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
[摘 要]教學是教與學相結(jié)合或相統(tǒng)一的活動,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雙邊活動,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文章通過對學生學習二外日語現(xiàn)狀的分析,結(jié)合教學經(jīng)驗,提出了六種教與學相結(jié)合的、有助于促進學生學好二外日語的教學方法,以為二外日語教學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二外日語 教學方法 二外日語教學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06-0034-02
一、大學二外日語的教學現(xiàn)狀
(一)迫于客觀原因選擇日語當二外
大多數(shù)外語高校的學生是從大三開始選修二外的,由于日語是小語種中的大語種,所以二外日語的名額多,選修二外俄語、二外西班牙語、二外德語等的名額少。在這種客觀條件的限制下,有部分學生由于選修不到其他語種,在極不情愿的前提下開始日語學習,這就帶來了一個不好的結(jié)果是:很多同學從二外日語學習之初,就有抵觸情緒,甚至是反日情緒。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日語沒有興趣,那日語自然也就學不好。
(二)對二外日語的重視程度不高
學生進入大三之后,學習任務不斷加重,面臨很多的專業(yè)考試,因此從學習時間的分配上來看,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用在學習二外日語的時間很少,有些同學就僅限在課堂的90分鐘,下課后既不復習,也不預習。有的同學甚至會想,學日語只求期末及格,不求掌握和運用。在這樣的思想主導下,不可能將日語學好。
(三)對學習日語的熱情無法保持
很多學生選擇日語是因為覺得日語也是用漢字的,對日語有一份親近感,認為它應該不難學。可學著學著就發(fā)現(xiàn),雖然都有用漢字,但有不少漢字的意思,跟漢語完全不搭界,如“娘”字是表示女兒,而“丈夫”則表示結(jié)實、健康,把學生弄得一頭霧水,因此覺得單詞難記。另外日語中助詞多,助詞不同句子含義就完全不一樣,初學者對助詞難以掌握和運用?;谝陨蠋讉€原因,學生慢慢地就對日語失去興趣,產(chǎn)生畏難情緒,日語也越學越差。
(四)日語的聽、說能力弱,沒有機會運用學到的日語知識
每周4節(jié)的二外日語課要集聽、說、讀、寫的練習于一體,這對教師和學生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因為專業(yè)日語的學習是分為很多課程的,如日語精讀、日語聽力、日語會話等。而二外日語由于課程類型和課時的限制,學生學習日語的時間少,學到的日語沒有機會運用,導致很多用功的學生的日語寫作水平雖然不錯,但聽力和口語都較弱,不具備實際交際能力,成了名副其實的“聾啞”的學生。
二、對二外日語教學方法的幾點建議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二外日語的積極性和提出教師的期望
在二外日語學習之初,要注重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聯(lián)系實際,曉之以理,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心懷目標,主動積極地學習。告訴他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除熟練掌握第一外語之外,還要提高第二外語水平以適應社會對多語種型人才的需求已勢在必行。而日本是我國一衣帶水的鄰邦,兩國之間有著歷史悠久的文化交流以及頻繁的經(jīng)濟貿(mào)易往來,我們運用日語的機會不少。因此,在校期間要認真學好日語,這不僅關(guān)系到學業(yè),而且學會日語就多一項求職的本領。
教師在二外日語的教學中要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肯定學生的努力,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并給予及時的表揚,相信自己的學生是最棒的,是能夠?qū)W好日語的。教師的這種期望,能對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自我心理暗示,讓學生增強自信心,促使學生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并形成和諧的課堂氣氛。
(二)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二外日語一般一周只有4個課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為了趕進度,有時忽略了學生的感受等,這是極其錯誤的。因為教和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師若只注意自己的講授,沒有注意到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情況,沒有使其主動積極地學習,教學就達不到預期效果。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學生的面部表情和動作,認真分析他們的情緒。那又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呢?學生學習日語不僅是想要學習語言,而且對日本的文化、歷史、地理等也充滿好奇,因此在課堂上可適當補充日本概況的知識。如在講到櫻花這個單詞的時候,就可補充日本櫻花的種類、賞櫻的名所以及櫻花前線等知識,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會對櫻花這個單詞記憶深刻,還了解了日本的很多風土人情。當然,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抽出一點時間教學生唱日文歌,如在講到春夏秋冬這些詞語的時候,就可以教學生演唱日本民謠“四季歌”,這樣就能寓教于樂,讓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三)關(guān)心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
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不僅有助于教師傳授知識,而且有助于學生學習。如何做到這一點呢?第一,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第二,要加強和改善與學生的交往;第三,要注意與學生的溝通。教師要愛護自己的學生,對待學生要有一種使命感、責任感,主動去關(guān)心學生,以心交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良苦用心,這樣學生就會更加積極地響應教師的教學,教學效果自然能夠提升。在平時的教學中,因為二外日語一周只有4個課時,學生和教師見面的機會有限,這就更需要教師平時從一些小細節(jié)上下工夫,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做練習之際,走下講臺來到學生座位旁進行指導,輕聲的叮嚀、耐心的講解,可以縮短教師和學生的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學生也能夠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的關(guān)注,會對老師產(chǎn)生一種親近感。這樣一來教師不僅能走到學生中檢驗自己的教學效果,也能和學生多一份接觸。
(四)協(xié)助學生制訂適宜的教學計劃
學生學習二外日語目的是不同的,有的是為了考研、有的是愛好日語、還有的是課程安排被迫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要求為其制訂不一樣的教學計劃。要考研的學生,教師可以提醒他們加強自學,走在課堂教學的前面,有問題多問老師,還可適當?shù)貙ζ溥M行課堂外的指導。而對后兩種學生,可以激勵學生通過三學期的學習參加日語能力測試3、4級考試,讓學生明白只要自己認真學習也可以參加日語考試,并獲得等級認證,這樣就會容易產(chǎn)生一種學習動機,并促使其朝著這個目標而努力。
(五)為學生創(chuàng)造聽、說的學習環(huán)境和使用日語的機會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多帶領學生朗讀課文,讓學生多多開口,因為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只有通過不斷地練習才能真正掌握。在語法教學中,教師可以準備一些日文例句,讀給學生聽,讓學生翻譯,以此鍛煉學生的聽力。還可以向?qū)W生推薦優(yōu)秀的日語網(wǎng)站,如和風日語、咖啡日語、滬江日語等,建議學生在課余時間多聽其中的日語新聞,模仿日本人說話。最后教師還可以帶領二外學生參加每周學院舉辦的日語角活動,讓學生們參加到日語專業(yè)學生的會話交流中。也許二外學生最開始聽不懂、也開不了口,但只要堅持參加,一定會慢慢具備基本的日語交際能力。
(六)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多樣化的教學情境,使全班同學都始終參與學習活動
隨著科技的進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shù)在教學上已經(jīng)廣泛運用,傳統(tǒng)的一本書、一支粉筆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再適用于當下的教學。日語教師也要緊跟時代的發(fā)展,在二外教學上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如制作精美的幻燈片,在課間播放日語歌曲和介紹日本風土人情的視頻,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日語的興趣,還可以豐富教學內(nèi)容。當然,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多創(chuàng)造與學生互動的機會,如聽寫單詞時,請部分學生在前后黑板上寫,其他同學在座位上寫,然后全班一起改正。做筆譯練習時也可采取同樣的方式。
三、結(jié)語
在二外日語的教學中,根據(jù)二外日語本身的教學特點、教學現(xiàn)狀及學生情況等,探尋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很必要的。古語有云:學無止境。其實我們探求教學方法也是沒有止境的,需要我們不斷向前摸索。在本文中筆者根據(jù)實際教學經(jīng)驗,針對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提出了六種有助于提高二外日語教學效果的方法,希望對二外日語教學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并能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外語人才盡一點綿薄之力。
[ 參 考 文 獻 ]
[1] 馮維.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M].2005:12.
[2] 竇林娟.高校二外日語教學方法探索[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45).
[3] 栗園園.對高校二外日語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及探討[J].三峽大學學報,2005,(7).
[4] 馬麗.日語二外教學點滴[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1996,(4).
[5] 息金斗,劉常飛.淺議日語教學的有效途徑[J].大學教育,2012,(5).
[責任編輯:雷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