就到主要環(huán)節(jié),第一個主要環(huán)節(jié)“先學”(課上先看書后檢測),就決定了課前不搞“學案”,第二個主要環(huán)節(jié)“后教”,不搞什么匯報自學成果、展示,第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當堂訓練”,規(guī)定必須當堂完成作業(yè),達到教學目標。
“先學后教”不要“學案”支撐
在“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推廣、應用中,要求真務實,達到高效,不要“學案”(如“助學稿”“導學案”“活動單”等)支撐,更不需要打破傳統(tǒng)“秧田式”的座位設置、把教室三面墻都安裝上黑板。
我擔任泰興洋思中學校長24年,洋思中學搞“先學后教,當堂訓練”,一直不搞“學案”,許多參觀“洋思”的來賓都知道。2006年我從洋思退休后,加盟河南沁陽永威學校,擔任校長整整7年,永威學校小學、初中、高中各年級各學科教師都搞“先學后教,當堂訓練”,但誰也不搞“學案”,教學成績在焦作市領先,許多食宿在永威學校的來賓都說這樣好。沁陽市教育局多次組織中、小學校長、教師進永威培訓,發(fā)文推廣“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促使校校都搞“先學后教”,校校都不搞“學案”,校校都嘗到了甜頭。
《教學革命——蔡林森與先學后教》一書中(P26)這么說:“運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法,不強求學生課前要預習,更不強求學生在課前做長時間的預習作業(yè)。洋思中學、永威學校教師到外地上課,從不要求借班上課的學生要做什么預習作業(yè)?!?011年10月11日《中國教育報》發(fā)表的《永威課改的10條定理》文章中這么報道:“不向課前延伸。永威學校小學、初中、高中各年級、各學科,運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法時,課堂教學都從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讀(看)書開始?!葘W(學生看書及看書后的檢測練習)這個環(huán)節(jié)一直都在課堂上進行,從不移到課前?!笔聦嵑驮S多報道都可以證明洋思中學、永威學校多年搞“先學后教”,從不靠“學案”等“支持系統(tǒng)”。
為什么“洋思”“永威”搞“先學后教”,不要“學案”支撐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和“洋思”“永威”的老師們確立了效益第一的觀念,推行責任制,項項承包,堅持注重實效。大家從多方面分析,堅決不搞“學案”:一、根據(jù)學情不必多此一舉?!把笏肌薄坝劳倍嗄甑膶嵺`證明學生都具有讀書的能力,能閱讀相應的課本,課上學生看幾分鐘書,就能初步理解知識,模仿例題,基本做對習題,以后更正、討論,教師點撥,當堂完成作業(yè)。既然如此,就根本無需搞“學案”。二、節(jié)約紙張,降低成本。三、節(jié)省師生的寶貴時間。四、確保學生在課堂上能養(yǎng)成緊張、快節(jié)奏、一絲不茍等習慣,全面提高素質(zhì)。五、規(guī)范辦學行為,確保學校統(tǒng)籌兼顧,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秩序良好。六、不搞教室三面墻上裝黑板,因為我看到某一學校,教室里三面墻上裝黑板,教室左右黑板上方的窗戶很小,教室就像糧食倉庫一樣,黑洞洞的。當時我想,如果教育部長來看,會不會心痛?為什么不給學生一個明亮的教室?要不要保護學生的視力?要不要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七、如打破傳統(tǒng)的“秧田式”的座位,讓學生像吃飯那樣圍在一起,課上我看看你,你瞧瞧我,嘻嘻哈哈,浮躁得很,就會影響學習,不利于培養(yǎng)好的習慣。由于多種原因,“洋思”“永威”堅持搞“先學后教”,堅決不搞“學案”、“教室三面墻都安裝上黑板”、“打破傳統(tǒng)‘秧田式的座位設置”,結(jié)果大大提高課堂效率,達到“堂堂清”,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學校越辦越好。
那么,“學案”、“教室三面墻都安裝上黑板”、“打破傳統(tǒng)‘秧田式的座位設置”到底出自哪里?眾所周知,是出自沒有搞“先學后教”的學校,他們在新課程改革后,參觀“洋思”,知道“洋思”搞“先學后教”歷經(jīng)十多年,十分艱難,就走捷徑,標新立異,搞所謂的“顛覆”:把“洋思”課上的“先學”移到課前,把“教案”改成“學案”,搞了“教室三面墻都安裝上黑板”、“打破傳統(tǒng)‘秧田式的座位設置”。依靠媒體宣傳,從而影響全國。
他們不搞“先學后教”,只搞“學案”、“教室三面墻都安裝上黑板”、“打破傳統(tǒng)‘秧田式的座位設置”,結(jié)果怎么樣呢?看起來,搞“學案”似乎是課改的創(chuàng)新,其實,把課堂教學、課堂上的學習任務向課前延伸,是一種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做法,因為教育部規(guī)定教師要備自己所教的一兩門功課(教師有備課的時間和能力),卻沒有規(guī)定學生要備自己所學的那么多課(學生沒有備課的時間和能力),如果要學生課前參與備課,做預習作業(yè),準備發(fā)言稿,按學生一天要上7節(jié)課算,學生備課的時間則需數(shù)小時。倘如此,學生的課外負擔會加重到何等程度?這可能堅持嗎?這樣還能規(guī)范辦學行為嗎?再說,這樣把學習的主要任務放到了課前,本末倒置,課堂上學生必然輕輕松松,學習效率不高,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精神、品質(zhì)難以形成。
據(jù)我了解,“學案”已在全國造成很壞的影響:濫編“學案”資料(據(jù)說有的學校一年用于編印“學案”資料的費用竟高達數(shù)十萬元),有的學校亂收費,不少書商也趁機編印、銷售所謂“學案”資料,發(fā)了大財,教育部屢禁不止,某些專家、學者卻在“學案”上大做文章,著書立說,搞得不少學校課改很難上路,不少教師不知該怎樣上課。其實,這一切與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根本不同,毫無關系。
綜上所述,洋思中學、永威學校搞“先學后教”,而不搞“學案”;相反,搞“學案”的學校,卻沒有搞真正的“先學后教”。如果把“先學后教”與“學案”扯在一起,并將個別學校搞“學案”的后果推給“先學后教”教學模式,這樣張冠李戴就會混淆是非,把課改搞亂。
事實證明,推廣“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必須依靠科學,遵循規(guī)律,長期求真務實,不斷實踐創(chuàng)新,才能走向成功。相反,缺少正確的指導思想,離開課堂,憑空想象,盡在理論上兜圈子,或者僅靠專家出點子,走捷徑,趕時髦,圖形式,裝門面,或者弄虛作假,上假課,搞假宣傳,其結(jié)果一定不夠理想,總有一天會糾偏。
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模式,“先學后教”應依靠科學,遵循規(guī)律,不顧此失彼,不搞極端化,處理好課內(nèi)課外的關系,向課堂要質(zhì)量,不向課前課外延伸,課外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活動,反復誦讀,準確記憶,形成能力;處理好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系,堅持自主學習為主,合作學習為輔;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堅持既讓學生堅持自學,又讓教師充分發(fā)揮引導、點撥作用,該講則講,而且要講好;處理好學習知識與素質(zhì)教育的關系,堅持以學習知識為載體,有機地滲透素質(zhì)教育;處理好走進教材與走出教材的關系,堅持課堂上用好教材,以本為本;同時還要處理好學校管理改革與課堂改革的關系。
(作者系江蘇省泰興市洋思中學原校長,現(xiàn)任河南省沁陽永威學校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