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質明
【內(nèi)容摘要】大部分中小學校里存在著后進生,要提高國民的素質,必須重視后進生轉化工作。本文針對后進生問題進行了探討性研究。文章從主觀、客觀兩個方面剖析后進生形成的原因,然后就后進生轉化工作的方法作出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后進生 形成原因 轉化方法
現(xiàn)階段,大部分中小學生的能力及水平,是屬于中等或偏低,特別是偏遠山區(qū)學校,中下生所占的比例很大,存在不少后進生。我們應該用有效的方法轉化后進生,使他們的能力慢慢提高,慢慢趕上中上生,學校的教學水平才會整體提高,國民素質才會提高。轉化后進生的工作勢在必行,是普通學校教研工作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
一、后進生形成原因
后進生主要表現(xiàn)為成績差、紀律差,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
客觀原因主要是:①家庭方面。包括父母的溺愛、遷就;父母要求過高,管教過嚴;家長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不一致,或任憑個人情緒來處理和教育子女的行為問題;家長缺乏表率作用;家庭成員本身的惡習,或家庭結構的劇變。②社會方面。學校和家庭以外的朋友、鄰居及影響個體的各種社會活動等等,那些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風對學生產(chǎn)生侵蝕、影響。③學校方面。主要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觀點上的偏頗或方法的不當,包括忽視對學生思想的教育;對學生缺乏感情,不了解學生;對學生要求過高或過低;不能正確對待后進生的“反復”,或對學生出現(xiàn)問題睜一眼閉一眼等等。
主觀原因主要是:①學生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不理解或不能正確理解有關的道德準則,如后進生會把違反紀律視為“英雄行為”,把打群架看成“勇敢”。②學生性格上的缺陷。如果學生身上有了任性、自滿等消極的性格特點,必然會表現(xiàn)出不良行為。③學生某些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特別是希望得到群體的關懷和尊重的需要在學校不能滿足時,學生就會轉向校外尋求滿足,這就有可能受到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
我們只有深刻地認識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才可以有的放矢地“對癥下藥”,用有效的方法轉化后進生。
二、后進生轉化方法
(一)要愛后進生,讓他們理解教師的愛生之心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基礎。不愛后進生而談轉化,是無稽之談。我認為,要轉化后進生,就要讓后進生理解教師的愛生之心,才能開啟他們的心扉。愛可以是雙向的,也可能是平向的。轉化的技巧,在于不露聲色地把單向的愛轉化為雙向的愛。一旦達到這個境界,不管是批評還是表揚,都能產(chǎn)生教育的理想效應。要達到這境界,教師在對待學生時應該做到:以真誠為先導,以有理、有格為核心,既不能讓學生感受太過,也不能讓學生覺得對其愛而不切,要讓后進生在若即若離的微妙狀態(tài)中感受到愛的震動。
(二)要越過心理障礙,填平師生之間的鴻溝
后進生往往因為教師對他們“偏心”,而對教師采取冷漠甚至敵視的態(tài)度,這樣,師生之間界線分明,有著鴻溝,怎么談得上心靈的交流?這時,教師決不能擺架子,板著臉孔,使學生產(chǎn)生畏懼心理,敬而遠之;而應和藹、熱情,在各方面幫助學生,關懷學生,做他們的朋友。班主任應多關心愛護他們,對他們不嫌棄、不歧視、不遠離,對他們關懷、親近、熱愛,取得他們的信任,消除他們的戒備心理或隔閡。
(三)要深入細致地了解后進生
后進生不不是天生的“笨蛋”,如果有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就有轉變他們思想的契機,這就要求教師全面細致地了解他們。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說過:如果教育家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須首先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了解他們的過程,是密切師生關系、相互認識的過程,在和他們同學習、同勞動、同活動的過程中,加深對學生情況的了解,增進對他們的感情。師生關系好,學生就愿把心里話告訴你。了解學生的方法很多,有資料分析、觀察、談話、調查訪問等。了解學生之后,還要對所掌握的情況科學地進行研究,為有效地轉化后進生做好充足的準備。
(四)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學生是教育的客體,是具有主觀意識的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書,還要塑造人的靈魂。因此,教師必須尊重每一個人。那種動不動就嚴厲批評學生的做法,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形成對立情緒,造成逆反心理。中學生正是自我意識形成和發(fā)展的階段,在對他們進行說服教育時必須講究“藝術”。
后進生既有很強的自尊心,又有很強的好勝心。他們會受到別人的歧視和責罵,但不甘心忍受這種局面,要證明自己不比別人笨,總是想努力改變自己。而他們的個性沒有成熟定型,一旦受到挫折,由于喪失自信,很可能會“破罐子破摔”。這時,教師需要給他們鼓勵,樹立他們的信心。例如,我教的一個女孩,活潑大方,能歌善舞,可成績總是排在全班的后幾名,她認為自己不是讀書的料,對學習沒有興趣,對學習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我多次找她談話,表現(xiàn)出對她某些方面的贊賞,像她在歌舞方面的天賦,否定她說自己學習不行的結論;我又指出,她的成績不好是學習方法不對,思想上不夠重視。我結合她的實際情況,幫她制定學習計劃,督促她學習。一段時間后,她的成績有了很大進步。
(五)要大膽起用后進生,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
起用后進生做干部,發(fā)揮他們的長處,既有利于班集體建設,也是轉化后進生的有效途徑。后進生被起用,一般會產(chǎn)生比較明顯的變化,這變化的動力源主要來自榮譽感、責任感、新鮮感。這“三感”產(chǎn)生的變化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后進生的劣根性,因此,其產(chǎn)生的變化效應的短暫的,如果對這一點沒有清醒的認識,最終很可能使班主任陷入被動難堪的局面。所以,起用后進生,一定要注意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要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最好的方法是把他們推到矛盾的焦點上敲打。例如,班里同學出現(xiàn)矛盾,讓他去參與處理,一旦作為“執(zhí)法者”,他們的思想必然進入深層思考,在剖析別人的同時,進行深刻的自我教育。如果此時教師能及時點撥,效果更好。這樣,起用后進生的效應才持久和鞏固。
(六)要做好家訪,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聯(lián)系起來
中學生成長過程中,除了學校老師和集體教育與影響之外,同時還深深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班主任工作是溝通學校與家庭的橋梁,而家訪是班主任與家長密切聯(lián)系的一種最常用的方式。勤于家訪、善于家訪,是班主任帶好班級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家訪過程中,必須針對不同的家長類型,講究藝術。對于后進生來說,家長對他們或者太放任,或者太嚴厲,我們在家長面前應該多講孩子的優(yōu)點,寓缺點于優(yōu)點之中,幫助學生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引起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傊c家長密切聯(lián)系起來,對學生進行共同教育,轉化的效果是很明顯的。
中學生時代是一個半幼稚半成熟時期,中學生有獨立性與依賴性,可塑性大。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是復雜的,而轉化后進生的方法是千變?nèi)f化的。我們要熱情地、耐心地幫助后進生,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適宜的方法,因勢利導,切實地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
【參考文獻】
[1] 石樹萍. 后進生轉化工作之我見[J]. 職業(yè)圈,2007年14期.
[2] 安廣義. 淺議后進生轉化的對策[J]. 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年04期.
[3] 許傲楓. 談在班級管理中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J]. 成才之路,2010年28期.
(作者單位: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藍塘中學)